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村区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芳村区位于广州市西南端,三面临江,水陆交通发达,是广州市通往省内西南各县、市的门户,面积4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386人,有华侨、港、澳、台同胞近6000人。民国元年(1912),撤府级建制,县直属省。今芳村地区花地河以东属番禺县,花地河以西属南海县。民国10年(1921),广州正式成立市政厅,下设公安等6个局。芳村设公安分署,纳入广州警察区域。今芳村地区仍分属广东省番禺县、南海县。民国1...

芳村区位于广州市西南端,三面临江,水陆交通发达,是广州市通往省内西南各县、市的门户,面积4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386人,有华侨、港、澳、台同胞近6000人。

历史沿革

编辑

民国元年(1912),撤府级建制,县直属省。今芳村地区花地河以东属番禺县,花地河以西属南海县。民国10年(1921),广州正式成立市政厅,下设公安等6个局。芳村设公安分署,纳入广州警察区域。今芳村地区仍分属广东省番禺县、南海县。民国12年(1923),广州始定市界。今芳村地区的石围塘首先划归广州市。民国20年(1931),原属南海县管辖的山村、南塘划归广州市。民国26年(1937),番禺县崇文二十四乡(今花地河以东地区)正式划归广州市,成立崇文区(今芳村区)。今芳村地区分属广州市、南海县。民国35年(1946),原属南海县管辖的葵蓬、凤溪、西滘[jiào]划归广州市。民国36年(1947),广州市政府将市区划为28个行政区。芳村地区设芳村、崇文两个区公所。市警察局在芳村地区设芳村警察分局和崇文警察分驻所。划定以下芳村下涌为界,北属芳村区管辖,南属崇文区管辖。1949年11月15日,芳村、崇文两个区公所合并成芳村区。自此,芳村区成为单独直属广州市的区一级行政单位。1954年6月,撤销芳村区。所属冲口、山村、芳村和花地4镇划入河南区(今海珠区);所属沙涌、鹤洞、东塱[lǎng]、西塱、南漖[jiào]、东漖、茶滘和葵蓬8乡划入新滘区(已撤销)。1959年4月,原属南海县的龙溪、海北、海中、海南、增滘、秀水划归广州市,并入新滘区(已撤销)的鹤洞公社。至此,今芳村所辖区域全部划入广州市。1960年5月23日,成立芳村人民公社,后改为芳村区,受广州市管辖。1961年11月,广州市荔湾区的石井,海珠区的新洲、新风、新滘,越秀区的三元里、嘉禾、龙归等7个人民公社划入芳村区。1962年5月,再次撤销芳村区,芳村地区归广州市郊区(今白云区)管辖。1985年,由于市区发展需要,再次成立芳村区,广州市划分为八个区,即:越秀、荔湾、东山、海珠、芳村、白云、天河、黄埔。2005年4月28日,撤销广州市芳村区,将原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芳村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芳村区位于广州市西部。北、东面临珠江(南航道),与白云区石井镇、荔湾区、海珠区隔江相望,南靠珠江的佛山水道,与番禺区大石镇、佛山市南海区平洲镇相邻,西与南海区盐步、黄岐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13°10′~113°16′,北纬23°02′~23°07′。东西最长处8.8公里,南北最宽处8.3公里,面积42.6平方公里(1993年经市测定包括珠江水面面积实为46.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芳村地区地处三水盆地,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白垩系地层,多为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出露在本区东部石围塘至白鹤洞,南部东塱、西塱至海南、西部广佛路口、五眼桥、东漖、增滘、海南一带。第三系地层,多为粉砂砂质的砂质泥岩。分布于本区五眼桥以及龙溪村的沙溪一带。第四系地层,为最新沉积层与残积层,多为淤泥及泥质粘土和残积粘土、亚粘土。芳村地区大部分为第四系地层所覆,次级断裂不甚清楚,之前从桥东、石围塘等地的工程钻孔资料初步证实,存在一条北西西向的石围塘--白鹤洞断层。芳村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北缘,平均绝对高程5.5~5.8米,相对高差2米左右,多为第四纪堆积层,厚1.5~30米。在白鹤洞一带,有顶部高程相差很小的小山岗群,台地东西长约1000米,最高标高25.2米,属二级台地。海北村、海南村各有一座小山岗,岗顶标高17~20米,岗体保留不够完整,且面积很小。

