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镇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亭林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金山区下辖镇,位于金山区东北部,东隔龙泉港与奉贤区庄行镇相望,西与朱泾、吕巷镇接壤,南连金山工业区并与张堰镇毗邻,北与松江区叶榭镇相连,镇域面积79.1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户籍人口57407人。下辖15个村民委员会和8个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华亭路25号。亭林镇位于上海的西南郊区,金山区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度,北纬31度。平均海拔为吴凇江高程3.6米...

亭林镇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金山区下辖镇,位于金山区东北部,东隔龙泉港与奉贤区庄行镇相望,西与朱泾、吕巷镇接壤,南连金山工业区并与张堰镇毗邻,北与松江区叶榭镇相连,镇域面积79.1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户籍人口57407人。下辖15个村民委员会和8个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华亭路25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亭林镇位于上海的西南郊区,金山区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度,北纬31度。平均海拔凇江高程3.6米,属松隐低平原与奉贤高平原的过渡地带。镇区北宽南窄,南北长927米,东西宽860米,区域面积为47.4平方公里。亭林镇西距金山区朱泾镇15公里,东北到上海市中心54公里,西南至上海石油化工总厂19公里,东距奉贤区治南桥镇15公里,南至朱行镇4.5公里,西北经黄浦江至松江城区2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

地形地貌

亭林镇亭林市河为南北流向,蜿蜒于镇境中部,南端经枝秀桥而西折,接祝家港,北抵运港,再西折与后市河相连,全长822米,亭林后市河为东西流向,位于镇镜北端,东连运港,西达祝家港,是本镇通向黄浦江的主要河流,全长540.5米。

气候

亭林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域,暖温多雨,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

行政区划

编辑

亭林镇有耕地3683.5公顷,户籍人口约6.5万,外来人口约2万。距区府所在地金山卫23公里,到上海市中心45公里。现辖15个行政村(龙泉、亭东、东新、新巷、油车、金门、亭西、亭北、红阳、浩光、金明、南星、驳岸、周栅、后岗),6个居委会(复兴、寺平、中山、新建、松隐、寺北)。

人口民族

编辑

亭林镇现有人口8.01万,其中:外来人口2万。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99500人。

综述

编辑

亭林镇的工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是金山区的工业重镇。具有金山区最旱的区级工业园区,现已开发3.1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并已显示出规模发展态势,是亭林工业经济的主要依托。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5.4亿,已有381家实业型企业在亭林落户,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塑料模具五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基础已基本固形成,并具有较强配套加工能力。在上海市和金山区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亭林将规划建设以亭林为依托的上海金山国际中小企业城。如今,正在开发长三角物流港、上海电器城。中小企业城规划开发6.5平方公里的东部工业园区、3.5平方公里的生态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的亭林镇区和3.5平方公里的生态林区,整个企业城定位为产业群体布局合理、企业供应链完善、生活文化设施先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工业重镇;使其成为一座为海外中小企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中小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立交桥。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多元化融资机制和国际化的品牌战略,推进上海金山国际中小企业城开发建设,使亭林成为上海郊区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新亮点。

经济

2009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5.65亿元,比上年下降10.7%;税收7.17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6.2746亿元,比上年减21.8%。612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02.98亿元,比上年下降14.22%;利润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4%。外贸出成成交值15.3亿元,比上减少减少27.8%。全年引进外资及港澳台资项目13个,比上年减116.6%,合同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1802.1万美元,比上年减36.6%,三资到位资金1569.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5.6%;引进内资项目7个,比上年减30%,投资总额近8.2亿元,到位资金6.511亿元,分别比上年减34.5%、42.1%。经济小区新增注册企业1954户,税收3.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75亿元,比增长增长增长10.47%。有商业、服务业网点1748个,农贸市场2家(亭林、松隐)。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52亿元,增长7.40%。2009年,亭林镇国内生产总值25.65亿元,比上年下降10.7%;税收7.17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6.2746亿元,比上年减21.8%。2017年,亭林镇国内生产总值51.09亿元,税收18.60亿元,财政收入5.951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45元,

