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蛔虫病(ascariasis)是指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或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致的传染病。蛔虫幼虫致病,可分为蛔虫性哮喘和蛔虫性肺炎。少量幼虫移经过肺部时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当大量幼虫在肺部移行时,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肺部点状出血,可引起蛔虫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潜伏期一般为1~9天,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的呼吸症状,病程一般不超过4周。成虫致...

蛔虫病(ascariasis)是指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或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致的传染病。

分类

编辑

蛔虫幼虫致病,可分为蛔虫性哮喘和蛔虫性肺炎。少量幼虫移经过肺部时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当大量幼虫在肺部移行时,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肺部点状出血,可引起蛔虫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潜伏期一般为1~9天,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的呼吸症状,病程一般不超过4周。成虫致病按感染部位,可分为肠蛔虫病、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肠穿孔等。成虫是主要致病阶段,主要寄生于空肠,以小肠内半消化食物为食,可以掠夺人体大量营养,还能损伤肠黏膜,使患者出现肠蛔虫病。而成虫也有钻孔的习性,当钻入胆管、胰腺管、阑尾,可引起胆道蛔虫病、蛔虫性阑尾炎等;如果堵塞肠管、使肠壁穿孔,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肠穿孔等并发症。

病因

编辑

致病原因

蛔虫病一般是因摄入感染期蛔虫卵所致,如生吃携带有蛔虫卵的蔬菜、在蛔虫卵污染的土壤中玩耍后吮吸手指等,均可引起蛔虫病的发生。

病原学

形态

成虫

呈圆柱形,形状似蚯蚓,活时呈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头部较尖细,尾部较钝圆。雌虫长20~35cm,有些长达40cm以上,最宽处直径为3~5mm;雄虫长15~31cm,最宽处直径为2~4mm。

蛔虫病

蛔虫成虫形态

成虫体表有细横纹,两侧有明显的侧索。口孔位于虫体头端,口周有“品”字形排列的3个唇瓣,显微镜下可见唇瓣内缘有细齿,外缘有感觉乳突和头感器。雌虫消化道末端开口于肛门,生殖系统为双管型,盘绕在虫体后2/3部分的原体腔内,阴门位于虫体腹面中部之前;雄虫通入泄殖腔,生殖器官为单管型,尾部向腹面弯曲,末端有一对镰刀状的交合刺。

蛔虫病

雌雄蛔虫

虫卵

人体粪便中的蛔虫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受精卵呈椭圆形,大小约为(45~75)μm ×(35~50)μm ,卵壳较厚。卵壳外常有一层由子宫分泌物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被宿主胆汁染成棕黄色。卵内含有一个大面圆的受精卵细胞,在其两端于卵壳间可见新月形空隙。虫卵在外界发育,胚细胞不断分裂,最后形成含幼虫的感染期虫卵。

蛔虫病

感染期虫卵

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88~94)μm ×(39~44)μm 。卵壳与蛋白质膜均较受精蛔虫卵薄。卵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折光颗粒。卵壳周围蛋白质膜脱落后,成为脱蛋白膜的蛔虫卵。未受精卵没有发育的可能,也没有感染致病的能力。

蛔虫病

蛔虫受精卵

蛔虫病

蛔虫未受精卵

生活史

蛔虫属于土源性线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人是唯一的宿主。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以人体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营养,雌、雄虫交配后产出的多为受精卵,虫卵随人体粪便排出体外,在潮湿、荫蔽、氧气充足、温度适宜(约21℃~30℃)的泥土中,经5~10天,受精卵内的胚细胞经分裂可发育成幼虫。再经1周,卵内幼虫第一次蜕皮,成为感染期虫卵。感染期虫卵被人体吞食后,在人体小肠内孵出幼虫,之后侵入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钻入静脉或淋巴管,经肝、右心到达肺,并穿破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次进行第2次和第3次的蜕皮。之后,幼虫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部,并随人的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在小肠内经第4次蜕皮,数周后发育为成虫。从吞食感染性虫卵到成虫产卵,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而蛔虫在人体内的生存期一般为1~2年。

高危因素

年龄

大多数蛔虫病患者年龄小于10岁,此年龄段儿童有更高的感染风险。

气候温暖

温暖的气候,给蛔虫的生长及传播创造条件。

卫生条件差

在发展中国家,有些人习惯用人粪当做肥料施肥土壤。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最为常见,因为有些儿童喜欢吮吸手指或在地面怕滚,如果饭前没有洗手的习惯,则容易感染。

