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岛(英文:Penghu Islands),位于台湾海峡东南面,距离台湾本岛约25海里,离福建省约70海里。经纬度范围在北纬23°11′~23°50′,东经119°18′~119°45′之间。岛屿处在中国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上,是中国台湾省除台湾本岛外的80余座岛屿之一。澎湖列岛占地面积为127平方千米,南北长70多千米,东西宽40多千米,海岸线320千米。整体由64个岛屿和岩礁组成,大部分岛屿面积偏小,其中最大的岛是澎湖岛,约有64平方千米,其次是渔翁岛和白沙岛。澎湖列岛港湾形成内海,澎湖港内波平浪静,因而澎湖又称为“平湖”,故得名沿用至今。
命名
编辑从地理位置上看,澎湖列岛与北端的白沙岛,西端的渔翁岛,还有中屯岛环抱相连,其港湾形成内海。区别于台湾海峡,澎湖港内波平浪静,澄清如湖。此外,在发音上,“澎湖”与闽南话中的“平湖”发音相同,又称为“平湖”,故得名沿用至今。
位置境域
编辑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东南面,北面为马祖群岛,南面为东沙群岛 、南海诸岛。距离台湾本岛约25海里,距离福建省约70海里。经纬度范围是北纬23°11′~23°50′,东经119°18′~119°45′,处在中国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上。占地面积为127平方千米,南北长70多千米,东西宽40多千米,海岸线320千米。整体由64个岛屿和岩礁组成,大部分岛屿面积偏小,其中最大的岛是澎湖岛,约有64平方千米,其次是渔翁岛和白沙岛。澎湖列岛是亚东航海的要冲,也是台湾海峡的咽喉,是中国沿海的屏障之一。
03:03
澎湖列岛介绍(来源:布吉长龙租房【租房一族】)
自然成因
编辑澎湖列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它南起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转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向西南延续到包括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等在内的诸多岛屿,长4万余公里,呈一向南开口的环形构造系。该地区火山活动频繁,在近代曾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澎湖列岛是该火山带上,是新代以来形成的火山岛。约在第四纪初,海底火山喷发,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火山岩构成了整个澎湖列岛。澎湖列岛岛礁的地层由玄武岩与砂岩锯齿状接触而形成。澎湖列岛的花屿由玢岩、石英斑岩、纹长岩构成;花屿外的其他岛屿,均由玄武岩构成。而小门屿和大屿的多处地区有局部石灰岩。
地理特征
编辑00:52
澎湖列岛航拍视频(来源:孟孟(中國台灣))
气候
季风
澎湖列岛位于东西季风的标准区域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除6-8月吹西南季风外,其余都吹东北风。夏季多西南季风。在此期间,台风多发。每年中秋之后,风就来到澎湖,从10月到次年3月底,每隔3日便刮风,风速逐步增强,相当于中度台风。这种夹杂海水的强烈季风,又称为“火烧风”,风会挟带海水。澎湖列岛全年暴风日数约有140天,故也有“风岛”之称。
