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镇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华新镇是青浦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东北角,北邻嘉定,东接闵行,是中国重点镇和上海市中心镇之一。截至2021年,该镇下辖19个村和1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21.2万人,其中来沪人员占80%。镇政府机关位于华新街318号。华新(前称华潮),7000年前成立。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至1949年10月,在此期间,除抗日战争时期有过同属外,老吴淞江南北两地区长期分属两县(府)管精...

华新镇是青浦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东北角,北邻嘉定,东接闵行,是中国重点镇和上海市中心镇之一。截至2021年,该镇下辖19个村和1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21.2万人,其中来沪人员占80%。镇政府机关位于华新街318号。

历史沿革

编辑

华新(前称华潮),7000年前成立。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至1949年10月,在此期间,除抗日战争时期有过同属外,老淞江南北两地区长期分属两县(府)管精。其中,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自青浦建县起,华新一直属青浦县黄渡镇管辖。1949年5月14日,青浦解放后,县境属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9月,苏南、苏北行政区与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年底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县境属江苏省。1958年3月,松江专属撤销,县境划归苏州专署管辖。1958年11月21日,县境划归上海市管辖。2001年1月18日,撤销原华新镇、凤溪镇,建立新华新镇。

华新镇

华新镇全貌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0年,境内华潮乡下设11个联合村;淮海乡下设11个联合村,新宜乡下设8个联合村。1958年9月,境内设境内设新宜、秀龙、华益、华星、淮海五个大队。1959年5月,境内设秀龙、新宜、华益、淮海、桥5个管理区,下设生产队,生产小队1961年,境内设新宜、华益、徐谢、红旗(陆象)、凌家、蔡阳、华星(周浜)、淮海、马桥、秀龙、火星、新联(长浜)12个大队。1962年2月,新成立的华潮人民公社,由12个大队和重固公社的朱英大队组建而成。1978年12月,建立水产大队,华潮公社下辖13个大队。1993年12月底,华新镇下辖13个村、1个社区。1996年12月31日,撤销水产村建制,原水产村纳入华新居委会管理,华新镇下辖12个村、1个居委。1999年,华新镇辖有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区划详情

2012年,华新镇下辖徐谢、火星、周浜、嵩山、北新、朱长、淮海、新木桥、叙中、陆象、坚强、华益、凌家、白马塘、新谊、马阳、杨家庄、秀龙、叙南19个村,以及华新、凤溪2个社区。

华新镇

华新镇人民政府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华新镇位于青浦境域东北部,东与闵行区接壤,西与重固、白鹤镇交界,南与徐泾、赵巷镇相邻,北与嘉定区相望。全镇总面积47.6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

华新镇属北亚热带南缘,是东南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春天温暖,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平均日照22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2度。一月最冷,平均2.9度,1983年1月19日曾出现过零下11.6摄氏度的极端最低温;七月最热,平均27.6摄氏度,1934年7月12日曾出现过40.2度的极端最高温。年降雨量1200毫米。

土壤

华新镇因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自然土壤以江河冲积母质为主,以潮砂泥土为主。土体粉砂质含量高于粘粒,轻壤到中壤,中性土,保水保肥性能好,易耕作,为高产土壤。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2012年底,华新镇全镇有户籍人口10462户、34968人,其中:男性17018人,女性17950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8605人;有来沪流动人口163910人、境外人员434人。2014年11月底,华新镇实有人口总量为184131人,其中户籍人口为36218人,其中男性17167人,女性18059人。在册来沪人员总人数为147323人。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194484人。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200124人。

民族

2000年人口普查,居住在本地的除汉族外,另有1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土家族、佤族、畲族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华新地域,南北最宽的地段为4.8公里,东西最长的地段为6.5公里。华新农田有水田和旱田之分,但大部分为水田面积。1981年土地普查时,总面积为36375.04亩。其中耕地面积28281.34亩,占总面积的77.75%,其中水田20529.13亩,旱地7198.43,田埂553.78;园林面积333.55亩,占总面积的0.92%;岸、渠、路用地面积为1803.41亩,占总面积的4.96%;厂、镇、宅基及特殊用地为2955.9亩,占总面积的8.13%。1994年6月2日、1996年3月27日,华新镇马桥村与黄渡镇泥岗村两次签订“互调地块协议”。至2005年底,全镇耕地面积1979公顷。截止2011年,全镇耕地面积1084.4公顷。

水资源

根据1981年水壤普查测算,华新公社水面面积3000.74亩,占总面积的8.25%。其中河流2765.47亩,湖、塘164.44亩,池塘70.83亩。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3年华新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84.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8.6%;全口径税收完成24.1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9%;区镇地方收入完成7.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6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8元,同比2012年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比更趋优化。

第一产业

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华新镇耕地减少,农业经济的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全镇农副业总产值9299万元。2010年,华新镇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722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3%;完成农副业总产值1755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530元,比上年净增1563元。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8元,,比上一年同比增长12%.

