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带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地震带(SeismicBelts)是较强的地震,特别是破坏性地震在地理上呈带状分布的地带。 英国地质学家英国地质学家约翰·米尔恩(John·Milne)于1900年研制成水平摆地震仪,同时,首次绘出全世界地震分布图,勾画出世界12个主要地震活动区,并开始组建地震台网监测地震活动,在地震台站多年对震中位置的大量统计下,逐渐形成了板块边缘的震中带。 地震带的形成主要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新构造运动是构造运...

地震带(Seismic Belts)是较强的地震,特别是破坏性地震在地理上呈带状分布的地带。

地震带的形成

编辑

地震带命名

英国地质学家英国地质学家约翰·米尔恩(John·Milne)于1900年研制成水平摆地震仪,同时,首次绘出全世界地震分布图,勾画出世界12个主要地震活动区,并开始组建地震台网监测地震活动,在地震台站多年对震中位置的大量统计下,逐渐形成了板块边缘的震中带。

地震带形成原因

地震带的形成主要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新构造运动是构造运动根据发生时间划分的一种,构造运动是地球内力引起的地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也称作地壳运动或构造作用。构造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是形成地质作用的原因,也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之一。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火山、地震、断裂、褶皱、温泉和地热异常等,其中地震是现代构造活动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与活动断裂体系的水平位移或垂直位移有密切关系。20世纪中期形成的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 地球岩石圈板块沿着中央脊向两边生长,板块之间沿着水平方向相对移动,板块边缘地区形成的扩张断裂、互相错动、挤压褶皱是地震活动和构造活动的主要源地,最终形成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岛弧、地槽和褶皱山区等地形地貌特征。

地震带

新构造运动

地震带的划分

编辑

地震带研究机制

地震带研究是地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了解地震活动的分布规律和机制,为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地震带的划分是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主要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地震带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包括地震带的长度、宽度和深度;通过对地震带周围地质构造、板块运动等因素的研究来探讨地震带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地震带划分的必要条件

  1. 地震带应是存在若干具有发生大震构造背景地段的狭长地带。
  2. 地震带的各地段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取向应相似。
  3. 地震带上大震的孕育发生应相互影响、相互关联。

地震带的划分方式

  1. 根据断层划分,根据断层的几何形态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地震断裂带划分为几何学分段、结构分段、破裂分段以及活动性分段四个类型,也可以大地的构造单元和断裂特点多级分段将地震断裂带分为一、二、三级划分,一级分段长约数十万米,二级分段长数万米,三级分段长数百米或数千米。
  2. 根据潜在震源区划分,根据断层的不同性质类型和强震机制的时空过程可以将地震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潜在震源区。
  3. 根据地震地貌学划分,通过沉积构造好额层理特征信息、地层对比结构信息、岩性及厚度信息、区域沉积信息划分不同的地震带。

全球地震带

编辑

环太平洋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被称作为火环(Ring of Fire),又称环太平洋火山带或火环带,是沿太平洋的一条以火山和频繁地震为特征的路径,总长度约为40000公里,呈蹄形。

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主要地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包含了太平洋板块、胡安·德福卡板块、科科斯板块、澳洲板块、印度板块、纳斯卡板块、北美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包含了诸如中国、日本、美国、智利、加拿大、危地马拉、俄罗斯、秘鲁、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等诸多国家。环太平洋地震带大体包含南美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向南经南美洲南端,经马尔维纳斯到至南乔治亚岛,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北部经墨西哥沿北美洲西岸至阿留申群岛,向西沿太平洋板块边缘阿留申岛弧西进经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至千岛群岛和日本群岛;从日本群岛向南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至雅浦岛;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至苏拉威西岛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汇合后,向东南经罗门群岛、斐济岛至新西兰。

地震带特点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和地震带,地球上75%以上的火山和90%以上的地震以及81%的强烈地震都在这里发生,全世界 80%以上的浅源地震 、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均在该地震带中,也以“火环”的名字而闻名。

形成原因

环太平洋地震带主要由板块的构造运动形成的,在板块的汇聚边界相互碰撞,较重的板块在较轻的板块下方滑动形成俯冲带。岩石受到俯冲带形成的高温高压影响融化并变成岩浆,岩浆的上升形成火山,板块间地壳的张力建立与释放则形成大量的地震。

典型地震代表

  • 1960年智利蒙特港巴尔迪维亚(瓦尔迪维亚大地震)发生9.5级大地震,是人类观测史上地震等级最高的地震,激发了较强的地球自由振荡,地震烈度XII(12)度,造成5700多人死亡并引发了空前规模的海啸,导致15万人无家可归。
  •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湾发生9.3级大地震,造成130余人死亡,地震引起大范围雪崩和岩崩,陆上和海底都发生大量滑坡,并巨大海啸席卷阿拉斯加湾,导致海水浸入多个陆地湖泊,海啸波及美洲大平洋沿岸、夏威夷和日本,直抵南极洲沿海。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欧亚地震带)

