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阳新县,中国湖北省黄石市下辖县,地处鄂东南,与江西接壤,素有“荆楚门户”之称。阳新县县域面积2780平方千米,辖16个镇,县政府驻地为兴国镇儒学路16号。截止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11.79万人,常住人口90.16万人。 魏黄初二年,析下雉置阳新县,县治置阳辛。沿雉水(今富水)逆流而上30千米有深潭,曰辛潭。县治置辛潭之北,因北为阳,故名阳辛,又因古“辛”与“新”通用,又含析量置新县治之意,...

新县,中国湖北省黄石市下辖县,地处鄂东南,与江西接壤,素有“荆楚门户”之称。阳新县县域面积2780平方千米,辖16个镇,县政府驻地为兴国镇儒学路16号。截止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11.79万人,常住人口90.16万人。

名称

编辑

魏黄初二年,析下雉置阳新县,县治置阳辛。沿雉水(今富水)逆流而上30千米有深潭,曰辛潭。县治置辛潭之北,因北为阳,故名阳辛,又因古“辛”与“新”通用,又含析量置新县治之意,故名阳新县。

另一说以治所附近阳辛山命名。至于下雉县传因县域多雉,称阳辛雉。且“雉”字与刘备夫人号相同,故名。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陶唐时为荆扬之域,虞、夏、商属荆州,西周为鄂王辖地,春秋归楚。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南都始置下雉县,属江夏郡,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下雉名闰光。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复名下雉,214年改属西陵郡。

三国初,下雉为孙权辖地,魏黄初二年(221年)。221年,孙权析下雉置阳新县,属武昌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析置高陵县,下雉、阳新、高陵同属武昌郡。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改属河阳郡,东晋义熙八年(412年),省下雉入阳新,高陵隶属武昌郡。

刘宋大明八年(464年)省高骏入阳新。南齐建元二年(480年),阳新属鄂州武昌郡,梁普通七年(525年),析阳新置安昌县,阳新、安昌同属武昌郡,陈天嘉元年(560年),析阳新县置永兴县,同属武昌郡,所治高陵故城。

隋唐至宋元时期

开皇九年(589年),废阳新、安昌、奉新三县、合置为富川县、属鄂州,治所阳辛,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富川县更名为永兴县,所治移永兴。南大业三年(607年),永兴改属江夏郡。唐贞观元年(627年),隶江南道鄂州。唐景云二年(731年),隶荆州大都督府鄂州。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隶江南西道鄂州。唐贞元元年(785年),永兴县迁至长乐乡宣化里深湖口木方赛(今赛桥口西侧),唐天复三年(903年),为吴王杨行密结地。南唐灭吴以后,永兴为南唐属地。

宋乾德二年(964年),以境内涌羊慎置通山县。乾德三年(965年),境内青山场升大冶县、宋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永兴、通山、大冶同属江南道鄂州,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以永兴县置永兴军,辖永兴、大冶、通山三县,978年十二月,改永兴军为兴国军,隶属江南西道,永兴为兴国军治所。宋崇宁元年(1102年),属江西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兴国军为兴国路总管府、属江西行省、领永兴、通山、大冶三县,隶属湖广行省。至元十七年(1280年),兴国路总管府江淮行省蕲黄道。至元十九年(1282年),属江西道。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属湖广行省江南湖北道,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克兴国,改兴国路总管府名兴国军。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大义元年(1360年),改兴国军为兴国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兴国路为兴国府,属湖广行省。

明清时期

洪武九年(1376年),降兴国府为兴国州,省永兴以州治,领大冶、通山两县、隶属湖北布政使司武昌府,

康熙三年(1684)起,兴国州不再领县,属武昌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改兴国州为兴国县,隶属湖北省江汉道。1914年,复名阳新县,属湖北江汉道,1933年,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阳新,建立人民政权,隶属大冶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改属黄冈专区,1965年改属咸宁地区。1997年1月1日改属黄石市至今。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阳新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地理坐标:东经114°43′—115°30′,北纬29°30′-30°09′。阳新县处黄石市东南部,东南紧邻江西省瑞昌市,西南接通山县和江西省武宁县,西北连咸宁市咸安区、大冶市,东北与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6.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1.5千米,总面积2780平方千米。

