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

甘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张掖市下辖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边缘,祁连山北麓,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8°32'~39°24'、东经100°06'~100°52'。截至2024年1月,甘州区辖5个乡、13个镇、5个街道,总面积3661.22平方千米。区内有汉族、回族、裕固族等34个民族。截至2022年,全区常住人口51.71万人。区人民政府驻甘州区...

甘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张掖市下辖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边缘,祁连山北麓,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8°32'~39°24'、东经100°06'~100°52'。截至2024年1月,甘州区辖5个乡、13个镇、5个街道,总面积3661.22平方千米。区内有汉族、回族、裕固族等34个民族。截至2022年,全区常住人口51.71万人。区人民政府驻甘州区滨河新区中央商务区。

名称由来

“甘州”之名始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恭帝元年(554年)。“甘州”之称,因地而名。本地以“甘”命名者有“甘凌山”,有“绀[gàn]峻”讹为“甘浚”山;山下出泉,以甘泉取义。辖境几处“甘×山”和其他文献都有甘凌、甘浚和甘泉的记载。此外,在有关史籍上还有“酒泉郡初治得,因泉甘似酒得名”和“地多甘草因名”。综上所述,“甘州”称谓的来由,是本地以“甘”字冠名的山、泉而成。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甘州区域在夏商周时期为羌戎居地,春秋至秦代为乌孙、月氏居地,西汉前期为匈奴居地。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张掖郡。新莽时改郡县名称,张掖郡改称设屏郡,觻[lù]得县更名官式县(为郡治),屋兰县(含碱滩乡东古城),改名传武县。东汉时恢复西汉郡县名。三国时张掖属魏,建置同东汉。西晋时,改觻得县为永平县,为张掖郡治。东晋时,永平县为北凉国都,后为秦州及张掖郡治所在。北魏时永平县为西凉州、张掖郡治所。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张掖始有“甘州”之称。永平县仍为甘州、张掖郡治所。

隋唐至宋

隋代罢张掖郡,后又罢甘州置张掖郡,永平县改名酒泉县,隋大业初年又更名张掖县。张掖县一直为州郡治所。唐代改张掖郡为甘州,领张掖、山丹二县,其中张掖县在今区境,为甘州治所。北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李元昊灭甘州回鹘,在今区境设甘肃军司、镇夷郡、宣化府,为郡、府治所。西夏宝义元年(1227年)被蒙古改治,改属蒙古唐兀忒省。

元至清

元代为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的所在地。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陕西行都司由庄浪(今永登)迁至甘州。明朝永乐年间为甘肃镇总兵驻地。清初为甘肃镇总兵府和陕西行都司驻地。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撤销陕西行都司及卫所,设甘州府,以左卫、右卫之地置张掖县,为府治驻地。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时期,张掖县先属甘肃省河西道、甘凉道,后直隶于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始属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掖县为张掖分区驻地,后属武威专区。1955年10月始为张掖专区22县(含玉门市)之一,仍为专区驻地。1958年正式成立张掖市(地级),撤销张掖县,市由专区代管。1985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为县级市,属张掖地区,仍为张掖地区党、政军机关驻地。1961年,撤市为县。2002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张掖市设立甘州区,隶属撤区(张掖地区)设市的地级张掖市。2015年,甘肃省民政厅批复同意:甘州区撤销长安乡、明永乡,设立长安镇、明永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边缘,祁连山北麓,北纬38°32'—39°24'、东经100°06'—100°52'。东邻山丹县,南靠民乐县,西与临泽县接壤,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毗连。全区东西长65千米,南北宽98千米,总面积3661.22平方千米。

气候

甘州区深居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甘州区受大气控制及青藏高原、蒙古大漠的影响,气候干燥,雨量稀少,蒸发量大,多有风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较短,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这里云量少,晴天多,光照充分,太阳辐射强度仅次于西藏和新疆的柴达木。2022年,年均日照时数城区为3002.9小时;年内日照时数以6月最多2月最少。由于地形、海拔的不同,甘州区各地气温差异较大,一般是东南片气温低,西北片气温高;而总体上气温偏低,变化也较大。年内各月气温以7月最高,1月最低。平均气温9℃,年极端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25.4℃。受海拔和气温影响甘州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增,年平均降水量达118.3毫米,最大一日降水量15.6毫米。

地质

甘州区地质构造复杂,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是青藏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跌落的第一级分界处,也是重力梯度的分界带,南北地貌差异很大,地壳厚度在此发生明显变化,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又处于天山一一内蒙古褶皱系北山褶皱带的南部,按板块构造分解,有阿拉善古陆板块、北祁连古洋板块和南祁连古陆板块三个单元。境内主要构造形迹有祁吕贺山字形构造西翼和东西向构造,在此基础上又迭加了河西系、雅布赖弧形系等构造体系,这些构造体系互相干扰、互相穿插、利用和改造在交会处部位区应力易于集中,地质体沿着已经存在的断裂带不断产生新断裂,所以地震频繁发生。