土壤

芳村区内耕地土壤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土,属一个土类,15个土种。其中泥肉质泥田、泥田占耕地面积的75.2%以上,属高产田。咸田(发赤田)占区内耕地面积的20%左右,属低产田。非耕地为薄层红壤。

气候

芳村区地处北纬23°,置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亚热带,境内气温较高。因临海(距南海海岸线仅100公里左右),受季风环流控制,所以气温虽高,即便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夏季,也极少酷暑天气;1991-2005年,气温最高的一天(1998年8月4日)也仅为36.5℃。又因南岭山脉具有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天然屏障作用,故冬天无严寒,1993年1月是1991-2005年中月平均气温最低的一个月,月平均气温11.9℃。

水文

花地河位于广州市芳村区内,是珠江西航道的一条支流,呈南北走向,南连接平洲水道,北连珠江西航道,南端最宽处为148m,北端最窄处为40m。花地河全长8.44km,集雨面积28.4km2,素有“水秀花香”之称,被芳村人民视为“母亲河”。花地河流域内河网密布,有南方水乡特色,沿线共有13条河涌汇入,分别是葵蓬涌、茶滘涌、西漖涌、东漖涌、广佛河、增滘涌、白鹤涌、菊树南涌、剑沙涌、棉村涌、赤岗涌、西塱涌、南滘西涌。

行政区划

编辑

截止2005年,芳村区下辖9个街道(68个社区居委会):花地街道、冲口街道、茶滘街道、白鹤洞街道、东沙街道、东漖街道、石围塘街道、海龙街道、中南街道。政府驻地芳村区芳村大道西2号

人口民族

编辑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芳村地区普查人口为32.38万人(家庭户为8.22万户),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6.78万人(4.22万户),第五次与第四次相比,普查人口数增加了92.94%,年递增6.79%。截止2004年,区内常住人口增至18.77万人(6.35万多户),比1991增加4.41万人。人口变动的趋势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迁入多于迁出。1991-2004年,全区共出生2.37万人,死亡1.60万人,增加7689人;同期迁入人口19.04万人,迁出15.10万人,增加3.94万人,14年内机械增长是自然增长的5.12倍。

经济

编辑

综述

2001年区国内生产总值274997万元,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10万元,减少1.2%;第二产业增加值109908万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50579万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继续向第三产业倾斜。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5.3:40.0:54.7。

第一产业

20世纪90年代,芳村区的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下降。农业生产虽日见萎缩,但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则快速增长。2004年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7.68亿元,比1991年的4.47亿元增长7.91倍,主要得益于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

第二产业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工业依然是区内三大产业的主体,1991-2005年9月,是芳村区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的15年。2000年,全区工业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7.04倍,年均递增23.18%。2004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1.51亿元(区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不宜与1991年对比),比2003年增长5.5%。

第三产业

2004年上半年,芳村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增速快于其他区15~2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大幅度增长,使该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位居全市各区之首。区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完成生产总值378135万元,同比增长18%,比全市平均水平增速高出1.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位居市属各区前三甲,经济进入新一轮回升期。