第一产业

2009年,亭林镇农业总产值3.645亿元,比上年增3.67%。农民人均纯收入11391元,比上年增7.76%;种植粮食5323.76公顷,总产量37478.60吨。生产蔬菜50613.90吨、水果11886.80吨、鲜蛋1196.60吨、水产品2488吨、鲜奶418.40吨,出栏生猪33443头,养殖家禽75万羽。2017年,亭林镇农业总产值3.60亿元,种植业产值2.13亿元,畜牧业产值1.09亿元,林业产值0.02亿元,业产值0.35亿元,有商业、服务业网点1193个、农贸市场4个。

第二产业

亭林工业园区成立于1992年,位于金山东北部,东临奉贤区,北接松江区,2005年原亭林、松隐两镇合并成立亭林镇东、西部工业园区。现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6.36平方公里,其中:东部规划4.98平方公里,西部规划1.38平方公里。亭林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臻完善,园区内实现了上水、下水、排污、供电、供气、通信、道路等的“七通一平”。现今,亭林工业园区已形成商贸物流、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型材料四大主体产业。2009年,612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02.98亿元,比上年下降14.22%;利润5.16亿元,比上年增10.24%。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45亿元。

零售

200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52亿元,比上年增7.40%。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10亿元。

文化

编辑

文物古迹

亭林还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尤以野王读书堆,元代杨维祯手植树龄已有648年的“江南第一松”-铁崖松(罗汉松),仅存的书法家赵孟頫书有《重修宝云寺记》的子昂碑碑帽与碑文残块及原碑拓片极为重要。亭林自古就是浦南重镇,交通枢纽,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相传松江府华亭县县府就设在亭林。民国期间与朱家角、泗泾、枫泾齐名,合称为朱、泗、枫、亭四大重镇。民国37年成立松江县浦南区,区署就设在亭林,辖2镇6乡,区域相当于如今的金山区亭林镇、朱行镇、山阳镇漕泾镇及松江区的叶榭镇全部与张埝镇、干巷镇、松隐镇、金山卫镇和奉贤区柘林镇的部分地区,区域约为35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万。商业、医疗、教育相当发达,每逢节令、庙会更是人流涌动,热闹非凡,成为相邻三区交界的繁荣发达的中心城镇,集聚了大量人流、物流。

亭林八景

读书堆读书堆,俗呼大寺山,位于中山街寺平南路与大通路交汇处。南北朝梁陈时期顾野王晚年隐居于此,于茂林深处,结茅筑舍,读书、修《舆地志》而得名。大寺山原高10丈,占地数十亩,树木茂密,历经砍伐,主峰于1968年取土填河被削平,北麓紧靠笔尖厂。今读书堆上,仍有蓬蓬勃勃的树木数十株。松雪碑松雪碑(又名子昂碑),系元代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所书。碑文共953字(不包括碑首与文题14字),记述重修宝云寺事宜。元至大元年(1308年)立石。赵体书法遒劲清秀。"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仅剩碑帽及碑文残块(占原碑的1/20)。碑帽呈半圆形,高49厘米,宽108厘米,今存镇政府内。碑身高170厘米,中间有裂纹。有拓印碑文在民间流传。楞严塔楞严塔(又称飞来塔),在宝云寺内西南隅(今大寺新村)。竖有石幢一座,幢身以青石雕凿制成,座基莲花纹,浮雕佛像,犹如仙子,姿势优美,中柱六角形,镌刻陀罗尼经,覆顶雕有莲花,高约丈许。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于1956年底因上半部倾斜危险而拆除,下半部又于"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除。后因保管不善,以致散失,仅存中柱竖于亭新中心小学内。仙人洞仙人洞洞址,相传有二说:其中,在本镇东街栖霞道院内(今复兴东路94号)。据传明清时,院宇宏敞,有园亭假山,曲径通幽,后人凑景附会,称仙人洞在此;其二,据考实,位于"读书堆"下。据清代肖中素诗咏宝云寺周围八景时,曾有诗句云:"封来仙洞一泥丸"。墨池墨池(又名洗砚池),历代民间相传读书堆西麓,有小池通向山门之外,终年积水,清澈见底,因顾野王平素在小池洗砚而得名。墨池早已湮没,成陆建屋。八角井八角井,井栏呈八角形,栏下用瓦砌直至井底,外直径0.25米,高0.3米,边刻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4字可辩。井在读书堆东侧,抗日战争前,有八景茶园,设于井处。八角井因井栏凿有八角而得名。70年代在此处建设邮电局,挖掘地基时,曾挖出八角井之残栏。览翠楼览翠楼,自古流传,位于读书堆西面,据民间传说,位置各异。一谓在宝云寺内,一谓乃防倭举烽火为信号之楼。据《华亭县志》载,肖中素游宝云寺题诗云:"欲知览胜楼何处,衰草寒烟野寺西"。据此,该楼当在宝云寺之西,其兴废年代无考。剔牙松剔牙松,据松江府志引"淞故述"云:"读书堆旧有大树剔牙松,成化初(1465年)犹存"。九峰曹先生有咏亭林古松诗,则同善食(今古松园)之松。现园内古树"罗汉松",又名"铁崖松",俗称"骨碑松"。此松系杨铁崖手植,非八景之一。

