襄阳市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襄阳市(英文名:XiangyangCity)曾用名襄樊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辖地级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地处秦岭、大巴山和大别山之间。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接随州市,西连十堰市。截至2022年末,襄阳市辖3区、3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襄阳市常住人口585.43万人。政府驻地设在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219号。 襄阳市原名襄樊市,襄...

襄阳市(英文名:Xiangyang City)曾用名襄樊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辖地级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地处秦岭、大巴山和大别山之间。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接随州市,西连十堰市。截至2022年末,襄阳市辖3区、3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襄阳市常住人口585.43万人。政府驻地设在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219号。

名称由来

编辑

襄阳市原名襄樊市,襄樊是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为阴。襄阳之名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汉献帝建安三十年(公元208年)始设襄阳郡。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襄阳市,延续至今。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

夏代,天下分为九州,今境分属荆州、豫州。商、西周时期,今境先后建有楚、邓、鄀等诸侯国。东周时期,今境尽为楚地,设置邓、鄀、庐等县(邑),并在今襄阳城西设置北津戍。东周时期(公元前279年),秦克邓,置邓县。秦将白起攻鄢(今襄阳宜城辖地),在今武镇西蛮河中垒石筑坝,开渠引水灌鄢,城破。秦封白起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得名。所开之渠后被利用灌溉南漳,宜城之农田。

秦汉至南北朝

秦代,今境大约以汉江为界,北属南阳郡,南属南郡,设10县。两汉时期,沿用秦制。西汉初年新置襄阳县,王莽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名相阳县,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襄阳县。三国时期,今境分属魏荆州襄阳、南乡、南阳、义阳新城5郡,设县15个。两晋时期,今境先后分属荆州襄阳、顺阳、南、随、义阳、新城、新野7郡,设县17个。东晋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今境侨置雍州,并侨置郡、县。南北朝刘宋时期,今境分属雍、司、梁、荆4州,共有属县30余个。齐代,今境仍分属雍、司、梁、荆4州,设郡增至20多个,设县增至60多个。梁代,今境分属4州不变,且部分时段尚有部分地区分属北朝北魏南荆、南雍两州,置郡有20多个,置县60多个。西魏时期,雍州尽归西魏,改名襄州。此时,今境分属襄州、蔡州、昌州,领县近30个。北周,今境仍分属襄、蔡、昌3州,领县近20个。

隋唐至宋元

隋代,今境除枣阳及保康大部外,基本归属襄州。襄州治襄阳,属县12个。唐朝贞观初,今境大部属山南道。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山南东道治襄州,监察襄、邓等17州。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山南东道正式设置节度使节制,节度使兼襄州刺史,统辖襄、邓等9州。唐末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山南东道改名忠义军。五代时期沿用唐制。

北宋元佑元年(公元904年),复称旧名。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今境大部属京西路襄州,设置6县。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京西南路治襄州,统辖襄、随、房等8州与光化军。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收复襄阳府,随、郢、唐、邓4州,信阳军,置襄阳府路,治襄阳。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襄阳府路复名京西南路。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由此拉开了宋元襄阳之战的序幕,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5年多,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

元代,今境属湖广行省,置襄阳府,治襄阳,属县有襄阳、宜城、南漳、谷城4县。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均州、房州,光化县、枣阳改属襄阳府,同时乾德县并入。