欧亚地震带也称作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或高山带(Alpine-Himalayan seismic zone),该地震带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总长度约为20000公里,大致呈东西方向。

地震带

主要地区

欧亚地震带涉及亚欧板块、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等,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经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至帕米尔北部,沿喜马拉雅山麓经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延伸至印度尼西亚,最终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

地震带特点

欧亚地震带是世界上第二大地震活跃区,主要涉及了欧亚板块、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交界地带和主要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该地震带集中了全球15%的地震总数,主要为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形成原因

欧亚地震带主要是由造山运动形成的,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形成的造山运动,如典型的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山运动形成的板块撕裂,断层引发地震和火山运动。

典型地震代表

  • 1950年8月15日22点09分,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墨脱—察隅一带发生了8.6级地震,是世界上有地震历史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的内陆型地震,整个青藏高原及毗邻的印度平原均有明显震感,给周边地区带来重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
  •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导致超过7500人死亡,2015年05月12日,尼泊尔再发7.5级地震并诱发5.6级余震。
  •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叙利亚边境附近发生7.8级地震,同日18时又发生同等级别(7.8级)地震形成双震。

大洋中脊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大洋中脊地震带(mid-ocean ridge seismic zone)又称为海岭地震带,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脉,从太平洋延伸到大西洋,总长度约65000公里,涉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三个地带。

主要地区

大西洋中脊地震带:自斯匹次卑尔根岛经冰岛向南沿大西洋中脊向南经亚速尔群岛、圣保罗岛、至南桑德韦奇群岛、色维尔岛,向东与印度洋南部分叉的海岭地震带相连。印度洋海岭地震带:起于亚丁湾,沿阿拉伯-印度海岭向南延至中印度洋海岭,向北至地中海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相连,向南分为两支,东支向东南延伸经澳大利亚南部在新西兰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延伸绕过非洲南部与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相接。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从中美加拉帕戈斯群岛起向南延伸至复活节岛一带,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向东南至智利南部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延伸至新西兰以南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相接。

地震带特点

大洋中脊地震带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轴部,大体与板块分界线一致,该地震带集中了全球5%的地震总数,多为浅源地震,地震一般不超过7级。

形成原因

大洋中脊地震带形成主要受海底扩张影响,海底扩张导致新洋壳的产生,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形成海岭或者断裂带,北美和欧亚板块、南美和非洲板块相互远离导致大西洋中脊扩张形成深沟或裂谷,太平洋板块与北美、科科斯和纳斯卡板块之间海底扩张形成东太平洋隆起,海底熔浆上升喷发形成 海底火山和地震。

其他

全球地震带分布除三大地震带之外还有一部分分布在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上,称之为大陆断裂谷地震带,主要有东非大裂谷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四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地震带多为浅源地震。

中国地震带

编辑

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地区(来源:环球地图)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形成多个地震断裂带活动区,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主要地震带呈4个地区23个地震带分布(也有7条带状地震带的划分)。1949年至2007年,我国发生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四,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灾害的损失触目惊心。

地震带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图

华北地震带

包括郯城-庐江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山西汾河地震带、渭河平原地震带。

  • 郯城-庐江地震带(郯庐地震带):断裂带,形成于中元古代,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经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向北延伸穿越渤海辽东半岛、沈阳市一带,分段明显。北段(肇兴—沈阳)基底刚度较软,结构简单,地震活动强度不大;中段(沈阳—宿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容易形成强度大、频度低的地震;南段(宿迁—广济)与北段相似介质较软,结构简单,地震活动强度不大。
  • 燕山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燕山一渤海地震带):复合型构造断裂带,西起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经包头市、呼和浩特市,沿燕山南缘张家口市北京市、天津市宁河区、唐山市进入渤海,与郯庐地震带中段在渤海交汇,该地震带新生代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著名的地震包括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
  • 山西汾河地震带、渭河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汾河、渭河地堑,形成于新生代晚期,陆内裂谷断裂带,北起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怀安盆地、经延庆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至陕西省渭河盆地,是华北地震构造区的主要地震活动带。

东南沿海地震带

包括东南沿海地震带、台湾西部地震带、台湾东部地震带。

  • 东南沿海地震带:主要包括福建省广东省潮灿地区、部分江西、湖南、广西地区,与海岸线大体平行,临太平洋西岸,属太平洋地震带范畴,分布有泉州—汕头地震带、邵武—河源地震(带沿邵武—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6.0级(1806年)地震、河源6.1级(1962年)地震和寻乌5.8级(1987年)地震,政和—海丰断裂带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强度比较低。)、广州—阳江地震带、灵山地震带、琼雷地震带、扬州—铜陵地震带共计6条地震带。
  • 台湾地震带:台湾地区,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相接触的活动带,地震活动频繁,震源较浅。东部地震带受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东部海岸山脉隆起形成的地震带;西部地震带受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挤压中央山脉上升并形成内陆断层形成的地震带。

