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黑龙江省(HeilongjiangProvince),简称黑,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部,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之间,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截至2022年末,黑龙江省常住人口3099万人,居住着满、朝鲜、蒙古、回族等少数民族。 黑龙...

黑龙江省(Heilongjiang Province),简称黑,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部,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之间,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截至2022年末,黑龙江省常住人口3099万人,居住着满、朝鲜蒙古回族等少数民族。

名称由来

编辑

黑龙江省因河流黑龙江而得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始于清代。1683年12月,清廷为抗击沙俄入侵,于黑龙江左岸瑷珲旧城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划出宁古塔将军所辖之西北地区,归黑龙江将军统辖,形成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并立的局面,“自是东北三分,吉江并列”这是黑龙江自成一个军事、行政区域并以“黑龙江”命名的开端。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4.5万年前~1万年前),黑龙江境内出现早期人类活动。

帝舜二十五年(前2018年),分布在今黑龙江东部地区的肃慎先民派使者前往中原地区,向华夏部落大联盟的首领帝舜贡献楛矢石砮。

夏帝芒三年(前1975年),夏王朝的帝芒在位年间,东北的“九夷”派使者到中原,向帝芒朝拜并贡献土特产品。

商王汤时(前1711~前1698年),夏自孔甲之后渐趋衰落,桀无道,“百姓弗堪”。商族首领汤率诸侯和诸夷灭桀,史称“成汤革命”。肃慎先民使者向汤贡献楛矢石砮,确立了对商王朝的从属关系。东胡的先民和商王朝也有了贡属的关系。

周武王十一年(前1066年),周武王姬发率诸候灭商后不久,曾通道于九夷百蛮。肃慎的使者再次前住中原地区,向武王贡楛矢石砮。周武王将楛矢石砮分赠给诸侯珍藏。

周武王时(前1063年~前1057年),周公佐成王,摄行政事,用兵3年,始定三监之乱,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后又继续向东北面用兵,灭奄(今山东曲阜一带)等50余国,势力达于东海,影响及于当时的东北地区。肃慎人再派使者入贡,祝贺周王朝平定东夷,并以大塵为献。周成王因命大夫荣伯作“贿肃慎之命”,进一步确立了同肃慎人之间在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西周战国时(前1000~前221年),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至大兴安岭地区散居着东胡人及其先民,以畜牧射猎为业。呼伦湖、海拉尔河及额尔古纳河一带依山面水向阳坡地上的石棺墓群及出土的石镞、石锛等物,有可能是他们的物质文化遗存,而同时出土的玉璧、陶鬲等物则表明他们与中原华夏诸族的关系密切。

周景王十二年(前533年),周大夫詹桓伯对晋人申明:“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明确地把肃慎人所在地区(包括今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区在内)列入周王朝的领土版图。

战国后期(前4至前3世纪),索离首领之子东明南渡掩水(今松花江),建立了夫余政权。

战国末叶(前3世纪后期),东胡势力复兴,建立了新的强大部落联盟,势力范围和影响达到今松辽平原的部分地区及今内蒙古东部一带。其中的一支即北部鲜卑的先民们自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段)西迁于呼伦贝尔草原一带。

秦汉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分全国为36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不久,箕氏朝鲜王否臣服于秦,使秦的势力和影响深入到今东北地区南部一带。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不久,出兵平定今东北南部的割据势力,恢复辽东、辽西、右北平3郡的建置。

汉武帝后期(前100年前后),在卫氏朝鲜灭亡后,夫余政权逐渐强大,辖域南达今长白山,东抵张广才岭并迫使岭东的肃慎人臣服,北越弱水(今松花江)进入嫩江草原,西至今嫩江一带。

西汉后期至西晋时期(前1世纪中叶至公元4世纪初),肃慎后裔诸部被称为挹娄,分布在今张广才岭及小兴安岭以东到海之地,社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但因诸部并立,未能统一,臣服于夫余政权。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匈奴势力中衰,部分鲜卑人走出大兴安岭山林,在推演率领下“南迁大泽”,进入呼伦贝尔草原。

东汉建武元年至建武六年(25~30年),在农民大起义中,西汉宗室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逐渐加强对东北的管理。至建武六年(30年)出兵辽东,恢复了汉廷在东北地区的行政建置。