发病机制与病理

编辑

幼虫的致病作用

主要是蛔虫幼虫侵入小肠黏膜使上皮细胞裂解。在肠黏膜和肝内,幼虫可由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形成的肉芽肿包围,在肺内幼虫可以损伤毛细血管而引起出血,炎症及肉芽肿反应围绕幼虫,支气管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炎性渗出及黏液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的发生。重度感染时,幼虫可移行至左心进入大循环,并侵入淋巴结、甲状腺、胸腺、脾脏、脑和脊髓等地方,导致异位病变,也可到达肾脏,经尿排出,或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成虫的致病作用

成虫寄生于小肠内,可以引起局部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或轻度炎症反应。因蛔虫唇齿的机械作用,其代谢产物、毒素可以使人体出现中毒症状、营养障碍及小肠黏膜损伤。蛔虫对肠壁的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偶尔可以引起机械性肠梗阻、肠扭转或肠套叠。此外,蛔虫还有乱窜钻孔的习性,当受到高热、季节变化、驱虫不当、胃肠功能紊乱等刺激时,可以钻入胆道、胰管、阑尾等生理性狭窄的部位,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部分胆石症的核心可以见到虫卵、炎性渗出物及蛔虫碎片。

蛔虫病

蛔虫钻入胆道

传播机制

编辑

传染源

人是蛔虫的唯一终宿主。传染源主要是蛔虫感染者和患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疾病流行区,用人粪做肥料或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与地面的主要方式,在外界发育成感染期的虫卵可以经多种途径使人感染,如接触污染的土壤,经口吞入附于手指上的蛔虫卵,或食用带有蛔虫卵的蔬菜、水果等食物。此外,用人粪施肥的带有泥土的蔬菜被带进室内,是居民在室内感染蛔虫卵的一个重要来源;而猪、狗、鸡、鼠等动物因吃人粪或接触被人粪污染的的土地,会散播蛔虫卵。

临床表现

编辑

人感染蛔虫后,症状有无、病情轻重差别很大,一般与虫体及人体反应有关。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儿童和体弱者症状比较明显。另外,蛔虫发育阶段不同,蛔虫病表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幼虫期

蛔虫幼虫在肺内移行,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可出现咳嗽、干咳、喉痒、胸闷、哮喘或荨麻疹,偶见发热、痰中带血、过敏性皮炎等。重度感染时,幼虫可以侵入甲状腺、淋巴结、胸腺、脾、脑和脊髓等部位,形成异位寄生。

成虫期

  • 胃肠功能失调:人体感染虫数少时,症状不明显或有轻微消化不良、厌食、食欲缺乏及容易饥饿等,也可有多食甚至异嗜癖;常可突然发生脐周围或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按之没有压痛,也没有腹肌抵抗,片刻即可以缓解;也可以有鼓肠、便秘、腹泻等症状。
  • 精神神经症状:常见于儿童,如精神不宁、容易受刺激、夜惊、瘙痒、磨牙、惊厥等,少数患儿有智力迟钝和发育障碍。
  • 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气喘、发热等过敏现象;也可出现肠痉挛、皮肤瘙痒。偶有顽固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

最常见,以中青年患者居多,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腹痛突然发作,以剑突下偏右阵发性绞痛为特征,有钻顶感,常坐卧不安;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或下腹部放射,常有恶心、呕吐,有时可吐出蛔虫;缓解期间局部压痛不明显或没有压痛。如果虫体完全钻入胆道或进入胆囊,疼痛反而减轻,但炎症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固有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黄疸等。

蛔虫性肠梗阻

常见于6~8岁学龄儿童。主要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的突发局部疼痛,可持续数分钟,间歇时间比较短,也可以再次出现;可伴有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肠蠕动亢进等;发作时有持续高调的肠鸣音,并可见肠蠕动波;常可触及到软的、无痛的可移动团块

蛔虫病

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性肠穿孔

主要表现为亚急性腹膜炎,发热不是很明显,伴有恶心、呕吐,腹胀逐渐明显;腹部触诊有柔韧感。

蛔虫性阑尾炎

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腹或脐周阵发性绞痛,之后可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有明显压痛,可有发热及白细胞增多。阑尾坏死穿孔后,蛔虫进入腹腔,容易继发腹膜炎。

诊断

编辑

蛔虫病一般根据患者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没有洗净的瓜果等流行病学史,出现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等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见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胸片示肺部炎性进展等,应怀疑蛔虫病的可能。然后结合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以及腹部超声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症状诊断

