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安庆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南麓。东邻潜山市、怀宁县,南连望江县,西南接宿松县,西界湖北蕲春县、英山县,北毗岳西县。总面积2040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太湖县常住人口为430465人。
名称
编辑太湖县于南朝宋武帝时(420年)建县,太湖县在”龙山湖水之侧,因有大小湖泊遍布,而“太”在古汉语中有时与“泰”“大”通用,“太湖”即“大湖”之意,因此,太湖县是以湖为名。据《南畿志》记载因其地有大湖,故名。
历史沿革
编辑先秦时期
太湖县境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夏、商时期,太湖属扬州。周为扬州皖国。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地。
秦朝至南北朝
秦属九江郡,自汉至晋又先后归淮南国、庐江郡、安丰郡等。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仍属庐江郡。
南朝宋刘武帝初(公元420年)始置县,县治在龙山太湖水之侧,故名太湖,属南豫州晋熙郡。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太湖左县,是因其时以右为尊,卑者为左;后省,泰始二年(466年)复置;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设龙安郡,辖太湖左县和东陈县;南陈太建五年(573年)废东陈,独存太湖左县。
隋唐至明清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置州,晋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县改名晋熙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复名太湖县,去“左”字,属同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拆县地,置青城、荆阳两县。武德七年(624年)青城并入荆阳,武德八年(625年)荆阳并入太湖迄今。
南宋及明、清,太湖属安庆府。
宣统三年(1911)八月,武昌军民起义,各省响应。六安桂丹墀、寿县胡万泰,偕同太湖蒋振华(蒋凯成),引起义军从武汉至太湖,太湖遂告光复。
中华民国
民国时期,属安徽省安庆道、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安庆专区。民国元年(1912)废府道,太湖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六月,属安庆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安徽省划十个行政督察区,安庆道为第一行政督察区,区治设太湖县。
1936年3月,国民政府增设岳西县,将太湖管辖的店前河、冶溪河、凉亭坳、银河、白帽等地划给岳西。
1939年4月26日,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太湖迁往桐城。
1949年3月,太湖解放,初属皖北行政公署安庆专区,现隶属安庆市。
1949年6月,中共安庆地委、安庆专员公署从太湖迁往安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8月25日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正式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宿松县属皖北行署。1952年后安徽省设7个专区辖70个县,1968年8月专区改地区,太湖县属安徽省安庆专区。
1988年8月17日,撤销安庆地区与安庆市,组建新的安庆市,实行市辖县体制。到2002年,太湖县与宿松县、怀宁县、潜山县、枞阳县、望江县、岳西县、桐城市属安徽省安庆市。
2004年6月底,太湖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结束,辖15个乡镇。2020年7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太湖县被列入“鄂豫皖”片区。
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大别山南麓,位于北纬30°09'~30°46'和东经115°45'~116°30'间,太湖县东邻潜山、怀宁,南连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蕲春、英山,北毗岳西,境域总面积2040平方千米,东西相距64千米,南北相距23千米。县治距省会合肥市陆路225千米,距安庆市陆路115千米。
太湖县位置
气候
太湖县全县气候四季分明,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年平均气温16.4℃,1月份平均气温3.7℃,7月份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40℃(1967年8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69年2月6日)。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
地质
地质构造
太湖县北部属大别山古麓南缘,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在地质构造史上,太湖县曾经历几次大的构造运动,其中大别运动(吕梁运动)形成的大别杂岩,与其后形成的新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加里东——印支构造运动在太湖县表现为升降运动,造成震旦、寒武系缺失,到中三叠统之间仅有一些假整合出现。燕山早期的金子运动和晚期的南象运动,对太湖县地质形成亦有影响。有的地区产生倒转,同时伴随破碎带。从晚三叠世起,内陆坳陷的残留海水沉积和盆湖沉积发育(侏罗纪煤系)。燕山运动比较广泛,主要表现为线型褶皱、断裂带、岩浆喷发和少量碱性岩浆的侵入。喜马拉雅运动主要表现为断裂的继续活动,使上述坳陷地层有轻微褶曲、逆掩,形态较为简单。
地层
太古界地层(距今20亿年以上),广泛出露于县境北部地区,主要为变质较深的片麻岩及粒状岩类;元古界地层(距今10-8亿年),主要为绢云母片岩,有的地区似板岩,属张八岭群;奥陶系地层(距今5-4.4亿年),岩性主要为浅灰——淡红色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小量腕足类化石;志留系地层(距今4.4-4亿年),分布于驮龙山、姑塘、江塘、太平一带;泥盆系地层(距今4-3.5亿年),主要岩性为乳白、黄白色厚层至巨厚层石英砂岩或粗粒石英砂岩;石炭系地层(距今3.5-2.85亿年),岩性为球状灰岩,黄绿微带绿色,结构致密;二叠系地层(距今2.85-2.3亿年),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灰岩;三叠系地层(距今2.3-1.95亿年),主要岩性有砂岩、页岩、灰岩、炭质页岩、含铜砂岩等。姑塘、狮子山砂、页岩多呈紫红、紫色或暗紫色;侏罗系地层(距今1.95-1.37亿年),为境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白垩系地层(距今1.37-0.67亿年),海形地组主要为紫红色中厚层——厚层砾岩夹砂砾岩、砂岩;下第三系地层(距今约0.67亿年),岩性为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细砾砂岩、细砾岩、粗砾岩、灰白色粗砂岩、鲜红、紫红色中细粒砂岩