降雨
澎湖列岛位于中国降水量最多地区之一的台湾省,台湾省年均降雨约2500毫米,每年都5-6月为雨季。从台湾岛四周的海区上看,北部海区降水量最大,降水量呈顺时针方向逐步减少。澎湖列岛处于西部海区,降雨量最少,年均降水量仅有896毫米。
海雾
澎湖列岛所在地区海雾较大,能见度差。海雾出现的时间多为每年的1-6月,尤其集中在3-4月。台湾海峡内的海雾也集中于澎湖列岛沿岸海区,澎湖列岛的年雾日约为13天。
地质
澎湖列岛除花屿外,主要露于地表的岩石均为玄武岩,在距今1800万~800万年间,火山爆发的岩浆从地壳深部沿裂隙喷溢至地表,待喷出地面后,因冷却和减压作用,凝固成六方柱体的节理。从层序和年代测算可知,岩石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菲律宾(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曾引起区域性火山活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海陆变迁和风化、侵蚀作用,也造就了澎湖群岛各种奇特的地貌景观。加上海生贝壳、珊瑚碎屑和风化层、熔岩层重叠,使本区地层更为复杂。此外,群岛的局部地区还有沉积岩、火山凝灰角砾岩和少量凝灰质砂岩与玄武岩互层,另外还有少量石灰岩。澎湖列岛每一个地区的玄武岩层数并不相同,大多为1到3层,少数地区有4层。澎湖列岛的地质具有上地幔变形特征。岛上地慢包体类型主要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纯辉橄榄岩为主,其次还分布有二辉岩和辉石岩。澎湖列岛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1966年,中油公司曾在白沙岛的通梁进行油井探勘,开辟了“通梁一号井”,此井深899公尺,井位标高约6公尺。澎湖列岛地层中还保留有珍贵生物化石。澎湖列岛的七美屿、东屿坪屿、东吉屿和桶盘屿沉积岩中,曾发现中新世中期的浮游性有孔虫化石及超微化石。此外,在七美屿龙埕地区的层状火山凝灰角砾岩中,也发现了浮游性的孔虫化石。
地形地貌
澎湖群岛是典型的方山地形,几乎所有的岛屿,四周都是崖壁,项部一片平坦,没有山岭。地势由南向北倾降;猫屿以79米成为群岛海拔最高处。整个群岛的海拔由南往北依次是:七美屿66米,望安岛53米,马公岛52米,白沙岛38米,吉贝屿19米,至目斗屿则降为14米。从地貌形成上看,澎湖群岛除了花屿是由安山质岩质的熔岩组成外,其余岛屿均是裂隙式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流和沉积岩层的互层所构成,具有火山、风化、海蚀、海积地形。火山地形有方山、岩脉,有绳状熔岩流、火山口穹状地形;风化地形则有球状、蜂窝岩、风化纹理;海蚀、海积地形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沟、海蚀洞、海蚀拱门、海蚀柱、壶穴、海积地形等;其他还有玄武岩砾滩、崖锥、滩岩、石沪等,形成具有观赏性的地形地貌景观。
水文
河流
澎湖列岛没有溪流,主要水资源来自于暴雨、飓风之后产生的小溪流。因雨水不能有效存留于地表,所以只能靠在低洼地区或兴建人工水库来储存用水。澎湖位居海岛型地理区,地质结构特殊,水资源不易取得,主要通过地面水库(沿地形、山势修筑于地面上的水库)、地下水库(将水蓄存于地面下之蓄水塘或沟渠)、深水井、盐化井、海水淡化(逆渗透)、淡海混合(将淡水和海水处理后,稀释混合而成)、运水船(台水澎运)、人造雨等方式解决岛屿供水问题。
水温