阳新县

阳新县地图

气候

阳新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比较丰富,降水丰津,寒来暑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因多东南风,气候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多年平均气温17.2°C,1月平均气温4.5°C,7月平均气温29.C,极端最高气温41.4°C。最低月均气温0.6°C(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1.8°C(1967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4.9°C、最大日较差24.1°C(1963年2月28日)。植物生长期年平均265天天,无霜期年平均254天,最长297天,最短为21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86.8小时,年平均海降水量1417.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44.1天,最多年份167天(1970年),最少为122天(1978年、1995年、2004年),极端年份最大雨量2128.3毫米(1999年),极端年最少雨量882.2毫米(1986年)。

地质

地质构造

(一)淮阳山字形构造体系

淮阳山字形构造体系,阳新县境处淮阳山字形构造弧顶匹翼而受其控制,海口至封三洞一带地包层断裂,大致呈北西西至南东东方向展布。所见褶敏断裂多以陡倾角为主,背向斜构造地层均北陡南缓。

(二)东西(纬)向构造体系控制县境中部广大地区。

褶皱:北有黄姑山一犀牛山一向录山为轴线复背斜,南有富水街一木石港为轴线复背斜,两者之间有复问斜,产状:近背斜都较陡,多呈陡倾角产出;近向斜轴倾角较缓,背斜轴部出露地层,西段以寒武、奥陶系为主;东段以志留系为主,局部见奥陶系。背斜两翼及向斜轴部出露地层,西部以志留系至二叠系为主,东部为二叠系至三叠系。

断裂:断裂多呈组出现,活动期次多,性质复杂。浮屠街一银山一玛垴山断裂组,走向西东,长逾40千米,西延至大冶境内,产状南倾,呈陡倾角产出。压、张、扭力学性质均有表现,以压、扭性为主。大箕铺一白沙一浮屠街断裂组,走向北北西至南南东,断裂形迹主要见于阳新岩体西段两侧,为控制成矿主要构造。均呈陡倾角产出,但岩体两侧倾向相反。浮屠街一牛头山一赤山一太子庙新裂组。走向南南西至北东东,与前述两组断裂组成完整西东向断裂体系,控制限新岩体东南侧边界。呈陡倾角产出,倾向东南。铜硐山一玛垴山断裂组。规模小,但发育较完善,北南走向。此外,富水街、枫林两处出现较大规模硅化带。木港一枫林一带发育有北西一南东、南西一北东两条大型挤压破碎带,为县境南部东西向构造断裂表现形式。

(三)新华夏构造体系

早期褶皱:主要表现为对东西构造叠加改造。沿县境东南缘向东至枫林一带,构造轴线呈北东东至南西西向,形成反S形构造。中后期褶皱,主要表现观对东西向构造横跨与叠加。特征较明显的背斜构造有富水街一黄姑山背斜、木港一向录山背斜。背斜轴部叠加分别出现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向斜轴部因第四系掩盖而不清。阳新县境中部,还发育华夏式构造,形成湘潭一富池口走向南西西至北东东之阳新盆地,给白垩系至第三系提供沉积场所,为形成现代湖泊创造条件。

地层

阳新县地壳结构具有不均一的多层模式特点。沉积盖层复杂,建造类型纷杂,结晶基底在部分地区裸露于地表。

古生界:古生界距今6.15亿~2.30亿年,均为沉积岩类所组成。寒武系:出露于黄姑山一犀牛山地带和富水镇北西地带。奥陶系:出露于寒武系地带及碧庄、何子恕等地。志留系:小箕山一浮屠街阳新岩体以西,白沙一碧庄阳新岩体两侧,新街一三溪口与东源—郭家垅西东向狭长地带及木港一大德一枫林一带均有分布。泥盆系:仅有零星分布。石炭系:见于赤马山等地。二叠系:出露较广,主要分布于大王殿一太子庙一干鱼山、赤马山一富池口、新街一三溪口志留系地层两侧,以及龙港一洋港一枫林沿湖地带。

中生界:中生界距今2.30亿~0.8亿年,属海相沉积和陆相盆地沉积的碎屑岩维团成。(1)三叠系:分布的地区及面积,与二叠系基本相同。(2)白垩系:主要分布于中部阳新湖盆地,亦见于大王殿一太子庙地带。

新生界:新生界距今0.8亿年以来,全部由陆相沿积的碎屑岩组成,(1)第三系:分布同白垩系。(2)第四系:主要分布于阳新湖盆周边地带。

岩石特性

在漫长的地质变化过程中,由于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县内火成岩火山岩有广泛出露。

侵入岩:侵入岩以中酸性花岗闪长岩侵入体出露的面积最为广泛。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分布于梁公铺、欧阳山、白沙铺、浮屠街、赤马山、潘家桥、陶港铺、铜硐山、阮宜湾等地。花岗闪长班岩、石英花岗闪长斑岩,分布于丰山洞、鸡笼山、李家湾、石荣一犀牛山、十八折、黄姑山、银山、枫林街南东东、楼下水库一外屋李一带等地。