西北地震带

板块活动在陆地内的影响区,包括银川地震带、六盘山地震带、天水-兰州地震带、河西走廊地震带、塔里木南缘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北天山地震带。

  • 银川地震带:主要为断陷盆地地带,新生代应力场作用下贺兰山构造带解体而形成的次级构造,含贺兰山东麓断层、银川-平罗隐伏断层和黄河断层3条地震活动断层,断层总长度为276.5公里。
  • 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六盘山地震带、天水-兰州地震带、河西走廊地震带):东起陕西省宝鸡市,西止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昌马镇,长约 1200千米,呈西北向分布,中强度地震活动明显,为晚更新世界活动的挤压逆冲形成的断裂带。
  • 塔里木南缘地震带:塔里木盆地南侧,主要形成原因是塔里木盆地与造山带耦合俯冲(昆仑山与南天山)形成的断裂带,新生代活动强烈,地震频繁。
  • 天山地震带:天山地震带分为南天山地震带和北天山地震带,与近东西向的逆断裂和褶皱等活动构造有关,地震活动具有强度大、频度高,且不均匀分布(西强东弱)的特点。南天山地震带包括南天山及其与塔里木盆地衔接地带,东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经库车市、阿克苏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西至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加尔姆一带;北天山地震带位于北天山及其与准噶尔盆地、外伊犁盆地的交接地带,东起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向西经乌鲁木齐市、乌苏市、伊宁市,西至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

西南地震带

断裂活动强烈的地区,地震高发地区,时常有大型地震发生,多集中在高山和盆地的交界线上。包括武都-马边地震带、康定-甘孜地震带、安宁河谷地震带、滇东地震带、滇西地震带、腾冲-澜沧地震带、西藏察隅地震带、西藏中部地震带。西南地震带多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交界地带,以大区域构造活动为背景,形成了青藏高原地震活动带,是全球大陆内地震的主要地区,地震强度大、频次高、活动规律性强。

  • 武都-马边地震带:又称龙门山断裂带,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到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长约400千米,西部为松潘-甘孜块体,东部为四川盆地,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影响,印度洋板块向下俯冲亚欧板块上升形成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为稳定地台结构与青藏高原在川西地区边缘形成断裂带。
  • 康定-甘孜地震带:又称鲜水河断裂带,北起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向东南经炉霍县、道孚县至康定市,南与安宁河河谷地震带、小江断裂带相连,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约400千米,沿鲜水河分布,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受巴颜喀拉地体和雅江褶皱造山带的构造边界影响地震多发。
  • 安宁河谷地震带:又称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北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经西昌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会理市鱼鲊乡至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全长约300千米,沿川滇块体东边界活动断裂带分布,与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构成的Y字形断裂带,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强烈。
  • 滇东地震带:北起四川省向南经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昆明市、宜良县至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石屏县一带,最南可达个旧市,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 300 多千米。北段是小江断裂活动带,南段与滇东滇中湖盆区相一致。主要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断裂带,地震活动强烈。
  • 滇西地震带:大致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云南省西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至大理市一带,发育在滇中高原与滇西峡谷区的交界线的两侧,呈西北方向,由多组断裂带交叉合并而成。
  • 腾冲-澜沧地震带:北起云南省腾冲市,经永德县、耿马傣族瓦族自治县至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约300千米,位于横断山地的西侧,属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南延部分,沿怒江谷地与高黎贡山及其南延部分分布,是喜马拉雅地震带南支的分支部分,地震频繁,平时震感多,但大震较少。
  • 西藏察隅地震带: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新构造运动时期,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东部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抬升欧亚板块,形成西藏高原,西藏察隅地震带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的南段,受构造运动活动影响强烈,多形成大型地震,如1950年西藏墨脱—察隅 的8.6 级地震,是世界上有历史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的内陆型地震。
  • 西藏中部地震带:位于西藏高原中部地区,受喜马拉雅弧形地震构造带中段、可可西里地块、唐古拉山—澜沧江向北突出的弧形地震构造带三方影响,形成复杂多变的地震带构造,地震活动多发,震级较大。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7984/

(22)
词条目录
  1. 地震带的形成
  2. 地震带命名
  3. 地震带形成原因
  4. 地震带的划分
  5. 地震带研究机制
  6. 地震带划分的必要条件
  7. 地震带的划分方式
  8. 全球地震带
  9. 环太平洋地震带
  10. 主要地区
  11. 地震带特点
  12. 形成原因
  13. 典型地震代表
  14.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欧亚地震带)
  15. 主要地区
  16. 地震带特点
  17. 形成原因
  18. 典型地震代表
  19. 大洋中脊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20. 主要地区
  21. 地震带特点
  22. 形成原因
  23. 其他
  24. 中国地震带
  25. 华北地震带
  26. 东南沿海地震带
  27. 西北地震带
  28. 西南地震带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