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固镇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重固镇是上海市青浦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青浦区东北部,东邻华新镇,西连香花桥街道、青浦工业园区,南接赵巷镇,北靠白鹤镇。重固镇下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总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为12.17平方公里。重固镇常住人口约为5.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1.6万人,外来人口约为4.1万人。重固镇历史悠久,宋初时名为固村,建制后易为今名。境内有被称为“上海历史年表”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重固镇上海市青浦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青浦区东北部,东邻华新镇,西连香花桥街道、青浦工业园区,南接赵巷镇,北靠白鹤镇。重固镇下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总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为12.17平方公里。重固镇常住人口约为5.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1.6万人,外来人口约为4.1万人。 重固镇历史悠久,宋初时名为固村,建制后易为今名。境内有被称为“上海历史年表”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骆驼墩古文化遗址。2013年12月,重固镇获全国创建学习型社区示范街镇。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重固镇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2023年,重固镇荣获上海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 重固镇经济发展较为稳定,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3%。重固镇的知名企业有上海巧厨商贸有限公司等,重固镇的知名学校有青浦区重固中学等。截至2021年7月,重固镇税收(税务口径)约为18.95亿元,同比增收12.3%。 重固镇是上海市郊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乡镇,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处国家级大遗址所在地。

历史沿革

编辑

重固镇地域古属扬州,秦时隶会稽由拳县,唐、宋期间归华亭县,元代改属上海县新江乡。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至清雍正元年(1723年),属青浦县新江乡。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北亭、新江两乡地建福泉县,重固乡隶属福泉县。乾隆八年(1743年)撤福泉县,北亭、新江两乡仍归青浦县,改称海中乡。

重固镇宣统元年(1909年)颁布府、州县自治新制。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设16个自治乡,重固乡属固、埝、香、郏、汇乡,乡自治公所设于重固镇福泉山。民国十八年(1929年)全县改定区域名称。固、埝、香、郏、汇区改称福泉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县设8个区公所,重固乡先后分属五、六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重固镇、郏店乡等八区92乡镇属青浦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青东地区曾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五、六、七、八区设联合办事处,重固乡除章埝一片属五区外,其余属六区。日伪政权则将重固乡划为青浦县第三区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撤区,各乡镇直辖于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乡镇合并,全县设青东、青西两区署,重固镇属青东区。1949年5月14日青浦解放。青浦县人民政府成立。设一区、一市、十个乡、镇联合办事处,重固地区属第七乡镇联合办事处。十月底成立区、乡政府。1950年4月,龙凤、重固合并为龙固区,山前乡改名为重固乡,区政府移至凤溪。1955年撤龙固区,复置重固区,区政府返驻重固镇。1957年撤区并乡,拆重固区为重固、观音两乡,将原重固区之中新、章埝、郏店、重固4个小乡和埝西、普光2个小乡的部分合并为重固乡(大乡)直辖于县,乡政府设在重固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重固乡改称为重固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恢复乡、村建制,重设重固乡人民政府。1993年12月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重固乡改为重固镇。2001年1月8日,“撤二建一”,撤销香花桥和原重固镇,建新的重固镇。2016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委发布通知,同意将重固镇等111个城市(镇)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要求2016年年底前启动试点,到2018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有序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重固镇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重固镇位于上海西郊青浦区东北部,东临华新镇,南接赵巷镇,西连香花桥街道、青浦工业园区,北靠白鹤镇,全镇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7平方公里。处于A30、苏虹公路交通大动脉的交汇处。

地形地貌

重固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系太湖流域下游,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地面高程一般在3米左右,境内福泉山,土丘高7米。沿江地区的北半镇地势略高,3~4米之间,水源足,青黄土和沙底,以青黄土占多数,地下水较深,渍情轻。南半镇属低洼腹地,地势略低,地面高程一般在2.4~2.8米之间。

重固镇

气候特征

重固镇系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属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5.5度,年降水量平均为1044.7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9天。春季天气多变;夏季偏南风长驱直入,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受偏北风影响,寒冷少雨。年平均无霜期为236天,以11月9日前后为初霜期、3月下旬前后为终霜期。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根据1979年底统计资料,重固公社拥有耕地面积2611.27公顷。其中集体耕地2433.27公顷,社员自留地178公顷。全公社以水田为主,旱地很少。2010年土壤普查,全镇共有耕地面积2578.8公顷,其中青泥土土属有25.47公顷,占总面积的1.02%。这种土属在全镇内占比例最小,它分布在郏一、郏店、毛家角、山前、钱家泾等村。青紫泥土土属141.54公顷,占总面积的5.6%,也分布在郏一、郏店、毛家角、山前、钱家泾村。青紫土土属681.73公顷,占总面积的27.42%,除新丰、徐园、姚联少量外,其余村都有分布。青黄土土属1555.53公顷,占总面积的64%,全镇各村都有分布。黄潮泥土土属46.6l公顷,占总面积的1.87%,该土属主要分布在新丰、徐园、姚联、中新、重联等村。