澎湖列岛所处海域是北方冷水和南方暖水(包括台湾暖流西支)相互接触的地区。在冬天暖流南退,夏天冷流北退。一般来说,春季(四月),台湾海峽水温普遍增高,20℃等水温线由澎湖延伸到澎佳屿,此时台湾本岛的东北端己达到21℃。此时,大陆沿岸还在冷水控制下,水温只有17℃;夏季(七月),该水域水温全受台湾暖流控制,南海暖水团也侵人海峡。此时,水温约在26℃以上;秋季(十月),水温不同于气温,不会迅速下降,25℃等水温线可由晋江延伸到台中。
水色
澎湖列岛所在的台湾西岸,水色离岸变化有明显分带现象。西部沿岸由于河流泥沙流入,水色混浊,呈黄白色,而在深水区域离岸较远处,则呈绿色。离岸更远处,受河流泥沙影响更小,水色呈碧蓝色。水深在60米以上的海区通常泥沙少,盐分高,水色呈蓝色,清、明两代文献一般将其称为“黑水洋”或“沟”。水深100米以上区域,如澎湖和台湾的部分地区,在古代常交通不便。澎湖以西,越靠近大陆的地方,水色转为红色,明、清文献将其称为“赤水洋”——因大陆沿岸为红土丘陵地,水土流失严重,红土层冲蚀后流人海中,染红了海水,故得名。
盐分
台湾沿岸海水含盐量一般约在2450-2500之间,只有在黑水洋暖流区,盐分比重才会达2550以上。近大陆沿岸处又降为2450。因此,台湾西岸水温高,盐分也不低于大陆沿岸,故晒盐更为有利。今天台盐已成为化工原料主要产品,澎湖列岛也有晒盐产业发展。
海流
澎湖列岛所在的台湾西岸基本上全年受台湾暖流西支影响。台湾岛东西两岸也全在暖流包围之中,故台湾岛是一个热带岛屿。台湾西岸的台湾暖流支流借夏季西南风的帮助,同南海暖水(由印度洋来暖水团)一起流向东海,和台湾主流汇合北上;秋季(十月)以后,渤海冷水随东北风南下,占据大陆沿岸,台湾海峡中部成为冷、暖水流交界地点;冬季黄海、渤海冷水南下增强,又把暖流推向台湾西岸。离台湾西岸远处的大陆沿岸冷流常随东北季风加强而加强,形成大浪。故台湾海峡北口常有10米以上的风浪形成,影响航运。如台南到澎湖小轮,即常受急流(过沟)和风浪影响而停航或受险。
生物
动物
位于澎湖列岛西端的花屿岛,是台湾离大陆最近的地方,在该岛上曾数次发现珍稀动物物种,如常分布在中国江苏省的白领翡翠、中国华南特有的黄腹山雀、珍稀鸟类朱鹮。
植物
生长于澎湖的植物,一般都具有匍匐生长、节节生根、茎叶肥厚或藏根隐茎、深根性等形态特征。植物群落分为海滨和草本两大类型。在农作物方面,由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高温、强风、少雨,使得土地长期干旱,只能种植耐旱的杂粮作物以及少数的蔬果。岛上种植的杂粮作物有番薯、花生、高粱、玉米、栗、黍6种,蔬果作物主要有高丽菜、大头菜、花椰菜、番茄、胡萝卜、芹菜、白菜、菠菜、韭菜、茼蒿、洋葱、芥菜、蕹菜、油干菜、萝卜、葱、蒜等;春夏两季以瓜类和豆类为主,瓜类包括菜类的丝瓜、南瓜、越瓜、苦瓜和果类的香瓜、嘉宝瓜、洋香瓜,豆类则有菜豆、豌豆等。棱角丝瓜、嘉宝瓜、哈密瓜是澎湖的三大特种瓜。较为适合在澎湖种植的树种是银合欢、木麻黄、榕树和柽柳。
主要岛屿
澎湖列岛由64个岛屿和岩礁组成。在澎湖列岛的中央处,有贯通东西的,宽约5.2海里,水深32-73米的八罩水道,将这个群岛分成分成南、北两个岛礁群。列岛中最大的岛是澎湖岛,其次是渔翁岛和白沙岛,它们均位于北部的岛礁群内,环抱形成为天然的良港澎湖港。南部的岛礁群大都呈红色,比北部岛礁群较分散。澎湖岛与其北部的白沙岛之间,有石堤将两岛连接。
南部岛礁群
八罩水道以南的岛礁群,由最大的八罩岛等大小约40个岛礁组成,散布在东西长约22海里,南北宽达14海里的范围内。这些岛屿多半是红土色的平坦阶地,因其几乎无树木,从远处看很难辨认。但还是能分辨出在将军澳的东南端附近高度34米的陡崖、中头屿、礁列岛以南的钟仔以及花屿以南的猫屿等。
