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盘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始祖、万物始祖。盘古形象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东吴太常卿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传说盘古是与天地同高的巨人,以手脚撑开天地,也有说是用斧头劈开天地,他死后身体的各个部分化作山川万物。 盘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始祖、万物始祖。传说盘古是与天地同高的巨人,以手脚撑开天地,也有说是用斧头劈开天地,他死后身体的各个部分化作山川万物。 湖南沅陵盘古雕像 已知最早的关于盘...

盘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始祖、万物始祖。盘古形象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东太常卿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传说盘古是与天地同高的巨人,以手脚撑开天地,也有说是用斧头劈开天地,他死后身体的各个部分化作山川万物。

形象

编辑

盘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始祖、万物始祖。传说盘古是与天地同高的巨人,以手脚撑开天地,也有说是用斧头劈开天地,他死后身体的各个部分化作山川万物。

盘古

湖南沅陵盘古雕像

已知最早的关于盘古形象记载的文献是三国时期东吴太常卿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这两本书已失传,但可从后世著作对其的引用窥见盘古的形象为人首蛇神。《五运历年记》中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唐代欧阳询的《艺文类聚》中引用其《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可知盘古一日九变,与天地同高。《绎史》卷一引用其《五运历年纪》,记载了盘古的身体在其死后化为世间万物:“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而在《风俗通义》《述异记》《搜神记》《武陵记》《南蛮传》等书中则记载的盘古则是“人首狗身”的形象,体现了南北地区盘古神话的差异。

南阳唐河针织厂汉墓出土的盘古画像中,盘古为一巨人老者,怀抱着伏羲与女娲。在山东嘉祥、济宁等地也出土了绘有类似形象的汉代画像、石阙。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的神像或壁画中,盘古也常以巨人之姿与伏羲、女娲一同出现。

盘古

南阳唐河针织厂汉墓出盘古画像

起源

编辑

中原说

很多学者以史料和文化遗俗为依据,认为盘古起源于中原地区,后向南北方传播。卉欣考察了河南、山东、山西和河北等中原地区的盘古遗迹后,将中原盘古神话群特点归纳为:神话内容丰富,覆盖面广,遗迹多。王晖主张盘古神话起源于中原地区,他认为盘古是由“上古土地神(社神)‘毫’音变而成,毫异体为薄、蒲、蕃等,变为双音连绵词有薄姑、蒲姑、蕃吾,转而为盘瓠、盘古。”杨建军则认为,盘古是太古时期的神,人们常用时代名称给神命名,“盘”同“般”“粲”意为“大”,故盘古实为“大古”,即“太古”。

盘古

南方少数民族说

常任侠在其所著的《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中认为“伏羲一名,古无定书,或作伏戏、庖牺、宓羲、虑羲。同声俱可相假。伏羲与桀瓠为双声(此承胡小石师说)。伏羲庖牺盘古檠瓠,声训可通,殆属一词,无间汉苗。俱自承为盘古之后。两者神话,盖亦同出于一源也。”此外,常任侠还提出过“伏羲”与南方地区苗瑶畲族群崇拜的“盘瓠”也是同源的说法。蓝鸿恩则认为,盘古来源于百越民族,“盘古”一词出于古越人的语言,在现在的壮文里盘古意为“讲述古老的故事”。

外来说

屠孝实根据印度《黎俱吠陀》中丈夫牺牲化身的神话和《百步祀书》中的梵天神话,认为盘古神话源自印度。何新继也认为“盘古”一词源于印度的创世神梵天,在其《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中表示:“古婆罗门教中有一位大创造神,他是诸天的最高之神、众神之神,也是宇宙万物的创造神。名字叫Brahma。这个神在北方中原地区的汉译佛经中,一般译作‘梵摩’‘梵天’,简称为‘梵’。但此字的另一种音译,则恰近于‘盘’或‘盘古’。”

刘师培则主张盘古神话源自中东地区,他在《论中国对外思想之变迁》中认为:“吾汉族之初兴于帕米尔高原,西人称为巴克民族,巴克即中国所称之盘古。”

历史演变

编辑

神话雏形

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庄子》等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了“烛龙”“混沌”等与盘古特征相似的具有神性的人物形象。战国秦汉期间成书的《六韬·大明》记载:“召公对文王曰:‘天道’净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宁,成之勿忘,忘者不详。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六韬·大明》中的对于盘古的记载十分简略,仅可知盘古是一个被祭祀的神。陈钧根据《路史》中记载:“地德生成,人事安宁,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盘古之宗,不可动也,动者必凶。”认为盘古神话在春秋末年就已经出现在典籍中了。宋代黄休复编著的《益州名画录》引用了《益州学馆记》,后者记载了益州学馆中关于盘古的壁画绘于东汉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故饶宗颐认为盘古神话出现于东汉时期。直到三国时期东吴太常卿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与《五运历年记》,是已知最早的对盘古形象、故事有记载的文献。但上述文献典籍大多已遗失,仅见于后世典籍对其的引用。