蛔虫病幼虫期出现咳嗽、干咳、喉痒、胸闷、哮喘等呼吸道症状,成虫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减退、脐周疼痛或上腹部绞痛等消化道症状,以及惊厥、夜惊、磨牙等神经精神症状,应考虑为蛔虫病。

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大量幼虫移行、胆道蛔虫症等异位蛔虫症并发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 皮内试验:用成虫抗原作皮内试验或皮肤划痕试验,结果阳性者提示存在蛔虫感染。
  • 病原学检查:粪便涂片可检出蛔虫虫卵、幼虫或成虫;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或呕吐物可检查出蛔虫虫体。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胸片可见两侧肺阴影增深,肺野有点状、絮状或片状阴影,阴影不固定,呈“游走性”;腹部平片上可见小肠充气、液平面,还可见肠腔内成团的虫体阴影或呈平行的线状阴影。
  • 腹部超声检查:胆道蛔虫病患者可见胆囊或胆总管内有两条平行的光带,提示蛔虫位于扩张的胆管腔内,并在内活动,但阳性率不高。
  • 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内镜检查可发现十二指肠内蛔虫,取出钻入壶腹孔的虫体,可使胆绞痛立即缓解。逆行胰胆管可显示胆管内虫体,并可对胆管阻塞进行减压与引流。该项检查有助于胆道蛔虫症、胰管蛔虫症的诊断。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有蛔虫病流行病学史,或有蛔虫病相关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且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蛔虫。

确诊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且病原学检查见蛔虫卵或虫体,或符合临床诊断病例且病原学检查见蛔虫卵或虫体。

鉴别诊断

编辑

蛔虫病引起的呼吸道损害,应与钩虫病引起的呼吸道损害、支气管哮喘及肺炎等相鉴别;引起的消化道损害,应与钩虫病引起的消化道损害、消化性溃疡及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蛔虫病常见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肠穿孔、蛔虫性阑尾炎等,应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相鉴别。具体列举如下:

钩虫病所致呼吸道和消化道损害

钩虫病也可引起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感染7天左右,大量钩蚴移行至肺部,可引起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常伴有阵发性哮喘、声音嘶哑、低热等症状。多数患者在感染后1~2个月可出现上腹部隐痛或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乏力消瘦、异食癖等表现,有时还可发生消化道出血,出现持续黑便。粪便检查发现钩虫卵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支气管哮喘 

主要以刺激性咳嗽为特征,灰尘、油烟、冷空气等容易诱发咳嗽,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疾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咳嗽或胸闷,常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加重。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消化性溃疡

以上腹痛或不适为主要症状,病史可达数年或十余年,呈周期性发作,发作可为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也长短不一,另外,发作有季节性,多在冬秋和冬春之交发病,部分患者有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如饥饿痛或餐后痛,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剂缓解。通过患者临床表现、胃肠镜发现溃疡面等可帮助鉴别诊断。

胆结石

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但无钻顶样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多数患者仅在进食过多、吃肥腻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通过患者临床表现、B超见胆囊内有结石影等可帮助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

多以转移性腹痛为特点,部分患者腹痛一开始位于右下腹,并持续加重。发病早期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但程度较轻。通过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腹部B超见肿大阑尾或脓肿可帮助鉴别诊断。

治疗

编辑

一些情况下,蛔虫病可以自愈,当蛔虫感染出现症状时才予以治疗。蛔虫病常采用驱虫治疗,发生严重感染时应采取手术治疗,如果出现完全性肠梗阻应立即手术。

一般治疗

对贫血严重者,在驱虫治疗前先予以营养丰富的饮食、维生素和铁剂等,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进行驱虫治疗。

驱虫治疗

主要通过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常用药物为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优势,可以通过阻断虫体对多种营养与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使虫体糖原耗竭,导致寄生虫无法生存与繁殖。不良反应较少,偶见腹痛、腹泻、恶心等,少数患者可能有转氨酶升高。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其他可选药物还包括噻嘧啶、哌嗪、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三苯双脒[mǐ]等。

并发症的治疗

胆道蛔虫症

先解痉止痛,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同时预防或控制感染。早期驱虫可以防止胆道感染、胆管坏死、肝脏病变等并发症。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合并肝胆系统严重感染,伴发胆管大出血、腹膜炎和中毒性休克,疼痛持续存在伴有感染1周以上、经胆道造影确定蛔虫已完全钻入胆道而死虫长期不能排出等患者。