东吉屿
该屿位于澎湖列岛最东南方,是南部岛群中最东部的一个岛峭。地形为南、北两端高,中部低的马鞍形,南北长约1.8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48公里,周围距岸约200--700米内,有浅水礁滩。潮流较强时,在岬[jiǎ]角附近发生急潮流。其南常附近急潮流转强时,对小船行驶很危险。该屿的地表,以砂、小石块交混于红土中,无可耕作的士地。其北部沿岸均为玄武岩峭壁,中部低地的东西两岸为带状沙丘。
西吉屿
该屿位于东吉屿以东5.4海里处,系高31米。其北侧为悬崖,南端附近有村庄,周围被礁所环绕。潮流强时,在岬角附近有急潮流。特别在其西端附近,因急潮流很强,小船行驶很危险。在西吉屿和东吉屿之间几个险礁上,因潮流很强,船舶在两峭之间的水道不能行驶。在西吉屿和东吉屿之间有急潮流,上述的危险地的西北侧一带,洙潮时发生急潮流。同时,强劲的西南季风,也使其和东吉屿周围成为澎湖列岛的危险地带。
猫屿
该屿为东南走向约3.3公里连续分布的一串细长小岛,由岩、礁群落构成。礁群西北端附近,有一个圆形且高79米的小岛,为大猫,大猫东侧为小猫屿。澎湖群岛是东亚候鸟迁移路线的中继站,鸟类多达15目39科200多种,有过境鸟、迷鸟、留鸟、冬候鸟、夏候鸟等五大类。过境鸟近七成,候鸟近二成,其他则为迷鸟、留鸟。论属性,则陆鸟占52%,水鸟占48%。澎湖本岛拥有各种候鸟和少数留鸟种类。猫屿是一座无人岛,因为没有任何污染,成为最具特色的海鸟聚集地,也是东北亚的飞禽乐园。
北部岛礁群
澎湖岛
澎湖岛又名“马公岛”,是澎湖列岛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岛。在澎湖岛的西南方有一大一小两个海湾相连,风平浪静时,湖面平静,故称为“平湖”。闽南方言中,“平”“彭”两字音近,故后成澎湖之名;马公之名,也是由“妈宫”两字讹音而来。从面积人口上看,澎湖是台湾最小的一个县,但是从历史上看,澎湖却是福建先民拓台的第一站, 是台湾本岛诸县中历史较为悠久的一个地方。澎湖列岛与台湾岛最短距离约24海里,西面与福建省最短距离约75海里,历史上曾是大陆移民去台湾岛的踏脚石,故有“台湾海峡之键”的称号。马公镇是澎湖县的县府所在地,镇上的天后官是全台湾最为古老的妈祖庙之一。它建于400余年前的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数百年来,天后官饱经战争创伤,又几经修整,时至今日,天后宫仍旧保持着旧时面貌。天后官前的小街,叫做中央街。旁有“施公祠”,原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建的大庙,奉祠靖海侯施琅,“将军祠”也称“施琅庙”。墙外角落里有一口大井,就是“万军井”。在马公镇的西边近海滨地带上,有一个观音亭,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亭中供奉观世音菩萨像。庙庭有二井,被称为“澎湖泉第一”,庙前有望湖亭,几曲回阑,伸向放生池中央。池中有一小楼阁,楼顶有长方形牌坊,面海横刻“望湖”二字,登临观海,气象万干。在观音亭的北侧海滨,有一处小海湾,已改为海水浴场,可游泳。澎湖岛北即白沙岛,其间有一小屿为“中墩屿”,屿的两端因海峡砂碛[qì]而成浅滩。早在清代,当地居民就在这屿两端用石头填成简陋石堤,退潮时人马步行可过,涨潮时即为海水淹没。向澎湖岛的一端叫“继安桥”,向白沙岛的一端叫“永安桥”。1936年,日本政府为军事之需,拨款改建二堤为永久桥梁,继安桥改称为“弥荣桥”,长1007米,永安桥改称“万岁桥”,长500米。桥平均高度约3.5米,宽3米。1948年,台湾当局又把桥面拓宽一倍,改为双车道。