东汉初平元年(190年),辽东太守公孙度利用中原地区纷乱之机,割据辽东、辽西一带,先后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和鲜卑。夫余王尉仇台附属于公孙氏政权。今黑龙江南部逐渐成为公孙氏的势力范围,但由于鲜卑人方兴未艾,西部地区仍在鲜卑势力的控制之下。

三国至南北朝

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率魏军灭公孙氏政权,东北南部地区入魏。由是“海表谧然,东夷屈服”,夫余等改属于魏,遣使朝贡。今黑龙江地区成为魏的势力范围。

东晋大兴元年至北魏太和十八年(318~494年),鲜卑拓跋郁律“西兼乌孙故地,东吞勿吉以西” “士马精强、雄于北方”。包括夫余在内的今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均为拓跋部的势力范围。“挹娄”族名逐渐为“勿吉”取代。

魏登国元年(386年),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在代地复建代政权。不久改国号魏,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史称北魏。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从4世纪末叶起,在今嫩江中游西及大兴安岭一带,居住着乌洛侯人,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文明程度在室韦人之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臣属于北魏政权。该年春夏之交,其使者朝贡北魏政权,报告了有关北魏祖庙情况。北魏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至“祖庙石室”(遗址在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镇西北10公里的“嘎仙洞”)进行“告祭”,并在石室壁上刊刻祝文。于是,以“祖庙石室”为中心的今大兴安岭地区已置于北魏的统治范围之中。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黑龙江地区居住着靺鞨、室韦、豆莫娄、乌洛侯、地豆于、流鬼等少数民族部落

隋唐五代

开皇元年(581年)七月,靺鞨酋长首次朝拜隋文帝,自言“臣等僻处一方,道路悠远,闻内国有圣人,故来朝拜,既蒙劳赐,亲奉圣颜,下情不胜欢喜,愿得长为奴仆”。靺鞨与隋王朝之间确立了政治上的从属关系。

贞观二年(628年),靺鞨内附于唐。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分布在今库页岛一带的流鬼大首领孟蜯,遣其子可也余志(也称可也余莫)朝唐,太宗授予其骑都尉的职衔。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居住在今牡丹江流域的粟末靺鞨部酋长大祚荣,逐渐征服周边靺鞨各部,创立“震国”,为渤海政权的初始。

唐开元元年(713年),唐廷派遣郎将崔忻等人到震国,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将军、渤海郡王,授忽汗州都督,亦称渤海都督。自此震国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成为从属于唐朝的地方民族政权。唐开元七年(719年),渤海郡王大祚荣病死,嫡子大武艺嗣立,年号“仁安”。唐玄宗派左监门率、上柱国思谦摄鸿胪卿,充使渤海,吊祭大祚荣,抚立其嫡子大武艺为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是为渤海武王。大武艺继位,开始出兵征服北部和东部的靺鞨各部及向周邻进攻,“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

唐开元八年(720年)年初,日本元正天皇派遣“渡岛津轻津司、从七位上诸君鞍男等6人于靺鞨国,观其风俗”(是为日本、渤海双方友好交往之始)。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唐在黑水靺鞨(今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地区)设黑水都督府。唐开元十七年至开元十九年(729~731年),渤海连年朝唐,献鹰、鲻鱼、海豹皮、貂鼠皮、玛瑙杯、马等;黑水靺鞨、拂涅靺鞨、远蕃靺鞨和岭西室韦也朝唐,献方物。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渤海王大钦茂遣使到唐要求抄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获得唐廷同意。从此唐礼传入渤海,对渤海政治制度建立产生重大影响。

天宝十四年(755年),渤海文王大钦茂将都城由旧国迁到上京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唐宝应元年(762年),唐廷下诏进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进一步确认了渤海王国的“自治”地位。鉴于唐在这年“以京兆为上都、河南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始有“五都”(即五京)之制,大钦茂在各方面以唐为模式,在其进封“国王”后不久,建立渤海五京,即上京龙泉府(今宁安县东京城附近)、中京显德府(在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县八连城)、南京海南府(今朝鲜咸兴一带)、西京鸭渌府(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渤海王廷效仿唐王朝,确立了三省(政堂、宣诏、中台)、六部(忠、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中枢机构。

