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eijingEconomic-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rea),又称亦庄新城、北京经开区(BEIJINGETOWN)、北京开发区,位于中国北京市大兴区与通州区辖区内,是北京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是北京市高端制造业高地、“三城一区”创新主平台,为全国唯一一个集国家级经开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eijing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又称亦庄新城、北京经开区(BEIJINGETOWN)、北京开发区,位于中国北京市大兴区与通州区辖区内,是北京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是北京市高端制造业高地、“三城一区”创新主平台,为全国唯一一个集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以及申建中的综保区(“六区合一”)政策优势于一体的经济功能区。2022年,常住人口17.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1.8万人。

历史沿革

编辑

政策规划

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做出扩大对外开放,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策。北京市提出要建立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结构,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做出应有贡献。针对“随着工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区工业用地越来越困难,老企业改造和新企业发展均受到很大限制”的突出问题,做出“为了增强我市工业的后劲,特别是促进高新技术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必须向郊区扩展,建设工业小区”重大决策。1991年,市计委主持完成以拟建的亦庄工业区为中心的120平方公里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条件普查;完成对拟先期建设的40平方公里开发区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开展详查,为建设开发区提供基础资料。8月15日,第1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在大兴亦庄建设一个工业小区,名称为:北京市亦庄工业小区。其筹建采用“滚动”开发、边开发边建设的方式。1992年12月,《亦庄工业区总体规划》获得首规委办批准。1996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要求,开发区完善补充《亦庄工业区总体规划方案》,调整后形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方案明确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5.8平方公里,规划东部为工业区、中部为公建区、西部为居住区。2002年10月,市政府批准《亦庄卫星城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05年1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出台,以开发区为核心向外扩展为亦庄新城,亦庄新城在此规划中被确定为北京市未来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城之一,承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的城市职能。2007年,北京市政府批复《亦庄新城规划(2005—2020年)》,明确指出以开发区为核心功能区的亦庄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2019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同年12月,下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使部分行政权力和办理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的决定》,赋权2509项,决定由经开区管委会在225平方公里行使部分行政权力和办理部分公共服务事项。

建设历史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市政府开始就筹备建立工业小区进行前期调研,决定将大兴县、通县和朝阳区交界处的大兴县红星(亦庄)地区作为工业小区的选址。1992年4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同年10月,在3.83平方公里起步区范围动工进行“七通一平”的建设。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开发区中的7平方公里定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五园的一部分,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2000年1月,北京市编办决定开发区管委会与亦庄园管委合署办公。2001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了环境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1认证。200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扩区至46.8平方公里。2003年4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一期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区24平方公里,新扩区的范围包括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和凉水河以西两部分。其中,京津塘路以东约14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京津塘路以东、大羊坊路以南、大羊坊路及通路以西、凉水河以北;凉水河以西约10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凉水河以西、旧头路以东、六环路及新凤路以北。2005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将光机电、环保科技园纳入亦庄科技园。201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授权开发区统一开发和管理大兴区12平方公里产业及配套用地,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达到59.6平方公里。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开发区范围

2012年,大兴区旧宫镇、亦庄镇、瀛海镇和南海子公园共56平方公里,作为开发区综合服务配套区,由开发区统一规划建设。2017年,成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三城一区“的”一区”。2019年1月26日,市委决定调整开发区管理体制,由开发区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亦庄新城,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2020年9月28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北京经开区挂牌,区内27.83平方公里划入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北至北环东路和科创一街,东至经海路、经海五路和经海九路,南至新南区南街和朱辛路,西至宏达北路、博兴路、泰河路、博兴三路、亦柏路和瑞合路)。2022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同意在北京经开区设立“中国(北京)高新视听产业园”。12月,京蒙(亦庄·赤峰)科创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该产业园是内蒙古首家在北京建设的“飞地园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与通州区辖区内,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6°25'-116°34',北纬39°45'-39°50',范围包括东至京津高速及六支沟和京沪高速、南至靳北路及凤河、西至瀛海地区及旧宫镇界,北至通州区和大兴区界的区域,以及大兴区青云店镇工业园和采育镇工业园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225平方公里。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区位

地质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质情况属洪积冲积平原地区,为第四系沉积物基岩埋深80-180米,基岩面起伏平稳,无断裂带。

气候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39.4毫米,降水呈现年际变化大、年内集中的特点,6—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3.3%。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64.4毫米,大多数年份7—8月降水多于蒸发。

水文水利

水文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凉水河、新凤河、通惠排干、大羊坊沟等5条过境河流,属北运河流域,5条主要河道总长约17.5公里,其中凉水河属于市管河道,在开发区境内长度7.5公里,属于凉水河流域;区级河道4条,总长约10公里,其中新凤河3.3公里,属于北运河流域;通惠排干渠3公里、大羊坊排沟0.9公里,属于凉水河流域;红凤灌渠2.8公里,属于凤河流域。

