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称
- 2 历史
- ▪ 史前时期
- ▪ 前蒙古时期
- ▪ 匈奴
- ▪ 鲜卑
- ▪ 柔然
- ▪ 突厥
- ▪ 回鹘
- ▪ 契丹
- ▪ 蒙古帝国
- ▪ 蒙古统一
- ▪ 大蒙古国
- ▪ 大元时期
- ▪ 北元时期
- ▪ 蒙古内乱时期
- ▪ 清朝统治下的蒙古
- ▪ 20世纪初的蒙古
-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蒙古国
- 3 地理
- ▪ 位置境域
- ▪ 气候
- ▪ 地质
- ▪ 地形地貌
- ▪ 水文
- ▪ 土壤
- ▪ 自然资源
- ▪ 矿产资源
- ▪ 土地资源
- ▪ 森林资源
- ▪ 水资源
- ▪ 生物多样性
- ▪ 植物
- ▪ 动物
- ▪ 保护区
- ▪ 自然灾害
- ▪ 森林草原火灾
- ▪ 雪灾
- ▪ 沙尘暴
- ▪ 洪水
- 4 行政区划
- ▪ 区划详情
- ▪ 主要城市
- ▪ 乌兰巴托市
- ▪ 额尔登特市
- 5 政治
- ▪ 政体
- ▪ 议会
- ▪ 政府
- ▪ 法院
- ▪ 宪法
- ▪ 政党
- ▪ 蒙古人民党
- ▪ 民主党
- ▪ 总统
- ▪ 政要
- 6 国际关系
- ▪ 综述
- ▪ 与中国关系
- ▪ 重要双边协定
- ▪ 与俄罗斯关系
- ▪ 与美国关系
- ▪ 与日本关系
- ▪ 与韩国关系
- ▪ 欧盟
- ▪ 印度
- ▪ 土耳其
- 7 军事
- 8 人口
- ▪ 人口数量
- ▪ 民族
- ▪ 语言
- ▪ 宗教信仰
- ▪ 传统宗教
- ▪ 非传统宗教
- 9 经济
- ▪ 概述
- ▪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 ▪ 矿业
- ▪ 加工业
- ▪ 建筑业
- ▪ 第三产业
- ▪ 旅游业
- ▪ 电信业
- ▪ 交通运输业
- ▪ 财政金融
- ▪ 经济功能区
- ▪ 阿拉坦布拉格自由贸易区(Altanbulag Free Trade Zone)
- ▪ 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Erlian-Zamynüüd Free Trade Zone)
- ▪ 赛音山达重工业园区(Sainshand Industrial Park)
- ▪ 对外贸易
- 10 社会
- ▪ 教育
- ▪ 卫生健康
- ▪ 媒体
- ▪ 科技
- ▪ 文体事业
- ▪ 环保
- ▪ 治安
- 11 交通
- ▪ 综述
- ▪ 公路
- ▪ 铁路
蒙古国(英语:Mongolia;蒙古语:Монголулс),简称蒙古,是位于东北亚的总统一议会制国家。蒙古国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西与中国接壤,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18,也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首都位于乌兰巴托市,官方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截至2022年,蒙古国有21个省,省下设330个县,县下设1639个巴嘎;首都乌兰巴托市设有9个区,下分204个分区。2023年7月,全国人口约345.8万人。
名称
编辑“蒙古”(蒙古语:Монгол)一名出现于12世纪,关于其起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包括斡难河流域在内的三大河流域是蒙古国家的发源地,该地区的人们称自己为“ононголынхон”,第一个音节“он”在发展中逐渐消失,其后的“он”在发展中演化为“мон”,形成了“монголынхон”,随后又演化为“монгол”。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蒙古部落的名称起源于他们居住的河流和山脉的名称,便对穆纳山(Муна уул)和摩恩河(Моен гол)等词根为“мон”的山脉、河流进行研究。由于名为“Мон”的省份在团结众多部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也有研究者认为“Монгол”这个名字源于“主要省份”(гол аймаг улс)之意。
历史学家纳甘布(Нагаанбуу)认为“монгол”来自于“永恒之火”(мөнх гал)这个词,历史学家埃尔登泰(Элдэнтэй)和阿尔达贾夫(Ардаажав)等人也认为“мөнка-тэнгри-гал”这个词在发展中丢失了的中间音节,变成了“мөн-гал”,由此产生了“монгол”,意为“永恒”(мөнхрөх)。内蒙古历史学家加瓦阿(Гаваа)认为“монгол”一词意为永恒天堂(мөнх тэнгэрийн)的“永恒”(мөнх),来源于“火”(гал тулгын)或“永恒”(мөнх)两个词的组合。在蒙古人的祖先哈布尔汗和安巴盖汗统治时期,“Монгол”一词作为“全蒙古”汗国(Хамаг Монгол)的名称出现。
福门科(A·T·Fomenko)和诺索夫斯基(G·V·Nosowsky)认为“蒙古”(Mongolia)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词“Megalion”,意思是“伟大”(“伟大的帝国”“伟大的国家”)。
也有人认为“蒙古”一词来自于突厥语、波斯语、印度语和阿拉伯语。在12-13世纪的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地区,蒙古人被称为鞑靼人(英文:Tatar)或莫卧儿人(英文:Mogol),偶尔会出现“蒙古”(英文:Mongol)这个词;突厥人、波斯人等与蒙古关系密切的民族,在书写“蒙古”一词时都不带字母“n”,如察合台突厥语中的“Moγul”,波斯语中的“Moγōl”(即Muγūl、Moγāl),阿拉伯语中的“Mughūl”,印度语中的“Mugh(a)l”,亚美尼亚语中的“Muγal”,叙利亚语中的“Muglaye”或“Mugal”的无声形式,希腊语中的“Moυγούλιοι”。
在中国,蒙古部落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旧唐》书中记载有“蒙兀”一名,是蒙古人祖先“室韦”部落的一支。南宋初期的《松漠记闻》又有“盲骨子,《契丹事迹》谓之朦古国,即唐蒙兀部。”的记载。蒙兀就是“蒙古”的唐代音译。公元9世纪以后,蒙兀室韦以”萌古”、“朦骨”“萌骨”“蒙古”等音译形式见诸中文史料。
公元1206年春,成吉思汗建立帝国,国名为“也客·蒙古·兀鲁思”(蒙古语:Их Монгол улс),即大蒙古国。进入20世纪之后,又陆续建立了临时总理蒙古国务衙门、蒙古人民革命政府、蒙古人民共和国等政权。1992年2月12日,蒙古国(英语:Mongolia;蒙古语:Монголулс)正式作为国名出现。
历史
编辑史前时期
自旧石器时代起,蒙古高原的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在蒙古国巴彦淖尔省发现的白洞(Tsagaan Agui)等遗址表明,直立人在80万年前就居住在蒙古。在南戈壁省汗博格德苏木贾夫赫兰特圣山(Javkhlant Sacred Mountain)、达兰哈尔山(Dalan Khar Mountain)发现的古人类岩石艺术遗存,大概可以追溯到10万到4万年前,被视为蒙古最古老的艺术品和知识文化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蒙古国境内多见石斧、砍削器等粗糙石块制造的工具类遗物,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是采集和狩猎。现代人类大约在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到达蒙古,在科布多(Khovd)省的科伊特岑克(Khoid Tsenkher)洞穴中发现的猛犸象、猞猁、双峰驼和鸵鸟等粉色、棕色、红色赭石岩画被命名为“蒙古拉斯科”(the Lascaux of Mongolia),代表了2万年前的人类文明。2.1万年前的马耳他维纳斯雕像(Mal'ta Venus)代表了了蒙古北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艺术水平。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母系氏族。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3500年),诺罗夫林、塔姆萨格布拉格、巴扬扎格和拉沙安卡德等农业定居点入驻蒙古高原,成为蒙古地区的主导生活方式。这一时期的居民使用石器、骨器、角器和木器,陶器碎片是公元前三千年及此后时期蒙古新石器时代遗存中最常见的出土物。在蒙古国境内的塔木察格布拉克的长方形居住遗址中就出土了石器、鱼叉等骨器以及复合式弓上用的刮磨平整的骨片,陶器为薄壁型,带有细砂杂质,图案为绳纹和细短横纹。大量的石臼、石杵,挖掘器上的加重物以及稍晚一些时候的锄头的出土,证明新石器时代居农业已得到了发展,生产方式过渡到了早期形式的综合生产经营——最初为锄耕农业与狩猎业、畜牧业相结合,此后是犁耕农业与狩猎业、畜牧业相结合。
蒙古境内出现青铜制品的时间约在公元前二千年中叶,蒙古国和外贝加尔地区在公元前二千年末至一千年初,已经完成向游牧业的过渡,促进了驮鞍和各种车辆等交通工具的产生,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活动住所——车帐。在科布多省和前杭爱省(奔德苏木、特布希乌拉)等地的遗址中发现了四轮马车、二轮马车等各式各样的车辆岩画。在阿法纳塞瓦人的墓葬中发现的公元前2200年之前的轮式车辆,表明了青铜时代阿法纳塞沃文化(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首次出现在蒙古,该文化区范围一直延伸到蒙古中部的杭爱山脉。随后,奥库涅夫文化(公元前2千年),安德罗诺沃文化(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000年)和卡拉苏克文化(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300年)逐渐发展起来,蒙古地区的游牧和金属加工日渐发达。青铜器晚期蒙古国境内的考古发现物中,有许多带有不同形状马镳的青铜马衔。铜器时代蒙古地区的人种在蒙古东部被称为古蒙古人种,在西部被称为欧洲人种,吐火罗人(月氏)和斯基泰人就在该时期居住于蒙古西部,在蒙古阿尔泰地区发现的斯基泰武士木乃伊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前蒙古时期
公元前3世纪,北方草原游牧部落进入了日益强盛的发展阶段,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相继在蒙古高原建立起政权。
匈奴
匈奴兴起于漠南黄河河套及阴山(中国内蒙古阴山)一带,与当时中国的赵、秦、燕三国为邻。匈奴贵族冒顿在公元前209年自立为匈奴单于,击溃了东胡等部族,建立了蒙古高原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政权,其统治区域东到辽河,西至阿尔泰,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在随后的200多年间,匈奴帝国与汉王朝历经战争、和亲的互动过程,最终在东汉初期分裂为南、北匈奴两部,以大漠南、北分处。南匈奴逐渐进入中原融入汉族;北匈奴则于公元91年向西方迁徙,并最终造成了罗马帝国的分裂,留在漠北的10余万户后来与鲜卑逐渐融合。
鲜卑
中国的编年史记载,东胡部落以其所居住的山名,即乌桓和鲜卑来称呼。在匈奴强盛时期,东胡是匈奴的属部,并为匈奴服兵役。在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前不久,东胡(乌桓和鲜卑)开始强盛起来,鲜卑部落在公元前1世纪中期代替匈奴成为蒙古高原上新的霸主。公元2世纪中叶,鲜卑首领檀石槐在高柳(中国山西省阳高县)北的弹汗山建立牙帐,组成了“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的部落大联盟。公元181年檀石槐死后,轲比能兼并漠南各部,再度统一鲜卑。到公元3世纪中叶,鲜卑分化为许多部落,其中强大的有慕容部、拓跋部和宇文部。在中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进入中原地区,建立了前燕、后燕等割据政权;后拓跋鲜卑统一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5世纪末期,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迁都洛阳后改拓跋氏为元氏(元魏的称号从此而来),鲜卑贵族也纷纷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到6世纪时,元魏鲜卑人基本上融入了中国的中原文化体系。
柔然
大约在公元4世纪末叶,柔然(也称作蠕蠕、芮芮、茹茹)兴起于大漠南北,其统治核心是东胡裔郁久闾氏族,但大部分臣民是突厥语族各部。在首领社仑时期,柔然势力开始扩大,在漠北弱洛水(蒙古国土拉河)建立汗庭,社仑于公元402年自称为丘豆伐可汗。柔然政权强盛时的疆域东接高句丽,西至天山,北达贝加尔湖,南临阴山一带。公元411年,社仑被北魏击败。公元5世纪后半叶,柔然内部连续发生被奴役部落的反抗和逃亡,其中敕勒族10余万户西迁对柔然政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柔然与敕勒展开了30多年的拉锯战争。公元6世纪初,役属于柔然的突厥部落逐渐强大,最终在在公元552年战胜柔然,至此柔然汗国灭亡。
突厥
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灭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称伊利可汗。木杆可汗统治时期(553年~572年),突厥辖境东自辽水、西至里海、南达阿姆河、北抵贝加尔湖。突厥首领土门的弟弟室点密在公元562年自立为可汗,号称“十姓部落”,在中国新疆一带建立西突厥政权。公元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向隋朝请和,沙钵略可汗率领部众于公元585年驻牧在漠南一带。隋末唐初,西突厥政权控制了中亚及西域广大地区。公元628年,役属于突厥的薛延陀在漠北建立政权,并于公元630年和中原唐朝联合向突厥大举进攻,东突厥政权亡。在公元640年~648年间唐朝对突厥的战争中,唐朝先后占领了天山以北地区,并在西域设置了龟兹(中国新疆库车县)等军事据点。公元651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反唐,并攻掠西域各地,唐朝遂于651年~657年数次发兵平乱,最终在657年击溃西突厥政权。公元682年南迁至漠南的东突厥族骨咄禄叛唐,重新建立突厥政权(通称“后突厥”),在漠北于都斤山(蒙古国杭爱山)建立牙帐,在漠南黑沙城(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设南牙帐。公元745年(天宝四年),回鹘首领率部众灭后突厥。
回鹘
回鹘是唐初漠北九姓铁勒之一,原称回纥,唐德宗时(779年-805年)改称回鹘。回鹘部落联盟中以药罗葛为首,驻牧在仙娥河(又名娑陵水,即蒙古国色楞格河)和温昆河(即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隋唐时期,回鹘受突厥政权统治,于公元605年联合仆骨等部族反抗,摆脱了突厥的统治,逐渐强大起来。公元646年,回鹘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辖,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公元744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回鹘政权,其控制范围东起额尔古纳河,西至阿尔泰山,势力日益强盛。公元840年,回鹘政权被黠戛斯推翻。
契丹
公元906年,耶律阿保机充任联盟长可汗,在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家。公元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辽的疆域主要在中国境内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和中部,也统治了漠北地区。其治下包含了草原地区的蒙古、突厥、通古斯游牧部落和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族民众等,在游牧与农耕文化的互动中建设了城市,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创造了契丹文字,建立了学校等制度,对于东亚、乃至中亚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1125年,契丹最后一个皇帝被新兴的女真政权俘虏,辽由此灭亡。契丹人一部分并入女真的金帝国,另一部分在耶律大石率领下西迁并在中亚建立了西辽,即“哈刺契丹”。
蒙古帝国
蒙古统一
蒙古的祖先是与东胡部系的鲜卑、契丹属于同一语族的室韦各部。公元7世纪,突厥汗国衰微之际,室韦各部中被称为室韦一鞑靼人的部落逐步从东北向西、向南进入蒙古高原中心地区,继承了蒙古高原游牧社会历史遗产。在唐代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蒙古部曾先后受过中原王朝及漠北诸游牧部族的管辖和统治。到公元10世纪时,室韦-鞑靼人的部落已经遍及蒙古国境内从克鲁伦河流域到杭爱山地区的草原,形成尼鲁温蒙古和迭尔列金蒙古两大分支,统称为“合木黑蒙古人”(意为全体蒙古人)。公元10~12世纪,蒙古高原相继受契丹(辽)、女真(金)的统治。当时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名目复杂、不相统属,处于频繁的部落纷争状态。11世纪,蒙古部落开始强盛起来,蒙古社会的私有制和贫富分化日益明显,进入了阶级社会。大约在12世纪,蒙古形成了一个大的部落联盟,这一时期的尼鲁温一系中,最强大的氏族为泰赤乌氏和乞颜氏。乞颜氏是蒙古始祖的嫡系,到21代合不勒汗时期,乞颜部确立了在蒙古各部中的王权地位。1170年(或1174年),乞颜部首领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各家贵族分崩离析,乞颜部势力中衰。1180年至1184年之间,也速该之子铁木真起兵攻打蔑儿乞人,大获全胜,铁木真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迁到蒙古国境内克鲁伦河上游的桑沽儿河旁独立建营,原来的部属和一些尼鲁温部落前来归降。1189年,铁木真被重新聚集的乞颜部贵族推举为蒙古乞颜部部落联盟的可汗。在此之后的10多年间,铁木真进行了连年不休的部落征服战争,先后征服了塔塔儿、蔑尔乞部、乞颜·主儿乞、泰赤乌等部落,在击溃克烈部之后随即西进,征服了乃蛮部。至此,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
大蒙古国
公元1206年春,蒙古各部贵族举行盛大的“忽里勒台”(大聚会),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宣帝国名称为“也客·蒙古·兀鲁思”(Их Монгол улс,大蒙古国)。至此,在“也客·蒙古·兀鲁思”治下的各个部落都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蒙古人。领土西起波兰,东至朝鲜,北起西伯利亚部分地区,南至阿曼湾和越南。
成吉思汗及其“黄金家族”是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阶层,帝国治下的所有地区和臣民都归属其统领,统治制度以千户制为基本结构,千户制既是蒙古帝国的行政区划单位,也是帝国的军事组织体系。成吉思汗将所有的民众划分为95个千户,分别授予其贵戚亲信、建国功臣。各千户中大部分由被征服各部的重组而成,突破了传统的血缘氏族、部落归属界限。各千户下设百户、十户。在以千户制为基础的军事体制中,成吉思汗又按各千户的地域性分布,设立了左手、右手、中军等万户,分别统辖分布在帝国东部、西部、中部和北部的各个千户,这些万户的万户长是直接对大汗负责的军事首领。成吉思汗的护卫军(怯薛军),是维护汗权至高无上地位的常备亲军,专门保卫大汗金帐的安全、服务汗廷的各类事务,出征时则为大汗的直属武装。大断事官(札鲁忽赤)是蒙古帝国最高的行政长官,根据大汗的法令管理民户、赋役、司法断案等事务。忽里勒台(大聚会)是蒙古氏族部落联盟时期的一种议事、推举制度,其成员由各部落的首领组成。
成吉思汗在确立和完善蒙古帝国的政治、军事制度的同时,开始了其军事扩张的过程。从1205年起,蒙古征服西夏的战争断断续续地持续了22年,直至1227年成吉思汗在对西夏的最后进攻中病逝,西夏灭亡。从1207年派人招抚谦河流域的吉利吉思部,到1217年、1218年两次派兵征讨,使北方“林木中百姓”一体臣服。1208年出兵追剿乃蛮、蔑尔乞残部,畏兀尔之地臣服于蒙古。1211年发动征服金朝的战争,1234年蒙古与宋朝联合灭金。1212年派兵东进辽东,1218年、1231年两次征服高丽,直至1233年平定辽东地区。1216年派兵进入西辽之地清剿乃蛮、蔑尔乞余部,1218年尽得西辽(哈喇契丹)之地。成吉思汗对臣服之地采取分封或设达鲁花赤(监临官)实行统治,蒙古帝国的统治地域不断扩大。
1219年秋,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大军出征花剌子模,蒙古帝国开启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西征;出征花剌子模的同时,蒙古军队横扫中亚地区,先后抄略波斯、钦察、斡罗思、高加索、克里米亚等诸多地区,直到1223年才结束了这次西征。