白沙岛
该岛位于澎湖岛以北,以南紧邻中墩屿。其最高点海拔32米,南北长达6公里,北部东西宽约6公里,呈一直角形,四周多礁脉延伸。白沙岛为澎湖列岛中第三大岛,既有沙质岸,也有岩石岸,它与邻近各岛均存在连接。白沙岛又称“北山屿”“北海屿”,岛上有通梁古榕景观。通梁村是一个位于白沙岛西端的小村庄,背山濒海,风景宜人。村中保安宫前一片大广场上生长着一棵奇异的大榕树,高仅3米多,顶面宽平,像一把巨大的阳伞,其枝长到一定高度就横向生长,高度恰与保安宫顶相若。古榕树冠巨大,覆荫面积达660多平方米。除通梁古榕以外,白沙岛上到处可见石头筑成的渔家住屋,家家门口都耸竖着红砖烟肉,砌着煮咸鱼的大炉灶。从白沙岛通往渔翁岛(西屿),需经过一狭窄水道,此水道内风浪险悉,浊流滚滚,吼声不已,故渔民为之取名“吼门水道”。1970年,在此建成了“澎湖跨海大桥”。桥全长5541米,分为陆上新路、海中路堤、桥梁三个部分。陆上新路长达3061米,海中路堤314米,桥梁长达2160米。桥梁有桥墩74座,桥孔68眼。过了澎湖跨海大桥,即可看到渔翁岛。
渔翁岛
渔翁岛是澎湖三大岛的西翼大岛,所以又名西屿。“澎湖八景”之一的“西峭落霞”,就位于渔翁岛上。渔翁岛有诸多观光旅游景点,如台湾地区的第一座灯塔、台湾省一级保护古迹“西台古堡”等。
人类活动
编辑早期历史开发
澎湖列岛是中国台湾省各岛当中,最先为中华民族开拓垦殖的地方。考古发现,澎湖县有91处古代文化遗址,其中52处为史前时代遗址,39处为历史时代遗址。历史学者据此推测,在距今5000年前-4000年前左右,澎湖已有原住民生活。据历史考证,汉人在唐末或唐宋之际来到澎湖,将澎湖当做渔场往来的临时基地,南宋时,岛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并形成聚落,其中大部分岛民为闽南沿海的渔民。
战争
历史上,荷兰人曾侵占过澎湖列岛。对于荷兰人来说,相较于台湾岛,澎湖列岛更具价值,因为澎湖毗邻中国海岸线,可透过其将中国东南大地尽收眼底,既方便做买卖更方便打劫,是一个黄金地段。明代朝廷对于澎湖列岛的管治曾存在忽视和意见分歧,故西方侵略者曾两度进犯澎湖列岛,杀死赶走岛屿原住民,并在其上修筑堡垒。
航运
新石器时代,台湾海峡两岸至少存在着南北两条重要的海上交流路线:北线位于闽东沿海,大致为平潭岛台北盆地一线;南线位于闽南沿海,大致为东山岛澎湖列岛台湾西南沿海一线。跨海峡的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技术和物资的交流。技术交流包括石器制作、陶器制作、纺织技术、航海技术、种植农业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自西向东的单向传播。1996年,横穿澎湖列岛的台湾海峡隧道计划修建,这条隧道长约150公里,分为两条中线和各一条的北线和南线。其中的南线从台北省彰化市出发,经过澎湖水道抵达澎湖列岛,连接到海峡对岸的福建省金门岛。1997年,福州、厦门与高雄之间的货物试点直航正式开通;2001年,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金马澎地区实现直接往来,澎湖客货运实现直航,人员往来人数不断上升。2006年,中国福建省的商品就曾在澎湖展开展销,参展的商品主要有工艺品、礼品、家庭用品、日用品、鞋和服装等六大类,有一些是全国或福建省的名优产品。澎湖与台湾本岛有5个空中通航航点,海上客货运通航有4个港口,可作为两岸客、货运通航的中继站。
农业