与道教融合

魏晋北朝时期所著的《太上三天正法经》《枕中书》《真灵位业图》等道教经典中,将盘古称为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等。在经过南朝道士加工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与混沌、阴阳等道教观点愈发结合紧密,盘古逐渐从创世之神转变为道教真人元始天尊,是天地人皇之祖。

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中记载:“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庙,今人祝祀。南海中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可见当时在吴楚、南海、桂林等区都存在着盘古信仰,并与当地文化、风俗相结合衍生出了多种表现形式。

唐代成书的《元气论》具有鲜明的道教色彩,主张气化宇宙、阴阳中和之论,后被张君房编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引用。在这些道教书籍中,淡化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而主张“首生盘古”,即并非是盘古创世,而是元气濛鸿孕育了盘古,盘古死后化生万物。可见盘古神话逐渐与混沌、元气、阴阳、五行等道教观念和神仙思想相结合。但盘古作为元始天尊、元始天王的名号在道教中的并不是确定的,体现了道教对盘古神话的改造和吸收并不彻底的问题,这种混乱在佛道论争时使道教遭到了抨击。但盘古神话也随着道教不断传播,并在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地方化的信仰。

往后历代文献典籍中,均有对盘古的形象、故事记载。唐代欧阳询等人编著的《艺文类聚》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明代万明英的《三命通会》中记载:“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中记载:“岁七月十四拜年,以盘古为始祖,盘瓠为大宗。其非盘姓者,初本汉人,以避赋役潜窜。”

少数民族与盘古

道教自三国时期便开始通过“五斗米道”传入云南,西晋道士葛洪在广东、广西地区传教,道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对当地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造成很大的影响,盘古神话与道教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盘古形象和故事在少数民族间的传播。生活在湖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区域的白族、彝组、瑶族、苗族壮族、布依族、土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中盘古的形象与中原地区大体相似,被少数民族尊为民族始祖或创世英雄。盘古与民族、地区文化相结合,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地方化盘古形象、故事与信仰:如广东瑶族的《盘古书》;广西武鸣壮族师公“跳神”演唱《盘古歌赞》;贵州苗族古歌中的“盘古公公”;贵州布依族创世神话《混沌王和盘果王》;云南白族创世史诗《开天辟地》等。

相关传说

编辑

应龙生盘古

桐柏地区传说,盘古最初生于一枚龙蛋之中,由应龙在一片昏暗混沌的宇宙中抚育而生。

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在我国历史典籍以及各民族文学中都有记载,其内容大体相同。传说在远古洪荒时代,天地混沌如鸡卵,盘古生长在其中。一万八千年后天地分裂,阳清逐渐上浮形成天,阴浊逐渐下沉形成地。每日天升高一丈,地厚一丈,盘古在天地之间身体每天也生长一丈。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逐渐不再变化,但盘古担心天地再次融合,便以手撑天,以脚踩地,终日不眠不休直到体力耗尽而死。

盘古

盘古劈开鸡卵

死后化生

盘古开天辟地后害怕天地再次合并,故以身体为柱子撑开天地,相传他死后身体化为天地万物,三国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记载:“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道教中的盘古

在晋代道士葛洪的《枕中书》中将盘古化为“元始天王”,即道教崇拜中的最高神明。书中记载:“昔二仪未分,溟津鸿津,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日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水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资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铟绽,负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也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圣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日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天皇受号十三头,后生地皇十一头;地皇生人皇九头,各治三万六千岁。圣真出见,受道天文,无为建初,混成天任。于今所传《三皇天文》,是此所宣,故能召请天上大圣及地下神灵。……次得八帝,大庭氏、庖羲、神龙、祝融、五龙氏等,是其苗胤也,今治五岳。”在道教传说中,盘古不仅是开天辟地的创世始祖,更是太元圣母、九光玄女、地皇、人皇、大庭氏、庖羲、神龙、祝融、五龙氏等众神仙的始祖。