1229年秋,成吉思汗生第三子窝阔台继汗位后,在10多年间征服了今属于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的诸多地区和名城。1236年冬至次年春,蒙哥率军征服了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1239年蒙哥、贵由所率一部蒙古军队征服阿速国。1240年,拔都所部攻破斡罗思的国都乞瓦(基辅)城。1241年春,蒙古军先后攻陷孛烈儿的克拉科夫,进而攻入昔烈西亚,大败由昔烈西亚、孛烈儿、日耳曼及条顿骑士团组成的联军。由拔都等率领的另一路蒙古军队攻陷马札儿佩斯城,随后攻掠斯洛伐克、捷克各地,并进至维也纳附近;其后又渡过多瑙河,攻陷马札儿旧都格兰城。1241年,窝阔台汗去世,“黄金家族”和诸王、贵戚长子组成的西征诸军相继踏上东归之路。1246年,各部推举窝阔台长子贵由为大汗。
1247年,贵由汗再次组织西征大军,前往波斯地区。1248年3月,贵由在西征途中突然去世,拔都于1251年招集诸王在成吉思汗登基之地再次举行忽里勒台,推举拖雷之子蒙哥继承汗位,蒙古帝国“黄金家族”统治集团开始分裂。蒙哥继汗位以后,于1252年命其弟忽必烈统军进攻中原汉地,并负责征服南宋王朝,并派遣其弟旭烈兀率大军出征木刺夷国和报达。旭烈兀于1256年征服木剌夷,1258年攻陷报达,立国500余年的阿拔斯王朝灭亡;1259年先后攻陷叙利亚阿勒颇等城,1260年3月1日攻入大马士革。旭烈兀得到蒙哥去世的消息后,率军返回波斯,留驻叙利亚的蒙古军队与埃及大军交战时败北,叙利亚之地被埃及占领,从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而引发的蒙古西征到此结束。
1259年,蒙哥在攻打合州时受伤身亡。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拥戴下,于1260年3月在开平举行忽里勒台称汗,并依中原汉制建元中统。同时,留守哈喇和林的阿里不哥也举行忽里勒台宣布继承汗位,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归降,忽必烈成为蒙古帝国的合法继承人。
大元时期
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实现了蒙古帝国统治制度改行中原王朝制度的转变,统治重心由哈喇和林转到了中原内地北京,漠北成为元朝行政区划中的岭北行省。岭北行省的辖地为蒙古汗国的根基,在蒙古国境内发现的数以百计的草原城市遗址,显示了13世纪蒙古汗国的历史文化。成吉思汗时期分封的钦察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组成的四大汗国,理论上是元朝皇帝的臣属,但在元朝建立以后,特别是在忽必烈实行汉法之后,西部四大汗国相继离散。其中窝阔台汗国于1308年最终灭亡,其部众大部迁返元朝的岭北行省。蒙古的东部诸王领地被纳入元朝的辽阳、岭北行省的政区统治。
元朝皇帝自元世祖忽必烈到元顺帝脱欢帖睦尔,历经10代。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元末农民红巾军起义爆发,在其后的10多年间,红巾军逐步壮大并统一于朱元璋麾下,开始了向北方的征伐。1367年,元顺帝率众逃往上都。1368年,朱元璋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定都应天(今中国江苏南京)称帝,元朝自此灭亡。
北元时期
1368年,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退至上都,延续皇权汗位和元朝体制,形成中国历史记载的北元政权,由此展开了北元与中原明朝的长期对抗。明朝多次出兵北上与北元军队决战,于1369年攻陷上都哈喇和林;次年元顺帝亡故,其子爱猷识理达腊继汗位,称必力克图汗,率部回到哈喇和林,蒙古的统治重心重返漠北“根本之地"。1378年爱猷识理达腊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任汗位。1388年,明军在捕鱼儿海(贝尔湖)之役再度获胜,脱古思帖木儿在逃往哈喇和林途中被袭杀,北元政权的皇位传袭由此中断,蒙古统治集团陷入长期的内讧和割据之中。
蒙古内乱时期
在汗权传承的权威丧失之后,蒙古各部逐渐衰落。在蒙古本部陷入内乱之际,居于蒙古高原东部的察合台汗国之地的蒙古卫拉特(瓦剌)四部以也先为统帅,在与明朝的对抗和周旋之中控制了西北地区,其势力迅速向东发展。到1447年,也先已将东部兀良哈三卫和女真之地纳入其统治范围,又于1449年南下伐明,造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最终达成了明朝与蒙古通贡互市的关系。1453年,也先登基称汗,称“大元圣天大可汗”,建年号天元,明朝承认其为“瓦刺可汗”。1454年,也先在蒙古汗位的正统之争的内讧中死亡。蒙古东、西部随之分裂。
在东、西部蒙古对立期间,东部蒙古内部经历了诸汗的权势争夺。1475年,东部蒙古右翼永谢布部推举元裔满都鲁为汗,在蒙古各部中形成强势。1479年满都鲁去世后,其妻子满都海合屯成为东部蒙古各部的首领,后于1480年将满都鲁幼子巴图蒙克推上汗位,称达延汗。1510年,率左翼各部与右翼各部联军决战并获胜,重新确立了蒙古的统治体制。达延汗将兀良哈之外的五万户的领地分别授予其儿子世袭,其中喀尔喀万户的外七鄂托克喀尔喀,驻于哈拉哈河以西,为外喀尔喀,也就是现蒙古国居民中占据主体成分的喀尔喀部的直系先祖。1517年达延汗去世,蒙古又陷入内部争斗。1524年,右翼土默特部的俺达汗参加了对兀良哈部的征讨,成为东部蒙古各部最强大的力量。1571年,明朝封授俺达汗为顺义王,蒙古右翼与明朝保持了和平交往关系。俺达汗统治期间,其在蒙古地区的势力也不断扩展,迫使察哈尔部万户东迁,同时还向甘肃、青海扩展,并对西部卫拉特部进行征讨,迫使卫拉特部撤出哈喇和林西迁,外七鄂托克喀尔喀部遂占据了哈喇和林地区,其首领阿巴岱汗在与卫拉特部的争夺中占据了漠北地区;这一时期,藏传佛教也传入蒙古地区。1582年,俺达汗去世,土默特部失去了在蒙古各部中的权势地位,其内部分化自立。1586年,阿巴岱汗在哈喇和林建成了额尔德尼召,次年到归化城与第三世达赖会面,获得“瓦齐尔汗”之称,喀尔喀部自此开始称汗。
1604年,蒙古左翼察哈尔部林丹汗继位。1632年,皇太极率领女真和臣服蒙古各部的军队远征林丹汗,林丹汗败退青海,1634年死于甘肃之地,漠南蒙古尽归后金所属。1635年,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和清朝政府建立了联系。1636年,漠南蒙古16部49个领主拥戴皇太极为蒙古“共主”,尊为“博格达·彻辰汗”,蒙古地区从此结束了自元朝灭亡以后连续两个多世纪的蒙明战争和长期内战。随着明朝的灭亡和清朝对蒙古地区统治制度的确立,蒙古地区各部渐次纳入了清朝的统治。
清朝统治下的蒙古
清朝政府将蒙古地区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又将外藩蒙古分为内扎萨克蒙古和外扎萨克蒙古。清朝称大漠以南为内蒙古,外扎萨克蒙古一般指称大漠以北,即外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即蒙古国地区)。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清朝在喀尔喀设八札萨克,分左、右翼。公元1691年(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宣布保留喀尔喀三部首领的汗号,废其封建王公的济农、诺颜旧号;按满洲贵族的封号各赐爵位;其行政体制实行札萨克制,编蒙古旗分佐领,旗之上设盟,喀尔喀部最终并入清朝。17世纪初到17世纪60年代,沙俄多次入侵蒙古地区。清廷出兵反击,并于1686年收复了雅克萨城。1689年双方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签订之后,沙俄加紧向喀尔喀蒙古地区扩张,得到尼布楚后,又进占了恰克图,还在库苏泊一带建立了堡垒哨所。沙俄通过1727年双方签订的《布连斯奇条约》和1728年的《恰克图条约》,获得了中国清朝领土的贝加尔湖地区、叶尼塞河上游地区。1732年(雍正十年),清廷将赛音诺颜部设为大札萨克,与三汗部并列。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由清朝驻库伦(即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办事大臣管辖,赛音诺颜汗部、札萨克图汗部由清朝驻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统辖。清朝实现大一统之后,蒙古地区结束了长期纷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沙俄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蒙古地区侵占领土并进行经济掠夺。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推行“新政”后,出现了一些针对蒙古地区的新政主张并逐步付诸实施,使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加上沙俄势力长期的蛊惑煽动,外蒙古上层开始筹划脱离清朝的“独立”活动。
20世纪初的蒙古
1911年12月1日,外蒙古哲布尊丹巴集团在沙俄的暗中支持下正式宣布“独立”,组成了临时权力机构——临时总理蒙古国务衙门。12月末,哲布尊丹巴正式登基,称“大蒙古国日光皇帝”,通称“博格多汗”。至1913年12月,哲布尊丹巴政权完成了对整个外蒙古地区的实际控制。1914年9月,沙俄同、国政府、哲布尊丹巴“政权”在恰克图举行谈判,至1915年6月终于达成协议,签署《中俄蒙协议》,重申了1913年中俄《声明文件》的各项原则,外蒙古承认中俄《声明文件》、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自此,宣布“独立”的哲布尊丹巴政权改称“自治”。
1919年11月22日和1920年1月28日,中华民国政府先后发布政令,正式取消外蒙古“自治”。
蒙古人民共和国
沙俄流匪恩琴(德裔)所部于1921年2月占领蒙古地区的库伦。1921年3月18日,蒙古人民革命军与恰克图的中国守军交战,建立了临时人民政府的基地。1921年7月10日,在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下正式成立以哲布尊丹巴为汗的君主立宪政府——蒙古人民革命政府。同年11月,蒙古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签订了友好协定。
1924年11月,宣告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废除君主立宪制,实行共和政体,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废除私有制,主张共产党(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为阻止蒙古统一,禁止布里亚特人向蒙古人民共和国移民,1937年开始的蒙古斯大林主义清洗造成3万多人死亡。
1939年苏日边境战争期间,苏联成功保卫蒙古免受日本扩张主义的侵害。在1939年的哈尔庆郭勒战役和1945年8月的苏日战争期间,蒙古与日本作战,并从日本和蒙疆(日本控制下的傀儡国家)手中解放了内蒙古。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政府按照中苏之间达成的协议承认外蒙古独立。
自1948年起,蒙古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苏联模式的框架下,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得到了稳步发展。
1949年10月16日,蒙古同新中国建交。
1961年10月27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加入联合国。
从1986年开始,苏联由于自身困难对蒙古国的援助开始减少,蒙古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经济发展速度下滑、结构失衡、外债大幅增加、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等问题。1990年苏东剧变之后,蒙古人民共和国开启了“渐进式”的政治转型之路,在近20年的时间里逐步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时期的蒙古民革命党“一党独大”“一党专权”的政治局面。
1990年7月29日,蒙古全国举行各党参加的第一次自由民主选举。本次大选的最终结果是,蒙古人民革命党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在多党竞选中保持了执政党的地位,并且获得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国家小呼拉尔50个议席中的31个席位。在9月3日~11日的蒙古第12届大呼拉尔第一次会议上,选举彭·奥其尔巴特(蒙古人民革命党)为蒙古总统,4日宣誓就职,彭·奥其尔巴特成为蒙古政治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总统。
1992年1月12日,蒙古通过了《新宪法修正案》。
蒙古国
1992年2月12日,《新宪法修正案》生效,改“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名为“蒙古国”(全称“蒙古共和议会制国家”),实行总统一议会制(一院制)。至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步入了蒙古国的新阶段。
1993年6月6日,根据新宪法的规定,蒙古国举行了首届总统大选,彭·奥其尔巴特当选,成为蒙古国首任总统。在职期间,他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倡导深化政治、经济改革,赞同实行多党制和自由选举制度,在经济上主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国家所有制为主导,发展合作所有制、集体及个人所有制。
1997年5月,蒙古人民革命党候选人那策格·巴嘎班迪当选为蒙古国第二任总统,并于2001年5月20日的总统大选中以57.95%的得票率再次当选。任职期间于1998年、2004年两度访华,主张发展睦邻友好的合作政策,保持蒙古国外交政策的独立与连续性。
在2005年5月22日的蒙古国总统大选中,蒙古人民革命党候选人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以53.46%的得票率当选为蒙古国总统。任职期间三次访华,致力于把蒙古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自由民主国家,接受美国的资金援助,2012年涉嫌腐败入狱。
2009年6月18日~2017年7月10日,蒙古民主党候选人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连任两届蒙古国总统。致力于推进政府体制改革,主张向腐败和贫困宣战;发起成立了蒙古自由中心,该中心是提倡以人权和言论自由、教育自由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主张对外开放,在任期间蒙古国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五大经济体之一,主张对华友好。2010年,蒙古人民革命党更名为蒙古人民党。
2017年7月10日,蒙古民主党候选人哈勒特玛·巴特图勒嘎就任蒙古国总统,2021年6月25日宣誓离职。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及资源保护主张,在政策上重视国内的失业和贫困问题,反对“卖官鬻爵”,主张“复兴国家经济”,建设“强大的蒙古”,在政治上强调与两大邻国发展友好关系,奉行现实主义外交路线。
在2021年6月9日举行的蒙古选举中,蒙古人民党前总理呼日勒苏赫以68%的选票获胜,6月25日宣誓就职,成为蒙古国第七任总统。
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蒙古国地处东北亚,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在世界各国排名中居第18位。位于北纬41°35′-52°08′、东经87°44′-119°55′之间,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西与中国接壤,俄蒙边境线长3543千米,中蒙两国边境线长达4709.6千米。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从东到西2392千米,从南到北1259千米。蒙古国所处时区为东8时区,首都乌兰巴托与北京无时差。
蒙古国地图
气候
蒙古国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干热,春、秋两季短促。冬季气候干燥,常有暴风雪,最低气温可至-40℃(最低曾达到-60℃);夏季昼夜温差较大,最高气温可达38℃(戈壁地区最高达到45℃)。北部地区相对较冷,年平均气温约在﹣5℃甚至更低;地处平原的南方地区,年平均气温在4℃左右。夏季7月,阿尔泰、杭盖、库苏古尔、肯特山等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0~15℃不等,戈壁区和东部平原的气温可达20℃以上。气候较干燥,降水量少,年平均降水量约120-250毫米,70%集中在7、8月。从1901年到2021年,蒙古的平均降水量为230.04毫米,历史最高值为1964年的295.33毫米,历史最低值为1944年的166.04毫米。典型草原地区年均降水量约为150~250毫米,荒漠草原地区年均降水量约为100~150毫米,而南部戈壁地区年均降水量约为50~100毫米。全年有一半以上时间被大陆高气压笼罩,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高气压中心,为亚洲季风气候区冬季“寒潮”的源地之一。平均每年有257天无云,日照时间每年可达到2600~3300小时,因此被称为“永恒蓝天之地”或“蓝天之国”。无霜期短,无霜期为6-9月,只有80-100多天。
地质
蒙古国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中亚褶皱带,分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及华北板块的一部分,由一系列主要为古生代的、向南凸的弧形地体拼贴而成,其间被一些近东西向的弧形深大断裂及一些西南、东南向断裂分割。断裂系中最主要的是两条东西向的巨大断裂带,略呈向南突出的弧形,靠北部的是杭爱山断裂、额尔浑河断裂,靠南部的是汗博格多、温都尔希勒等断裂。这两个南北巨型断裂带将蒙古分割成3大构造区:北部主要为贝加尔褶皱系(为土瓦—蒙古地块),中部为加里东褶皱系,南部主要为华力西褶皱系。
蒙古地区自北向南可划分为北蒙褶皱系、蒙古阿尔泰褶皱系、蒙古外贝加尔褶皱系、中蒙褶皱系、南蒙褶皱系、南戈壁褶皱系和内蒙褶皱系7个次级构造单元。前四者合称为北部大块(北部构造大块),后三者合称为南部大块(南部构造大块),南北大块之间被蛇绿岩带分开。这些次级构造单元常被断裂斜切而呈嵌镶岩块状,总体以弧形分布为特点,其走向东部为东北向,中部近东西向,西部则为西北向,构造单元之间多以区域性深大断裂为界。
蒙古国出露的地层为元古界-新生界地层。元古界地层为变质程度较深的中、高级区域变质岩系,其时代下限为1500百万年,上限为600百万年;古生界分布最广,主要为一套巨厚海相碎屑—碳酸盐岩—火山岩系,大部分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多形成于此阶段;中生界主要为一套海相-陆相碎屑岩系夹一些碳酸盐岩及中基——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印支运动使蒙古地区在白垩纪时形成北部为隆起区、南部主要为下沉区的地形南北差异(南北界线为中部的温都尔希勒东西向断裂),在南部的一些盆地中形成了煤等有机及非金属矿产。新生界主要为陆内河湖相红层及冰川沉积,在蒙古中北部某些地段夹少量玄武岩。
地形地貌
蒙古国境内地形起伏大,地势较高,总体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全境可分为以山区和森林为主的西部山地、以草原和沼泽为主的中部和东部高原、以戈壁荒漠和草原以及半荒漠草原为主的南部戈壁三个地形区,其中地势缓平的戈壁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平均海拔1580米,地理上的至高点为阿尔泰山脉的友谊峰(奈拉姆达勒山),海拔为4374米;陆地的最低点为东部平原的呼和湖盆地,海拔为532米。
蒙古国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山区众多,平原面积相对较小,北林南漠。大部分地区位于蒙古高原北部,地势较高,全国80%左右的地区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平均海拔可达1580米,最为平缓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海拔也在560~1000米。蒙古国最主要的山脉有阿尔泰山、杭爱山、肯特山等,阿尔泰山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延伸1500千米,分为蒙古阿尔泰和戈壁阿尔泰两部分,平均海拔3000米,位于蒙古国的西部,是蒙古国最大的火山区。杭爱山是一座位于蒙古国中部的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它跨越扎布汗省、前杭爱省和后杭爱省,全长约7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主峰鄂特冈腾格里峰海拔4031米。蒙古国东部的肯特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山势平缓,平均海拔2000米,是蒙古帝国的发源地,传说成吉思汗就葬于此地的起辇谷,被蒙古人尊为圣山。戈壁沙漠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中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南戈壁省、苏赫巴托尔省。是地势起伏平缓、地面覆盖大片砾石的荒漠,戈壁表面大部分是一些裸露的岩石。它跨越蒙古国南部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广袤的空间,北达阿尔泰山和蒙古草原,西南至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东南至中国黄淮海平原。戈壁从西南至东北长约1610千米,从北至南全长800千米,西部最宽,占地面积约129.5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最大的沙漠地区。