水资源

重固镇,水资源丰富,有着充足的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重固镇水面积338.7公顷,占总面积的9.7%。水体以河沟为主,面积有207.2公顷,占水总水面积的91.7%,园沟、宅河13.2公顷,占水总面积的5.8%,池塘(精养内塘)5.67公顷占水总面积的2.5%,另外河沟的支流末端也有55条,总水面约有4.2公顷(包括在河沟总水面积中)。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固地区属重固区,区政府设在重固。重固乡的章埝、徐园、姚联属青埝乡,余属重固镇。1949年,区辖淮海、华潮、新宜、章埝、山前(重固)、中新、郏店7个乡。1950年龙凤、重固合并为龙固区,区辖重固、郏店、淮海、章埝、徐安、中新、新宜、龙南、嵩陆、杜寅、观音、宅东、华潮13个乡。1955年复置重固区,区政府返驻重固镇,区辖嵩陆、新宜、华潮、观音、中新、章埝、淮海、埝西、郏店、重固、普光11个乡。1957年拆重固区为重固、观音两乡,将原重固区之中新、章埝、郏店、重固4个小乡和埝西、普光2个小乡的部分合并为重固乡。1984年,重设重固乡人民政府,下辖姚联、徐园、新丰、章埝、回龙、重联、中新、新力、毛家角、钱家泾、山前、郏店、郏一、水产(渔民)14个行政村,共158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并设重固镇居民委员会,将重固、章埝两个集镇上的福泉、固北、固南、章埝4条街道划为13个居民小组。1993年12月撤乡建镇,下设1个街道和14个村,158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14年下辖8个村,2个社区。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1953年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固公社总户数4545户,总人口20056人,其中男9764人,女10292人。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固公社总户数4782户,总人口20212人,其中男9803人,女10409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公社6631户,总人口22572人(男11073人、女11499人)。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乡7251户,总人口22942人(男11240人、女11702人)。2000年7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固镇总户数7009户,总人口20732人,其中男10213人,女10519人。非农业人口2537人,2014年全镇共有5594户,常住人口为57527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4803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1525人,人口自然增率为负数。来沪流动人口41502人。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5624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重固镇常住人口为65695人。

民族

重固镇主要民族有汉族、回族满族壮族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4年,重固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2亿元,比2013年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56亿元,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74亿元,略减0.04亿元,下降0.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9亿元,净增1.03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67亿元,下降21.3%。实现税收收入11.5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4.8%,增长12.1%;实现区级收入4.22亿元,完成镇年度目标的105.8%,增长12.6%;引进项目879只,增长21.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2亿元,增长14.9%。2014年,八个行政村共完成税收2.3亿元,完成镇年度目标的102.4%,占全镇税收总量的20%。

第一产业

2002年,重固镇全年实现农副总产值2.39亿元,粮食总产量29.94万吨,上市肉猪8.68万头,鲜蛋上市3129吨,鲜牛奶上市4524吨,淡水鱼上市2260吨,蔬菜上市40208吨。全年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总投资550万元,扩大食用菌、紫苏叶、蝴蝶兰等重点产业的生产销售规模。2005年,预计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达到7672元。2010年共有鱼塘630亩,其中常规鱼塘232亩,名特优鱼塘398亩。2006年,重固镇申请创建了"重固镇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年度青浦区农业科技创新争创单位。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面向全镇9812亩蔬菜、1761户菜农,开展全面而科学的技术服务。2011年,种植蔬菜4500亩,95%以上为绿叶菜,种植户达700多户。90%以上种植户都被吸收进集体生产单位或管理组织(包括农业生产经营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经济联合体等)。2011年以来每月蔬菜抽样检测合格率100%,区级部门抽样检测合格率100%。2012年,创建小麦高产方2546亩,水稻良种覆盖率100%,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2700亩。2014年,均以纳入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重固镇水稻种植面积共11700亩。

第二产业

重固工业园区于2001年5月经青浦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青浦工业园区配套区,规划开发总面积664公顷。其中,首期开发面积136公顷,至2002年已完成首期开发,二期、三期开发正在进行,65家企业已在园区落户,投资总额4.2亿元人民币,区内职工总人数4800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建造标准厂房7.73万平方米。200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实现利润1亿元,实缴税收0.85亿元。

重固镇

重固工业园区

2014年,全镇共有131家工业企业,2014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39.74亿元,实现工业利润17216万元,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7个,比上年增长35%。引进外资593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355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4.6%和188.7%。引进内资项目527个,总投资3.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8%和94%。其中实业型项目130个,比去年增长60.5%。

第三产业

镇域内福泉山遗址2012年和2013年共接待未成年人和游客101120人次,团体205次,减免和优惠接待88420人次;举办流动展览18次,观众11900多人次。举办各类巡讲培训87次,观众8424人次,开展福泉山文化巡演154次,观众99320人次。