澎湖传统的渔船传自中国大陆,船材以福杉(福建杉木)为主,桧木为辅。沿岸的石沪渔业、地曳网渔业、立竿网渔业是该地的特色农业类别。石沪渔业,是人类最古老的渔法之一,即用石头筑就捕鱼的“篱笆[bā]”式围墙。澎湖珊瑚礁硼发达,石材众多,便于建造石沪。石沪多用玄武岩块建造在潮差比较大的近岸浅水海区,如弧形石墙,短则数十米,长达上千米,高约2米。涨潮时,鱼群沿着沪墙游进沪房,退潮时就困在里面,巡沪时就能收获战利品。地曳网渔业,则用舢板船及曳网进渔场捕捞;立竿网和石沪捕鱼的原理相同,只不过以用过即收的网具来取代石墙而已;养殖渔业则为其他产业提供大量的鱼、虾、花枝、牡蛎、紫菜、九孔和珍珠等。
环境问题和保护
编辑环境问题
干旱盐碱
澎湖列岛气候夏凉冬暖,是台湾省雨量最少的地方。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但是干旱期长达180天左右。强劲的东北季风导致澎湖列岛风力强大,也成为气候的主要控制因素。这不仅影响到农林植物的生长,而且对土壤构成很大的破坏。另外,岛屿的土壤盐份偏高,同样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当地现代植被多为矮草和灌木。
岛屿升降
澎湖列岛新近纪火山岩系和沉积夹层的形成,与新构造运动的增强紧密相关。新构造运动不等量的水平扩张和沉降或倾斜沉降,使大陆东侧的沿岸在总体上呈构造下沉港湾海岸。包括澎湖列岛在内的台湾岛屿由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而强烈上升。
环境保护
近年来,台湾地区逐步建立了以“海洋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海洋法体系, 采取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强化污染的防治与应变机制。此外,该地区还陆续颁布了其他法律与行政法规, 如“商港法”“渔港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风景名胜
编辑澎湖列岛上,分布有澎湖八景,分别是奎璧联辉、太武樵歌、龙门鼓浪、香炉起雾、天台远眺、虎井澄渊、西屿落霞、案山渔火。
奎璧联辉
位于湖西乡北寮[liáo]村海滨。奎璧山是一座典型的陆连岛,从海上遥望,形似一“龟”一“鳖”,文人附会,易以“奎”、“璧”雅称,取其近音。“奎璧联辉”指奎、璧二星及附近群星交相辉映,也比喻为文章和瑞玉,即文风兴盛如同藏珠蕴玉。相传每当月色皎洁,月光映照山壁,再反射人海,形成“双月争辉”奇景,因而有“奎璧联辉”的美名。清道光年间,澎湖进士蔡廷兰歌咏澎湖八景时,将它列为第一景。沿木造步道行走,可见玄武岩景观;从奎璧山上可以远眺鸡善、白沙乡的员贝、鸟屿、吉贝诸离岛,山顶景色宜人。山上有镇风避邪的石敢当,以及过去的碉[diāo]堡、壕沟等军事设施。从沙滩到另一小岛赤屿之间的海底步道,岩脉裸露,是踏浪、拾螺、拾贝的最佳地点。
图源:
龙门鼓浪
该景点位于澎湖本岛东部湖西乡。冬季时节,强劲的东北风吹袭海浪,卷起白色浪花,景色壮观。吕成家《龙门鼓浪》诗写道:“胜绩龙门旧有名,千层雪浪认分明。金鳌[áo]吞吐波涛壮,白马奔騰昼夜鸣。咰答松篁风一席,喧和雷鼓月三更。且看河鲤乘风去,声价应知十倍荣。”龙门里正角附近的海边为1895年日军侵古澎湖登陆处,曾建有“日军上陆纪念碑”,抗战胜利后改为“台湾光复纪念碑”,里正角下方有一个巨洞。
图源:
香炉起雾
香炉屿位于澎湖本岛湖西乡尖山村外海,满潮时面积0.0015平方公里,退潮时面积0.0432平方公里,周围0.0728公里。清康熙蒋疏英《台湾府志》说:“香炉屿,屿有三层,形如香炉,故俗为香炉屿。”夏季清晨,烟雾弥漫香炉屿,若隐若现,有如蓬莱仙境;黄昏时节,香炉屿隐没于大海之中,更添一份神秘之感。