水文
蒙古国境内河流分属北冰洋、太平洋和亚洲中部内陆水系。根据2021年水量评估,蒙古国共有河流6767条、湖泊池塘4057个、泉水13222处、矿泉635处。河流总长6.7万千米,平均年径流量为390亿立方米,其中88%为内流河,仅有北部地区的极个别河流注入贝加尔湖后经俄罗斯的河流流入北冰洋。河流大部分在北部和西部,东部稀少,南部没有较大的河流,大部分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流量小。大多数河流发源于山地和丘陵地带,上游河谷狭窄,水流湍急,下游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河岸不高但陡峭。有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克鲁伦河、哈拉哈河、科布多河、乌尔扎河和鄂尔浑河等主要河流50多条。其中鄂尔浑河是蒙古国最长的河流,境内长度为1124千米;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是素有“东方的蓝色珍珠”之美誉的库苏古尔湖,面积约为2760平方千米,最深处可达262.4米;最大的咸水湖是乌布斯湖,面积为3350平方千米。
蒙古国境内湖泊大多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干旱草原或荒漠地带,大型湖泊3个,较大的湖泊分布在西部的大湖盆地。湖泊总面积为1.6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其中面积在4~100平方千米的有80个,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6个。主要湖泊有乌布苏湖、库苏古尔湖、吉尔吉斯湖和哈拉乌苏湖。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是素有“东方的蓝色珍珠”之美誉的库苏古尔湖,面积约为2760平方千米,最深处可达262.4米;最大的咸水湖是乌布斯湖,面积为3350平方千米。
蒙古国南部戈壁,有由化石水层组成的地下水。蒙古境内主要分布着4类含水层,即位于大河谷的高含水能力的冲积松散泥沙含水层,中等含水能力的崩积泥沙含水层,新第三系砂、上第四纪砂、砂质壤土、下第四纪砂、砾岩、含煤透镜体含水层以及喀斯特、裂隙岩含水层。容量较大的地下水含水层仅分布在大河谷地区,干旱的戈壁草原区则以极其稀疏、无补给、年代较早的含水层为主。蒙古的地下水补给几乎全部来自于降水,浅层地下水通过降雨渗透进行补给,只有一小部分降水可渗入深层含水层,因此在深层含水层中只发现有1000-35000年前的化石水。在干旱地区,含水层深度在4-350米,浅层含水层补给很少,仅为0.5-1毫米/年。
土壤
蒙古国境内土层较厚,土壤的种类以栗钙土和盐咸土为主,其余还分布有北部高山草甸冻土、山地森林草甸土、山地黑土、戈壁棕钙土、荒漠灰棕土、草甸沼泽土等。其中,栗钙土分布于森林草原和草原地带海拔1000~1200米的地区,分为腐殖质为3%~5%的黑栗钙土、腐殖质为2%~3%的栗钙土和腐殖质为1.6%~2%的淡栗钙土;栗钙土可种植各种农作物,不需要人工灌溉,而且雨水多的年份还可以获得丰收。黑土主要分布于蒙古草原地带海拔1000米~1400米的杭爱、肯特地区和蒙古阿尔泰、大兴安岭支脉、鄂尔珲、色楞格、鄂嫩、乌勒兹河谷,占比约6%~12%,是厚度为40厘米~70厘米的腐殖质。戈壁棕钙土地带分布较广,其腐殖质不超过1%,厚度为15厘米~20厘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国之一,在1170个矿区中拥有8000多个矿点、80多种矿物和金属。其中煤蕴藏量约1620亿吨、铁约20亿吨、磷约2亿吨、萤石约800万吨、铜约3600万吨、钼约24万吨、锌约6万吨、银约7000吨、黄金约3000吨、石油约15亿桶。额尔登特铜钼矿被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位居亚洲之首。
额尔登特铜钼矿
额尔登特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乌兰巴托东北365千米,现为蒙俄联合开采,原生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辉钼矿、辉铜矿。额尔登特铜矿于1978年建矿,年产矿石量约2000万吨,年产铜12.4万吨、钼1.672吨,此外还产出少量的钨。该矿长约2400米,宽300~1300米,中心部位垂向延深达1000米,而靠近斑岩边部延深约600~700米,地表出露近2平方千米。额尔登特铜钼矿是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存有四个独立的网脉状矿带,主矿带位于岩体西侧,即额尔登特矿床,是一条由2~5毫米的细脉组成的近垂直的网状脉带。该矿氧化淋滤带的主要矿物组成为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水胆矾、绿松石和自然铜,氧化带下部的次生富集带主要以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矿物组合为特征。
土地资源
截至2018年,蒙古国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为15641.16万公顷,其中农牧业用地为11603.77万公顷,城郊居住地面积为48.98万公顷,交通道路用地面积为35.92万公顷,森林面积为1429.94万公顷,水域面积为66.61万公顷,国家专用地面积为2455.94万公顷。
森林资源
2018年,蒙古国拥有1429.94万公顷森林。蒙古森林可分为北方寒带森林和南方梭梭林两大类,北部寒带森林是西伯利亚针叶林和中亚草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在蒙古国北方14省的国家森林总面积中占比达到了85%;南方梭梭林分布于戈壁沙漠南部和荒漠草原地区,由分散的树木组成,但在稳定干旱地区土地和减少荒漠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蒙古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7.9%。
水资源
2018年,蒙古国水资源总量为1920亿立方米,其中河流与湖泊水资源为18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2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为8万立方米;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10977.18立方米,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42位。在水资源总量中,湖泊水占88.5%,冰川水占3.4%,河流水占6.1%,地下水占1.91%。蒙古的淡水资源在全球145个国家中排名第22位,但由于缺乏水储存设施和对资源保护的不足,成为最可能面临缺水的20个国家之一。
生物多样性
蒙古国处于中亚的生态过渡带,在西伯利亚针叶林、中亚草原、阿尔泰山和戈壁沙漠交汇处,针叶林、草原和沙漠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东部草原等地区的生态系统仍然是蒙古原羚的栖息地。
植物
蒙古国共有7315个本土植物种,隶属于19门39纲116目1522属。其中蘑菇56科156属574种,藻类87科268属2003种,地衣63科207属1031种,苔藓植物74科208属580种,以及维管植物112科683属3127种。已知蒙古特有维管束植物有151种(占蒙古植物区系的4.82%),亚特有植物458种,极稀有植物133种,稀有植物356种,被列入蒙古红皮书的有135种,列入《蒙古植物红色名录》的有148种,有8种植物被列入CITES附录Ⅱ中。
动物
蒙古国有记录的鱼类有64种,其中包括极危物种西伯利亚鲟,戈壁泥鳅、准鲮、阿穆尔河鳟等6个濒危物种,蒙古河鳟等4个易危物种和阿穆尔苦鱼。两栖动物数量较少,有2目4科6种,包括佩夫佐夫蟾蜍和西伯利亚蝾螈等易危物种。有爬行动物2亚目7科22种,其中真蜥蜴和蛇占蒙古爬行动物种类的55%,戈壁裸趾壁虎、普氏原羚、踏步龙、鞑靼沙蚺、细长赛蛇、北蝰蛇6种爬行动物被列入蒙古国珍稀物种名录。有记录的鸟类有491种,达尔马提亚鹈鹕、西伯利亚鹤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白头鸭、遗鸥、大斑雕等被列为濒临灭绝物种。有记录的哺乳动物有128种,其中包括戈壁熊、普氏野马等极度濒危物种。
保护区
1994年的《特别保护区法》(SPAs)中规定,蒙古国的国家保护区体系由严格保护区(StrPA)、国家公园(NP)、自然保护区(NR)、古迹这四类保护区构成,古迹类保护区包括历史和文化古迹以及自然古迹(NMs)。此外,保护区系统还包括地方保护区(LPAs),即在地方一级受到特殊保护的区域。2017年,蒙古国至少拥有国家和地方保护区共1210个,总面积达4679万公顷,各类保护区总面积占该国领土的29.91%。截至2020年,蒙古国共有120个地点被纳入国家保护区体系,国家保护区面积达到3280万公顷,占蒙古国国土面积的21%。
2017年蒙古国保护区详情 | ||||
保护区类别 | 数量 | 总面积(公顷) | 占国土面积比值(%) | |
国家保护区 | 严格保护区 | 20 | 12411057.44 | 7.93 |
国家公园 | 32 | 11884605.59 | 7.6 | |
自然保护区 | 36 | 3528824.17 | 2.26 | |
古迹 | 14 | 128962.78 | 0.08 | |
地方保护区 | 1108 | 18837459.75 | 12.0 |
大戈壁严格保护区
大戈壁严格保护区成立于1975年,并于1991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保护区分为南阿尔泰戈壁(戈壁“A”)和准噶尔戈壁(戈壁“B”),彼此相距约300千米。A区位于巴彦洪戈尔省,占地约460万公顷,B区跨科布多省和戈壁阿尔泰省,占地约90万公顷,总面积达550万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内已知的哺乳动物有49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15种、鸟类150多种,包括戈壁熊、野双峰驼、普氏野马、雪豹、赛加羚羊、甲状腺肿羚以及蒙古三趾跳鼠等受威胁、濒危和极度濒危物种种群。在戈壁的恶劣环境下,仍生存着410种植物,仅B区内已知的植物就有204种。
大戈壁保护区
自然灾害
蒙古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有雪灾、洪水、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地震等。
森林草原火灾
2012年,蒙古国103个地方共发生229起森林草原火灾,造成8人受伤、4人死亡。此外,3000多头牲畜死亡,55所房屋被毁,许多人无家可归。
雪灾
2016年,蒙古大部分省份发生白暴灾害。气温骤降,最低气温达到-40至-50度,并伴有大雪。受白暴影响,超过100万头牲畜死亡,约8000户家庭受到严重影响。
2024年2月14日,蒙古国全国超八成土地已被大雪覆盖,国家已转入防灾高度戒备状态。截至2月18日,该国有近66.8万头牲畜在严寒与暴风雪天气中死亡。
沙尘暴
2018年11月25日,沙尘暴和暴风雪袭击了巴彦乌列盖、戈壁-阿尔泰、乌布苏和科布多四省,导致人员失踪、牲畜失踪和局部地区受损,还造成了电力故障,至少285个蒙古包被彻底摧毁。
洪水
2021年6月28日至7月29日,由于持续强降雨,蒙古全国各地发生山洪。全国平均降雨量为46毫米-60毫米。受山洪暴雨袭击,有7个省份1549户家庭遭受严重损失。
行政区划
编辑区划详情
蒙古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巴嘎三级,其中省级行政单位包括省(艾马克,蒙古语:аймаг)和直辖市(首都)。省下设县(苏木,蒙古语:сум),县下设巴嘎(蒙古语:баг);首都下设区(蒙古语:дүүрэг),区下设置分区(蒙古语:хороо)。截至2022年,蒙古国有21个省,省下设330个县,县下设1639个巴嘎;首都乌兰巴托市设有9个区,下分204个分区。
蒙古国行政区划单位实行地方自治与国家领导相结合的原则,行政区划单位及领导权限、组织和活动规则由法律定。地方自治机关在省、首都、县、区为当地公民代表呼拉尔,在巴嘎、分区为全体公民呼拉尔,自主决定本辖区范围内的经济与社会生活问题,组织居民参与解决全国和上级单位的问题,上级机关不得干涉地方自治领导机关权限内的问题。国家通过扎萨克主席实现对省、首都、县、区、巴嘎、分区的管理,扎萨克主席有权否决地方自治机关的决议。国家大呼拉尔和政府在必要时可将其权限内的某些问题授权省、首都呼拉尔和扎萨克主席解决。在各自权限内的呼拉尔做出决议,扎萨克主席发布命令。
蒙古国行政区划图
蒙古国行政区划单位分类 | |||
(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省级行政单位 | (二级行政区划单位) 基层行政单位 | (三级行政区划单位) 地方 | |
直辖市(1) | 乌兰巴托市 | 区(9) | 分区(204) |
省(21) | 后杭爱省 | 县(330) | 巴嘎(1639) |
巴彦乌列盖省 | |||
巴彦洪戈尔省 | |||
布尔干省 | |||
戈壁阿尔泰省 | |||
东戈壁省 | |||
东方省 | |||
中戈壁省 | |||
扎布汗省 | |||
前杭爱省 | |||
南戈壁省 | |||
苏赫巴托尔省 | |||
色楞格省 | |||
中央省 | |||
乌布苏省 | |||
科布多省 | |||
库苏古尔省 | |||
肯特省 | |||
鄂尔浑省 | |||
戈壁苏木贝尔省 | |||
达尔汗乌拉省 |
主要城市
乌兰巴托市
乌兰巴托市是蒙古国的首都,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位于蒙古国中北部的图拉河畔,与中央省、肯特省、色楞格省的10多个县接壤。乌兰巴托市是具有近四百年历史的古都,历史上曾被称为“库伦”“大库伦”等,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是蒙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中心,全国人口近半数均居住在该市,设有首都公民代表大会(市议会)和首都市政府,全市共下设9个行政区。城市附近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拥有全国大部分工厂企业,以轻工业、建筑材料、金属材料和食品工业为主,全市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辖区内有佛教著名寺院甘登寺、博格达汗宫博物馆、乔金扎玛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以及特日勒吉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
额尔登特市
额尔登特市地处杭爱山脉北麓,其名蒙古语意为“宝贝”,是鄂尔浑省的省会所在地市,域面积208平方千米,因地下有丰富的矿藏而得名。附近杭爱山区蕴藏有铜钼矿,其中铜矿储量800多万吨,钼矿24万吨,是亚洲的大型铜钼矿之一,位居世界十大铜矿之列。额尔登市为蒙古国第二大城市,主要产业为矿产业,建有铜钼矿采矿厂、选矿厂、地毯厂、化工厂、建材厂和食品厂等,市郊有农牧场及其加工企业。市区建有现代化的住宅、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全市有5所大学和19所中学。有铁路通往乌兰巴托和达尔汗,公路通至布尔干等地。
额尔登特市铜钼矿
政治
编辑政体
议会
1990年7月29日,蒙古国举行第一次多党选举,议会制初步建立。1992年2月12日,《新宪法修正案》生效,规定蒙古国实行总统一议会制(一院制),标志着蒙古国的政治体制由原来的一党制转变为多党议会制。蒙古国的多党议会制是带有半总统制特征的混合体制,总统在蒙古国议会制拥有实权,与议会存在权力相互制衡的制度设计。
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对总统权力行使形成制约。国家大呼拉尔为一院制议会,其成员由蒙古国公民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任期4年;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副主席任期4年;国家大呼拉尔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春季和秋季例会),每次例会不少于75个工作日。本届国家大呼拉尔于2020年6月产生,共76个席位,人民党62席、民主党11席、其他党派3席。现任国家大呼拉尔主席为赞登沙特尔(人民党),2020年7月就任。
政府
总理领导下的政府为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政府成员由国家大呼拉尔任命,任期4年。现政府由人民党单独组阁。2022年8月蒙古国大呼拉尔通过宪法修正案,增设政府机构和改组政府成员,共有8名议员担任部长职务,并增设两个没有部的部长。
法院
蒙古国法院是拥有审判权的唯一机构。蒙古国司法体系由国家最高法院、省和首都法院、县法院、县际法院和区法院、行政事务专门法院组成。国家最高法院是蒙古国最高审判机关和监督法院,由大法官和24名法官组成。现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为冈卓力格,于2020年6月就职。
宪法
蒙古现行宪法于1992年1月通过,同年2月12日起生效。宪法规定:蒙古国是独立自主的共和国;视在本国建立人道的公民民主社会为崇高目标;在未颁布法律的情况下,禁止外国军事力量驻扎蒙古国境内和通过蒙古国领土;国家承认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一切形式;国家尊重宗教,宗教崇尚国家,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和原则,奉行和平外交政策。2019年11月,议会通过蒙古宪法修正案,并于2020年5月25日正式生效。修正案旨在增加蒙古公民的经济机遇,提升收入。修正案对《政府法》《国家大呼拉尔法》和《国家审计法》等进行了修订。2021年5月31日,通过了《宪法》第21条第1部分修正案,主要内容为“国家大呼拉尔实行一院制、设置126名议员,采用混合制选举,其中78名议员代表公众,48名议员代表个人”。此次修宪对蒙古国社会来说是一次大的变革,也是2019年修宪举措的延续。该《宪法》修正案通过后,国家大呼拉尔会议相关规章制度及政党法等多部法律法规需要修正。
政党
蒙古国实行多党制,至2023年初共有蒙古人民党、民主党等36个政党。
蒙古人民党
蒙古人民党(Mongolian People's Party)于1921年3月1日成立,1925年3月改称蒙古人民革命党,1997年2月该党召开的二十二大确定党的性质为“民族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左翼政党”,理论基础为“民主社会主义思想”。2007年10月该党召开二十五大,通过党章修正案,决定保留党章中“党主席兼任总理”的规定。2010年11月召开二十六大,恢复党名为人民党,选举由31人组成的领导委员会。党员约22万名。现任主席那·奥云额尔登。
民主党
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于2000年12月6日,由蒙古民族民主党、社会民主党、民主复兴党、宗教民主党和民主党合并而成。党员约18万,宗旨是重视人的发展、人的权力和自由,并视个人能力大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党的目标是巩固蒙古政治独立;建立合理、强大的经济体制;建立开放的社会;建立良政;将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进步密切接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会议。国家政策委员会(相当于中央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
总统
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全国人民团结的象征。总统由全民不记名投票直接选举产生,根据2021年宪法修正案,总统任期六年,不得连任且只能参选一届。现任总统为呼日勒苏赫,在2021年6月大选中以67.76%的选票当选蒙古国总统。
政要
乌赫那·呼日勒苏赫:总统,1968年6月生于乌兰巴托。1989年毕业于蒙古国防大学政治学专业。曾任蒙古民主社会主义青年联盟、人民党领导委员会委员。2000、2004、2012、2020年四次当选国家大呼拉尔委员。2004-2008年任蒙古国部长(负责紧急状况、质量监督)。2008年-2012年任蒙古人民党总书记。2014-2015年、2016-2017年任副总理。2017-2021年任政府总理。2021年1月辞职,6月当选蒙古国第七任总统。