明清

明代,今境置襄阳府,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年间,襄阳城扩建,由大北门向东绕至阊门,环南增建新城。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32年),张献忠袭取襄阳,杀襄王朱翊铭,开仓赈济饥民。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34年),李自成攻占襄阳后,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分为湖广左、右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属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改称湖北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属之。襄阳府领州、县与明代相同,终清一代,未有变动。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捻军姜大林部由襄阳吕堰驿攻打樊城,激战两日,毙清军数百人,而后进入河南。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襄阳府废,今境属安襄郧荆道,道治襄阳,所领20县中有7县在今境,分别为襄阳、枣阳、宜城、南漳、谷城、光化、保康。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孙中山先生发动护法战争,粤、桂、滇、黔等省相继独立,驻防襄阳的中央陆军第九师师长兼襄郧镇守使黎天才,在襄阳城鼓楼宣布自主,号称湖北靖国联军总司令,维护《临时约法》。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程克绳在枣阳程坡村(今襄阳市管辖区域)建立本地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国民二十年(公元1931年),国民政府军四十八师和五十一师在地方民团的配合下,对襄、枣、宜苏区进行了三次“围剿”,红军失利。4月下旬,红二十六师转移至宜城县官庄集时,与敌遭遇,展开激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以襄阳县襄城、樊城两区设立襄樊市(县级),属襄阳专署。1951年6月,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195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改称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1958年,襄樊市(县级)改为襄阳专署直辖。1968年1月,湖北省襄阳地区革委会成立,取代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1978年10月,湖北省襄阳地区革委会改建为湖北省襄阳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襄樊市(县级)升为省直辖市。1983年8月,襄阳行署撤销,所辖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1984年1月,原襄樊市(省直辖)境与襄阳县新划入区域,分别组建襄城、樊东、樊西、郊区4个县级区,属襄樊市。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襄阳市,襄阳区更名襄州区。襄阳市统辖襄城、樊城、襄州3区,南漳、谷城、保康3县,枣阳、宜城、老河口3市,延续至今。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地处秦岭、大巴山和大别山之间,北连南阳盆地,南接江汉平原。介于东经110°45'~113°06',北纬31°13′~32°37′之间。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接随州市,西连十堰市。平面版图呈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直线距离157千米,东西直线距离228千米,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

襄阳市

襄阳市地图

气候

襄阳市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适中,雨热同季。受季风气候影响襄阳市年平均气温在15.1℃~15.9℃。全年逐月平均气温变化呈单峰型,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0℃左右,7月份为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0℃~28.0℃。襄阳市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818~942毫米,地理分布西南部山区多,向东北部呈递减,南漳、保康、谷城三地年平均降水量均在910毫米以上,其他各地均在890毫米以下,年平均降水盖最多的是保康为942毫米,最少的是襄阳城区为818毫米,相差124毫米。降水集中时间是6~8月份,基本在100毫米以上。全市各地年平均风速为0.8~2.4米/秒,日照时数为1630~1890小时,无霜期平均在238~250天。全市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3%~78%之间,地域分布大致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地质

  • 构造

地质分属扬子准地台、秦岭地槽两大构造。早震旦世本区为地台北缘拗陷带的一部分,沉积有较厚的山前磨拉斯建造和冰碛层。晚震旦世至早三迭世,本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其间虽经历多次地壳活动,但均未发生明显的褶皱和断裂。地槽区的构造包括大别山-桐柏山隆起带、随州加里东褶皱带、两郧印支褶皱带、南襄断拗。地质演化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为泛地槽阶段,台、槽分野阶段,地壳活化阶段。

襄樊市所处的槽、台两区由于地质环境不同,其地层结构、发育程度、变质作用均有明显差异。地台区曲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两大部分组成,二者之间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结晶基底由中元古界组成,下部为浅——中深变质的各类片岩、片麻岩,大理岩;上部为基本未遭受变质的各类页岩、砂砾岩、砂岩和白云岩。沉积盖层由上元古界至下中生界组成,以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地层层序清晰,岩石组合简单。

  • 岩浆岩

地台区除中元古界有较多的花岗岩出露外,很少发现其它岩浆活动。震旦纪以后,地台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问的多次构造运动,仅使本区地壳发生缓慢升降。地槽区岩浆岩异常发育,既有大量的火山岩,又有广泛出露的侵入岩,具活动性地壳岩浆岩组合特征。

地形地貌

襄阳市处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岗地、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0.6%、44.2%、15.2%。全市山脉分属武当山、荆山、桐柏山、大洪山等四大山系。全境呈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的特点。

  • 西部山地

西部山地由武当山余脉和荆山山脉北段组成,包括保康县全部,谷城县大部,南漳县西中部,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区内海拔平均400米以上,千米以上山峰有403座,山陡谷深,土层浅薄。位于保康西南歇马镇的关山,是荆山山脉主峰,海拔2000米,为市境最高山峰。

  • 中部岗地、平原

中部岗地、平原是介于西部山地和东部低山丘陵之间的宽阔地带,面积约8700平方千米。自西往东,有隆中山、岘山、长山等横贯其间,将其分割成两部分,其中北部以岗地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北部岗地系南阳盆地南缘部分,海拔70米~160米,相对高差20米左右,土层深厚,植被稀少;南部平原为江汉平原的宜(城)钟(祥)夹道地带,区内海拔多在100米以下。位于宜城郑集镇的八角庙村,海拔44米,是市境最低处。