补天化雪

桐柏地区传说,在盘古开天后日日顶着天,但有一次天裂了一条缝,雨雪从缝隙中飘落,盘古的妹妹就用石头填补裂缝,止住了雨雪,让世间万物得以生长。

盘古制衣

桐柏地区流传有盘古制衣的故事。一说盘古兄妹在降生之初都是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的,当他们看到水中倒影时觉得光着身体不好看,后来有树叶飘落下来落到他们身上,给了他们启发,二人便用藤条编织树叶缠在身体上作为衣服。也有说盘古爷和盘古奶在山上行走,树木为其遮阴避雨,狼虫虎豹围绕他们为其取暖,于是二人便用野兽的毛皮制成衣服保暖。

盘古斧

明末周游的《开辟衍绎》第一回“盘古氏开天辟地”中记载盘古“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故民间也有盘古斧的传说。如耿宝山在整理河南西华盘古故事时,就有说到盘古斧来自于五行之气:“金气之精变巨斧,木气之精斧柯变。水气之精结鸿蒙,火气之精成烈焰。”

盘古

盘古用斧头开天辟地

白族《天地起源》

云南白族史诗《开天辟地》第二部分《天地起源》讲述的就是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盘古故事,主角为盘古和盘生两兄弟,他们在创造出天地后,请巨人木十伟创造了万物:其左眼变为石头,眉毛变为竹子,头发变为树木;大肠变作大河,小肠变作小河;心变成启明星,肝变成湖泊,肺变成海洋,肚脐变成了大理的海子;气变风,脂油变云彩,肉变土,汗毛变革,骨头变崖石,手指和脚趾变作了禽兽;左手变鸡足山,右手变武老山,左脚变点苍山,右脚变老君山。故事中由巨人木十伟四肢所变的四座大山正是云南境内的四座名山。

民间信仰

编辑

盘古庙

河北沧州市青县西南盘古乡盘古村保存有盘古遗迹群,《元史·本纪·世祖七》《祭祀志五·古帝王庙》都有记载:“元世祖十五年夏四月乙卯日修会川县(今青县)盘古王祠,祀之”。《青县志》《河间府志》《天津府志》《畿府通志》《皇朝通志》等书中均有记载志书中均有记载明代弘治十七年,在青县斥巨资建造盘古殿。古时盘古庙会是青、沧地区盛大的节日,时间为每年三月初三、九月初九。相传是由于夏禹祭祀盘古,逐渐而形成的庙会活动。此外,河南桐柏、泌阳,广西来宾、桂林、柳州,广东广州、信宜等地都有盘古庙曾被记载或保存至今,这些地方也会在。

盘古

沧州盘古庙

盘古

柳州盘古庙

盘古爷

河南泌阳地区留存有盘古爷信仰,其传承延续并体现于神话传说、盘古庙、庙会等当地民俗文化与活动中。当地流传着盘古兄妹滚磨成亲繁衍人类的神话故事,人们将其称为“盘古爷”“盘古奶”,并为其修建庙宇进行供奉,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盘古

泌阳盘古文化节庆祝活动

祭祀盘古大典

河南桐柏地区认为九月初九是盘古的生日,会在这天举办祭祀盘古大典。当地还传说正月初一祖先盘古会在这天回来过年,初一到初十桐柏当地不能举行新春庆祝活动,因为盘古在此需要清净,而初十以后便可举行热闹的庆典。

盘古

桐柏祭祀盘古大典

盘古王诞

广州花都区的盘古庙香火旺盛,逢年过节时前来祭拜的人非常多,农历八月十二日会举办盘古王诞活动。2007年盘古王诞入选了第一批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广州市政府组织筹办了首届盘古王诞祈福活动,在农历八月十二盘古生日这天进行百狮朝拜盘古王、“抢花炮”、跳盘古舞、唱盘古歌、讲盘古王故事等与本地文化相结合的文化艺术活动。2015年8月入选第六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盘古

广州花都区庆祝盘古王诞活动

盘古歌

广西、广东、湖南和云南等地流传的瑶族古歌谣总称为《盘古歌》,是要瑶族祭祀盘古时所唱的的歌谣。其中的《盘王图歌》所唱的就是瑶族人的创世神话《盘古王开天地》的故事:“大岭原是盘古骨,小岭原是盘古身。两眼变成日和月,牙齿变作金和银。头发化作草和木,才有鸟兽出山林。气化为风汗成雨,血成江河万年春。”其内容与汉族传说的盘古神话内容相似。