贡布扎布·赞登沙特尔:国家大呼拉尔主席,1970年生于巴彦洪格尔省。1992年毕业于伊尔库茨克市国民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曾任蒙古农牧业部副部长、外交部长和人民党总书记等职。2004年、2008年、2016年三次当选国家大呼拉尔委员。2017年10月任蒙古政府办公厅主任。2020年7月再次当选国家大呼拉尔主席。
罗布桑那木斯来·奥云额尔登:总理,1980年生于乌兰巴托。2001年毕业于贝尔斯大学记者专业,2015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历任蒙古社会民主青年联盟主席、蒙人民党书记。2016年-2020年担任蒙议员,2019年-2020年担任蒙古部长、政府办公厅主任,2020年7月8日担任蒙议员、政府办公厅主任。2021年1月被任命为蒙古总理。
职务 | 姓名 |
国家应急管理局长 | G.阿里温布延 |
副总理 | 萨·阿玛尔赛汗 |
政府办公厅主任 | 达·阿玛尔巴亚斯格楞 |
国防部长 | 古·赛汗巴亚尔 |
外交部长 | 巴·巴特策策格 |
建筑与城市建设部长 | 贝·孟赫巴特尔 |
文化部长 | 亲·诺敏 |
卫生部长 | 萨·恩赫包勒德 |
财政部部长 | 包·扎布赫楞 |
自然、环境和旅游部部长,体育和奥林匹克事务长 | 巴·巴特额尔登 |
教育与科学部长 | 鲁·恩赫阿木格楞 |
司法与内务部长 | 赫·尼玛巴特尔 |
电子发展与通信部长 | 那.乌其日勒特 |
经济发展部长 | 车·呼日勒巴特尔 |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长 | 德·萨仁格日勒 |
交通运输发展部长 | 萨·宾巴朝格特 |
能源部长 | 巴·朝吉勒苏荣 |
矿业与重工业部长 | 吉·钢巴特尔 |
食品农牧业与轻工业部长 | 哈·包勒尔楚伦 |
截至2023年10月 |
国际关系
编辑综述
国家大呼拉尔1994年通过的《蒙古国对外政策构想》规定,蒙古奉行开放、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强调“同俄罗斯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是蒙古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主张同中俄“均衡交往,发展广泛的睦邻合作”。同时重视发展同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亚太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友好关系与合作。2011年,蒙古国家大呼拉尔通过新《对外政策构想》,将“开放、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拓展为“爱好和平、开放、独立、多支点的外交政策”,强调对外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明确对外政策首要任务是发展同俄、中两大邻国友好关系,并将“第三邻国”政策列入构想,发展同美、日、欧盟、印度、韩国、土耳其等西方国家和联盟的关系。2004年,蒙古成为上海合作组织首个观察员国。2012年3月,蒙与北约建立“全球伙伴关系”。11月,蒙加入欧安组织,成为该组织第57个成员国。2020年9月,蒙古加入《亚太贸易协定》。截至2023年10月,蒙古国已经与19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与中国关系
中、蒙两国于1949年10月16日建立外交关系,蒙古是首批同新中国建交的10个国家之一。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初的10多年里,中蒙两国关系发展平稳。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到80年代初,中苏关系交恶,蒙古国全面倒向苏联,中蒙关系处在彼此疏远和敌对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蒙两国双边关系取得了积极进展。1982年以后,中蒙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两国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复苏。1995年,两国关系遭遇短暂波折;从1996年开始,两国关系重新步入正轨。中蒙建交以来,双方关系实现“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四连跳,中蒙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也进入了快车道。
1960年5月,中蒙双方签订了《中蒙友好互助条约》,为双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5年10月,中蒙两国签署了多份边境贸易合作文件。1986年,中蒙两国政府签署了第一个长期贸易协定和中蒙两国处理边境问题的条约。1989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关于成立中蒙经济合作、贸易合作、科技合作的委员会,以及两国公民相互往来的相关协定。
1994年,双方签署《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础。
1998年12月,蒙古国时任总统巴嘎班迪访问中国,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确定建立两国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睦邻友好关系。
2003年6月,胡锦涛主席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宣布建立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并发表联合声明。
2004年,蒙古成为上海合作组织首个观察员国。
2011年6月,蒙古国总理巴特包勒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发表联合声明。
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宣言,将中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重要双边协定
时间 | 协定 |
199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
2008年 | 《中国与蒙古国经济贸易合作中期发展纲要》 |
2014年 | 《中国与蒙古国经济贸易合作中期发展纲要》 |
2017年 | 《中蒙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政府间备忘录》 |
201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建设中国蒙古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的协议》 |
与俄罗斯关系
1921年11月5日两国建交。冷战结束后,俄蒙各自处于转型期,双方关系一度中断。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双方尝试着恢复与发展双边关系,两国关系开始步入正常的发展过程。
2003年7月,蒙古国时任总理恩赫巴亚尔访俄,两国确立了“睦邻传统伙伴关系”。2006年12月,蒙古国时任总统恩赫巴亚尔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了《莫斯科宣言》,宣布根据战略伙伴关系原则发展合作关系;此外,两国还签署了《蒙俄边界章程》等14个文件,其中经济合作成为这次访问的主旋律,标志着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全面恢复。
2009年8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蒙古国,两国签署了《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宣言》,使俄蒙两国从“睦邻传统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
2015年6月,蒙古国总理赛汗毕力格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了《蒙古国政府与欧亚经济委员会之间的经贸合作备忘录》。
2016年6月,中、蒙、俄三国元首举行塔什干峰会,以发展传统友好、互利的经贸关系作为三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方向之一,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以及“草原之路”倡议为目标,以平等、互利、共赢原则为指导,对外发布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纲要》。
与美国关系
美、蒙两国于1987年1月27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美国会通过《关于蒙古问题的决议》,向蒙古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给予最惠国待遇。美国还同日本、韩国、世界银行、国际开发银行合作援助蒙古国。2017年,两国签署了双边投资条约《美蒙国际贸易和投资透明度协定》。2019年7月,两国总统在白宫会晤时,宣布蒙美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与日本关系
日、蒙两国于1972年2月24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8年5月,蒙古国总统在对日本国事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确定发展面向21世纪全面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标志着蒙日开始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伙伴关系。
2015年2月,两国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和《反恐合作协议和促进地区及边境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和相关领域的合作。
与韩国关系
蒙、韩两国于1990年3月26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蒙第一任总统奥其尔巴特首次访问韩国,双方签署了《关于建立航空联系协定》《关于互免外交公务护照协定》和《两国教育部合作计划》。1999年,韩国总统金大中访蒙,两国签署了《21世纪互补发展合作协议》。
2011年,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从“睦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至“全面伙伴关系”。蒙韩双方还签署了《蒙韩中期合作规划》。
欧盟
蒙古国与欧盟自建交以来,合作关系在各领域不断深化,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1989年-2000年)、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0年)、深化发展阶段(2010年之后)三个发展阶段。欧盟是与蒙古国经贸联系最为紧密的“第三邻国”,也一直为蒙古国的国家发展提供各类支持。
1989年,蒙古国与欧洲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94年,蒙古国成为欧盟“塔西斯计划”(TACIS)受援国;在1996年-1999年期间,蒙古国成为“塔西斯计划”受援国中人均接收援助金额最多的国家。
2004年-2006年,欧盟通过“亚洲和拉美国家援助计划”(ALA)向蒙古国提供援助资金900万欧元,重点用于开发蒙古国农产品的出口潜力。2007年,“发展合作工具”(DCI)替代“塔西斯计划”和“亚洲与拉美国家援助计划”,引导欧盟对蒙古国的援助工作,推动蒙古国消除贫困,实现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7年,蒙古国与欧盟签署了《欧盟驻蒙古国代表团成立及其特权和豁免协议》,欧盟随即成立驻蒙古国代表团;同年,蒙古与欧盟签署了《蒙古国-欧盟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PCA),并于11月1日正式生效,蒙欧合作开始朝着多领域方向发展。2018年,欧盟在蒙古成立代表机构。
印度
1955年12月,蒙印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印度成为最早承认蒙古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冷战期间,两国关系一直保持不温不火的状态。冷战结束后,印度对外实施“全方位自主外交”。1992年,印度实施“东向政策”,发展与东北亚国家的关系,这与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出现交集。进入21世纪后,两国关系发展加快,印度成为蒙古国的“精神第三邻国”和“全面伙伴”。
2001年,蒙古国时任总统巴嘎班迪访问印度,双方发布《联合宣言》,印度将向蒙古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帮助蒙古国牧民过冬,并启动了国防领域合作。2004年,蒙古国时任总理恩赫巴亚尔访印,双方签署了《加强动物防疫、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合作的协议》。2007年,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联合情报委员会主席普拉丹访问蒙古国,蒙古国总统强调蒙古国视印度为重要伙伴和“第三邻国”。2009年9月,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出访印度,将双方“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提升至“全面伙伴关系”。2011年7月,印度时任总统帕蒂尔访问蒙古国,并表示蒙古国是印度在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战略伙伴。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蒙古国,蒙印双方发表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土耳其
蒙古国与土耳其于1969年6月24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土耳其也成为第41个与蒙古正式建交的国家。从1969年到冷战结束,土耳其与蒙古的双边关系名存实亡,但随后蒙古的政治和经济自由化使得两国在外交、安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关系逐渐发展。
1995年,两国签署的《友好关系与合作条约》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土耳其于1996年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设立大使馆,蒙古于1997年在土耳其安卡拉设立大使馆,两国关系获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在2011年的《外交政策构想》中,蒙古国将土耳其列为“第三邻国”之一。2013年4月,时任土耳其总理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访问乌兰巴托,两国总理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此后,两国高级官员多次互访。2015年4月11日至13日,外交部长梅夫吕特·恰武什奥卢对蒙古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两国建交46年来土耳其首次对蒙古进行外长级访问。
军事
编辑蒙古武装部队(蒙古语:Монгол Улсын Зэвсэгт Хүчин)是蒙古军队及其组成的联合部队的统称。它的任务是保护蒙古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由蒙古陆军、蒙古空军、建筑工程部队、网络安全部队和特种部队五个军种组成,发生战争情况时,边防部队、内务部队和国家应急管理局可以重组为武装部队结构。蒙古武装部队总参谋部是主要管理机构,独立于国防部(其政府控制的上级机构)运作,其前身是1921年3月18日成立的蒙古人民军。总统兼任武装力量总司令,1996年起实行文职国防部长制度,1997年开始对武装力量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其编制体制由师-团制转入了旅-营制,1998年起增加了替代、合同兵役和抵偿服役制。总兵力约1.4万人。
蒙军装备普遍陈旧,陆军枪炮多为上世纪中叶生产的苏制武器;虽然拥有600多辆坦克、数百辆装甲车和千余门各式火炮,但因缺乏保养维修,重武器80%以上处于封存状态。蒙古国空军的飞机大都已服役超过30年。继“师改旅”后,其陆军又取消了摩步旅和炮兵旅,已将主力整编为6个摩步团、1个炮兵团、1个维和摩步营和1个特遣营。
1939年5月,诺门罕战役(喀尔喀河战役)爆发,苏、蒙联军与日军展开多次战斗,战役以日军惨败告终,双方于9月16日宣布停火,并于1940年6月9日签署了苏、日协议,蒙古军队在这场具有现代战争特点的战役中得到了锻炼。
1945年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响应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的声明,宣布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神圣战争。蒙古人民军的骑兵、机械化部队分别参加了苏军在东路、西路的对日作战,其中蒙古机械化师第27团和第7装甲旅在苏联红军上将普列耶夫的带领下,在向中国承德、张家口一线的攻击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蒙军极为重视联合军演,蒙俄先后举行了“达尔罕”“色楞格河”系列军演。蒙美从1996年起开始举行“平衡魔术”年度联合“民防”演习,2003年将其升格为“可汗探索”双边军演;2006年后又扩展为一年一度的多国维和演习。2009年,中蒙举行了“维和使命-2009”联合训练。
蒙军参与海外维和的任务量在全球各国军队中名列前茅,不仅专门成立了负责维和事务的维和合作局,还于2013年将5月29日“国际维和人员日”定为“蒙古国维和人员日”加以庆祝,蒙军90%以上的现役官兵都曾执行海外维和任务。
人口
编辑人口数量
蒙古国地广人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2人。人口分布较不均衡,全国近半数人口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市,其他主要人口集中城市还包括达尔汗、额尔登特等。32%的人口生活在牧区,68%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镇化水平较高,其中乌兰巴托城镇化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和杭爱地区次之,在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则较低。
截至2021年12月底,蒙古国总人口340.9939万人,同比增长1.6%;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1.8%。2023年7月,全国人口约345.8万人全国人口平均年龄为27.9岁,人口呈年轻化趋势;总人口中,18至59岁的人占56.6%,其余年龄段占43.4%
自2000年代初以来,蒙古人口年增长率一直稳定在1%以上,但呈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为1.42%。
民族
蒙古国属于民族成分相对单一的国家,蒙古族约占蒙古国总人口的95%,由喀尔喀族和其他族群组成,喀尔喀族占蒙古族人口的86%,剩下的14%包括卫拉特人、布里亚特人等,主要以蒙古语方言来区分各族群。突厥族(哈萨克族、图瓦族)占蒙古国人口的4.5%,其余为俄罗斯、中国、朝鲜、美国等民族。截至2021年12月底,长期居留在蒙古国的中国公民有近3万人,其中包括在蒙古国华侨近1700余人。
语言
蒙古国的官方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当地居民有95%的人使用。全国各地讲卫拉特语和布里亚特语的多种方言,也有一些讲蒙古语康尼干语的。在该国西部,也使用突厥语系哈萨克语和图瓦语。蒙古手语是聋人群体的主要语言。
20世纪40年代,传统的蒙古竖写文字被基于俄语字母的西里尔文字所取代。20世纪90年代,学校再次教授传统文字,商店招牌同时出现了西里尔字母和传统形式,但蒙古语仍以西里尔字母书写为主。2020年3月,蒙古政府宣布计划到2025年在官方文件中同时使用西里尔字母和传统蒙古文字。
宗教信仰