蛔虫性肠梗阻

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可以采用禁食、补液等内科疗法,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胃肠减压、镇静、解痉止痛。腹痛缓解后进行驱虫治疗。驱虫治疗开始前,需服用豆油或花生油使蛔虫团松解,缓解症状,症状消失后1~2天再进行驱虫。如果内科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出现完全性肠梗阻、腹膜刺激征等情况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蛔虫性肠穿孔

如果出现腹膜炎症状或体征,诊断明确后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预后

编辑

蛔虫病一般预后良好,但严重感染者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才能治愈。对于出现化脓性胆管炎伴中毒性休克、肠梗阻并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严重。

预防

编辑

蛔虫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具体如下:

控制传染源

积极开展查治病员、驱除蛔虫是保障人民健康、消除传染源、降低虫卵污染土地的密度及减少传播机会的有效措施。在感染较重的地区,如感染率达50%以上的地区,在感染高峰的2~3个月后进行集体驱虫治疗。集体驱虫以后,应间隔一段时间,对粪便检查出虫卵者进行再驱虫。驱出的蛔虫和粪便应及时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切断传播途径

  •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工作,使人们掌握蛔虫病的防治知识。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后便前勤洗手。
  • 教育儿童不能随地大便,不吃生菜和不洁的瓜果。
  • 改善环境卫生,做好粪便管理,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蛔虫病的传播。

流行病学

编辑

国际

蛔虫流行于世界各地,全世界约有10亿人感染蛔虫,以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发病率极高,其中非洲有些国家感染率可达95%,南美为45%,印度和其他南亚国家约有1.5亿人感染。蛔虫病主要在温带热带及热带比较流行,尤其是气候适宜、生活水平较低、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差的地方多见。感染期虫卵的出现率以7、8月常见。

中国

中国各省区都有蛔虫流行,根据WHO专家委员会对蛔虫流行区的分级,中国大部分农村属于高度流行区(感染率超过60%)及中度流行区(感染率为20%~60%)。2005年,第二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群蛔虫感染率平均为12.72%,感染率排前三位的依次是贵州、湖南与四川,其中以9岁以下儿童较为常见。随着城乡建设的改善与健康教育的开展,蛔虫感染率较1990年全国性调查相比下降71.29%,感染人数明显减少。2013年,全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体系所监测的数据显示,人群蛔虫感染率降至0.76%。中国蛔虫病流行情况已有大幅度改善,但高感染地区(如云南、贵州、江西、甘肃、青海等)和高感染人群(如儿童、青少年)依然存在。2015年,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中国31个省均有蛔虫感染,感染率约为 1.36%,提示蛔虫感染在中国仍然广泛存在,但流行情况较21世纪初大幅下降。2018年,第三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显示,土源性线虫感染较第二次寄调下降幅度达80%以上。

公共卫生

编辑

国际

2001年,世界卫生大会上一致核准了一项决议,敦促流行国家开始认真对付蠕虫,特别是血吸虫病和土壤传播的蠕虫感染。控制土壤传播的蠕虫感染战略是通过定期治疗流行地区的高风险人群来控制发病率。世卫组织建议对生活在流行地区的所有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驱虫或预防性化疗)药物治疗,而无需事先进行个体诊断。这种干预可减轻蠕虫负担,从而降低发病率。蛔虫等寄生虫经由水或土壤进入食物链并可污染新鲜的农产品,2019年2月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国际食品安全会议和2019年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食品安全与贸易论坛,重申了食品安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各政府应将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公共卫生重点。

中国

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蛔虫病纳入了全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并在全国建立了22个监测点。国家监测工作启动后,一些省份也先后建立了省级监测点,截至2014年6月,共有20省(区、市)建立省级监测点127个。2012年,中国发布了《农村户厕卫生规范》和《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有效控制了寄生虫病的传播风险。