唐大历八年至唐建中元年(773~780年),渤海14次朝唐,室韦8次朝唐;渤海4次派使出访日本,其中一次与铁利人同往,人数多达359人,目的在于“通使聘邻,永敦和好”,同时也进行文化交流和贸易。唐贞元八年(792年),唐设室韦都督府,地辖今黑龙江西部。唐贞元十三年(797年),渤海康王大嵩琳因唐朝只册封其为“郡王”而非为“国王”,派使者到长安进行“叙理”。次年三月唐廷加授渤海郡王兼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大嵩琳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并进封为渤海国王。

唐元和十四年至元和十五年(819~820年),渤海王大仁秀开始了“南定新罗,北略诸部”的军事活动,并取得了“开大境宇”的战果,扩大了渤海的领土。在渤海的大举进攻下,黑水靺鞨人连遭败北,不但南黑水靺鞨诸部完全沦为渤海的属部,就连北黑水靺鞨诸部也已失去自主地位,黑水都督府不复存在。

唐大和四年(830年),渤海王大仁秀去世,因其子新德早死,由孙彝震为权知国务,并遣使向唐告哀。次年正月,唐廷以权知渤海国务大彝震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兼忽汗州都督,册为渤海国王。大仁秀在位时期,扩大了渤海的疆域,有15府、62州及上百个县,军事上置10卫,约有20万人以上的军队,被誉称为“海东盛国”。

唐天复元年(901年),契丹耶律阿保机为本部夷离堇(部落的军事首领),开始向外扩张,连破室韦、于厥诸部,势力达于今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及石勒喀河流域一带,成为东北地区的强大力量之一。契丹神册四年(919年),渤海派裴璆为大使,率105人出访日本,在日本若狭(今日本福井县)一带登陆。契丹神册五年(920年),裴璆向日廷递交国书。渤海前后36次派使访日,这是最后一次。

契丹天赞四年(925年),渤海西境遭到契丹的威胁。为密切同后唐之间的联系,渤海遣裴璆为使,向后唐进贡人参、松子、昆布、黄明细布、貂鼠皮被、褥、靴革等物及奴子2人。九月,契丹进攻渤海,渤海统治集团分裂,将军申德率500人投奔高丽,礼部卿大和钧、老司政大元钧、工部卿大福谟、左右卫将军大审理等率100户逃到高丽。十二月,渤海左首卫小将冒豆干、检校开国男朴渔等率1000户逃往高丽。

契丹天显元年(926年)正月十七日(3月3日),契丹主阿保机下诏招抚渤海各地州、县官员,晓以利害,要他们自动归降。十九日(3月5日),忽汗城内渤海士兵抗击入城搜索兵器的契丹士兵,杀死近侍康末恒等13人。廿日(3月6日),大諲譔重新举起反抗契丹旗帜。于是,战事重起。契丹军队大举攻城,忽汗城陷落。阿保机率军入城,大譔諲被俘并请罪于契丹主马前,渤海政权至是灭亡。大諲譔为契丹所灭,共传15个国王,历时229年。

契丹天显四年(929年)十二月十三日(1月26日),根据东丹右次相耶律羽之的建议,契丹主下诏强迁原渤海上京、中京、东京等地遗民到辽河流域。渤海遗民纷纷逃到女真地区和新罗境内,或躲避到山林深处,但在契丹人的武装驱逼下,仍有数十万以上的渤海遗民被迫西迁。这次大迁移,造成田园荒芜,宫殿、住宅被焚毁,多年积累的经济、文化建设成果遭到破坏,给该地区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宋元时期

辽代(契丹947年改称辽),黑龙江地区西部和东部分属上京道和东京道管辖。辽应历十一年,北宋建隆二年(961年), 生活在黑龙江中下游和松花江下游的生女真经海路贡马于宋。“遣使贡马,自是不绝。”辽天庆四年,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九月(10月),阿骨打率军南下,在涞流水(今拉林河)誓师伐辽,随后向宁江州一带进军。辽廷不以为然,仅派海州刺史高仙寿率渤海军赴援宁江州。一月(12月),辽都统萧纠里等率步骑10万止于鸭子河北。阿骨打亲自率军击之,先后在出河店、斡论泺等地大败辽军。辽人曾谓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此时女真军已发展到万人之众。十二月(1115年1月),女真贵族吴乞买、撒改等率官属诸将劝进,要求阿骨打于明年元旦即皇帝位。阿离合懑等进曰:“今大功已建,若不称号,无以系天下心。”阿骨打表示考虑。