在蒙古国,喇嘛教、萨满教和伊斯兰教属于传统宗教,20世纪90年代之后传入蒙古国的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等属于非传统宗教。2010年蒙古国人口与住房普查结果显示,佛教徒占该国15岁以上人口总数的53.0%、基督徒同比占2.1%、穆斯林占3.0%,萨满教信徒占2.9%,其他宗教信徒占0.4%。截至2015年末,蒙古国正式注册登记的宗教寺庙、教堂和清真寺共计356处,工作人员3020人。其中,佛教寺庙139处,宗教职业者2102人,喇嘛1384人;基督教堂183处,宗教职业者802人,传教士287人;伊斯兰清真寺22处,宗教职业者76人,牧师24人。藏传佛教除哈萨克族聚居的巴彦乌列盖省之外全国均有分布;基督教除巴彦乌列盖、扎布罕、后杭盖、中戈壁、中央、苏赫巴托、肯特省等均有分布;而伊斯兰教只局限于哈萨克族聚居的巴彦乌列盖省、科布多省和乌兰巴托市。
传统宗教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前,在蒙古地区占支配地位的宗教是萨满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在蒙古帝国成立之初,举行的各种祭祀活动均由萨满巫师主持。
自土谢图汗阿巴岱皈依喇嘛教,并于1586年在哈喇和林(蒙古汗国古都)建成蒙古国境内的第一座喇嘛庙——额尔德尼召,喇嘛教逐渐成为支配蒙古人民精神世界和世俗生活的唯一宗教。1921年前后,蒙古有寺庙1118座,喇嘛10万多人,占总人口的1/6。1921年建立的新政权试图用社会主义和世俗形式取代封建和宗教结构。20世纪30年代,执政的革命党信奉无神论,摧毁或关闭寺院,没收他们的牲畜和土地,诱导大量僧侣(喇嘛)放弃宗教生活,并杀害那些反抗的人。20世纪40年代中期,乌兰巴托的甘丹寺重新开放,共产党政府开始鼓励少数喇嘛参加国际佛教会议。1985年以后,随着苏联实行“新思维”改革,蒙古国内的宗教活动逐步得到恢复,20世纪90年代以来,蒙古国的喇嘛教出现复兴的势头,甘丹寺也重新成为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蒙古地区的哈萨克人于1902年兴建了第一座清真寺。1908年,首次有60多位居住在蒙古国的哈萨克人前往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朝圣。此后,伊斯兰教制度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世界观、习俗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1921年到20世纪30年代末,在现今蒙古国巴彦乌勒盖省的土地上大约有14座清真寺和五六所宗教学校,成为这里宗教礼拜和教学的中心。20世纪30年代初,蒙古人民革命党和政府从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等方面,对寺庙和喇嘛开始采取强制性措施,这一政策同样涉及哈萨克人信仰的伊斯兰教。90年代后,伊斯兰教在蒙古国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但主要限于哈萨克人中间。
非传统宗教
20世纪90年代之后,来自韩国的一些基督教传教组织和团体在乌兰巴托发展迅速,形成一定的教众群体;来自俄罗斯的一些东正教传教组织和团体也在蒙古发展起来;此外,还有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天主教、基督教宗教组织和机构在乌兰巴托等地发展。其中基督教徒人数从1989年的4人增加到2008年的约4万人。据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蒙古代表团(原名蒙古宣教场)共有6座教堂,会员人数达到3137人。
经济
编辑概述
蒙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环境破坏、荒漠化严重、基础建设不足等问题浮现,于1991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20世纪90年代初,蒙古国进入转型时期以后调整了对外政策,实行“多支点”“全方位”,以经济为中心的开放外交。1997年7月,政府通过“1997-2000年国有资产私有化方案”,使私营经济成份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经济活动传统上以畜牧业和农业为基础,但铜、煤、钼、锡、钨和金等丰富矿藏的开发已成为工业生产的驱动力。自2000-2011年,蒙古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最高值达到2011年的17.3%。这一时期出口增加、外汇储备增长、汇率坚挺、投资大量流入,同时也带来了商业投机热潮。2012年,除采矿业(占GDP的21.8%)和农业(占GDP的16%)外,批发和零售贸易及服务业、运输和仓储业以及房地产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2012-2016年,蒙古国经济连续五年处于下行通道。2018年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0.1亿美元,人均GDP约合4104美元,全国贫困人口比例0.7%。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7.0万亿图格里克(约合129.6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32亿图格里克,降幅为0.9%。
蒙古国的主要产业包括矿业、农牧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2022年,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68.1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世界排名第128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946.8美元,世界排名第112位。其中农业增加值为22.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5%;工业增加值为62.2亿美元,约占37.01%;服务业增加值为65.3亿美元,约占38.86%。
第一产业
农业在蒙古国的现代经济中发挥着第二大作用,农产品占2019年出口总额的8.15%,占进口总额的12%;2021年的农业从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24.29%,产值占GDP的13.19。蒙古农民种植小麦、土豆和油菜籽等农作物,并正在试验许多其他作物,寻找那些可以在蒙古的夏季种植的作物。畜牧业主要由小规模牧民组成,饲养牛、山羊、绵羊、马和骆驼,占农产品的近83%。山羊和绵羊为国内毛皮加工行业做出了贡献,2020年,蒙古国原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2022年,蒙古国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均比上年减少,共有1.77万农户、1600家企业从事农业生产。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达61.8万公顷,同比下降8.4%。谷物产量42.8万吨,同比下降30.2%;土豆产量21.4万吨,同比增长17.5%;蔬菜产量14.8万吨,同比增长22.3%;饲料产量17.1万吨,同比下降41.7%;牧草产量156万吨,同比下降9.1%。截至2022年末,蒙古牲畜存栏量共计约7110万,同比增长5.6%。其中,马480万匹,同比增加11.5%;牛550万头,同比增加9.8%;骆驼50万峰,同比增加3.6%;绵羊3270万只,同比增加5.3%;山羊2760万只,同比增加4.2%。2022年,共计23.83万牧民从事畜牧业生产,同比增加0.8%。
第二产业
蒙古国工业起步较晚,除采矿业和燃料动力工业外,以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在蒙古国工业部门中占有一定地位,还有部分基础性矿产加工业。2021年,加工制造业产值15.9亿美元,增长24.3%,占工业总产值的24.4%。采矿业是蒙古国的主导经济力量,建筑也在当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蒙古国采矿业产值48.2亿美元,增长28.8%;制造业产值14.7亿美元,增长22.3%;电力热力燃气行业产值4.3亿美元,增长7.8%。
矿业
矿业是蒙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21年矿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例超过80%,并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蒙古国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矿业,并受制于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2021年,随着国际矿产品特别是煤炭、铜矿价格上涨,蒙古国外贸出口额大幅增长,支撑经济缓慢复苏。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地质勘探水平总体较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水电资源匮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矿产业的发展。蒙古国已进行开采且出口产品的大中型矿主要有奥尤陶勒盖铜金矿(OT矿)、塔温陶勒盖煤矿(TT矿)、额尔登特铜钼矿、那林苏海特煤矿、巴嘎诺尔煤矿、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塔木察格油田等。其中,蒙古政府与力拓和艾芬豪矿业公司于2009年开发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是蒙古国最大的外资项目。蒙古国计划成为中国矿优质煤炭主要供应国,在2022年9月修建并开通了一条全长233千米、从塔温陶勒盖煤矿直达中国的铁路,该矿储量超过60亿吨煤炭储备。
加工业
蒙古的大部分制造业仍以加工国内原材料为主,产品包括肉类、饮料、乳制品和面粉等食品,由羊绒、羊毛、兽皮、毛皮和毛皮制成的服装以及蒙古包框架和家具等木制品。软饮料的酿造、蒸馏和装瓶以及建筑材料(包括水泥)的制造都在增长。自2000年起开始生产的制成品包括压延铜板、铜线和锌精矿。
建筑业
蒙古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整体较差,受经济不景气和国家财政赤字加剧等影响,2018年建筑业产值增速减缓,新开工项目减少。2021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部分建筑项目停工或延期。自2020年5月起开通中蒙边境口岸绿色通道,中方工程技术人员来蒙后建筑项目得到有序复工。2021年,建筑业产值为15.8亿美元,同比减少13.4%,GDP占比10.4%。
第三产业
旅游业
旅游业的发展一直被视为除采矿业之外,蒙古经济多元化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国人少、地域辽阔,自然风貌保持良好,是世界上少数保留游牧文化的国家之一,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蒙古的游客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商务旅游衰退,休闲旅游快速增长。2010年至2019年,以休闲旅游为目的的入境游客数量增长了168%。每年6至8月期间是蒙古国旅游旺季,2021年全年共有3.9万外国公民入境蒙古国,其中游客3.3万名,比2020年同期减少43.8%。2021年外国游客人数骤降,其中中国游客同比减少57.4%,俄罗斯游客同比减少57.7%,韩国游客同比减少54.3%,日本游客同比减少66.7%。
电信业
信息通信和技术是蒙古经济的一个重要且快速兴起的部门,但其发展很不平衡,在首都及几个大城市,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宽带及相关业务相对普及,但在偏远地区,很多地方通讯网络仍未覆盖。2001年至2017年,光纤网络部署增长了2.5倍,覆盖超过38000千米,这使得生活在偏远地区的部分农村人口能够访问高速互联网和移动连接。根据亚太经社会的评估,宽带接入增加10%会导致GDP增长1%,平均宽带速度增加一倍可使国家GDP增长0.3%。2021年,蒙古国通信领域收入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是蒙古国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固定电话网线共31万条,有线电视用户共95.5万,移动电话消费者460万人,经常性使用互联网人数413万人,移动互联成为蒙古移动产业的增长点,在拉动国经济发展方面逐渐发挥重要作用。蒙古国主要的电信服务供应商包括:Mobicom Gmobile、Skytel、Unitel和Mongolia Telecom。
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底,蒙古运输业收入5.9亿美元,增长47.6%;运输货物6080万吨,增长23.4%;发送旅客1.46亿人次,增长36.6%。其中,铁路运输收入2.1亿美元,下降2.5%,运输货物2770万吨,下降11.5%;发送旅客240万人次,增长6倍;航空运输收入1.4亿美元,增长2.5倍,运输货物1.3万吨,增长6.5倍;发送旅客95.2万人次,增长4.8倍。公路运输收入2.2亿美元,增长89.6%,运输货物3310万吨,增长84.1%;发送旅客1.43亿人次,增长34.2%。
财政金融
蒙古金融部门由14家商业银行、188家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和约207家储蓄信用合作社(SCC)组成。在金融业中占主导地位的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几次危机,1998-1999年严重的银行业危机之后,政府采取措施重组陷入困境的银行,将主要银行私有化,提高蒙古银行遵守审慎监管的能力,并加强市场纪律和健全银行管理的激励措施。蒙古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资金需求缺口较大,私营经济实力弱,国内金融市场规模较小,资金缺口只能通过政府借款和吸纳外国直接投资等方式解决。
2022年,蒙古国财政赤字大幅下降,财政预算收入(含外来援助)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3%;财政支出(含偿债金额)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2%;财政赤字3亿美元,同比下降66.5%。蒙古广义货币(M2)供应量余额为86.5亿美元,同比增长6.4%。商业贷款余额增加,国内银行贷款余额为64.7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关注类贷款余额3.2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占总贷款余额的5.1%;不良贷款5.8亿美元,同比下降2.6%。股票市场成交量显著下降,为1.6亿美元,同比下降52.8%;证券交易次数共6亿笔,同比下降13.2%。居民消费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13.2%。汇率持续贬值,蒙古银行(央行)人民币、美元、欧元、俄罗斯卢布兑蒙图格里克平均汇率分别为491.66、3431.29、3630.48、52.35。
经济功能区
阿拉坦布拉格自由贸易区(Altanbulag Free Trade Zone)
该区位于俄蒙边境的色楞格省阿拉坦布拉格县,此地历史上曾是中俄贸易的重要口岸,有“茶市”的美称。该区是蒙古国第一个投入运行的自由贸易区,规划占地面积为500公顷,于2014年启动运营。入驻园区的企业享受税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如对在该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者免征所得税;对投资设立的贸易企业,前5年免征所得税、后续3年减半征税,并对该企业运入自由贸易区的货物免征关税。
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Erlian-Zamynüüd Free Trade Zone)
2000年,中蒙双方签订合同,将二连-扎门乌德边境地区规划为铁路沿线自由贸易区,成为蒙古人中国工业品的主要中转地。该区位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境内,邻近中国边境口岸城市二连浩特,占地面积为900公顷,是蒙古国境内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自由经济区,也是蒙古“境内关外”形式运行的单独保税区。外商进入该区享受免除关税等优惠政策,外国公民可以凭护照(免签证)或本国身份证自由出入。目前,中蒙两国政府正在商议签订协议,推动建设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
赛音山达重工业园区(Sainshand Industrial Park)
2010年5月,蒙古国政府成立赛音山达重工业园区建设筹备委员会,初步提出园区发展规划和投资方向。重点发展项目包括洗煤炼焦、炼钢、炼油等矿产资源加工等。赛音山达距中国边境城市二连浩特230千米,位于南北和东西铁路线的交汇处,是蒙古国南部重要的铁路枢纽。园区面积58.5平方千米,建有煤气化厂、焦煤厂、发电厂、铁矿石球团厂、铁还原厂、铜冶炼厂、水泥厂。截至2022年,赛因山达工业园尚未启动大规模建设。
对外贸易
蒙古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对外贸易是支撑蒙古国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大宗矿产品价格上涨影响,蒙古国出口总额增长明显。据蒙古国海关统计,2021年,蒙古国与世界159个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总额为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总额92.5亿美元,主要是矿产品、畜产品,同比增长22.1%;进口总额68.5亿美元,主要是运输和工程机械、电子电器、成品油、粮食、日用品等,同比下降29.2%;贸易顺差24亿美元。
蒙古国外贸结构较为单一,矿产品占蒙古国总出口比重超过七成。蒙古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矿产品、纺织品、生皮、熟皮、畜毛及其制品、珍珠、宝石、贵金属、文化用品等。蒙古国国内制造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除畜牧产品外,其他各类生活和生产材料均依赖进口。蒙古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商品及零配件、能源产品、公路、航空及水路运输工具及其零件、纺织品、化学及化工产品、植物产品及食品、钢材及其制品等。蒙古国主要贸易伙伴有中国、俄罗斯、英国、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瑞士等。
2022年,蒙古与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为212亿美元,同比增长32.1%。其中,出口总额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5.7%;进口总额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2%;贸易顺差38亿美元,同比增长60.1%。2022年,对蒙贸易前五位国家分别是中国、俄罗斯、瑞士、韩国、日本,贸易额分别为136.4亿美元、27亿美元、10.3亿美元、6.9亿美元、6.7亿美元。对华贸易额再创新高,对华出口额105.7亿美元,同比增长38.5%;自华进口额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
社会
编辑教育
在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之前,只允许男性学习,全国99%的人口不会识字写字。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教育是蒙古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之一,1952年基本上消除了文盲现象。
蒙古的教育体系包括幼儿园和学前班(至7岁)、小学教育(4年)、初中教育(4年)和高中教育(2年)。自2005-2006学年起,政府将学校教育结构从1至10年级(4年小学+4年初中+2年高中)扩展到1至11年级(5+4+2)。2008-2009学年开始,一年级新生采用12年制(6+3+3),2019-2020学年全面过渡到12年制。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由国家资助。
蒙古族的教育制度是1940年从苏联引进的,始于1942年创办蒙古国立大学和1921年蒙古国防大学,采用俄罗斯传统教育制度,不分本科和研究生。直到1990年,蒙古国所有大学的学制均为四到五年,21世纪初改为英美的博洛尼亚模式。根据《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学位分为文凭(相当于美国的副学士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高等教育课程可以通过多种模式提供,包括白天(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全日制)、晚上、函授和校外形式。遵循博洛尼亚进程,等教育的学分制几乎与美国的学分制接近。蒙古有许多大学,其中最著名的一所是位于乌兰巴托的蒙古国立大学,国立高校还有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大学等,私立高校主要有伊赫扎萨克大学、奥特根腾格尔大学等。