历史沿革

编辑

18世纪初,科学家通过借助显微镜,首次发现蛔虫卵。19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尝试解密蛔虫。1855年,寄生虫病学家库肯麦斯特(Küchenmeister)最先把蛔虫卵喂狗,但没有在其肠道内发现任何东西;1860年,德国医生莫斯勒(F. Mosler)研究人体内的蛔虫,做了大量研究后,发现库肯麦斯特曾对绦虫进行过自体实验,于是他决定吞下蛔虫卵拿己做试验,静候自己身体的变化。接着又用两个小孩做实验,都没有产生明确的感染。而其他科学家则开始动物实验。法国戴纹(C.J.Davine)用牛、大鼠,随后,德国卢卡特(R.Leuckart)用狗、兔子、猫及小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效果基本上是否定的。由此,科学家猜想蛔虫可能需要一个中间宿主介导才会引起人的感染。1868年,阿特伯格(Unterberger)证明了哥氏蛔虫卵在鸽子体内可以直接发育成成虫;1873年,享利(Henry)发现狗蛔虫卵在猫中可以直接发育;6年后,意大利格拉西(B.Grassi)一次吞了上百枚虫卵,在22天后于其粪便中发现虫卵,宣称蛔虫在人也能直接发育。科学家基本上可以结论蛔虫是能直接传播的,但对蛔虫在人体内的变化还存有疑惑。1916年,英国斯图尔特(F.Stewart)再次重复动物实验,通过解剖研究,在大鼠肺中发现了蛔虫幼虫,并认为人们是吃了经啮齿动物口水沾染的食物而得病。基于这一理论,1818年,日本贞夫吉田吞下了从豚鼠肺中获得的50条约1.7毫米长的蛔虫幼虫,并结合动物实验他认为蛔虫幼虫可以钻透肠壁,越过腹腔,穿膈肌并到达胸腔,然后钻入肺部。1922年,日本慶応大学浓野垂狂吞2000只虫卵,然后每天检查自己的痰液。于第三天,发现了1只幼虫,第四天5只,第五天发现了178只。接着他的肺炎加剧,无法动弹,无法数痰中幼虫。50天后,他进行了打虫治疗,从粪便中发现667条未完全成熟的蛔虫。他还给其他人喂了500只猪蛔虫卵,记录了同样症状,但既没有从痰中找到幼虫,也没有产生明确的蛔虫感染。1925年潘恩(Payne)及1951年高田,为了验证人是否感染猪蛔虫用志愿者进行实验;1961年,李色克(Lysek)开始吃猪蛔虫餐,并宣称在粪便中找到了成熟的蛔虫。后来人们发现,猪蛔虫跟人蛔虫流行分布大不一样,提示交叉感染可能极少见。科学家发现蛔虫卵可以达肝、穿心、入肺,再进痰液,回到喉头并被人吞下,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证明还是小肠适合蛔虫居住。1927年,佛勒波恩(Fulleborn)解释说,人或猪是被当了中间宿主,而原始中间宿主已经从历史中消失了。之后科学家们再也不需要利用吃蛔虫餐来做研究了。

相关人物

编辑

莫斯勒(F. Mosler)

德国医生莫斯勒(F. Mosler)研究人体内的蛔虫,做了大量研究后,发现库臣梅斯特曾对绦虫进行过自体实验,于是,1860年,他决定吞下蛔虫卵拿自己做试验,静候自己身体的变化。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5月31日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6156/

(784)
词条目录
  1. 分类
  2. 病因
  3. 致病原因
  4. 病原学
  5. 形态
  6. 成虫
  7. 虫卵
  8. 生活史
  9. 高危因素
  10. 年龄
  11. 气候温暖
  12. 卫生条件差
  13. 易感人群
  14. 发病机制与病理
  15. 幼虫的致病作用
  16. 成虫的致病作用
  17. 传播机制
  18. 传染源
  19. 传播途径
  20. 临床表现
  21. 幼虫期
  22. 成虫期
  23. 并发症
  24. 胆道蛔虫症
  25. 蛔虫性肠梗阻
  26. 蛔虫性肠穿孔
  27. 蛔虫性阑尾炎
  28. 诊断
  29. 症状诊断
  30. 检查项目
  31. 实验室检查
  32. 影像学检查
  33. 诊断标准
  34. 疑似病例
  35. 临床诊断病例
  36. 确诊病例
  37. 鉴别诊断
  38. 钩虫病所致呼吸道和消化道损害
  39. 支气管哮喘 
  40. 消化性溃疡
  41. 胆结石
  42. 急性阑尾炎
  43. 治疗
  44. 一般治疗
  45. 驱虫治疗
  46. 并发症的治疗
  47. 胆道蛔虫症
  48. 蛔虫性肠梗阻
  49. 蛔虫性肠穿孔
  50. 预后
  51. 预防
  52. 控制传染源
  53. 切断传播途径
  54. 流行病学
  55. 国际
  56. 中国
  57. 公共卫生
  58. 国际
  59. 中国
  60. 历史沿革
  61. 相关人物
  62. 莫斯勒(F. Mosler)
  6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