交通

编辑

重固镇,处于A30、苏虹公路交通大动脉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东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分别为15公里、40公里,南靠318国道,北近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公路,距虹桥机场15公里、苏州60公里、杭州120公里,是上海市连接外省市的必由之路。同三国道贯穿南北,苏虹公路横卧东西。位于境内的油墩港,南通黄浦江,北连苏州河,可供300吨级船舶通航。内河运输东西向有毛泾河、太浦河、上达河;南北向有西大盈港、东大盈港、油墩港,皆为六级以上航道,可通行百吨级船舶海运至上海港45公里,至上海港集装箱码头50公里,货物集装箱可直接出口。

文化

编辑

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泉山遗址福泉山遗址因为遗址内的“福泉山”而命名。福泉山又名薛道山、覆船山,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约94米、南北宽84米、高7.5米。20世纪80年代,通过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证明福泉山主体是人工堆筑而成的高台墓地,共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各类文物达2800余件。福泉山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有新石器时代家浜文化、崧[sōng]泽文化、良渚文化与战国、汉代等时期遗址。2010年福泉山遗址被授牌,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定为全国150处大遗址之一,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处国家级大遗址。它被誉为“东方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上海的发祥地”。

重固镇骆驼墩遗址骆驼墩古文化遗址位于重固镇北约1.5公里处,土墩东西长35米,南北宽20米,高约2.5米。清光绪青浦县志上有相传,“宋理宗林如墓葬于此”的记载。遗址发现于1957年,1959年被列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金泾桥金泾桥又名观月桥,座落于章埝村河东街南市,是一座拱形单拱石桥。光绪版青浦县志云:“章伯颜于金湄建观月堂,堂前有金泾桥。”可见宋代已有此桥,但几经整修,现除石拱保持原状外,桥面与桥栏,多次修补后,已呈紫、青、黄等多种石色。桥长20米,宽约2.5米,桥拱内圈仍保有多处石刻,但字迹模糊难辨。

重固镇法会庵法会庵在重固镇北市,通波塘东岸,庙泾桥北堍[tù]。相传系青龙寺下院,原房廊十间,占地十余亩,尼众十人。清咸丰战乱时被毁。光绪十一年(1909年),里人朱丁氏建茅屋三楹复之,挽“了深”来茅庵住持,讲经传教,苦行佛事,博得善男信女崇敬,香火日盛。宣传元年(1909年)重固镇陆周氏等发起墓捐,遂将草庵改建为瓦房十间,增添佛象,遂重具规模。

重固镇

法会庵

社会

编辑

医疗卫生

重固镇社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所,有66张床位。中心下设3个中心卫生室和5个一般卫生室,建有全科团队服务4个,分别有全科医生、公卫医生、社区护士和乡村医生组成。现有在编职工数48人,非在编15人;卫生技术人员50人,其中现有全科医师7人,社区护士15人,执业中医师3人;专业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为4人(8%),大专学历18人(36%)中专学历28人(6%)中心专业人员中以初级职称为主占80%,中级职称20%。

教育

重固镇有公办中学、小学、幼儿园、成校各一所,学生2351人,教职员工222人;民办三级幼儿园1所,幼儿总数630人,教职员工38人。先后荣获“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先进集体”、“上海市学习型社区”等荣誉称号。镇老年学校荣获“上海市示范性老年学校”。

文化事业

重固镇境内拥有被称为“上海历史年表”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完整保留距今6000—7000年历史的各个时期文化叠压遗存,充实和发展马家浜、崧泽、河姆渡、良渚时期古文化的遗址,并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代表人物

编辑

章质夫章粢,字质夫,原籍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少年时以叔荫补孟卅[sà]司户参军,应举人京,试礼部第一。初为陈留知县,宋元丰时为丰亭盐监,以喜爱青龙风土,遂定居于此,重同章堰有其故宅。青浦之有章氏,自粢始。元右初,知庆州,绍圣二年知谓州,立边功。徽宗时,官拜同知枢密院事。未几病卒,谥庄简。章粢为华亭盐监时,曾疏浚青龙江,民赖其利。周介人周介人生于1942年,青浦县重固镇人,世代书香,幼年家贫,多遭不幸,仍苦学不辍。196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任上海市作家协会《收获》杂志社编辑,《上海文学》理论组组长、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等职。

获得荣誉

编辑

2021年4月,重固镇入选上海“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名单。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重固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重固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重固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重固镇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083/

Like (674)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地理环境
  3. 位置境域
  4. 地形地貌
  5. 气候特征
  6. 自然资源
  7. 土地资源
  8. 水资源
  9. 行政区划
  10. 区划沿革
  11. 区划详情
  12. 人口民族
  13. 人口
  14. 民族
  15. 经济
  16. 综述
  17. 第一产业
  18. 第二产业
  19. 第三产业
  20. 交通
  21. 文化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23. 社会
  24. 医疗卫生
  25. 教育
  26. 文化事业
  27. 代表人物
  28. 获得荣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