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正月初一日(1月28日),完颜阿骨打即皇帝位,国号大金,改元收国,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是为金太祖。金天辅三年,辽天庆九年,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八月十五日(9月21日) 。金廷颁行完颜希尹等创制的女真字,即女真大字。

金天会三年,辽保大五年,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二月廿日(3月26日),金将完颜娄室部俘获辽天祚帝于应州(今山西省应县)附近,辽朝灭亡。金太宗下诏将辽天祚帝解送京师,封海滨王,不久死去。金天会四年至五年,北宋靖康元年至二年(1126~1127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金军攻克汴京。金天会五年(1127年),宗斡等自汴京班师,带宋徽、钦二帝及其宗族470多人以及各类物资北归。金天会六年,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六月初六日(7月5日) 金廷下诏访求祖宗遗事,开始编修国史。八月廿五日(9月21日) 北宋两“庶人”以素服跪拜金太祖庙,并朝见金太宗于乾元殿。金主封赵佶为昏德公,赵桓为重昏候。不久又决定迁徙二人到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居住,与宋宗室晋康郡王孝骞等904人同处,给田15顷,令种植作物以自养。金天会八年,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金廷决定迁徙昏德公、重昏候于胡里改路(治所在今依兰县)。金天会十二年,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 金太宗决定以辽、宋制度为模式,改定制度,诏告天下。金天会十五年,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 金熙宗改元为天眷,大赦天下;命韩玞、耶律绍文等编修国史;以完颜勖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金皇统元年,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左丞完颜勖进先朝《实录》3卷于熙宗,是为金朝的“国史”。金皇统五年,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五月廿三日(6月15日) 金颁行熙宗所创制的女真小字。金廷颁布皇统新律,其法千余条,多仿效宋制,间有女真故俗,如殴妻致死,非用器刃者不加刑,他律类此;徒刑1~5年,杖120~200,仍拘役之,使之杂作;僧尼犯奸及强抢不论得财与否,并处死。金皇统八年,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二月廿四日(3月16日),由耶律固、萧永棋修成《辽史》。八月十三日(8月28日) 宗弼向金熙宗进《太祖实录》。

金大定十三年,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金世宗8月31日,恢复会宁的上京称号。金始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上京、胡里改、恤频、合懒、蒲与、泰州、咸平、婆速等共22处府学,皆以新进士为教授,其学生来源是每谋克取2人,若宗室每20户内无愿学者,则取有钱家子弟年13~20岁者充之。

蒙古成吉思汗元年,金泰和六年,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 蒙古诸部首领在斡难河召开“库里尔台”(全部落联盟首领大会),推选铁木真为蒙古大汗,即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任命大将木华黎为左手万户,统辖东边直到哈刺温山(今大兴安岭)一带的诸千户。其控制范围达到了今大兴安岭之地。

蒙古成吉思汗十四年,金兴定三年,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命幼弟斡赤斤以本部兵留守漠北并负责东方事务,驻于沙河(今海拉尔河)之北。后其大帐设于今贝尔湖以东、哈拉哈河北不远处,封地包括今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东西地区,直到嫩江、松花江一带。

蒙古窝阔台汗六年,金天兴三年,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金哀宗传位于宗室子承麟,不久自杀。蒙古军与南宋军联合攻占蔡州,金王朝灭亡。金朝时,今黑龙江省行政区域的绝大部分属金上京路统辖,下辖三路,即恤品路、胡里改路、蒲峪路,并设泰州和肇州。

元至元四年,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古朝廷建置开元等路转运司(开元路治在今吉林农安,其辖区,东至日本海、南达图们江流域,北部辖嫩江流域直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元朝时,东北地区属于辽阳行中书省管辖,其辖境大体包括今东北三省与河北省的东北部以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今黑龙江省地区分属开元路和水达达路管辖。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东北地区实行了具有军事戍守特点的都司、卫、所制。今黑龙江地区初为辽东都司管辖。1409年以后由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