地形地貌

甘州区地形由南部祁连山,北部合黎山、龙首山,中部走廊平原组成;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盆地,海拔在1400—2000米之间。具有独特的走廊地形和荒漠绿洲景象,走廊绿洲盆地是本区主要的农耕区,地势平坦。区境主要由白垩系地层构成,被相关学者称之为类丹霞地貌,由于风蚀作用对干旱区丹霞地貌的改造,形成北方所特有的泥钟乳状、窗棂状、叠板状、波浪状及陡斜状等丹霞地貌类型,其整体表现为峰林一峰丛状结构、廊柱状宫殿式、窗棂状宫殿式叠板状、陡斜状、泥乳状、蜂窝状、劣地式、巷谷式等干旱区丹霞地貌类型。

水文

黑河贯穿全境,灌溉条件便利。区内有4条主要河流和26条季节性河流。

土壤

甘州区全区各地分布有绿洲灌淤土,部分地区还有潮土、风沙土、灰棕漠土、栗钙土、灰钙土、沼泽土、草甸土、盐土、亚高山草甸土和灰褐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甘州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资源总量为19.2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53亿立方米、地下水2.69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9.4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7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为2.69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甘州区国土面积366122公顷,其中耕地104190.14公顷、园林2237.11公顷、林地18682.76公顷,草地169439.7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553.02公项、交通运输用地2161.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741.42公顷、湿地12216.91公顷,其他土地98019公顷。

矿产资源

甘州区矿产资源以砖瓦用黏土为主,金属类矿产资源短缺。全区地质储量相对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煤、冶金用石英岩(硅石)、石膏、锰、铁、锌、铅、砖瓦用黏土、建筑用沙石矿等10种。

湿地资源

甘州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占有湿地面积6116.88公顷,建有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润泉湖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沿黑河和山丹河流域形成的各类湿地5139.13公顷。

生物多样性

甘州区境内有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15676.88公顷,其中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共有野生乔灌草110多种,东大山、龙首山自然保护区有乔灌草200种。全区有野生脊椎动物29目65科285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59种,其中一级保护的15种、二级保护的44种。鱼类资源主要品种有祁连山裸鲤、高原稣、野卿泥嫩、马口鱼、麦穗鱼、餐条狗头鱼、棒花鱼、花翊[yì]和螃皱鱼等野生鱼类。甘州区主要天然植被是落叶旱生和盐生植物群落及零星的荒漠植物群落。

自然灾害

由于地形复杂和受气候、海拔等因素的影响,甘州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春寒、沙尘暴、霜冻、干热风、连阴雨、冰雹、地震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1月,甘州区辖5个乡13个镇,3个居民委员会,243个村民委员会,2007个村民小组;5个街道办事处,23个居民委员会,2个村民委员会。其中有南街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北街街道、火车站街道5个街道,梁家墩镇、上秦镇、大满镇、沙井镇、乌江镇、甘浚镇、新墩镇、党寨镇、碱滩镇、三闸镇、小满镇、明永镇和长安镇13个镇,龙渠乡、安阳乡、花寨乡、靖安乡和平山湖蒙古族乡5个乡。区人民政府驻甘州区滨河新区中央商务区。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甘州区常住人口51.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7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5.5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乡村人口22.97万人,占总人口的44.43%。常住人口中,分年龄段,0-15岁人口8.3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21%;16-59岁人口34.0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5.9%;60岁及以上人口9.2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7.89%。人口出生率6.88‰,死亡率8.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8‰。

民族

甘州区区内有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满族等34个民族。

宗教

甘州区有依法登记的宗教团体5个,分别是区佛教协会、区道教协会、区伊斯兰教协会、区天主教爱国会、区基督教三自爱委会。全区有批准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27处。其中,佛教场所6处,道教场所5处,伊斯兰教场所2处,基督教场所7处,天主教场所7处。

经济

综述

甘州区产小麦、玉米、红枣、甜菜、葵花、蔬菜等80多种农产品和名贵中药材,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西菜东运五大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2023年,甘州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60.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04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574元。

第一产业

2022年,甘州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21.9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1.89万亩。制种玉米种植面积67.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5.3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0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498084吨。其中,夏粮产量17084吨;秋粮产量481000吨。蔬菜产量852057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围绕制种玉米、蔬菜、中药材、食用菌、肉牛、奶牛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面积87.4万亩。