水利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用水由市自来水厂及本地再生水厂供给,有2座再生水厂:经开再生水厂、东区再生水厂。

自然资源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下水含水层埋深多在25米以下,厚度达40米,5条过境河流为城市排水和行洪河道。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名木1棵、古树8棵。境内麋鹿苑有国家级保护植物2种:银杏:、野大豆,北京市二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

动物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记录鸟类21目、64科、163属、306种,为北京市鸟类种数的61%,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50种。2022年5月-2023年4月,鸟类记录补充种类12种,其中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白尾海雕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赤腹鹰。境内麋鹿苑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黄胸鹀、白鹤、黑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7种:红喉、震旦鸦雀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级别为极危的2种:黄胸鹀、白鹤,易危2种:鸿雁、红头潜鸭,近危3种:震旦鸦雀、罗纹鸭、白眼潜鸭。

主要功能区划

编辑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分为4个产业功能区:生命健康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区、高端汽车产业区、智能制造产业区,3个创新服务区:金融科创区、生态商务区、智慧物流区,3个特色产业园:绿色技术创新园、智能汽车配套园、未来产业创新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5号。

政治

编辑

人口

编辑

202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17.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7.4%。

经济

编辑

综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0.3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北京市30%的工业增加值,综合排名位居国家级经开区前三,"十三五"期间形成高端汽车、产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和大健康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全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6.4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构成为65.2:34.8。

主要经济数据

第二产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互联网等在内的六大产业集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暨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布局,初步形成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达33家,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762.9亿元,工业企业利润685.6亿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基地之一,是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境内设有阿尔特汽车科技园、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等产业平台,有奔驰、北汽、李尔等重点汽车制造企业。2022年,实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总产值2078.7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区内企业在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中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该产业占北京市相关产业比重50%以上,主要形成以中芯国际晶圆制造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以京东方液晶面板生产线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2022年,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产值1203.8亿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有60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量占北京比重位居第一,形成以金风科创为龙头的风电产业板块,以安川首钢机器人和哈工大机器人为龙头的机器人产业板块,以SMC为龙头的关键基础零部件板块,以施耐德和ABB为龙头的电力和电网装备板块,及以经纬纺机和西得乐机械为龙头的自动化生产线板块。2022年,实现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总产值609.5亿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形成了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产业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产值在北京市占比连续四年超过50%,截至2023年4月,区内聚集了包括拜耳、泰德、同仁堂等3500余家企业,涵盖创新研发、技术转化、产业化落地等全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2022年,实现产业总产值810.7亿元。

第三产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重要组成为部分跨境投融资、跨境贸易,“十四五”期间,依托北京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建设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大力发展跨境投融资、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服务贸易、支付与结算服务等。截至“十三五”期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78家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地方金融机构,形成了以企业信贷为主,债券、股权投资基金、保险、担保等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体系,经开区累计落地基金58只、基金管理公司47家,落地基金规模为6178.5亿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以荣华路为引领,以旧宫镇、亦庄镇等片区级商务节点为支撑的商业网点体系。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0.7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1511.9亿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亦庄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8731.4亿元,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实现收入975.5亿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集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以及综保区六区合一政策。2022年,全区全年新增外资企业60家,实际利用外资3.9亿美元,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35460万美元,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43万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5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72.4亿美元,进口额186.6亿美元%。

重要企业

2023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上榜“2022北京新型实体企业100强”,覆盖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5家创新企业上榜独角兽百强,10家企业上榜2022高成长企业TOP100榜单。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综合型电商企业,业务涉及零售、科技、物流、健康、产发、工业、自有品牌、保险和国际等领域。2022年,营收为10462亿元。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物联网创新企业,业务架构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为2022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784.14亿元。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初创于1958年,总部位于北京,业务涵盖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汽车服务贸易、综合出行服务、金融与投资等业务,位居世界500强排名第162位。2022年,实现营收1904.63亿元。

北京东方百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百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批共120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于2011年,总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生物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产品类别主要以全人源单抗、人源化单抗、双特异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性疫苗等为主。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全覆盖的教育服务体系,先后引入十一学校、人大附中、北京二中、建华学校等优质办学主体承办学校,基本形成了核心区以人大附中引领、河西区以十一学校、北京二中、人大附中引领、路东区以建华实验学校引领的分布格局。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区内建有亦庄新校区。202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次划分学区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工作,通过聘任制方式共招聘教师452人。有基础教育学校31所,其中,十二年建制学校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小学3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所,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高中在校生1769人,普通初中在校生3789人,普通小学在校生1483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901人。初中毕业率100%,高中毕业率97.7%。

境内主要学校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是北京市十一学校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的一所分校,2016年招生,为一完全中学,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教师195人,是北京市政府教育城乡一体化工程之一,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综合教育改革实验学校”。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为公立学校,开设教学班135个,在校生4800人,教职工590人,学校是北京市优质学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校。

医疗

202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卫生机构116个,其中,医院8个,社区卫生站7个,医学检验机构25个,门诊部31个,诊所26个,医务室19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793张,卫生技术人员4750人。