喷出岩:喷出岩属白垩至第三纪的火山岩。分布于阳新湖盆周围,星潭铺、入湘、河寨、荆头山、五里桥、大垴铺一带均有出露。因第四系地层掩盖:出露面识不清。喷出岩体多为玄武岩。大墙铺一带,火山凝灰石蚀变为膨润土

地形地貌

阳新县属低山丘陵地区,处幕阜山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呈现“五山两丘三平原”的自然地理格局特征。西北、西南、东南部多低山,且向东、中部倾斜,构成不完整山间盆地。东北部临长江,有狭长小平原与中小湖泊。富水自西向东横贯县境。自梅潭以下,两岸湖泊星罗棋布。岗地坡度平缓,分布在山丘与河流湖泊之间。全县最高点七峰山南岩岭,高程860.00米;最低点富水南城潭河床,高程8.70米。境内石灰岩广布,岩溶地貌发发育,溶蚀洼地溶洞、落水洞较为常见。阳新县有大小山脉411条。主要山脉有父子山山脉,七峰山一百福山山山脉,老炭槽山山脉,仰天塘山山脉,白马山山脉,后城山一横岭山山脉,金竹尖一鼓鸣尖山山脉、卜峰尖山山脉。境内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最高为西南方七峰山南岩峰,海拔860米;最低为东北枫林镇南城潭河床,海拔8.7米。

水文水利

水文

阳新县河湖交织,水量充沛,水能资源蕴藏最丰富。除长江干流过境外,境内还有6条水系。全县大小河港365条,大小湖泊(围坑)151处。除渔地塘水面无法计算外,全县共有水面面积466172亩。

河流

阳新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级河道长江过境总长46.9千米;二级河道有富河、大冶湖港、海口湖港、金镶园港、菖湖港和上巢湖湖港6条,总长149千米;三级河道有龙港河、三溪河、荻田河、牧羊河、木港、牛湖港、樟桥河、网湖明港等43条,总长465千米;四级河道316条,总长753千米;河流总长度1412.4千米,河网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经流总量22.1亿立方米。

阳新县

长江自阳新县境内穿境而过

富河

是境内最大支流,从富池口注入长江,全长196公里,在黄石境内长81公里,串起阳新的龙港、兴国、富池等15个镇(区)。流域面积2245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43.5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龙港河、三溪河、胡桥河、牧羊河、木港、牛湖石田河等。

阳新县

富河

湖泊

截至2022年,阳新县共有大小湖泊250处,总面积349.32平方千米,有国家级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204.95公顷。万亩以上的湖泊有网湖、舒婆湖、宝塔湖、十里湖、牧羊湖、北煞湖、葵妾湖、赛桥湖、海口湖。

阳新县

航拍湖北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水利

大中小型水库145座,总库容量24.7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有富水水库、王英水库2座;中型水库有蔡贤水库、青山水库、罗北口水库三座。

阳新县境内水利设施有:防洪排涝工程,富池排灌站,装机容量10×1600千瓦,排水流量200立方米/秒;海口电排站:装机容量800千瓦,排水流量32立方米/秒;宝塔湖电排站:装机容量8×155千瓦,排水流量10.8立方米/秒。有小型泵站75处,装机容量18743千瓦,全县共有28千瓦以上的抗旱机站151处182台,计10518千瓦。

富水水库位于阳新、通山两县交界处,建于1966年,是湖北省第二大水库,也是富水流域防洪治理体系“上蓄、中围、下排”三大控制工程之首,主要作用调蓄上游洪水,减轻富河两岸的洪水灾害。大坝拦截长江支流富水而成。控制流域面积2450平方千米,总库容16.2亿立方米。坝长941米,最大坝高44.8米。建有水电站,装机容量3.4万千瓦。灌溉面积2万亩,养殖水面9.75万亩。库区通航里程约90千米。富水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灌溉、围垦、养殖、灭螺等综合效益大(Ⅰ)型水库。

阳新县

富水水库

土壤

阳新县成土条件(母质)复杂,土壤种类繁多。共有6个土类,15个亚类,还有48个土属,225个土种。

6个土类:红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酒土、沼泽土、水稻土。15个亚类:棕红壤、黄红壤、红壤性上、黑色石灰(岩)土、棕色色石灰(岩)土、灰紫色土、酸性紫色土、湖土、灰潮土、草匐沼泽土、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侧渗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