盘古山

河南省桐柏是著名的盘古之乡,其西侧山脉被称为盘古山,山高990米,长约6600米,形似巨人盘古南北仰卧。明代学者李梦阳的《大腹山赋》中对桐柏盘古山也有专门的描写:“昔盘古氏,作兹焉,用宅。是以浊清判,三纪揭,洞开。明划日月,厥山既形,余乃发。故尔山冠星精,下首地络。聚高山以为崇,渗池以成川。窍若浮肺,万谷鼻旋,神瀑涌焉,飞流崩崖,走壑蹴石。喷雪叮钟,砰铿。迅霆击虹,震于太空,若其势磅礴,逆折,状若胎,嵩首殿其北,荆沔包其南,左标熊耳之巅,左朝桐柏之山。”

文化内涵

编辑

盘古

独化自强

唐代欧阳询的《艺文类聚》中引用徐整的《三五历记》,阐述了盘古自强不息、自我独化的过程:“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自古以来人们相信盘古之生与天地之生为一体,盘古的生长是无意识的自然行为,体现了其内在的生命力,表现出“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的特点。

纯化自新

盘古开天辟地是广为人知的中国神话传说之一。明代周游《开辟衍绎》第一回“盘古氏开天辟地”记载:“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盘古开天辟地,展现了人类文明是在不断自我检查、自我切割中的过程中发展的。

无私奉献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后,其自身化为天象、地理、飞禽走兽和人类等万物。《绎史》卷一引用徐整的《五运历年纪》记载:“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中记载盘古氏是天地万物的始祖:“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在这些神话传说、典籍记载中,盘古虽死,但其身化为万物,其个人的生命价值转化为族群的价值,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敬畏自然

盘古作为开天辟地的创世神与天地同生,死后化生万物,在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中体现了先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同时还蕴含了道教文化中天、地、人同源的观点,体现了先民对于万物形成、人类起源等自然问题的探索和淳朴的自然哲学观念。

民族融合

在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中都有其独具特色的盘古神话故事,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交流、融合的体现,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学科整合

盘古神话及其民间信仰等衍生文化的研究,融合了民族学、历史人类学、民族考古学、语言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学科,以多学科的理论视角,通过田野考察、综合研究,以实地事象与古籍记载相印证。这是一个学科整合的过程,是富有开创性的研究。

衍生作品

编辑

影视作品

名称

上映时间

主要演员/配音

海报

备注

《盘古开天地》

1980(中国台湾)

岳華/陳星/林伊娃/姜凤书/赵雷/江明/易原/张力/田明/叶小仪

盘古

盘古开天地海报

以盘古开天辟地为源头,讲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封神英雄榜》

2014-01-31(中国大陆)

陈键锋/张馨予/姜薏柔/张明明/张迪/吴庆哲/郑逸桐/张倬闻

盘古

封神英雄榜海报

-

《武庚纪》

2016-06-24(中国大陆)

梁达伟/黄莺/陶典/袁国庆/孟祥龙

盘古

动漫武庚纪海报

盘古

武庚纪中的盘古

反派角色,是远古神族之主,被黑龙斩杀而死,转世为神眼伺机而动。

《魔游纪1:盘古之心》

2017-03-17(中国大陆)

卢宇静/于磊/余浩瑞/崔璨/阳蕾

盘古

电影魔游纪1:盘古之心海报

小和尚江流儿在机缘巧合之下吞入了至宝盘古之心,引发了一系列冒险探索。

《莽荒纪》

2018-04-30(中国大陆)

刘恺威/王鸥/陈亦飞/张峻宁/牛骏峰

盘古

电视剧莽荒纪海报

-

游戏

名称

发行年份

盘古形象

海报

《王者荣耀》

2015

盘古

王者荣耀中的盘古

盘古

王者荣耀海报

《封神召唤师》

2017

盘古

封神召唤师中的盘古形象

盘古

封神召唤师海报

《道友请留步》

2017

盘古

道友请留步中的盘古形象

盘古

道友请留步海报

《放置封神录》

2020

盘古

放置封神录中的盘古

盘古

放置封神录海报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罗家湘. 盘古形象与盘古精神[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7(2): 108-112.

[2]黄景春, 陈杰. 盘古神话辨析:以古代文献为中心[J]. 民族文学研究, 2021, 39(05): 5-12.

[3]秦珂. 盘古神话的文化意蕴与叙事形态[D]. 山西大学, 2019-06

[4]宋嘉源. 新时代背景下的盘古形象重构与文化反思[J]. 歌海, 2022, (06): 43-48.

[5]王金龙. 徐整及其著述考[J]. 天中学刊, 2021, 36(02): 67-71.

[6]谢雪莲. 盘古神话的起源与重构[J]. 学术论坛, 2015-08-10, 38(08): 154-157.

[7]吴晓东. 盘古名称源于羲和考[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 39(04): 1-6+11+95.