境内主要医疗机构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为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04年5月正式落成开诊,一期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有5层门诊楼、9层病房楼、600张住院床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为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17年10月开诊,开放35个专科门诊、19个专病门诊。

文化事业

202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树立“大都东南”科技文化艺术节、“亦庄学院”等文化活动品牌,举办经开区第十四届文化艺术节。开展250余场“书香亦城”全民阅读活动,吸纳100家企业科技馆、博物馆、体验馆纳入“北京·亦庄科技馆”体系。设计打造2条经开区特色文旅骑行路线,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2个,总藏书量约126万册;文化活动中心3个、社区文化室21个,共4家影院。

境内主要文化场馆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图书馆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图书馆,又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2015年由经开区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共建,有纸本藏书近120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40余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850多种,各类数据资源库30多个。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又称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有麋鹿发现纪念碑、世界灭绝动物公墓等户外科普展示设施及展项60余套,收藏麋鹿及其它鹿科动物塑化标本、生理切片标本、3D模型标本等标本4998件,收集麋鹿角标本216件,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等历史文化藏品346件。

科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的主平台之一。2021年,区内企业参与的21个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2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专利授权11623件,其中发明专利3783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14686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21项、新技术3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22家,挂牌24家技术创新中心。截至2023年4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拥有经认定的研发机构416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25家、市级研发机构391家,有来自区内企业的55个首台(套)产品通过经开区重大技术创新产品认定。

体育

202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首届经开区中小学生运动会、艺术节、科技嘉年华等区级竞赛,共有396处各类专项活动场地、50处全民健身路径,58公里全民健身步道。全年举办各类体育活动33次,20余万人次参与。

公共事业

202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社会用电量83.83亿千瓦时,其中大工业用电66.01亿千瓦时,一般工商业用电13.04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4.78亿千瓦时,共有用热户数66892家,管线长度434.3公里。采暖面积585758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失业和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57.5万人、84.05万人、52.16万人、51.59万人。

人居环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5个大型生态公园。2022年,区内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32微克/立方米,优良水体比例50%,全区范围内无劣Ⅴ类水体,土壤安全利用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3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75.1%;危险废物产生量5.81万吨。

交通

编辑

公路

京开高速(大广高速)、京津塘高速(京沪高速)、104国道纵贯南北,五环路、六环路横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形成“八横八纵”路网格局。

航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北京首都机场25公里,北京新机场在“北京亦庄”南部开工建设。

航运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天津新港120公里,距京唐港200公里。

公共交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地铁大兴线,亦庄轻轨线连接地铁五号线和京津城际铁路,规划建设M12线、L5、L2支线、S6线四条轨道交通线。经开区有公交运营企业—北京博域通客运有限公司在区内运营公交线路有8条,运营车辆77辆,串联京东方、富士康、北京奔驰、京东等多家重要企业和交通枢纽,达到经开区公共交通全覆盖。

风景名胜

编辑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史馆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史馆位于万源北小街16号院,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前身为经开区自建办公楼“小红楼”,展馆总占地面积约为8750平方米,于2020年8月25日开馆,整体包括室外空间、区史馆、国家级经开区创新发展特展、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乡情书斋五个部分,区史馆展览空间 2100平方米,设有《“亦”马当先 勇立潮头》《“亦”心为民 全面发展》《“亦”颗初心 党建引领》《“亦”往直前 永远奋斗》四个部分11个单元展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史馆

南海子公园

南海子公园位于北京市大兴新城、亦庄新城和中心城区之间,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为市级湿地公园,历史上为五朝皇家苑囿[yòu],2010年,作为城南行动计划重要一部分的南海子公园(一期)完成生态恢复建设,建成开园,公园占地7.86平方公里,公园一期建成景观总面积3700多亩,共种植140余种绿植,园内设有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该中心为国家AAA级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47种野生鸟类在此栖息、繁衍。2015年,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生态观鸟基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海子公园

重要荣誉

编辑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848/

(852)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政策规划
  3. 建设历史
  4. 地理
  5. 位置境域
  6. 地质
  7. 气候
  8. 水文水利
  9. 水文
  10. 水利
  11. 自然资源
  12. 生物多样性
  13. 植物
  14. 动物
  15. 主要功能区划
  16. 政治
  17. 人口
  18. 经济
  19. 综述
  20. 第二产业
  21. 第三产业
  22. 重要企业
  23.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5.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6. 北京东方百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 社会事业
  28. 教育
  29.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30.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31. 医疗
  32.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
  3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
  34. 文化事业
  35.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图书馆
  36. 北京麋鹿苑博物馆
  37. 科技
  38. 体育
  39. 公共事业
  40. 社会保障
  41. 人居环境
  42. 交通
  43. 公路
  44. 航空
  45. 航运
  46. 公共交通
  47. 风景名胜
  48.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史馆
  49. 南海子公园
  50. 重要荣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