蒙古国的识字率在2020年达到了99.18%,2021年学前教育入学率为80.15%,小学入学率为102.38%,中学入学率为103.26%,高等院校入学率为67.7%。
2021-2022学年,全国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学校839所(政府672所,私立167所),63所专业培训中心;共有高校88所,其中国立高校20所,私立高校65所,3所宗教学院;有1454所幼儿园(其中,公立948所,私立506所)和763所中小学。
卫生健康
蒙古国的人民预期寿命为70.97年(2021年),孕产妇死亡率为每10万人出生39人死亡(2020年),婴幼儿死亡率为每千例活产儿中有13人死亡,自杀率为每10万人自杀人数17.9人(2019年)。
截至2021年,蒙古国共有4952个卫生机构,其中包括13家专科医院、15家专科中心、5家地区诊疗中心、16家省级综合医院、4家地区综合医院、9家公共卫生中心、6家农村综合医院、321个县级卫生中心、208个家庭卫生中心、239个拥有私人床位的医院和1548个私人诊所;全国医院床位共计35310张,其中国有医疗机构拥有量占81%,私立医院拥有量占19%,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107.6张。
截至2021年,蒙古国共有5.87万名卫生工作者,其中92.6%来自卫生部门,7.4%来自其他部门,每万人拥有卫生工作者178.8人。卫生工作者中,医生占22.1%,护士占23.0%,药剂师占5.0%,初级医生占3.1%,行政人员占2.2%,检验技术人员占2.3%。全国医生总数为12970人,每万人拥有医生39.5人;护士总数为13473人,每万人拥有护士41.0人。
1990年之前,呼吸系统疾病是引起蒙古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90年以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主要病因,并且呈上升趋势。20世纪50年代,蒙古国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7.1%,1985年为23.4%,1995年为30.8%,2021年为31.2%。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是引发死亡主要病因。截至2021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为18.9人/万人,癌症为12.9人18.9人/万人,消化系统疾病为3.5人18.9人/万人,呼吸系统疾病为2.9人18.9人/万人。
截至2021年,蒙古国全国共计有31种传染病、57.59万例病例,每万人1754.6例,登记有561194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病例,占所有传染病的97.4%。在除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以外的一般传染病中,性病占比63.1%,呼吸道传染病占比18.4%,肠道传染病占比7.2%,人畜共患传染病占比0.7%,其他传染病占比10.5%。
2021年,蒙古国共登记性病病例9324例,每万人性病病例数为28例。其中,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在普通人群中的感染率低于0.1%,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率低于5.0%,是普通人群感染率较低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患病率集中在危险人群中。自1992年登记第一例病例以来,截至2021年底,蒙古国共登记艾滋病病例327例,其中2021年新登记16例;在327例登记病例中,有50人死亡。
2021年,蒙古国呼吸道传染病(包括肺结核、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脑膜炎球菌感染、风疹等7种疾病)病例共计2729例,占传染病总数的18.4%。1974年和1994年,蒙古国曾大规模流行脑膜炎球菌感染,每万人中有14~19例;2021年,全国共报告了2例病例,1人死亡。蒙古人口的结核病患病率在西太平洋地区国家中排名第四,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10万人口结核病发病率为428例,比全球平均水平(132例)高296例,比地区平均水平(96例)高332例,是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37个国家中结核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结核病病例自1996年开始不断增加,自2007年以来不断下降;2021年的登记病例为2331例,每万人7.1例。
1994年1月起,蒙古国实行《医疗保险法》。医保有强制和自愿两种形式,公民也可购买多重保险。强制医疗保险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对象为蒙古国全体公民;自愿保险对象主要包括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等群体。2021年,蒙古国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基本覆盖全民。
蒙古于1962年4月18日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最初隶属于东南亚区域,直到1995年7月转移到西太平洋区域。
媒体
截至2021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约126种、杂志92种,有76家广播、150家电视台、30多家网络媒体。
蒙古国主要的通讯社有“蒙古通讯社”,系官方通讯社,创建于1921年。
电视是蒙古国最受欢迎的媒体,至少占据60%的市场份额。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是国内唯一的公共服务媒体集团,也是该国收视率和收听率最高的媒体之一,使用喀尔喀蒙古语播音,覆盖率达90%以上。蒙古国最主要的电视媒体有蒙古国家公共电视台(MNB)、TV5、TV9、乌兰巴托电视台(UBS)等,还有C1、TV8、NTV、教育、USB等为较有名的新私营电视台。
在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日报有《日报》《今日报》《世纪新闻报》和《国家邮报》等。
蒙古国主要的官方网站是政府网(https://zasag.mn),链接蒙古国总统网页、国家大呼拉尔网站、政府网、各部委网站。
科技
蒙古国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科技发展相对滞后。2021年的研发支出仅占GDP总量的0.7%,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4.3%,信息技术出口在货物出口总额的占比仅达到0.01%,居民的专利申请量为109件。2022年,蒙古国全球创新指数在132个经济体中排名第71位,创新投入全球排名第81位,创新产出全球排名第64位。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蒙古国科研体系包括高等教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高等教育集中于大学,基础研究在科学院下属的一些研究院进行,应用研究在工业部下属的研究所进行。蒙古国的科研事业主要分为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农学、医学和社会科学等几个门类。蒙古国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诸如蒙古学、阿尔泰学、游牧文明、藏学研究等领域,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相关组织或总部设在蒙古国,且经常组织大型国际会议和行动。
1990年之前,大约有6400名科研人员在蒙古国的研究所工作。截至2015年,蒙古国共有科研机构59家,主要集中在科学院、高校和政府职能部门,共有科研及辅助人员4125人(其中女性2007人),专职科研人员2515人,科学博士95人,普通博士495人,教授125人,副教授98人,院士38人。2021年,每百万人口中全职研究人员的数量达到1335人。
2013年10月11日,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为化学武器专家小组每个成员颁发了诺贝尔奖证书、奖章,联合国武器专家、蒙古国公民D·额尔德尼朝克图博士就是组织的一员。
文体事业
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内设文化艺术政策协调局,主管全国的文化艺术工作,下辖国家民间歌舞团、国家话剧院、国家歌剧舞剧院、国家杂技院、国家音乐馆、国家木偶剧院和博格达汗宫博物馆、乔依金喇嘛庙博物馆、造型艺术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文化遗产中心、国家图书馆、国家艺术画廊等单位,同时检查和指导全国各省市文化局、文化单位、艺术团体的工作。蒙古国共有36家博物馆,藏品216878件;348个图书馆,藏书6965695册;340个文化中心(宫),77955个座位;42家剧院、杂技馆,12391个座位(不包括非政府组织和民间机构自办的文化机构)。
蒙古国是一个群众体育氛围极为浓郁的国度,比如每年的国庆仪式上,都少不了大规模的体育活动。蒙古国现代竞技体育并不发达但正逐步兴起,直到1964年蒙古国才开始参加奥运会,但并未获得奖牌。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收获1银3铜。除1964、1984年和2000年奥运会外,历次均有奖牌收入。传统强项柔道、摔跤和拳击是其在奥运会的争金项目,蒙古国有望赢得奖牌的项目,体现出十分明显的民族特点。截至2020年东京奥运会,蒙古国共获得30枚奖牌,其中金牌2枚银牌11枚铜牌17枚。
环保
1997年,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通过第一部《矿产资源法》,并进行了修改、完善。2006年蒙古国《矿产法》(新版)对环保方面做出了向主管环境问题的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省、县(市、区)行政长官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环保计划,许可证持有者在没有取得有关环保部门书面批准同意之前禁止进行勘探和开发活动,对开采过的矿区要恢复原貌,实行环保抵押金制度等规定。
蒙古国已经把2013年确定为“支持环保教育年”,以大力加强环保知识教育。“支持环保教育年”的目标是:号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新闻、农牧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共同行动起来,贡献智慧,构建绿色发展理念,宣传环境保护法规,制定并实施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纲要。
蒙古国河流湖泊干涸严重,水资源日趋短缺将成为国家发展的制约因素,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南部戈壁地区尤其缺水。蒙古国70%以上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现象,而且荒漠化区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扩展。蒙古国2006年国土面积的72%遭受不同程度的沙漠化,2010年荒漠化程度高达77.8%。截至2020年,蒙古国土地荒漠化程度为76.9%(120.3万平方千米),严重程度以上荒漠化为23.3%,东戈壁省、南戈壁省、中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巴彦洪戈尔省、前杭爱省和中部省份总面积的50%-70%遭受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影响。
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发起的名为“十亿棵树”的全国植树活动,是该国防治荒漠化的主要举措。该活动于2021年10月启动,其目标是到2030年种植至少10亿棵树以防治荒漠化。到目标年,该活动预计将把该国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至少9%,并减少约60万吨碳排放。自活动开始到2023年10月,蒙古国已在全国种植了2060万棵树,所种植的树木成活率超过90%。
治安
据蒙古国警察部门统计,2021年蒙古国共发生各类违法犯罪案件25429起,同比上升10.3%。总体上讲,蒙古国当地治安形势基本尚可,但在集贸市场、超市及车站等场所盗窃案时有发生。蒙古国法律规定,居民经相关部门批准并备案后可持有枪支。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约有7万多人持有猎枪许可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蒙古国未发生针对中国企业或华人的游行、示威、人身攻击等重大犯罪行为。
交通
编辑综述
蒙古国的基础交通设施发展落后,作为内陆国家,蒙古国没有出海口,交通运输分为铁路、公路、航空,其中铁路和公路承担了蒙古国的主要运输职能。
公路
蒙古国国内公路主要分为国家级公路(包括连接首都与各省会之间、各省会之间、国家边境口岸和中央居住区的公路)、地方公路、单位自用路三类。2019年,蒙古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乌兰巴托机场高速公路开通。
截至2021年,蒙古国公路总里程约11.9万千米,其中铺装公路1.1万千米。蒙古国分别同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设有多个边境口岸,公路连结和通关较为便捷。目前,中蒙两国共有13个公路口岸。
铁路
截至2023年4月,蒙古国境内铁路总长2964.9千米。乌兰巴托铁路是中蒙俄国际联运铁路,在蒙境内的部分线路(天津港—北京—二连浩特—扎门乌德—乌兰巴托—莫斯科),满足了蒙古境内主要的铁路货运与客运需求;俄蒙边境口岸铁路途径俄罗斯、满洲里,到达中国大连港。两条铁路总里程共计1811千米,均使用俄罗斯标准的1520毫米宽轨铁轨。2022年9月9日,蒙古国开通了塔旺陶勒盖煤矿至嘎舒苏海图口岸铁路,这是蒙古国自主建设的重载铁路和一级铁路,主线全长233.6千米,设2个车站、6个道口、16座桥梁,每年可实现出口3000万吨以上煤炭等矿产品的目标。2022年11月25日,据蒙古国政府官网发布消息,该国东戈壁省宗巴彦—杭吉226.9千米铁路线历时8个月建成通车。同年,蒙古国还修建了塔温陶勒盖至宗巴音416.1千米长的铁路。
航空
蒙古国共有19个机场,大多数机场为小型简易机场。蒙古国主要航空公司包括Mongolian Airlines(МIАТ)、Air Mongolia、Hunnu Air等,运营首都乌兰巴托至额尔登特、乔巴山、奥尤陶勒盖、科布多等省会及主要城市的国内航线,和乌兰巴托至北京、呼和浩特、广州、香港、泰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航线。
2021年7月4日,蒙古国新建的乌兰巴托国际机场(正式名称为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正式向公众开放,机场位于中央省色尔格楞县,距乌兰巴托市市区约50千米,是蒙古最大的国际机场。新机场由三菱商事株式会社(MC)、成田国际机场公司(NAA)、日本机场航站楼株式会社(JAT)和JALUX与蒙古政府共同创建的合资企业运营。新机场建成后,成吉思汗机场(原国际机场)转为承担国内航线飞机起降工作。
文化
编辑饮食
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饮食存在一些地区差异,南部沙漠以骆驼肉为主,北部山区以牛肉(包括牦牛)为主。传统的饮食主要是奶食品、肉食品和奶制饮品,随着农业的发展,谷物也成为重要食品。肉食品品种主要有手扒肉、煮全羊等。奶食为白色,蒙古人称奶食为白食,主要品种有酸奶、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干)、奶油等。茶叶传入蒙古地区后,成为蒙古人生活中离不开的饮料,多饮砖茶和奶茶。20世纪20年代后,俄式餐饮流行于蒙古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蒙古人的饮料主要是马奶酒,此外还有葡萄酒、伏特加酒、国酒、啤酒等。
习俗
礼仪
同辈人相见、晚辈见长辈、学生见老师、下级见上级、尊位低的见了尊位高的都要请安,如果骑在马上或坐在车子上,需要下来请安。相互见面称呼时要称全名,不可以仅称前面一个字或两个字。接待宾客一般运用鞠躬礼,有时也有握手礼。蒙古人的鞠躬礼:见到客人后,把双手高高举过头,然后把右手放在胸前,身体前倾约30°左右,表示鞠躬行礼。如果是在牧区,在相互问候中,要有问候“家畜好”和“家人好”的话语。
在蒙古国,吸闻鼻烟是很多当地人的习惯,并形成特有的鼻烟文化。递鼻烟壶是蒙古族最普遍的相见礼,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小扁瓶,敬给客人嗅一嗅,或者请客人从瓶中倒出一点"粉末"用手搓捻后由鼻吸入。
哈达是蒙古人民用来表达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人民最高的礼节。蒙古哈达为丝质,长短不一,有蓝、白、黄、绿、红五种颜色,被誉为“五彩哈达”,其中蓝色最为尊贵。献哈达时,哈达的叠口应对着接受者。晚辈向长辈、尊者敬献哈达时,应弯腰前倾,双手献上,举过头顶,以表虔诚;向平辈献哈达则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即可;长辈向晚辈赠送哈达时,可直接将哈达搭在晚辈颈上,表示祝福。哈达也常常祭献于敖包、神泉等地。
向别人递交东西要用右手,以示尊敬。
服饰
蒙古国的服饰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其服饰有较强的防寒作用且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是首选服饰。
帽子是圆顶雁尾毛皮护耳帽,蒙古靴是绣有各种彩色花纹的长筒厚底靴。蒙古靴的样式分为圆头、尖头两种,年轻人穿的靴子尖头翘得较高,年轻女子尤其爱穿尖头又细又翘得高的靴子。
蒙古人都把头发编成辫子,将头发分成两条辫子,每条辫子又分成三个辫子。然后将辫子的末端打圈并绑在耳朵后面的辫子顶部。男人们通常会剃掉头顶和两侧的头发,通常只在前面留下一小段“刘海”,而在后面留下长发。喀尔喀妇女头饰用人发、银、金和宝石制成,重达20公斤,由顶盖和两边下垂的流苏组成,镶嵌有珊瑚和绿松石。
蒙古袍是蒙古人的传统服装,分为毛皮质袍子和单袍,有的袍外面还披着一层袍罩。妇女穿的袍子在衣边上和袖口、领口处多有绸缎的绣花或图纹。传统蒙古人常在腰间挂蒙古刀和烟袋,妇女们则要派挂银袋和针线包。
婚嫁习俗
蒙古民族的婚俗,在部落与部落之间不尽相同,喀尔喀婚礼、巴尔虎婚礼、布里亚特婚礼,虽有相同之处,也有地区的风俗差异。
蒙古人的婚礼,过去保留着“抢亲”和“新人同骑”的习俗,这两种婚礼方式已经基本消失。
牧区的婚礼多在秋天举行,新郎在亲友的陪同下,到女方毡包迎亲。然后新郎、新娘各乘马匹,走在返回的迎亲队伍前头,在离男方家不远的草原上稍作停留,男方亲友要置酒相待。结束后,大家重新上马奔向男方准备好的新居。新居的院子里放上一张桌子,生一盆火,宾客席地而坐。新郎、新娘在嘹亮粗犷的草原颂歌中对天对火跪拜,向双方父母及其他亲友一一跪拜,然后向众宾客敬酒。在敬酒过程中,宾客们会伴随着马头琴的乐曲翩翩起舞,有时还举行摔跤和赛马表演。
城市里的婚礼已移风易俗,乌兰巴托专设一座婚礼宫,结婚的程序和礼仪完全仿照欧洲人的做法,只是不上教堂,没有牧师。婚礼宫摆设一套金属的弓、斧、铃组成的装饰品,弓象征新婚夫妇生育的孩子聪明,运气好;斧象征孩子身体强壮;铃象征孩子有才干。
丧葬习俗
土葬是民间一般的丧葬形式,在喇嘛教传入后,蒙古上层也实行过土葬,由喇嘛念经超度,把逝者的骨灰埋于旷野。
在牧区实行野葬,也称明葬、天葬。人死后用白布包好,选定日期,用车拉至荒野,卸下尸体,头朝北,脚朝南,并做标记。然后送葬者返回,归途中不准回头,尸体任鸟兽啄食。过三天以后,亲属要去尸体停放之地查看尸体是否被鸟兽吃掉。如已被吃掉,认为死者已升天,进入极乐世界;如没有被吃掉,认为死者生前有罪孽,则请喇嘛念经,以资冥福,求速化。对于被野兽吃后残存的尸骨、遗物,有的也用土埋起来。
现在通行的丧葬方式,为举行悼念仪式后送往陵园安葬,竖碑立像。蒙古人的墓碑多为不规则造型,大多刻有索永博图案或乌力吉图案。
禁忌
在蒙古国,人们见面交谈忌讳打探个人收入、年龄、宗教信仰、情感等隐私。
蒙古人忌讳别人触摸自己的头部和帽子。
禁止把刀插在火中,或用刀去拨火,或在火上砍切东西,也不准在火上烤脚,这样做就会冒犯火神。
出售或把马送人时,马笼头一定要由主人带回,不然家畜就不能繁殖。
外出做客时,客人遇到狗叫不能打狗;进门不能踏门槛,踩踏门槛象征着用脚踩了主人的咽喉。
禁止从食物上或放食物的用具上跨过,更不准从人头上跨过;禁止以手指或以马鞭指人和触碰他人用具。
孩子出生前,不能提前准备衣物和用品;有许多地方规定,孩子满月前禁止剃发、戴帽子。
艺术
文学
蒙古文学从丰富的传统口头体裁演变而来,包括英雄史诗、传说、故事、约罗勒(美好愿望的诗歌)和玛格塔勒(赞美的诗歌),以及大量的谚语。这些流派融入了蒙古人的民族特色——对生活的热爱、诙谐的格言和笑话。