  • 东部低山丘陵

东部低山丘陵系桐柏山、大洪山余脉的延伸部分,主要分布于枣阳市东部、南部,襄州区南部,宜城市汉江以东地区,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区内海拔多在200~400米,相对高差40~150米,地势东高西低。位于枣阳东北新市镇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位于宜城东南流水镇的洪山大坡,海拔555米。

水文水利

水文

襄阳市有大中小河流98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66条,均属长江水系,次分分属汉江、沮漳河两水系,最终水入长江。汉江水系由汉江干流及其支流组成,境内流域面积1689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85.63%,境内直接入汇干流的支流共计49条,其中左岸34条,右岸15条,主要支流有北河、南河、清河等。沮漳河水系由沮漳河干流及其支流组成,境内流域面积283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14.37%,境内直接入汇沮漳河干流的支流计23条,其中左岸12条,右岸11条,主要支流有鸡冠河、漳河。汉江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435亿立方米,其他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39亿立方米。汉江水系为境内主要水系,其整体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

襄阳市

襄阳市水系图

  • 汉江

汉江又名汉水,古称沔水,或汉沔、沔汉联称,襄阳及其以下河段亦称襄江、襄河。源于秦岭南麓陕西省留坝县西,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577千米,于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注入长江。汉江干流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黄家港入境,自西北流向东南,依次流经老河口、谷城、樊城等县(市)区,至宜城芝麻滩出境入钟祥市。境内长195千米,河道属游荡性分汊型河道,区间入汇河溪较多,河谷开阔,河道宽浅,洲滩密布,河水分汊,水流散乱,枯水期河宽300米~400米,洪水期漫滩后河宽2000米~3000米。

襄阳市

雨后汉江"泾渭分明"

  • 沮漳河

沮河与漳河流至宜昌市辖当阳市河溶镇两河口后合称沮漳河。两河口以上干流称沮河,又称沮水,古称睢水,为正源。源出保康县境荆山主峰关山偏北东之羊角尖南麓,保康县歇马镇油山村响铃沟,流至堰坪称八道河,东南流至三坪称堰坪河,至歇马镇盘龙村称歇马河,流出竹林口称扁洞河,至重阳入南漳县境,至百福头出南漳境入远安县,至荆州市江陵县李埠镇临江寺入汇长江。市境保康、南漳两县河长94千米。

襄阳市

沮漳河

水利

襄阳市水利包括防洪工程体系、灌溉工程体系、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治理等。其中灌溉工程体系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井灌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截至2022年,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200座(大型9座、中型57座、小型1134座),大中小型灌区1199个(大型5个、中型95个、小型1099个),江河堤防505千米,水电站131座,建有泵站3875座、机井6183眼、堰塘8.5万口、灌溉渠系4.7万千米。共拦截承雨面积15454平方千米,总库容37.2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22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3.3亿立方米。2023年,襄阳市熊河水库、华阳河水库、马张河水库等14座大中型水库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总量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5月,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评选结果公布,襄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襄阳东津新区水系治理工程获此殊荣。

  • 漳河水库

襄阳市

漳河水库副坝

漳河水库是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总库容21.13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05.2平方千米。水库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发电、水产、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是中国少有的集水库和灌区工程于一体的跨流域大型水利工程。

  • 引江济汉工程

襄阳市

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图

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沿线由南向北依次穿越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保康县、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输水线路总长194.7千米,为有压单洞自流输水,多年平均调水量为39亿立方米,设计引水流量170立方米每秒。工程输水总干线由进口建筑物、输水隧洞、石花控制闸、出口建筑物、检修交通洞等组成,其中,输水隧洞长194.3千米,等效洞径10.2米。石花控制闸用于衔接前后两段有压隧洞。利用沿线施工支洞布置11条检修交通洞,兼具调压功能。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831/

(19)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先秦
  4. 秦汉至南北朝
  5. 隋唐至宋元
  6. 明清
  7. 中华民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自然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形地貌
  14. 水文水利
  15. 水文
  16. 水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