洪武四年(1371年),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遣右丞董遵等以辽东州郡地图并户籍、兵马、钱粮之册奉表降明。明派吴立招谕之,“置辽东卫于得利赢城,以益为指挥同知”。明廷于辽阳置辽都卫指挥使司,以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总辖辽东诸卫军马,修治城池,以固边疆”,是为明王朝在东北直接派官施治之始。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故元斡朵里部万户猛哥帖木儿与胡里改部万户阿哈出等率部由今依兰一带迁居到今绥芬河、海兰江及图们江流域,是为建州女真的前身。

明洪武二十年至洪武二十一年(1387年~1388年),明廷决定于斡朵里(今依兰以西对岸地方)置3万卫指挥使司,以管领兀者、乞列迷、女真地区,任命侯史家奴为指挥佥事。大将军蓝玉率师15万于捕鱼儿海(贝尔湖)一带,大败元残部脱古思帖木儿,其太子天保奴也被杀,北元统治嫡系至此断绝。今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上、中游归属明朝。北元灭亡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3部,其中鞑靼部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及贝加尔湖一带;瓦剌部在今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及其以南的准噶尔盆地;兀良哈部在今大兴安岭以东、松花江以西、呼伦湖以南、西拉木伦河以北之地。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廷于兀良哈之地置泰宁、朵颜、福余3卫指挥使司,其中泰宁卫在今洮儿河下游流域,朵颜卫在洮儿河上游及索岳尔济山西南一带,福余卫在今嫩江中游一带,分别以阿札失里、脱鲁忽察儿、海撒男答溪等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其管辖范围在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之北,东至海西,西至开平,北至大兴安岭一带,是为兀良哈三卫,也称朵颜三卫,隶于大宁都司。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总兵官周兴等率军攻打女真部落,大胜而归,今东流松花江南北两岸地区皆处于明朝的管辖之下,女真诸部逐渐归服。

永乐元年(1403年),明置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简称建州卫,治所一般认为在今东宁县大城子古城),以阿哈出为指挥使,同时置建州卫经历司署,设经历1员。明永乐四年至永乐十三年(1406~1415年),明廷在黑龙江地区除以前所建各卫和千户所外,至明末,明廷共在奴尔干都司辖区建384卫、24千户所、7城站,并分别以当地部落首领任卫的指挥同知、指挥和千户、百户等官职。

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廷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于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明廷决定建立奴儿干都司,以辽东的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佟答拉哈等为都指挥佥事,统属其众。永乐九年(1411年),明廷到黑龙江口一带的奴儿干地方开设奴儿干都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亦失哈等人在满泾站左侧附近山上,建立永宁寺。并立“永宁寺碑”,留下了明王朝经略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历史见证。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以为父祖复仇为名,以遗甲13副起兵攻打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尼堪外兰逃至鄂勒欢(在齐齐哈尔城南)。从此,努尔哈赤开始统一女真各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等人用蒙古文字母编成女真语,创制满文。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由于努尔哈赤逐渐取代了明廷对东北大部地区的统治,此后建州女真(今吉林省通化市至延吉市一带)、海西女真(今辽宁省开原市以北至松花江中游一带)及东海女真(今松花江中下游、黑龙江两岸、东至海一带)各卫对明廷的朝贡逐渐停顿下来。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始定八旗制度,这是政治、军事、生产合一的组织。以牛录为基层单位,每一牛录300丁,设牛录额真一;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五甲喇为一固山(旗),设固山额真一,梅勒额真二。将原有的黄、白、蓝、红四色旗“镶之为八色,成为八固山(旗)”,分正黄、正白,正蓝、正红、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旗,正式确定了八旗制度。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正月初一日(2月17日) 努尔哈赤称“汗”,定国号曰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都于兴京(赫图阿拉)。明万历四十五年,后金天命二年(1617年), 努尔哈赤攻取东部沿海地区散居的诸部落。对库页岛上负险不服的部落,则乘小舟渡过海峡攻取之。于是“库页岛内附,岁贡貂皮”。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伐明,攻占抚顺等地。

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定名盛京。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死。第八子皇太极于九月即位,改明年为天聪元年,是为后金太宗文皇帝。

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沙俄哥萨克百人长别克托夫等在勒拿河中游建立了雅库茨克堡。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正式宣布废除珠申(即女真)族名,建号满洲。下令自今以后,一切人等不得仍前妄称。后金将原有的蒙古牛录和新附的蒙古部众统一编制,建立蒙古八旗。旗色和组织形式与满洲八旗一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改本年为崇德元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博穆博果尔等80多人在齐洛台(今赤塔)一带被清兵捉获。至此,今黑龙江上游两岸到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地已归属清朝管辖。