第二产业

2022年,甘州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水泥77.23万吨;饲料10.66万吨;高纯硅44967万吨;塑料制品3186吨;成品糖14685吨;人造板32000立方米;化学农药7414吨;中成药519.3吨;发电量39.35亿千瓦小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94亿元,增长31.07%。产品销售率为87.6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25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87%。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89亿元。

第三产业

2022年,甘州区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1.11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34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22亿元;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4.19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9.21亿元;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5.96亿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7亿元。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3亿元;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116.1亿元;餐饮收入20.6亿元。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53亿元。其中,出口总值3.42亿元;进口总值0.11亿元。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251.9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72亿元。

社会

教育

2022年末,甘州区职业教育在校生7082人;普通高中在校生9334人;初中学校在校生15896人;普通小学在校生31295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1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52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初中入学率达到100%。2020年向全国各类高、中等专业院校输送新生4355人,高考录取率达到96.76%。区内有河西学院一所普通高等学校。

文化事业

2021年末,甘州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2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3个。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科技

2022年,甘州区拥有科研机构4个,全年科学技术支出4057万元。全年共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60项。受理专利申请596件,授权专利532件,有效发明专利183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6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19亿元。

体育

2021年,甘州区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660个,其中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场地417个,乡镇、行政村体育健身场地1243个。全年全区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40枚。其中金牌15枚、银牌13枚、铜牌12枚。

卫生健康

2022年,甘州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06个,其中综合医院13家,中医医院1家、专科医院13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乡镇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6241人,其中注册执业医师1939人,执业助理医师302人,注册护士2901人。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257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4995张。

社会保障

2022年,甘州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47803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54224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631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1054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4500人;参加失业保险24775人;参加工伤保险41176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5259人。全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713人,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168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2195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336万元。

交通

公路

312国道穿境,227国道纵穿区境南部。截至2016年底,甘州区境内有公路3222.1公里。按照行政等级分,国省主干线4条182.2公里,其中国道3条143.5公里,省道1条38.7公里。

铁路

截至2016年底,甘州区境内拥有兰新铁路、新铁路第二双线和兰新高速铁路3条铁路。境内有2个二等火车站,分别是张掖火车站和张掖高铁西站,5个四等火车站,分别是西屯、太平堡、乌江堡、平原堡和沙井。

航空

张掖机场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管辖的支线机场之一,是在原空军张掖航校机场扩建的军民合用机场,坐落于张掖市甘州区石岗墩,距市中心24公里,于2011年11月1日正式通航运营。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可满足空客A320、波音737-800以下机型起降,可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南京、杭州等10多个城市。

公共交通

2022年末,全区客运线路53条,公交线路20条,公交车189辆,出租车1225辆,年末营运车辆保有量7194辆,其中,客运车2030辆,货运车5164辆。

人文

综述

甘州区所在的张掖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截至2024年1月,甘州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全区长城84处归为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尚为核定的一般文物点53处。现有文物收藏单位2处,分别为甘州区博物馆和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馆藏国有收藏可移动文物藏品11959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7件(套)、二级文物37件(套)、三级文物113件(套)。

文物古迹

甘州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

饮食

臊面

臊面不是臊子面。臊面的面是用蓬灰和的,手工薄擀细切,形似韭叶,薄似纸片,长如丝带,嚼起来有筋有骨,吃后满口余香,讲究“薄、亮、精”,就是面要薄、色要亮,吃起来要筋;臊面汤以鸡汤为佳,牛、猪排骨汤亦可,加入胡椒粉和姜粉等调好味后,再加入适量水淀粉,使汤达到一定的色度和浓度,勾好后的汤外观晶亮透明。最后加入炸豆腐片、葱花等,面煮好后装碗加入臊面汤即可食用。

甘州区

臊面

炒炮

炒炮是甘州区一种地方特色面食,也叫“炒炮仗子”。“炒炮”只是取其形——把面搓成筷子粗的圆面条,然后揪寸段于开水中煮熟捞出,与蔬菜相拌炒熟外加卤肉即可食。因寸段面条形似鞭炮,故名“炮杖子”,和蔬菜、卤肉炒后食用,就是“炒炮”了。

甘州区

炒炮

搓鱼子

搓鱼子是当地人的叫法,也有叫搓鱼儿的,是搓鱼面的俗称,是张掖甘州的特产。搓鱼子的形状中间粗、两头细,长约2-3cm,非常像小银鱼,因此而得名。吃的时候要浇上卤汁,或者直接与蒜苗、肉之类的炒在一起。

甘州区

搓鱼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9年,甘州区有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黄河灯阵、甘州社火、甘州小调、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乌江镇狮子舞、金氏中医正骨法等。