图源:
天台远眺
天台山位于澎湖县望安乡,是望安岛的最高点,海拔53米,在岛的西北岸。登上山顶,遥望四周,澎湖诸岛,历历在目。放眼草原、牛群,宛若置身塞外牧野。山顶西北方石头上的“仙脚步”,据说是吕洞宾留下的。
图源:
虎井澄渊
虎井屿位于距离澎湖县马公市南面7海里处的海中,面积2.133平方公里,岛上四周有玄武岩柱状节理,左连东山、右牵西山两大玄武岩块,中间地峡约100米宽,形成标准的陆连岛地形。退潮时,露出蕨类植物,从海崖上俯瞰海面,展现出十分清澈的景象。
图源:
相关文化
编辑传说故事
女娲撒石造成说
往古之时,盘古开天辟地,宇宙秩序,方始建立,有“天圆地方”之说,即地有四维连成四方,四方犹如四柱擎天,天如车篷,圆笼于地。后来,共工与颛顼争雄,兵败不周山,脱身不得,愤恨以头触山,只听到一声天崩地裂,共工脑浆进溅而亡。天柱折断,地维倾毁,西北一角天破,天河之水滔滔,淹死人畜无数。于是,女娲上昆仑山顶探五色宝石,用烈火炼四十九日,手捧熔浆,修补断缺天口,直到滴水不漏为止。从此,苍穹复明,人民欢乐。女娲补天以后,将多余的宝石顺手从西北撒向东南,散落沧淇,星罗棋布,造就了澎湖群岛。
吕洞宾造成说
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叙述了这则八仙过海的故事。有一次,八仙过海,正好吕洞宾急于“出恭”。云端之上,这位仙人只好左脚踩着浙江天台山,右脚踩在福建闽南山,大开“方便”之门。仙屎撒落在东南大海中,就成为澎湖群岛。这一踩,还把浙江天台山踩到了澎湖望安,留下“天台仙迹”的足印;同时也把闽南山头踩到澎湖西海域,成为今天的“花屿”,花屿亦印着吕洞宾足迹。后来,八仙云游四海之后,经过澎湖,深感景色之美,又在西屿乡海滨,化出八座山丘,作为安息之所,为如今的“八仙山”。八仙还在澎湖的天台山上聚会下棋,据说天台山文石,就是当年众仙下棋遗留的棋子,经过了岁月的磨洗,而变成文石。另一则与吕洞宾有关的故事,是李铁拐嫉妒吕洞宾英俊潇洒,很有女人缘,拿拐杖想偷偷地打他,吕洞宾一发现,脚一踏就飞走了。事急不小心,他的仙圈掉下打碎了,那碎片就幻化成澎湖群岛。
东海龙宫说
自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问世以后,许多人相信东海龙王宫就在澎湖。《录异记》说:“海龙王宅,在苏州东。入海五六日程,小岛之前,阔百余里。每望此水上,红光如日,上与天连,船人相传龙王宫在其下矣。”后来,日本人借题发挥,编造了《桃太子游龙宫》《浦岛太郎游龙宫》等故事,结局与桃太郎一样,都盯住朝鲜、台湾、澎湖,鼓吹说到了这些地方,可以带着金银财宝荣归故里,其用意在鼓励国民向这些岛屿扩张侵略。
东海仙岛说
秦汉时期,中国重黄老之说,流行方士求仙丹不老之药,目的地都是“东海仙岛”。仙岛,即战国列御寇在《列子》中说的,渤海之东有无底之谷,名日“归虚”,当中有五座山,叫“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而且“五山之根无所连着,常随潮波往还”。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说:“澎湖则古之方壶。”人海求仙丹的人,便是早期的澎湖移民。澎湖也成为人们“理想中的仙乡乐土”。
彭胡和白沙的故事