文化

编辑

区名由来

同治十年(1871)《番禺县志》卷二舆图、卷三舆地卷中第一次出现芳村地名(芳村是茭塘司茭塘都的一个村),清同治《南海县志》亦然。此前的省志、府志、县志一般不记村名,故区名芳村很难从史志类书籍中得到进一步考证。说法一:最早来芳村定居的是方姓一族,故名方村,后因广植花木而改名芳村。据考证,宋开禧元年(1205),从南雄府始兴县南迁珠江三角洲的33户98人(一说97人)中并无方姓人氏。说法二:芳村原称“荒”村,此名太俗,亦因广植花木而四野芬芳之故,取其谐音而将荒村改称芳村。但是清代以前,芳村地域并不荒,大通港、大通寺、八大名园、黄大仙祠等曾盛极一时。说法三:南汉时,现芳村地区有一园林,名芳村园,芳村由此得名。此一说法源自1993年,由芳村区地方志编纂[zuǎn]委员会出版的《岭南第一花乡》之序二。序二云:“据《南汉纪》载,当时广州‘宫城左右,离宫数十’,诸如刘王花坞、泮塘、芳华园、芳村园……,不胜枚举。”《广东通志》、《广州府志》、《番禺县志》、《南海县志》等旧志中均有关于刘王花坞的记载。条目刘王花坞云:“刘王花坞在泮塘,名华林园,其芳华园、芳春园俱在城北,飞桥跨沼,林木拥夹如画。望春园在城南二里,独花坞故址,宋末犹存。芳华苑在千佛寺侧,桃花夹水,一二里可以通舟,已尽为民居。”可见,这些带芳字的历史园林均不在芳村,而且亦无芳村园的记载。说法四:芳村由芳圃谢村演变而来。芳圃谢村者乃番禺莘田(今花都区北兴镇莘田村)谢氏之始祖,生于元朝,是宋开禧元年(1205),由南雄府始兴县牛田村南迁番禺大田村(今白云区江高镇大田村)的谢氏始祖谢忠卿(俗称六郎公)的第7代孙。芳圃的次子义叟(谢伯颜)迁往番禺县芳村,乃芳村谢氏之始祖,义叟定居芳村,大约是明洪武时期(1380年前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孙中山文献室存有《番禺芳村谢氏族谱》,该族谱对谢氏迁移过程有详细记载。《番禺芳村谢氏族谱》附有《重修芳圃公墓碑志》一文,碑文由广西上石西州知州谢元光(谢芳圃远孙)记于明嘉靖丙辰年(1556)秋。碑文云:“祖芳圃公,原居大田乡,为七世,墓在杨武都眠羊岭。盖祖之税山,自宋而卜葬者也(原注:宋字应改元字,芳圃公生在元时,此云宋者,因前人之讹,而未考订改正也。)厥后子孙繁衍,析居若大田、若莘田、若市桥、若芳村,皆祖之远裔。”从《重修芳圃公墓碑志》可以看出,在明嘉靖年间已有了芳村二字的文字记载,比开头所说的《番禺县志》早了315年,有440多年了。至此,芳村是否由芳圃谢村演变而来,有这种可能,但并无根据。

芳村区

历史回顾

芳村地区,古代原是古海和沼泽地,现今到处还可以发掘到贝壳层,海北斧头岗可以清晰看到古海冲蚀的痕迹,这里水草丰盛,一度曾是巨型古脊椎动物恐龙活动之地。七十年代,广州钢铁厂在挖掘地道时,第一次发现恐龙蛋化石,处于同一地域的平洲。1987年在修筑公路时,又再次发现恐龙蛋化石,而且保存比较完整,经专家鉴定是属于同一类型的恐龙蛋化石。这些发现,证明了芳村这一带在中生代确曾是恐龙之乡。秦汉时代,那时候这带只有几个沙洲露出水面。在《永乐大典》中的《广州府地图》里,也只标有大通寺,西林巡检及一个无名岛,这三个岛按位置应是今花地、海北、鹤洞等地区。芳村地区最古老的地名是“芙蓉沙”,俗叫“海心沙”。据传“芙蓉沙”之得名,来自南越王赵佗。当年那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赵佗率群臣登越王岗,遥望海中浮出的几个小岛如出水芙蓉,即命名“芙蓉沙”。当地至今还留传着“赵佗孙太子到芙蓉沙避难”的传说。芳村地区有文字记载的是从南汉开始。《南汉书》卷十七‘列传’第十一僧达岸条:“僧达岸,名志清,姓梁氏,新州人。一日,渡城河西,阻风,登南岸,爱其地僻,奏请移居。后主为发帑藏建宝光寺,使驻锡焉。于是大阐宗乘,参学至者,舍不能容,多就田间结庐居”。南汉时的“城河西”是指石门、灵洲一带,而要渡的河则是今珠江大桥至石门这一段,“阻风登南岸”的“南岸”正是花地这一角,大通寺所在地。“多就田间结庐居”,说明花地这一带当时已有村民聚居。唐代芳村南部大部分是海滩和芦苇荡,而与唐代有关的地名有“大王滘”(大黄滘)和“黄巢墩”。黄巢墩在大王滘边南漖一侧,现属南漖花果场范围,传说是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进入广州后,将一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及番商押到此地处死,故这一块千年前的刑场,一直被人视为凶险之地,长期荒芜。每有龙船过此,都要握偃旗息鼓,已成通例。至于大王滘,是指东塱至南漖的一条人工河。其得名一说是黄巢进军广州时在珠江受阻,利用原有河汊[chà]一夜之间加工开成河道,突然绕到唐军背后,攻下了广州,其后又利用此处附近荒洲做刑场;一说与明代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兵败至此有关。地方父老相传,言之凿凿,有待历史学家考证。宋代,花地开始繁荣。据番禺县志记录。大通镇是宋代广州八大镇之一。《芳村地名志》资料也表明,芳村地区绝大部分居民,是宋代或宋代以后由中原南迁而来的。大通镇因大通寺而得名,大通寺原是南汉宝光寺,宋政和六年(1116年),由经略使觉民题额“大通慈应禅院”,大通寺因而得名。寺里有烟雨井,能预报天气,雨前井里会冒出烟霞,是广州的一大奇景,称之日“大通烟雨”,宋代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在当时广州是外贸的重要港口,现今芳村白鹅潭西侧的大通古港,也是宋代重要港口之一,这里水深港阔,港内与大细海、中澳连成一片,风平浪静,也是一个较好的避风塘。宋代的芦苞水及官窑附近的西南涌,是水上交通要道,西江和北江的航船,到广州都先经过大通港。据《粤东笔记》记载,这个港口经常的航线有三条:往东可通虎门,从惠州出海抵潮州和福建;出海往西可抵雷州、廉州、琼州;往北循北江而上可达韶关、南雄。宋代为方便使臣及官员来往及传递文件,在大通港设有大通铺,这是广州向西南及粤北从水上传递文书的第一站。在此不远还设有“西林弹压”,据《大德南海志》记载,它属广州经略司管辖,驻兵六十人。白鹅潭在当时被称为鹅湖,《甘蕉蒲氏家谱》记宋代广州之盛中有“贡舶商帆,鹅湖云集,阛[huán]阓[huì]之盛,溢郭填城”。白鹅潭得名始于明代,《广东新语》卷四中说:“珠江上流二里有白鹅潭,水大而深。每大风雨,有自鹅浮出,则船楫[jí]坏。丙申五月朔。二自鹅状如小艇,随波而下,时无风雨,舟经此皆见之。……相传黄萧养作乱,船经此潭,白鹅为之先导”。在历史上,白鹅潭有很多可歌可泣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事迹。