蒙古书面文学诞生于13世纪的口头传统,并在印度、西藏、突厥和中国的影响下发展起来。最重要的作品是匿名的《蒙古秘史》,它记录了蒙古统治者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及其儿子和继承人窝阔台的事迹,内容包括头韵诗、神话、传说、史诗片段、歌曲、悼词、对话、军规和谚语。16世纪至17世纪,蒙古人之间的团结斗争和佛教的复兴,使得蒙古文学再度发展,王子萨贡色钦所著的《额尔德尼因托布赤》和卢桑丹津的《阿勒坦托布赤》等编年史,将佛教和成吉思汗传统结合在一起。大约在16世纪末,蒙古人也接受并改编了格萨尔汗的西藏史诗。《藏传佛教大藏经》全译本于17世纪完成,18世纪初受清朝(满族)命令印行,共330多卷。这些和其他译本完善了文学语言并传达了印度传说的许多元素。十八世纪的作家莫尔根·格根·卢桑丹比贾尔桑和察哈尔格布什·卢桑措尔丁在诗歌和散文中结合了藏族和蒙古族的习俗。
蒙古的现代文学艺术,在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政府成立的科学委员会领导下起步。1929年1月9日,蒙古第一个作家团体——蒙古革命文学小组成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科学委员会所属的历史研究所和语言文学研究所收集和整理了许多历史文献,其中包括《蒙古秘史》《黄金史》等具有很高史学、文学价值的著作;同时,也收集了许多民间流传的口传文学等。在对这些文学遗产的搜集、整理和刊布的同时,现代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逐步发展起来。达什多吉因·那察道尔吉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诗歌和短篇小说被共产党当局视为蒙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如《我的家》《三座悲伤的山》等。
建筑
蒙古包是蒙古人传统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非常适合蒙古的地形和生活方式。它是一个多用途住宅,可以很容易地拆解后运输到另一个地方并再次搭建,并且可以保持其原始形状。
蒙古包有两个关键部件——木框架和毡盖。木制部分包括墙壁、长杆、圆形排烟口及其支撑物。一堵墙由10-15根木杆组成,每根约1.5米高,以一种可以折叠运输的方式绑在一起,然后像手风琴一样展开,展开的墙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圈。长杆固定在墙壁的上部,另一端穿过蒙古包顶部的圆形支架,构成蒙古包里唯一的窗户,两个柱子支撑着圆形支架。所有这些构成了蒙古包的木质框架,就像一把打开的雨伞。然后在屋顶和墙壁上铺上两层毛毡,并用发绳绑住。蒙古包的顶部有一个毛毡盖,天气不好时可以将其拉到屋顶上。蒙古包内,毛毡铺在木地板上或直接放在地面上。蒙古包的中央是壁炉,还象征着与祖先的联系。壁炉是蒙古包的中心,将蒙古包空间分为三个常规区域:男性和女性宿舍以及霍伊莫尔。男宿舍位于西侧,主人将马鞍、马缰绳和马奶酒袋存放在这里。女性宿舍位于东侧,存放厨具和用具。最尊贵的地方是门对面北墙边的科伊莫尔,保存着主人珍视的武器、马头琴、马缰绳等物品。霍伊莫尔室内还放置了一些家具,通常是两个漆成亮橙色的木箱。如果主人有什么政府奖励,也会把它挂在科伊莫尔。
蒙古包
音乐
音乐是蒙古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蒙古对世界音乐文化的独特贡献包括长调、泛音(喉音)演唱和马头琴。除了传统音乐外,西方古典音乐和芭蕾舞也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期蓬勃发展。国内最流行的现代音乐形式是西方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以及由现代作家以民歌形式创作的大众歌曲。
蒙古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喉音是以发音器官为主体的声音艺术,被认为是蒙古民族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喉音唱法由统一的声音组成,从喉的深处产生。分为呼麦、卡基拉和西奇等几种风格。演唱喉音时,需要肺、喉头、舌头、上腭、牙齿、喉结、嘴唇和嘴角等发音器官全部参与,共同协作,运用特殊的发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单体多声部形态。
最传统的乐器是马头琴,它有两根马毛制成的弦和一个雕刻的马头,常用于伴奏。另外还有雅特加(Yatga)、山兹(Shanz)、胡奇尔(Huuchir)等传统乐器。
马头琴
舞蹈
蒙古舞蹈以上身,特别是肩、胸、腰、臂的动作为主,多为单人表演,伴奏简单,适合在蒙古包内以及众人围坐的情况下表演,如摇肩舞、顶碗舞等。近几年来也编排了一些大型集体舞蹈。多种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绚丽缤纷的蒙古舞台艺术。
美术
20世纪之前,蒙古族美术作品大多具有宗教功能,因此蒙古族美术深受宗教文本的影响。19世纪,唐卡画是最普遍的艺术风格,采用纳格坦、玛坦和伽坦等不同技法创作。19世纪末,像马赞、沙拉夫这样的画家转向了更现实的绘画风格。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统治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绘画风格,具有世俗和民族主义主题的传统唐卡画也很流行,这种流派被称为“蒙古祖拉格”。到了1940年代,即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约二十年后,苏联风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主导艺术风格,描绘牧民和工人生活、反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艺术成为首选的艺术风格。20世纪60年代绘画作品母爱(《Ehiin Setoger》)被称为将现代主义引入蒙古艺术的最早尝试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的“改革”之后,各种形式的艺术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奥特贡巴亚尔舒(Otgonbayar Ershu)是那个时代的一位重要画家。
影视
1935年,蒙古电影制片厂在乌兰巴托建成。该厂从1936年开始拍摄纪录影片,从1937年起摄制定期新闻杂志片。第一部由蒙古人导演的故事片《诺尔吉玛的道路》(T.那楚格道尔吉与谢弗菲尔导演)于1938年问世。蒙古国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苏联密切合作,蒙古国的第一部故事片《蒙古之子》(1936)及著名影片《他叫苏赫巴托》(1942)是由苏联导演拍摄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蒙古民族电影事业日趋发展。电影制片厂在1961年和1978年经过两次扩建,年产能力可达故事片7部、新闻片24期、短片80余本、译制片40部。50年代以来,蒙古国较重要的历史题材影片有《觉醒》《人民使者》《被抛弃的姑娘》等;较突出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有《什么阻碍我们》《给我一匹马》《我的爸爸在乌兰巴托》等。
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包括制作粗布、用于地板覆盖物的刺绣绗缝毡和骆驼马鞍毯以及各种其他皮革制品。棋子、蒙古动物和鸟类的模型用石头或木头雕刻而成,工匠们还制作传统的复合弓箭、乐器和相互连接的木制拼图。金属工人制作漂亮的银质饮水碗和优雅的铜壶。
节庆
蒙古国的主要节日有新年(1月1日)、白月节(藏历初一、初二)、国际妇女节(3月8日)、军人节(3月18日)、儿童节(6月1日)、佛祖诞辰日(农历初夏15日)、那达慕国庆节(7月11-13日)、独立日(11月26日),2012年起增设成吉思汗出生日为蒙古“荣耀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0月,蒙古国共有15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乌日汀哆(长调)、马头琴传统音乐等8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绰尔传统音乐、蒙古比耶尔基舞等7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项目名称 | 类别 | 入选时间 |
马头琴传统音乐 Traditional music of the Morin Khuur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 2008年 |
乌日汀哆 Urtiin Duu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 2008年 |
那达慕 Naadam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 2010年 |
蒙古呼麦传统艺术 Mongolian traditional art of Khöömei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 2010年 |
蒙古包的传统工艺及其相关习俗 Traditional crafts manship of the Mongol Ger and its associated customs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 2013年 |
蒙古指节骨射击 Mongolian knuckle-bone shooting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 2014年 |
霍克哈尔马奶酒的传统制作工艺及其相关习俗 Traditional technique o fmaking Airag in Khokhuur and its associated customs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 2019年 |
猎鹰术 Falconry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 2021年 |
蒙古图力 Mongol Tuuli |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09年 |
蒙古比耶尔吉舞 Mongol Biyelgee |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09年 |
绰尔传统音乐 Traditional music of the Tsuur |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09年 |
林贝表演的民谣长歌表演技巧——循环呼吸 Folk long song performance technique of Limbe performances-circular breathing |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1年 |
蒙古书法 Mongolian calligraphy |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3年 |
哄骆驼仪式 Coaxing ritual for camels |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5年 |
蒙古崇拜圣地的传统习俗 Mongolian traditional practices of worshipping the sacred sites |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7年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国的全国性节日,于每年7月11日至13日举行庆典,其仪式和习俗也强调了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大会主要有赛马、摔跤和射箭三种传统活动,这三种运动与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直接相关,虽然已经制定了摔跤和射箭的正式训练体制,但一般情况下它们还是通过家庭教育进行传播。此外,口述传统、表演艺术、民族美食、手工艺,以及长歌、呼麦泛音、比耶尔吉舞蹈、马头琴等文化形式在那达慕期间也占有重要地位。在节日期间,蒙古人遵循穿着民族服饰、工具和体育用品等特殊的仪式和习俗。
蒙古指节骨射击
蒙古人崇拜家畜的某些骨头,并将其用于宗教仪式、戏剧和传统游戏中,指节骨射击就是其中一种团队游戏。这项活动由六到八名玩家组队进行,需要在光滑的木质表面上将三十块多米诺骨牌般的大理石板弹向羊指骨,将其击入目标区域,射击者还会在游戏中唱起传统的指骨射击旋律和歌曲。每个射击者都拥有单独制作的射击工具,并穿着根据其等级和功绩所印的独特标志的服装。与指节骨射击相关的仪式、知识、技能、技巧和专业知识,以及工具、配件和设备的工艺,都通过学徒制传承。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图力
蒙古图里是一种传统口头艺术,由数百行至数千行的英雄史诗组成,内容包括祝福、颂词、咒语、惯用语、童话、神话和民歌,它们被视为蒙古口头传统的活百科全书和蒙古人民的英雄历史。史诗歌手以其惊人的记忆力和表演技巧而著称,将歌唱、声乐即兴创作、音乐创作与戏剧元素相结合,用马头琴、鲁特琴等乐器进行伴奏,多在国家事务、婚礼、孩子的第一次理发、那达慕、圣地崇拜等社会和公共活动中演出。
蒙古比耶尔吉舞
蒙古比耶尔吉舞是蒙古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它起源于游牧的生活方式,并被认为是蒙古民族舞蹈的鼻祖。比耶尔吉舞通常以半坐或盘腿的方式在蒙古包的狭小空间内表演,手、肩和腿的动作象征着家务劳动、传统习俗以及不同族群的精神特征等蒙古人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舞者的服装和配饰采用了色彩组合、艺术图案、刺绣、针织和皮革技术,并装饰以其民族特有的金银珠宝。该舞蹈在节日、庆典、婚礼、劳动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不同蒙古族群体之间的家庭团结和相互理解。
国家标志
国旗
蒙古国国旗于1992年1月12日开始使用,2011年7月8日制定了当前的官方颜色标准。蒙古国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由3个垂直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两边为红色,中间为蓝色。左边的红色长方形中有黄色的火、太阳、月亮、长方形、三角形和阴阳图案,构成了站在最靠近旗杆的红色条纹上的金色的索永博。索永博是蒙古的国家象征,被认为是17世纪蒙古族领袖扎那巴扎尔(Zanabazar)的作品。索永博顶部的火焰代表家庭的繁盛和延续,三个尖头象征着蒙古人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繁荣,太阳和新月象征着蒙古民族的起源,三角形表达了人民捍卫国家自由和独立的决心,矩形代表诚实、正义和精英管理,阴阳符号意味着男女统一,徽章两侧的两个垂直长方形代表城墙,象征着蒙古语“两个人的友谊比石墙更坚固”。
蒙古国国旗
国徽
国徽呈圆形,以白莲花为底,外框为“永不停歇的图们纳山”图案。主背景为蓝色,象征着永恒的蓝天,是蒙古人传统的神圣。国徽中央由宝骏马和金色索永博标志组合而成,象征着蒙古的独立、主权和精神。徽章上部的如意宝珠标志象征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徽章下部的轮子标志与丝巾哈达交织在一起,表达崇敬和敬意,象征着繁荣昌盛。它以传达“大地母亲”概念的“山”图案为背景。国徽于1992年2月12日新宪法生效时启用。
蒙古国国徽
国歌
蒙古国国歌(Turiinduulal)由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著名作家森丁·达木丁苏伦作词,由作曲家贝勒金·达木丁苏伦、卢沃桑坚特斯·穆日约吉谱曲,并于1950年为国家法律所核准。1961年,鉴于与苏联的关系和加入经互会的需要,对国歌歌词进行过修改,加入了歌颂蒙古国和苏联伟大友谊、共命运的内容。1990年,蒙古国大呼拉尔主席团决定恢复原歌词。2006年7月6日,蒙古议会修改歌词以纪念成吉思汗。整首歌词讴歌了长生天护佑的国家永久独立、永久和平,表达了与世界各国增进团结合作的愿望,反映了繁荣发展、世代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念。国家象征物的使用规则以及国歌的词、曲均由法律规定。
风景名胜
编辑综述
蒙古国自然风貌保持良好,形成了草原、戈壁、沙漠、湖泊、河流、森林等自然景观;蒙古高原作为亚洲的游牧文化中心地带,在数千年的游牧社会演进中留下了如岩画、草原鹿石、古墓葬、宫殿遗址、藏传佛教寺庙和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文化遗迹,形成了自然景观和游牧文化交相辉映的旅游资源。
截至2023年,蒙古国已有6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乌布苏盆地(2003年)、达斡尔景观(2017年)两处世界自然遗产,以及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2004年)、阿尔泰山脉岩画群(2011年)、布尔罕和乐敦圣山及其周围景观(2015年)、鹿石遗迹以及相关青铜时代遗址(2023年)4处世界文化遗产。
重要景点
世界自然遗产
乌布苏盆地
乌布苏盆地面积1068853公顷,是中亚最北部的封闭性盆地,它得名于乌布苏湖。乌布苏湖是一个巨大的浅咸水湖,它是候鸟、水鸟和海鸟的重要栖息地。该地区由12个保护区组成,这些保护区内拥有亚欧大陆东部的主要生物群系。西伯利亚大草原生态系统为各种各样的鸟类提供了栖息地,沙漠地区里生活着许多珍稀动物,如沙鼠、跳鼠和斑纹臭鼬,而山区地带则是一些世界濒危动物的避难所,比如雪豹、高山山羊(盘羊)和亚洲野生山羊。
乌布苏盆地
达斡尔景观
达斡尔风景区由蒙古和俄罗斯联邦共享,是达斡尔草原生态区的杰出范例,该生态区从蒙古东部延伸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部。景区内草原、森林、湖泊、湿地等不同类型的草原生态系统,是白枕鹤、大鸨、遗鸥、鸿雁等珍稀动物以及数百万只动物的栖息地,这里也是蒙古原羚跨境迁徙路径上的关键地点。
达斡尔国家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的冬天
世界文化遗产
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
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包括鄂尔浑河两岸辽阔的牧地与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考古遗迹群,占地121967公顷。此外,这个地区还包含13世纪和14世纪成吉思汗的大帝国首都哈尔和林。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中的遗址都清楚地反映出游牧生活、游牧民族社会与管理和宗教中心的共生关联性,并且展现出鄂尔浑峡谷在中亚历史上的重要性。
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
阿尔泰山脉岩画群
阿尔泰山脉岩画群有三处遗址,发现的大量石刻遗迹与随葬的纪念碑展现了12000多年来人类文化在蒙古国的发展。最早的岩画表明公元前11000-6000年,该地区还覆盖着森林,此处的山谷为猎人提供了大型狩猎的场所。岩画内容转变为以放牧为主题材,表明阿尔泰山地景观变为了山地草原。最晚期的岩画作于公元前1000年早期及斯基泰时期与后突厥汗国时期(公元7-8世纪),展示了此处的生活方式向马上游牧生活的过渡。这些岩画为了解北亚地区的史前社会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史料。
阿尔泰山岩画
布尔罕和乐敦圣山及其周围景观
这片景观位于蒙古国东北科特山脉中部,是中亚大草原和西伯利亚泰加群落针叶林的交界处。布尔罕和乐敦圣山与对山脉、河流和萨满教石碓的崇拜有关,祭拜仪式混合了古老的肯特山崇拜和佛教仪式。这里也被认为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和埋葬地,见证了他为统一蒙古人民而建立大山崇拜的努力。
山顶上的天主敖包
鹿石遗迹以及相关青铜时代遗址
这些遍布蒙古中部杭爱山脊上的鹿石用于仪式和葬礼,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约1200-600年。鹿石高度可达4米,或独石、或群石,直接嵌入大地。它们常位于大型墓冢(喀尔其苏尔)、祭坛等综合建筑群中。鹿石上刻有高度风格化或代表性的鹿纹图案,是青铜时代欧亚大陆游牧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存留物。此类游牧文化在公元前2000-1000年间发展演变,之后逐渐消失。
鹿石
注释
编辑展开[a]
现在俄罗斯境内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蒙古国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 [2023-10-02].