黄河灯阵

九曲黄河灯阵流传于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一带,它起源于殷商时期,是从《封神演义》中的《三姑计摆黄河阵》三雷娘娘为了替其兄赵公明报仇,摆下九曲黄河阵和姜子牙斗法的故事演变而来。阵内共有365盏宫灯,灯阵流传至今,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2012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9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灯阵”。

甘州区

九曲黄河灯阵

甘州小调

甘州小调是一门说唱艺术。流传在张掖一带,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名目庞大,数目繁多,自成体系,既有对古代张掖地区音乐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等的广泛吸收,同时还将本土乐曲、外来乐曲相互融和,具有语言朴素、诙谐、幽默、滑稽、逗趣、易于上口等特点。甘州小调由曲牌和曲子组成,演唱时通常有乐队伴奏、多人演唱、一人弹唱等多种形式。目前,已挖掘、收集和整理的词谱多达200余首。

甘州社火

甘州传统社火内容丰富,有耍龙舞狮、太平鼓、霸王鞭、太平车、跑驴、踩高跷、旱船等民俗表演,大都是在甘州本土存活的原生态表演形式。人物类型多样,包括神话传说、古典戏剧、历史典故中的人物造型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2011年,甘州传统社火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甘州区

社火

习俗

裕固族婚俗

裕固族婚仪式繁多而隆重。仪式有:求婚、许亲、说亲、订婚、选人、戴头、送亲、打尖、踏房、让客、尧达曲珠尔、阿斯哈斯、献羊背、道谢、交新娘、入新房、生新火、回门、串亲、出牧、站娘家。裕固族婚礼繁多的仪式里有很多古老的规矩,在求婚时媒人要带上一瓶系上红头绳的酒和哈达,到求婚的女方家说明来意,如果女方家收下哈达和酒,就意味着婚事有商量的余地,如果不接受礼品,说明婚事无望。在许亲时,女方要向男方索要120种彩礼。这也是一种古老的规矩,男方必须当场答应,女方便同意许亲。

特产

乌江大米

位于黑河中游的甘州区乌江镇就以盛产优质水稻而闻名。它种植水稻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乌江大米,个大粒长、洁白纯正、米香浓郁,历史上曾作为“贡米”供应宫廷。“乌江稻浪”成为“甘州八景”之一。

风景名胜

综述

甘州区风景名胜有张掖大佛寺、钟鼓楼、黑河湿地、黑河森林公园、甘泉公园、黑河滩林区、甘州府城等。2022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136.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人63.98亿元。

重要景点

大佛寺

大佛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旧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主西街28号,占地约2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甘州区

大佛寺

平山湖大峡谷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境内,距离张掖市区约56公里。景区占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500至2550米。其地质构造属于红层地貌,距今已有一亿八百万至两亿四千万年。峡谷以流水沟壑为基本特征,山势低且平缓,以沙石山为背景。主要以红白和赭[zhě]红色为主色调,色彩略显灰暗。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是集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峡谷奇观于一体的地质景观景区。

甘州区

平山湖大峡谷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黑河东侧,是目前距离城市最近、规模最大、鸟类动植物极具特色的天然湿地。2011年,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6年12月,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验收授牌,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著名人物

赵武孟,唐甘州张掖县人。赵武孟官至右台侍御史。武后光宅元年(684年),御史分台为左右,左台侍御史主管按察诸州,官衔为从第六品下阶。赵武孟在按察河西期间,深入了解历代人物掌故,撰写成《河西人物志》10卷,名扬朝野。张掖城西有赵氏园林,园内有古松5棵,故名五松园,是赵武孟与其子赵彦昭宴游之别墅,为张掖胜景之一。赵彦昭,字奂然,甘州张掖县人,赵武孟之子。景云元年(710年),出任凉州都督,负责凉、甘、肃、瓜、沙、伊、西等州的军事事务。他治政清明,执法严格,使得将士们对他敬畏有加,无不战战兢兢,恪尽职守。后来,他入朝做了吏部侍郎,不久又迁任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全唐诗》中收其诗1卷,计21首。康泰,清甘州人,在甘肃提督孙思克标下从军,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升任提标右营守备。三十五年从征噶尔丹,升后营游击,四十年升提标中营副将,因功卓著,累官至四川提督。五十七年从征西藏,至哈喇乌苏,遇伏殉职。诏赐都督,谥“壮勇”。与其弟康海在军中被誉为“康氏二龙”,同葬于甘州城南,人称双忠墓。

获得荣誉

2017年2月,甘州区入选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8年8月,甘州区入选2018年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实施县。2020年12月,甘州区入选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2021年1月,甘州区入选2020年度甘肃县域综合竞争力十强县。2021年7月,甘州区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2022年3月,甘州区入选国家级制种大县。2023年4月,甘州区入选2022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159/

(89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