第二产业

20世纪60年代,华新镇政府开始办起各类集体企业;80年代,外资企业进入本地;90年代,私营企业蓬勃发展。至2000年,工业总收入368647.7万元,占经济总收入417297.4的88%。全镇共有366家工业企业,其中镇级工业51家,三资工业31家,私营工业283家。总产值258258.3万元,销售产值253511.4万元,进出口产品交货值22279.7万。2013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7.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89亿元,亩均年税收50万元以上企业已有36家。

第三产业

1963年后,华新镇华潮商业一条街逐步形成。20实际80年代中后期个体经济出现、华新农贸市场建立,华新初步形成国有、集体、个体商业经济格局。20世纪90年代,华新商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起来,逐步形成烟糖食品、综合什货、日用酒酱、棉布百货、五金交电、生产资料、饭店等遍布镇内各主要马路、街道。1999年,华新商业有12个行业,当年商业服务业总收入66242万元。2010年,华新镇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5.5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5亿元,同比增长22%。2013年,华新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6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6.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

交通

编辑

华新镇全镇水陆交通便捷,沪宁高速、沪常高速、北青公路、纪鹤公路横跨东西;嘉松公路、华徐公路、嘉金高速贯穿南北,分别与“318”、“312”国道连接,与同三国道相通。距离虹桥国际机场15公里,距轨交2号线徐泾东地铁站约12公里,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轨交17号线嘉松中路站也将服务于华新板块。

社会

编辑

教育

华新镇分成两个教育园区,2013年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成教1所。其中,华新中学创建于1966年7月,新校址位于新世纪初建成的镇教育园区内,建筑面积达9120平方米,有20个教学班,学生900多名,教职工75名。中学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30人。凤溪中学创办于1958年,占地面积四十多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700余人,教职工70人,其中高、中级教师三十多名。

医疗卫生

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于1958年,由于集镇区域的调整于2001年12月与凤溪卫生院合并组成现在的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设凤溪为分中心。中心新址于2005年10月28日迁入,全院占地面积226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7280平方米,核定床位50只,现有在编职工93人,卫技人员8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职称22人;设有内、外、妇、儿等1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彩超、500mX光机、胃镜、全自动生化仪、自动血球仪、综合牙科治疗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病房采用中央空调、中心供氧、呼叫和对讲系统,全院实现部分微机联网。

华新镇

基础设施

2010年,全镇道路建设6条,总长9公里;桥梁8座,总投资5000万元。并对镇内6条主要道路实施灯光工程,总投资755.18万元,其中,开发区标志(线)信号灯100万元,新凤北路路灯安装工程40.5万元,华丹路路灯安装工程124.2万元,凤育路路灯安装工程38.28万元,华腾路延伸段灯光工程105.3万元,新华路灯光工程346.9万元。2004年总投资200多万元华新镇公共信息平台开发建设项目,于4月份通过专家验收,5月份投入试运行,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2004年华新镇又投入80万元,建立两库两应用,即“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本信息库”,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救助服务系统”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2004年又被上海信息委列为城镇信息化建设试点镇。

民生工作

2010年,华新镇完成新增就业岗位2970个,实现非农就业952个,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31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办理征地镇保人员退休240人,镇保缓缴资金一次性缴清。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外来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人数达37996人次。

获得荣誉

编辑

华新镇被全国六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被市政府列为上海市郊22个中心镇之一,是全国城镇建设先进镇、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级卫生镇、全国文明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上海市科普示范镇、上海市文明示范标志区域、上海市社区优生优育指导服务示范单位、上海市市容环境规范区域、上海市百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试点镇。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2021年6月15日,华新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支部被确定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

代表人物

编辑

徐葆欣,字徐仙,号溪山居士,1943年5月出,徐谢村东宅人。擅长水乡风情画,有独特江南风韵。不少作品进入市、全国画展。60年代创作的《小会计》、《四送条屏》曾在报刊、杂志上登载。80年代创作的《水乡古镇》、《春晓淀山湖》等作品被收入美术年刊。1986年他的《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在日东京都美术馆展出,并赴日进行艺术交流。1997年回国,与美籍华人孙澎女士筹建了“徐葆欣书画艺术院”。张绍梁,1932年12月出生,华新镇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建设与经营管理专业。l955年至1978年曾在北京国家计委、建委建设部所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部任技术员、工程师。1979年至l982年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1983年至1993年期间,曾任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曾任政协上海市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委员,第八届常务委员兼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并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文化

编辑

特产

雪里蕻(雪菜)华新镇高亢之地较多,种植雪里蕻历史悠久。早在淸光绪年间,就已种植。雪里蕻分春秋二熟。本地雪里获有叶大肥壮的大叶雪里蕻,也有叶呈长条、锯齿缺刻形边缘的小叶雪里蕻。下雪天其他蔬菜冻害严重,唯独此菜茎红而茁壮,故名雪里蕻。味稍辛辣,腌制后久藏不坏。羔羊皮羔羊皮为本地传统出口商品,有“软宝石”之称。因为本地是老菜区,青料足,农户素来有饲养湖羊的习惯,使其成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副业。除羔羊皮之外,每年还产上等绵羊毛近2万斤,风味独特的白切羊肉,也远近闻名。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465/

(488)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区划沿革
  4. 区划详情
  5. 地理环境
  6. 位置境域
  7. 气候特征
  8. 土壤
  9. 人口民族
  10. 人口
  11. 民族
  12. 自然资源
  13. 土地资源
  14. 水资源
  15. 经济
  16. 综述
  17. 第一产业
  18. 第二产业
  19. 第三产业
  20. 交通
  21. 社会
  22. 教育
  23. 医疗卫生
  24. 基础设施
  25. 民生工作
  26. 获得荣誉
  27. 代表人物
  28. 文化
  29. 特产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