很早以前,台湾是与大陆相连的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对夫妇,生了个大胖小子,因为下巴长着一摄蓬松的小胡毛,便取名“蓬胡”,久而久之,便成“彭胡”了。邻居一对夫妇,生了个漂亮的小姑娘,两眉之间长了个晶莹的小颗粒,像白沙子一般,就取名叫“白沙”。彭胡与白沙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逐渐长大,每天清晨一起出海捕鱼,黄昏又双双回归。有一天,他俩正在海边戏水,突然一声巨响,狂风大作,波涛涵涌,台湾半岛随即向东飘去。彭胡和白沙也随着漂离了大陆。眼看着岛屿离大陆越来越远,他俩心急如楚,彭胡乱扯着自己的胡须,白沙狠揪着眉间的颗粒。两人胸中都喷出一团火焰,化作两道白光直冲云霄。忽然间,半空中响起了鼓乐之声,一朵五彩祥云冉冉飘下,彩云上站着妈祖娘娘。她告诉大家,飘去的这个岛屿原是拴在大陆石柱上的,天长日久,石柱断了,才被大鲨鱼拖往东海大洋;幸好,这岛屿的石脚还留在海底,只要栓住石脚,岛屿就不动了。她带来一一箩筐杨梅,人吃了一粒杨梅,就会化作一颗大钉子,只要有几十颗大钉子,就可以把大石脚钉牢。彭胡和白沙吞下杨梅,化作两颗大钉子,随后,又有几十个人吞下了杨梅,都化作钉子,把飘移岛屿的石脚钉牢在海底。后来,渔民们为了怀念彭胡、白沙这两位好青年,就带着其他几十位好乡亲,划船到海峡中去寻找他们的踪迹。突然,他们发现海峡中现出一群岛屿,一共64个,于是便把最大的岛屿命名为彭胡岛(谐音澎湖岛),其旁的小岛叫白沙岛。
文艺创作
潘安邦《外婆的澎湖湾》
1979年,台湾音乐人叶佳修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认识了歌手潘安邦。为了制作潘安邦的第一张专辑,两个人谈了整整一个下午。潘安邦把他认为最重要的事都告诉了叶佳修,包括他从小跟着外婆长大的故事。这种祖孙情触动了叶佳修的情感,他根据这种感受创作出了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潘安邦当时曾从台北打长途电话到澎湖,在电话里,他为外婆唱了这首歌。《外婆的澎湖湾》不仅打动了潘安邦的外婆,也打动了无数歌迷。1979年,潘安邦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外婆的澎湖湾》,这首同名主打歌后来被很多歌手翻唱,成为台湾校园民歌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外婆的澎湖湾》也是早期进入大陆的“台湾校园歌曲”之一,只不过原唱者的名字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一直到198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陆的观众才在电视荧屏上,见到了这首歌的原唱——来自中国台湾的歌手潘安邦。这首歌也成为连接两岸同胞的纽带和共同回忆。
太武樵歌
太武山位于湖西乡,过去这里曾以唱山歌“四句联”著称,展歌吹落日,傲啸過行云。山歌有“案山渔火如星斗,太武山歌叶管弦。”(许缙[jìn]婴);“夜静案山渔火近,更闻太武白云返。”(吕成家);“太武山歌断复续,案山渔火暗还明。(纪双抱)”等,此外还有闽南语山歌。
吕泽之“澎湖系列”文学作品
台湾作家吕则之的澎湖小说,体现了一种来自远古的、最初的生活原型,而澎湖列岛即为这种原型的参照对象。吕泽之的文学作品具有丑陋、畸形、还原真实的特点,主要表现人性的冲突暗晦、原始性爱与现代伦理的冲击、死亡与存在, 采用意象隐喻的书写方式。台湾评论家叶石涛在为“澎湖系列”文学作品之《海烟》所作的序言中, 就认为《海烟》是以澎湖岛屿为背景,描写澎湖居民风土人情的小说。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