土壤分布,成土母质的分布,决定土壤种类的分布,阳新县境西南部、东南部主要是石灰岩、砂页岩:西北部多是花岗岩第四纪红色黏土:中部、东北部以河湖相冲积沉积物、红砂岩与玄武岩为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

阳新县地表水资源量20.35亿立方米,地表地下重复水量5.004亿立方米,故阳新县自产水资源量为20.47亿立方米,加上客水资源的21.38亿立方米,阳新县的水资源总量为41.85亿立方米。阳新县各项水利工程和湖泊的有效控制水量为27.7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小型水库24.17亿立方米,塘堰0.43亿立方米,养殖及蓄洪湖泊3.1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66.2%,水资源得到了可观的利用。

根据2004年资料分析计算,2005年,阳新县农田灌溉用水量1.55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0.1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6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18亿立方米,总用水量2.57亿立方米。

地下水

阳新县地下水模数为18.52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每年,动储量约为5.124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4.769亿立方米,平原区0.3646亿立方米,平原与山丘间重复水量0.01亿立方米。丘陵、垅阪利用浅层地下水打井,用于群众生活用水或农田灌溪,而滨湖、汉注地的地下水,离地表1~0.6米。

矿产资源

阳新县地处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截至2020年底,全县已发现三大类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35种,矿产地143处。查明资源储量矿种24种,包括能源矿产1种(煤炭)、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11种。截至2020年底,阳新县累计查明铜金属量占全省铜矿的23%,累计查明金金属量占全省金矿的16%。石灰岩类、建筑用石料类等非金属特色矿产储量大,分布广,质量好,优势明显。阳新县探明规模以上上表矿床(矿区)60处,大中型矿床占比约1/3。全县全部的稀有及分散元素矿产、90%以上的有色金属矿产、60%以上的非金属矿产为共(伴)生矿产,主要共(伴)生银、钼、钨、铅、锌、镓、镉、硒等。这些共(伴)生矿产使一矿变多矿,大大提高了矿床的经济价值。能源矿产煤炭主要分布于阳新县南部两港(龙港-洋港)和北部金海地区;金属矿产金、铜、铅、锌、钼、钨等集中分布于白沙(镇)—浮屠(镇)—富池(镇)一带,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矿产主要分布于东部韦源口(镇)—富池(镇)一带;普通建筑材料砂石土类矿产如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等分布广泛。

土地资源

根据阳新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阳新县现有耕地57795.30公顷(86.69万亩)。其中,水田30094.55公顷(45.14万亩);水浇地694.17公顷(1.04万亩);旱地27006.58公顷(40.51万亩)。园地5638.45公顷(8.46万亩)。林地134149.65公顷(201.22万亩)。草地5526.96公顷(8.29万亩)。湿地960.65公顷(1.44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1450.27公顷(32.18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810.09公顷(7.21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4544.36公顷(66.82万亩)。

森林资源

根据阳新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阳新县现有林地134149.65公顷(201.22万亩)。其中,乔木林地89918.52公顷(134.88万亩),竹林地913.94公顷,灌木林地28664.22公顷,其他林地14652.97公顷。阳新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湿地保护率均达50%以上。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阳新县地处亚热带,适宜林木生长。在全国森林植被区划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区域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鄂东南丘陵青冈、栲类植被区—幕阜山北坡低山丘陵青冈栎、栲、楠、松、杉、毛竹植被小区。尚有银杏、水杉等珍贵树种。已知乔木、灌木87科517种。森林植被优势植物,有壳斗科18种,樟科12种,山茶科11种,蔷薇科38种,蝶形花科21种,榆科10种,杜鹃花科13种,金缕梅科5种,冬青科9种,还有裸子植物松、杉、柏科,单子叶植物禾本科竹亚科等。石灰岩土多见榆科、桑科、山茱萸科、芸香科、大戟科木犀科植物。

阳新县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莲、野菱、粗梗水等珍稀植物。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7238/

(24)
词条目录
  1. 名称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5. 隋唐至宋元时期
  6. 明清时期
  7. 中华民国时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质构造
  14. 地层
  15. 岩石特性
  16. 地形地貌
  17. 水文水利
  18. 水文
  19. 河流
  20. 富河
  21. 湖泊
  22. 水利
  23. 土壤
  24. 自然资源
  25. 水资源
  26. 地表水
  27. 地下水
  28. 矿产资源
  29. 土地资源
  30. 森林资源
  31. 生物多样性
  32. 植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