清朝黑龙江地区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而略加改变,长时期内一直实行军府制(亦称“军政制度”),设置将军、都统、副都统镇守,直至清末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才开始设置行省的建制。

清顺治六年至顺治八年(1649~1651年),沙俄开始武装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清顺治九年(1652年),为抵御沙俄势力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清廷派梅勒章京率兵驻守宁古塔(今海林县境内)地方。清顺治十年(1653年),廷命镶蓝旗梅勒章京沙尔虎达为昂邦章京,海塔、尼哈礼为梅勒章京,继续镇守宁古塔。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流域和库页岛在内的海中诸岛。至此,原属盛京昂邦章京管辖的东北地区开始分为盛京昂邦章京和宁古塔昂邦章京两个管辖区域。

康熙元年(1662年),宁古塔、盛京两昂邦章京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12月,清廷为抗击沙俄入侵,于黑龙江左岸瑷珲旧城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简称黑龙江将军),划出宁古塔将军所辖之西北地区,归黑龙江将军统辖,形成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并立,“自是东北三分,吉江并列”。这是黑龙江自成一个军事、行政区域并以“黑龙江”命名的开端。黑龙江将军之下先后设有黑龙江(瑷珲)、墨尔根、齐齐哈尔、呼伦贝尔、呼兰、布特哈、通肯等7城副都统和兴安城副都统衔总管。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黑龙江将军自瑗珲城移驻墨尔根(今嫩江)城,辖区北达外兴安岭,西至额尔古纳河,东沿布列亚山、直至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口以西,南到齐齐哈尔以南的温托珲和呼兰以南的松花江岸。在黑龙江将军辖区内,北部和黑龙江两岸为黑龙江副都统辖区,中部墨尔根、布特哈一带为墨尔根副都统辖区,南部为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西部为呼伦贝尔总管辖区。

19世纪中叶以来,沙俄再次武装入侵黑龙江地区。19世纪50年代,沙俄先后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中国东北领土大约100万平方千米。

清同治元年(1862年)开始,黑龙江将军辖区内取消副都统,相继设立道、府、厅、州、县等地方行政建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裁撤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设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行省以下分设府、厅、州、县,并设道区分辖府、厅、州、县。厅(州)分为直隶厅(州)和散厅(州)。至1911年(清宣统末年),省内分设3道、7府、6厅、1州、7县及郭尔罗斯后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和依克明安旗。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黑龙江省沿袭清朝省、道、县三级体制,共辖龙江、级兰、黑河3道,省会齐齐哈尔,后增设呼伦道,共为4道,21县,6设治局。当时为吉林省所辖而今在黑龙江省境内的有滨江、依兰2道,18县。

民国四年(1915年),中俄签订《呼伦贝尔条约》,将呼伦贝尔定为特别区,直接归中国中央政府节制,受黑龙江省省长监管,复设呼伦贝尔副都统。

民国六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政府逐步收回中东铁路“附属地”的行政主权。黑龙江省长公署决定,呼伦厅改为呼伦县。

民国九年(1920年),北京政府颁布《东省特别区法院编制条例》,规定中东铁路附属地改成东省特别区。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东北当局设立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以统一监督节制该区域内的军警、外交、司法各机关。

民国十三年(1924年)5月,北京政府批准东省特别区独立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区域之外,成为与省并列的特别行政区。