地形地貌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为重峦迭嶂的大别山余脉,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将军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华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将军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东南部除香茗耸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为丘陵平畈交错之地。全县山地1242.41平方千米,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千米占24.14%;平原77.37平方千米,占3.83%;水面222.25平方千米,占10.85%。
水文水利
水文
太湖县境水系分皖河、华阳河两部分,同属长江北岸支流。皖河流域占全县面积的87.12%,流域总面积1769.06平方千米。主要河道长河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县域,有较大支流44条,主要河流包括安乐河、南洋河、白沙河、黑岩河在内的18条,华阳河流域占全县总面积的12.88%,流域总面积261.6平方千米。
水利
太湖县境内有大型水库1个,中型水库1个,全县共有登记在册的小型水库75座。
大型水库
花凉亭水库位于长江流域皖河支流太湖县长河中游,坝址座落在新县城西北5.5千米处的花凉亭(晋熙镇花亭湖村)。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870平方千米,占长河流域的73%,占皖河山区总面积42%,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旅游、供水、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的省内第二大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23.66亿立方米,居全省十大水库位居第三。水库设计洪水位95.21米,校核洪水位97.3米,正常蓄水位88.0米,汛期限制水位85.5米,死水位74.0米。水库防洪保护下游范围936.6平方千米。
中型水库
方洲水库是太湖县第二大人工湖方洲水库,位于皖河水系长河支流方家洲河之上,坝址位于太湖县城西乡方洲村境内,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8.68平方公里,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功能的国家防洪重点中型水库。水库工程由县水电局设计,枢纽工程按100年洪水设计,相应库容1748万立方米,其中死库容1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98万立方米,调洪库容430万立方米。
土壤
太湖县境内有红壤、黄棕壤、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7个土类,13个亚类、43个土属、70个土种。其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带谱分布规律,大面积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山区主要为山地黄棕壤,丘陵区多为紫色土、石灰岩土等岩性土壤,长河两岸为山河潮土,沿湖丘岗为黄红壤和少量粘盘黄棕壤,水田以水稻土为主,旱地以小红泥土、小红土居多。母质类型为8种: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面积131820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5%。中性结晶岩类分化物面积6640公顷,紫色岩类分化物面积6800公顷,页岩类分化物面积13460公顷,碳酸盐岩类风化物面积236.7公顷,第四纪红色黏土面积3373.3公顷,下蜀系黄土面积17133.3公顷,山河冲击物面积9253.3公顷。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太湖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太湖县有耕地59.78万亩,园地6.49万亩,林地175.9万亩,草地共1.15万亩,湿地1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4.71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24万亩。
林木资源
太湖县西北是山区,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据太湖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太湖县境内林地中,有乔木林地93758.90),占79.78%;竹林地103928.70亩,占5.90%;灌木林地92698.50亩,占5.26%;其他林地159708.60亩,占9.06%。森林覆盖率56.15%,林木绿化率58.43%,活立木总蓄积量649.27万立方米。杉木、马尾松、毛竹、香樟、枫香、青风栎、乌柏、侧柏、油茶、油桐等,不仅遍地可见,而且栽培历史悠久。
水资源
太湖县地表水以降雨为主,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482.4毫米。山区偏多、丘陵区偏少。年季变化大,丰水年降水量平均值为2280.7毫米,枯水年平均降水量仅900.3毫米。全年降水大多集中在4~8月份,此期间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
地下水县西北为大别山区,山势陡峭,地下水贫乏,埋藏深,单孔涌水量一般小于50吨/时,但前铺河、安乐河等较大河谷中富水性好,单孔涌水量30~50吨/时。地下水埋藏深度小于3米。南麓丘陵岗地,单孔涌水量均小于10吨/时,沿长河圩畈地带全新纯河床沙砾层富水程度由30~50吨/时变为5~10吨/时,水位埋深0.5~7米,大部分小于3米。全县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可利用量为1.04亿立方米。地下水化学类型属Hco3一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PH值7.5左右,属软水,适合农田灌溉和饮用。
此外,太湖县山区山高岭峻,涧深溪多,水力资源丰富。2012年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8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5.6万千瓦。
矿产资源
太湖县内已发现的40余种矿产中有金属矿17种、非金属矿23种,其中水品、云母、硅石已基本采光,只有建材类的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尚有较多的资源可以利用。矿产资源有:石英石、瓷土、高岭土、紫砂页岩、石灰石、大理石、蛭石、铜、铁、煤等,其中以石英石、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最大。截止到2012年,石英石储量2000万吨,含硅量达99.98%,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首位;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为3000万吨。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太湖县植物有杉木、马尾松、毛竹、香樟、枫香、青风栎、乌柏、侧柏、油茶、油桐等,药用植物还有百合、香附子、茯苓、白术、蔓荆子等,境内森林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169科1032种,包括两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树种和1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树种,最常见的有银杏、香樟、厚朴等。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