[2]МОНГОЛ УЛСЫН ҮНДСЭН ХУУЛЬ.Legal Info. [2023-10-08].
[3]李晶,金碚,高金祥. 蒙古国 一带一路国家国情[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8-03: 2-7,30,33-34,38,49-53,56-58,64,146-152,154-155,162-163,165,177-186,187-188,190-193,,203-204,208-210,214,223-225. [2023-10-25].
[4]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蒙古国(202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23-10-02].
[5]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 蒙古2021.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2023-10-06].
[6]蒙古.一带一路数据库. [2023-10-06].
[7]Country Report 2022 (English Version, PDF file).Asian Disaster Reduction Center. [2023-10-05].
[8]郝时远,杜世伟编著. 蒙古[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1: 2,54-91,102-104,112,169,199,124-125. [2023-10-25].
[9]蒙古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3-10-02].
[10]Genetic features of Mongolian ethnic groups revealed by Y-chromosomal analysis.Science Direct. [2023-10-22].
[11]Mongolia.Data.worldbank.org. [2023-10-06].
[12]人均 GDP(现价美元).世界银行. [2023-10-08].
[13]2022年蒙古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23-10-06].
[14]世界遗产名录.UNESCO. [2023-10-08].
[15]Mongolia’s Deer Stone Added to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e Turbo News. [2023-10-08].
[16]蒙古(蒙古国).上海合作组织环保信息平台. [2023-10-05].
[17]СЭЛЭНГЭ: Үндэсний нэгдсэн судалгаанд 29947 өрх хамрагдана.Montsame News Agency. [2023-10-03].
[18]陈文. 蒙古国地质构造概况及金成矿区分布特征[J]. 甘肃地质, 2009, 18(2): 41-47. [2023-10-05].
[19]董伟俊,笪志刚,刘爽,张凤林,任晓菲. 中国-东北亚国家年鉴(2019)[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12: 42-50. [2023-10-05].
[20]金国, 春花, 额仁钦道尔吉, 苏德斯琴. 在蒙古国气候条件下4种玉米种植[J]. 草原与草业, 2014-01-01, 26(4): 50-53. [2023-10-02].
[21]Mongolia will face water shortage starting 2028.Press Reader. [2023-10-20].
[22]History of Mongolia.Destination Mongolia. [2023-10-03].
[23]About.Dream Road News. [2023-10-03].
[24]Chinggis Khan: Mongolia.Amazon. [2023-10-04].
[25]MONGOLIA -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2.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2023-10-22].
[26]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22.World Bank. [2023-10-22].
[27]Mongolia GDP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22.Country Economy. [2023-10-22].
[28]About Intangible Heritage.UNESCO. [2023-10-22].
[29]Mongolia.UNESCO. [2023-10-21].
[30]LIST OF COUNTRIES MAINTAINING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MONGOLIA.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Mongolia. [2023-10-06].
[31]
МОНГОЛ ХЭМЭЭХ НЭРНИЙ УЧИР.Tourist Info Center. [2023-10-19].
[32]NEW CHRONOLOGY AND CONCEPTION OF THE ENGLISH HISTORY.chronologia. [2023-10-19].
[33] 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 中国通史 第8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 上 第2版[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06: 268,285. [2023-10-08].
[34]“Их Монгол Улс ба Чингис хааны өв” эрдмийн чуулган болов.Монгол Улсын Ерөнхийлөгчийн Тамгын газар. [2023-10-19].
[35]Earliest discovered rock art of Mongolia.Montsame News Agency. [2023-10-03].
[36](苏)莉·列·维克托罗娃著. 蒙古民族形成史[M]. 陈弘法译. 呼和浩特: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8.03.: 15,17,21-23,27-29. [2023-10-03].
[37]Nomadic herders left a strong genetic mark on Europeans and Asians.Science. [2023-10-03].
[38]Ancient Mummy Found in Mongolia.Spiegel Online. [2023-10-03].
[39] 林干.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7-07: 44,61-62. [2023-10-04].
[40]Thomas T. Allsen. Culture and Conquest in Mongol Eurasia[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09: 211. [2023-10-04].
[41]Thomas, Natalie. Young monks lead revival of Buddhism in Mongolia after years of repression.Reuters. 2018-06-04[2023-10-04].
[42]Mengkukuo / Mengjiang.Global Security. [2023-10-19].
[43]Боржигон Хүсэл. 1945 ОНД БНМАУ-ААС ХЯТАД УЛСАД ҮЗҮҮЛСЭН ТУСЛАМЖ[J]. Mongolia Journals Online, 2015-01: 1-34. [2023-10-04].
[44]Mongolia and the United Nations.United Nations. [2023-10-04].
[45]PRESIDENT UKHNAAGIIN KHURELSUKH SWORN IN.President of Mongolia. [2023-10-05].
[46]Mongolia edges towards autocracy.Aljazeera. [2023-10-05].
[47]Mongolia Average Precipitation.Trading Economics. [2023-10-19].
[48]邵亚婷,王卷乐,严欣荣. 蒙古国植被物候特征及其对地理要素的响应[J]. 地理研究, 2021-11, 40(11): 3030. [2023-10-19].
[49]Mongolia.People's Daily. [2023-10-02].
[50]Mongolia's resolve to strengthen water governance.GWP. [2023-10-05].
[51]Ground water governance in Mongolia.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2023-10-20].
[52]蒙古.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 [2023-10-05].
[53]Metals and Mining.Investment and Trade Agency of Mongolia. [2023-10-06].
[54]李俊建, 付超, 党智财, 唐文龙, 刘晓阳, 席宏, 何江涛. 蒙古国矿产资源概况[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03-30, 43(1): 19-29. [2023-10-20].
[55]Mongolian forestr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Asian Forest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2023-10-06].
[56]Mongolia to launch national campaign to plant a billion trees.新华网. [2023-10-06].
[57]Renewable internal freshwater resources per capita (cubic meters) - Country Ranking.Index Mundi. [2023-10-20].
[58]UN. ECE.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reviews : Mongolia[M]. 2018: 211. [2023-10-06].
[59]Mongolia - Main Details.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2023-10-05].
[60]T. Pullaiah. Global Biodiversity, Volume 1[M]. Florida: Apple Academic Press, 2019: 357-380. [2023-10-06].
[61]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Review of Mongolia.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2023-10-21].
[62]Law on special protected areas.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2023-10-21].
[63]
MONGOLIA VOLUNTARY NATIONAL REVIEW 2023.High-Level Political Forum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3-10-22].
[64]Great Gobi Biosphere Reserve, Mongolia.UNESCO. [2023-10-21].
[65]Desert Landscapes of the Mongolian Great Gobi.UNESCO. [2023-10-21].
[66]Mongolia.ADRC. [2023-10-06].
[67]蒙古国近66.8万头牲畜因严寒与暴风雪天气死亡.央广网新闻. [2024-02-19].
[68]Constitution of Mongolia.WIPO. [2023-10-03].
[69]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简介.海拉尔区人民政府. [2023-10-03].
[70]额尔登特.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10-03].
[71]李超. 蒙古国政治制度的转型及困境[J]. 东北亚学刊, 2020, (1): 132-144. [2023-10-06].
[72]Шүүхийн судалгаа.jtrii.mn. [2023-10-21].
[73]蒙古国通过《宪法》修正案 下届议会选举议员人数增至126人.人民网. [2023-10-06].
[74]Received Seni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Specialist, ADB.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2023-10-05].
[75]蒙古国总理任命10位新部长.Montsame News Agency. [2023-10-05].
[76]中蒙关系回顾与展望.外交部. [2023-10-21].
[77]邢海明大使在蒙古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建交70年,携手新时代,打造中蒙关系更加灿烂的明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 [2023-10-21].
[78]“中蒙关系1949-2016档案展”在京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2023-10-23].
[79]贺国强在蒙古国各界欢迎中共代表团大会上讲话.搜狐网. [2023-10-23].
[80]中国同蒙古国的关系.国际在线新闻. [2023-10-23].
[81]李超. 蒙古国与欧盟关系的观察与启示[J].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1-01-25, (1): 15-18. [2023-10-25].
[82]李益波. 印度与蒙古国:从“精神邻居”到“全面伙伴”[J]. 和平与发展, 2012-12-20, (6): 65. [2023-10-25].
[83]Turkey: Mongolia’s Middle Eastern “Third Neighbor”.Middle East Institute. [2023-10-25].
[84]BILATERAL RELATIONS.Embassy of Mongolia. [2023-10-25].
[85]Relations between Türkiye and Mongolia.MFA. [2023-10-25].
[86]Turkey’s Place in Mongolia’s “Third Neighbor” Policy.Eurasian Research Institute. [2023-10-25].
[87]Зэвсэгт хүчний жанжин штаб.GSMAF. [2023-10-06].
[88]ЗЭВСЭГТ ХҮЧНИЙ ТУХАЙ.Legal Information. [2023-10-06].
[89]ФОТО: “Зэвсэгт хүчин-100 жил” үзэсгэлэн.Төр.мн. [2023-10-06].
[90]揭开蒙古军队神秘面纱:拥有全世界最“袖珍”的海军.人民政协网. [2023-10-06].
[91]蒙古国官方预计2031年该国总人口将达400万.央视网. [2023-10-06].
[92]黄珮媛,陈卓,祁新华,徐烨成. 蒙古国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城镇化效应[J]. Advances in Geosciences
, 2022-06-24, 12(6): 841-855. [2023-10-06].
[93]Mongolia Population 2023 (Live).World Population Review. [2023-10-06].
[94]Mongolia: Most Up-to-Date Encyclopedia, News & Reviews.Academic Accelerator. [2023-10-06].
[95]Mongolia.Britannica. [2023-10-06].
[96]Mongolia: Essential information.The Guardian. [2023-10-06].
[97]Mongolian government seeks to spread official use of traditional alphabet by 2025.Nationalia info. [2023-10-06].
[98]Official documents to be recorded in both scripts from 2025 .Montsame. [2023-10-06].
[99]Mongolian Language Law is effective from July 1st.Mongolia Gogo. [2023-10-06].
[100]黄莹. 蒙古国藏传佛教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J]. 国际研究参考, 2015, (9): 24-31. [2023-10-06].
[101]Religions in Mongolia.Archive. [2023-10-06].
[102]MONGOLIA MISSION.Adventist year book. [2023-10-06].
[103]张秀杰. 蒙古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因分析[J]. 商业经济, 2020-09-16, (9): 6-9. [2023-10-06].
[104]Mongolia (01/06/12) .Bureau of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2023-10-06].
[105]Mongolia: Agriculture value added.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1].
[106]Mongolia: GDP share of agriculture .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1].
[107]Mongolia: Industry value added.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1].
[108]Mongolia: Share of industry.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1].
[109]Mongolia: Services value added.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1].
[110]Mongolia: Share of services.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1].
[111]Mongolia: Share of economic sectors in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from 2012 to 2022.Statista. [2023-10-21].
[112]TRADE POLICY REVIEW REPORT BY MONGOLIA.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23-10-22].
[113]Mongolia: Employment in agriculture.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1].
[114]Mongolia - Agricultural Sector.Privacy Shield. [2023-10-06].
[115]Cashmere conflict: Politicians, Herders, Middlemen and Factories.Mongolia Weekly. [2023-10-06].
[116]Mine, all mine.The Economist. [2023-10-07].
[117]New Coal Rail Network Comes Online Connecting Mongolia With China.Mongolia Weekly. [2023-10-07].
[118]Resources and power.Britannica. [2023-10-07].
[119]Mongolia - Fostering Inclusiv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Aftermath of COVID-19 (English).The World Bank. [2023-10-07].
[120]A Climate Resilient ICT Sector in the Mongolia:Action Pla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ramework
.ESCAP. [2023-10-07].
[121]蒙古国经济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23-10-07].
[122]Financial Sector Structure And Authorities Responsible For Financial Stability.Mongol Bank. [2023-10-07].
[123]АЛТАНБУЛАГ ЧӨЛӨӨТ БҮС.АЛТАНБУЛАГ ЧӨЛӨӨТ БҮС. [2023-10-07].
[124]Frontier Encounters.Open Book Publishers. [2023-10-07].
[125]Bulk Handling at Mongolia's Sainshand Industrial Park – An Approach to Materials Handling for a very large Industrial Complex.Bulk-online. [2023-10-07].
[126]Education in Mongolia.Discover Mongolia. [2023-10-07].
[127]Mongolian People's Republic.The Free Dictionary. [2023-10-07].
[128]Evaluation Study Mongolia: Education Sector.OECD. [2023-10-07].
[129]Mongolia case study: the evolving education needs and realities of nomads and pastoralists.UNESDOC. [2023-10-07].
[130]Basic Education System.APNNIC. [2023-10-07].
[131]Higher Education System.APNNIC. [2023-10-07].
[132]Education in Mongolia.Education News. [2023-10-07].
[133]Mongolia: Literacy rate.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2].
[134]Mongolia: Preprimary school enrollment.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2].
[135]Mongolia: Primary school enrollment.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2].
[136]Mongolia: Secondary school enrollment.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2].
[137]Mongolia: Tertiary school enrollment.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2].
[138]Mongolia: Life expectancy.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2].
[139]Mongolia: Maternal mortality.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2].
[140]Mortality rate, infant (per 1,000 live births) - Mongolia.World Bank. [2023-10-22].
[141]Mongolia: Suicides.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2].
[142]Эрүүл мэндийн үзүүлэлт 2021.Эрүүл мэндийн хөгжлийн төв. [2023-10-22].
[14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 Mongoli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10-22].
[144]Mongolia media guide.BBC News. [2023-10-07].
[145]Mongol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ports.The Global Economy. [2023-10-22].
[146]Mongolia - Patent Applications, Residents.Trading Economics. [2023-10-22].
[147]Mongolian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Tokyo 1964" .1. [2023-10-07].
[148]Mongolian Medals and Results in the Olympic Games.Olympian Database. [2023-10-07].
[149]白音门德. 蒙古国荒漠化防治与中蒙生态安全合作[J]. 东北亚学刊, 2023, (4): 70. [2023-10-20].
[150]Explainer: Why large parts of Mongolia are affected by desertification.新华网. [2023-10-20].
[151]Mongolia Plants Over 20 Million Trees Since 2021 To Curb Desertification.Nam News Network. [2023-10-20].
[152]Mongolia's first Chinese-built highway opens to traffic.China.org.cn. [2023-10-07].
[153]修抵中国边境,邻国这一重要铁路通车.新浪财经. [2023-10-07].
[154]蒙古国宗巴彦—杭吉铁路建成通车.人民网. [2023-10-07].
[155]Mongolian heavy haul coal railway opens.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 [2023-10-07].
[156]国别信息 | 蒙古.中国民用航空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 [2023-10-08].
[157]New International Airport Opens in Ulaanbaatar, Mongolia.Travel News Asia. [2023-10-07].
[158]Culture.Mongolian Spirit. [2023-10-07].
[159]A Brief Guide to Historic Mongol Costume.AOL. [2023-10-07].
[160]Daily life and social customs.Britannica. [2023-10-07].
[161]Mongolian literature .Britannica. [2023-10-07].
[162]Ger, Mongolian Traditional Dwelling.Discover Mongolia
. [2023-10-07].
[163]Mongolia Information .Archive. [2023-10-07].
[164]Music of Mongolia.Academic. [2023-10-07].
[165]Music of Mongolia.Amazon. [2023-10-07].
[166]Music of Mongolia.Mongolia.co.uk. [2023-10-07].
[167]Introduction to the Art of Mongolia.asianart.com. [2023-10-07].
[168]Mongolian Calligraphy in Contemporary Art.calligraphy-expo. [2023-10-07].
[169]Culture Of Mongolia.Academic Accelerator. [2023-10-07].
[170]Naadam, Mongolian traditional festival.UNESCO. [2023-10-22].
[171]Mongolian knuckle-bone shooting.UNESCO. [2023-10-22].
[172]Mongol Tuuli, Mongolian epic.UNESCO. [2023-10-22].
[173]Mongol Biyelgee, Mongolian traditional folk dance.UNESCO. [2023-10-22].
[174]Flag Dates: by country.CRW Flags. [2023-10-07].
[175]Төрийн далбаа стандарттай болов.News. [2023-10-07].
[176] Chapter 1, Article 12(2).Constitution of Mongolia. [2023-10-07].
[177]National anthem of Mongolia.owlapps. [2023-10-07].
[178]
Монгол улсын төрийн дууллын түүх.SONIN. [2023-10-07].
[179]乌布苏盆地.UNESCO. [2023-10-08].
[180]Landscapes of Dauria .UNESCO. [2023-10-08].
[181]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UNESCO. [2023-10-08].
[182]阿尔泰山脉岩画群.UNESCO. [2023-10-08].
[183]布尔罕和乐敦圣山及其周围景观.UNESCO. [2023-10-08].
[184]鹿石遗迹以及相关青铜时代遗址.UNESCO. [2023-10-08].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0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