民国十四年(1925年),黑龙江省设置呼伦道,驻呼伦县,辖呼伦、胪滨、室韦、奇乾4县。

民国十五年(1926年),黑龙江省设置哈尔滨特别市和哈尔滨市政局等。

民国十九年(1930年),黑龙江省建42县,11设治局,当时隶属于吉林省今属黑龙江省的有22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东北沦陷后,日伪政权实行省、县(市)二级体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东北地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省的数量增多,区域划小、伪满洲国覆亡前夕,东北地区划分为15省1特别市,其中在今黑龙江省内设有龙江、滨江、三江、黑河、北安、东安6省,下辖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东安5市,74县,3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在黑龙江省境内先后成立了5个省和1个直辖市,即黑龙江省、嫩江省、合江省、绥宁省、松江省5个省和哈尔滨直辖市。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东北各省市行政联合办事处在哈尔滨成立,是东北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哈尔滨在东北所处的位置称之为北满,后改称东北行政委员会,在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下,实行省(特别市)、县(市)二级行政制度。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绥宁省改设为牡丹江专区,直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同年11月,哈尔滨市改称特别市。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至9月,黑龙江、嫩江2省曾合并为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省会齐齐哈尔。同年8月,牡丹江专区撤销,设立牡丹江省,1947年7月该省撤销,所辖区域分别并入合江、松江2省。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成立新的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合江省与松江省合并成立新的松江省,省会哈尔滨,同时,将哈尔滨市改为松江省辖市。黑龙江、松江两省共辖5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兴山),71县,2矿区(鸡西、双鸭山),2旗。解放战争时期,在黑龙江省境曾设立专区一级的行政区域,除黑河专区外,存在时间均不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省、市(地)、县3级体制。黑龙江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仍设松江、黑龙江两省,所辖市(地)、县(旗)不变。

1950年10月,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设立了市辖区行政建置。松江省省会哈尔滨市也开始设立相当于县一级的市辖区,两省共有14个市辖区。

1953年8月,哈尔滨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撤销松江省建制,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同时将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并入黑龙江省。8月,两省正式合并,省会设在哈尔滨市。同时,将原黑龙江省所属的白城、洮南、镇赉、大赉、安广、开通、瞻榆7县,划归吉林省管辖。

196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属呼伦贝尔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除外)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1979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将原呼伦贝尔盟及所属各市、旗全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85年,黑龙江省共辖4个地区、10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63个县、64个市辖区、4个地区辖区。

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备受瞩目的黑瞎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黑龙江省的行政区域至此最终确定。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之间,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接吉林省,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981.26千米,南北长约1120千米,东西宽约930千米,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居中国第6位。

黑龙江省

黑龙江地图

气候

黑龙江省整体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从南向北,依温度指标可分为中温带和寒温带;从东向西,依干燥度指标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黑龙江省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春季低温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短,气候地域性差异大。黑龙江省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充沛,冬季在干冷西北风控制下,干燥少雨。由于各地区温度、干燥度差异大,据这两个指标组合以及地理特征,又可将黑龙江省分为大兴安岭寒冷湿润区,黑河冷凉半湿润区,小兴安岭温凉湿润区,克山、拜泉丘陵及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牡丹江半山区温热半湿润区,松嫩平原温热半干旱区和泰来温热干旱区7个气候区。

大兴安岭寒冷湿润区

大兴安岭寒冷湿润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北坡,包括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该区域冬寒夏凉,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在-1.4~-4.9℃,极端最低气温可达-45~-50℃,7月最热,平均气温19℃左右,≥10℃积温1600~1900℃,是黑龙江省最冷的地区;年降水量400~470毫米,无霜期不足100天,是中国无霜期最短地区,有永冻层,季节冻土深达3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年平均风速2米/秒左右。

黑河冷凉半湿润区

黑河冰凉半湿润区位于小兴安岭北部和大兴安岭东北坡,包括黑河市、讷河市、海伦市等地区。该区域春季高温多风,夏季雨热同期,秋季降温急骤,冬季寒冷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0.4~-2.0℃,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45℃,>10℃积温2000~2200℃;无霜期100天左右;年降水量450~500毫米;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左右;年平均风速约3米/秒。

小兴安岭温凉湿润区

小兴安岭温凉湿润区位于小兴安岭南半部山地,包括伊春市、乌伊岭区等地区。该区域冬季寒冷漫长,降水时空分布悬殊;春季少雨多大风,气温变化剧烈;夏季雨热同季;秋季雨水较少,降温快,初霜冻早。年平均气温在±1℃之间,极端最高温度为37.7℃,极端最低温度为-34.5℃,>10℃积温2200~2300℃;无霜期110天左右;年降水量550~600毫米,是黑龙江省降水最多的地区;年日照时数2300~2600小时;年平均风速3米/秒左右。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0839/

(43)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汉时期
  5. 三国至南北朝
  6. 隋唐五代
  7. 宋元时期
  8. 明清时期
  9. 中华民国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
  11. 地理
  12. 位置境域
  13. 气候
  14. 大兴安岭寒冷湿润区
  15. 黑河冷凉半湿润区
  16. 小兴安岭温凉湿润区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