交通

编辑

亭林镇是金山区离上海交通最发达的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历来是上海西南交通枢纽,水陆交通十分方便。320国道、亭卫公路、亭大公路、车亭公路、南亭公路、松金公路交织于镇区。亭枫、嘉金两条高速公路分别从东西、南北经过亭林,城间快速铁路在亭林设立车站,亭林的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亭林镇亭林距上海市中心45公里,虹桥国际机场4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48公里;吴淞口码头60公里;芦潮港码头50公里,往南行30公里到申甬码头。320国道和四条省级公路穿境而过,嘉金、亭枫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中,是金山区的东北门户,交通十分便捷。现已竣工通车A4~莘奉金高速、A30~郊区环线同三港新段;即将开工:A5嘉金高速,A6同三新卫段高速;A7~亭枫高速,高速道路的建设、开通将为亭林创造更加快捷的交通条件。

社会

编辑

教育

2017年,亭林镇有高级中学2所(民办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5所,总班数202个,在编教职员工1304人,在校学生6383人。

公共设施

由于历史的原因,亭林镇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镇。

亭林镇镇区公建配套设施在建设发展中,正日益得到健全和提升,有齐全的托幼、小学、初高中、成人和职业技术教育等教育机构,有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汽车站和石油液化气储配和供应站,并具有管道供气功能,有农行、建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有工商、税务、电信、邮政和电力营业所等行业管理机构,有充分的电力、自来水供应能力和污水管道排放统一处理条件,备有1.5万门程控电话装置和高速宽带网,有线电视已遍布镇区和农村。

生活环境

亭林镇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镇,全镇3万多个就业岗位,外来人口就占了40%,其中:外省市8%左右,奉贤区庄行镇等6%左右,松江区叶榭镇等5.5%左右,本区松隐镇8%左右,朱行镇5.5%左右,其他乡镇7%左右。相邻乡镇的农贸市场价格和大众消费水平均以亭林为依据,形成了医疗、购物、消费以亭林为中心的格局。

亭林镇

旅游

编辑

亭林镇成陆于6000年前,地处冈身(古海岸线)西部,本世纪70年代初,在大寺场寺平南路东侧与中山街西北隅的祝家港东畔两个古文化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晚期的文化层和商周两汉时期的文物。其中双把翘流黑衣灰陶壶、双层口沿密封黑陶罐等许多文物证实,距今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

亭林胜迹

据历史记载,亭林胜迹颇多,有读书堆(墩)、洗砚池(墨池)、松雪碑(子昂碑)、楞严塔(飞来塔)、仙人洞、八角井、览翠楼、剔牙松等称为“亭林八景”。由于历经战乱,“八景”遭受严重破坏,今仅存野王读书堆。元代杨维祯手植铁崖松(罗汉松),树龄已有640余年,仍傲然屹立,被誉为“江南第一松”。列为市级保护文物。1985年兴建古松园,以保护这株珍贵的古松。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孟頫书有子昂碑《重修宝云寺记》,惜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今仅存碑帽与碑文残块及原碑拓片。

亭林镇

亭林镇江南第一松

获得荣誉

编辑

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2021年1月,入选2020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178/

(511)
词条目录
  1. 地理环境
  2. 位置境域
  3. 地形地貌
  4. 气候
  5. 行政区划
  6. 人口民族
  7. 综述
  8. 经济
  9. 第一产业
  10. 第二产业
  11. 零售
  12. 文化
  13. 文物古迹
  14. 亭林八景
  15. 交通
  16. 社会
  17. 教育
  18. 公共设施
  19. 生活环境
  20. 旅游
  21. 亭林胜迹
  22. 获得荣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