[8]常任侠. 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J]. 说文月刊 , 1939, (11).

[9]屠孝实. 汉族西来说考证[J]. 学艺杂志, 1920, (2).

[10]何新. 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M].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6: 240.

[11]刘师培. 论中国对外思想之变迁[N]. 警钟 日报, 1904-06

[12]chinanews. 想起盘古氏——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023-05-30].

[13]汪小洋 . 中国百神图文志 原始神、宗教神和民间神五千年总揽[M]. 东方出版中心, 2009-06: 24-27.

[14]郑明钧. 从盘古神话看华夏先民传统生态思想及其文化价值[J]. 西部学刊, 2023, (17): 49-53.

[15]李修对. 盘古神话的桐柏遗存及影响[J]. 寻根, 2019, (01): 109-116.

[16]徐华龙. 盘古文化及其分布地图[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 39(06): 1-9+101. (9)

[17]唐艳丽. 河南泌阳盘古山地区盘古爷信仰的存在状态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 (32): 199-202.

[18]全泰源, 黄凤琼, 陈玉芳. 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文化空间构建——以花都狮岭盘古文化为例[J]. 文化遗产, 2009, (01): 148-151. (4)

[19]欧阳询. 艺文类聚[M]. 中华书局, 1982: 2-3.

[20](南朝梁)任昉. 述异记[M].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2: 13.

[21] 王晖. 盘古考源[J]. 历史研究, 2002, (2).

[22]杨建军. 盘古与西王母释义[J]. 西北民族研究 , 2009, (4).

[23]蓝鸿恩. 层叠现象剖析——壮族古代文化反思之二[J]. 民族艺术, 1994, (3).

[24]欧阳询等. 艺文类聚[M]. 唐: 卷一·天部上.

[25]万民英. 三命通会[M]. 明: 卷一·论支干源流.

[26]李调元. 南越笔记[M]. 清: 卷七.

[27]张文安. 道教传播与少数民族盘古神话[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 (06): 118-123.

[28]从嫦娥、祝融到羲和、夸父 中国航天让神话梦想变成现实.中国新闻网. [2023-11-23].

[29]刘挺颂. 论盘古神话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J]. 贵州文史丛刊, 2008, (01): 1-5.

[30]广州“花都盘古王诞”吸引万人祈福.中国新闻网. [2023-11-22].

[31]广州花都盘古王民俗文化节长啥样?9月9日开幕!.广东省人民政府. [2023-11-22].

[32]陈敬胜, 杨昌国.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盘古神话”研究[J]. 民族论坛, 2014, (02): 12-15.

[33]盘古山——天下第一开创大神盘古躺卧地[J]. 中国地名, 2006, (11): 16-19.

[34]岑学贵. 拨开云雾见青天——《盘古国与盘古神话》在盘古神话研究中的学术价值[J]. 广西民族研究, 2008, (1): 127-131.

[35]盘古开天地 (1980).豆瓣电影. [2023-11-21].

[36]封神英雄榜 (2014).豆瓣电影. [2023-11-21].

[37]武庚纪 第一季 (2016).豆瓣电影. [2023-11-21].

[38]魔游纪1:盘古之心 (2017).豆瓣电影. [2023-11-21].

[39]莽荒纪 (2018).豆瓣电影. [2023-11-21].

[40]仙界简介.仙剑奇侠传. [2023-11-21].

[41]王者荣耀.王者荣耀. [2023-11-21].

[42]盘古.封神召唤师. [2023-11-21].

[43]《道友请留步》官网.道友请留步. [2023-11-21].

[44]放置封神录嘲讽型英雄攻略 放置封神录神族英雄盘古攻略.6kw游戏. [2023-11-21].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6289/

(32)
词条目录
  1. 形象
  2. 起源
  3. 中原说
  4. 南方少数民族说
  5. 外来说
  6. 历史演变
  7. 神话雏形
  8. 与道教融合
  9. 少数民族与盘古
  10. 相关传说
  11. 应龙生盘古
  12. 开天辟地
  13. 死后化生
  14. 道教中的盘古
  15. 补天化雪
  16. 盘古制衣
  17. 盘古斧
  18. 白族《天地起源》
  19. 民间信仰
  20. 盘古庙
  21. 盘古爷
  22. 祭祀盘古大典
  23. 盘古王诞
  24. 盘古歌
  25. 盘古山
  26. 文化内涵
  27. 独化自强
  28. 纯化自新
  29. 无私奉献
  30. 敬畏自然
  31. 民族融合
  32. 学科整合
  33. 衍生作品
  34. 影视作品
  35. 游戏
  36.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