文物古迹

民俗文化

扒龙舟因芳村地区是水乡,河道纵横,因而半数以上的乡村,皆有龙船,每年的端午节都进行竞渡活动。佳节前的农历四月中旬,便纷纷从河涌中把龙船挖起来,把龙船的淤泥清洗干净,涂上油,再用藤条把龙船的各个座位的横板,和中间的一条大的龙筋,互相捆缚好连系起来,以使整条龙船船身加固。便于赛龙时,站在船头船尾的人,将龙船震动时不会损坏,加快龙船的快速前进,以取得好的名次。赛后,互相聚会,交流生产经验,增加了村与村、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这一传统的体育活动为团结起来。生菜会坑口生菜会,是芳村区坑口村村民到观音庙上香之后开展的一种民间民俗传统活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举行,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观音庙“观音开库”的日子,附近的村民及信众前来上香向观音“借库”,广州、佛山等地的群众也纷纷前往参加。“借库”顾名思义,就是向观音大士借东西,例如:借财、借运、借业,祈求在新的一年里有好兆头,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过上好日子。同时,由于“生菜”与“生财”谐音。民间借生菜寓意“生财”。以观音庙为中心是生菜会的主要活动场地,每年众多善男信女前往烧香,祈求神灵赐予好运。迎春花市广州有春节逛花市的习俗。它是由古代的花市、夜花市逐渐发展形成的。迎春花市,又称“行花街”,在每年农历年的最后三天举行。在这三天里,花市从清晨到午夜向公众开放,除夕之夜达到高潮,正月初一早晨2时结束。花市期间,教育路、多宝路、滨江西路、东川路、陆居路和荔湾路一带,长街如锦,百花争艳,游人如潮,摩肩接踵,欢声笑语,热闹非凡。黄大仙祠庙会广州黄大仙祠庙会,在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和春节初一至初七期间举行。在清末民初时期,黄大仙祠正门外搭戏台,一连演出粤剧3-7天,通宵演出,每晚有数千人观看,此外还有醒狮表演、腰鼓队表演、杂技表演。另外,还有民间工艺摆卖、黄大仙祠派米、送药等活动。庙会十分热闹,每天吸引上万人参加,连香港、澳门等地善信也赶来,成为传统习俗。重修后的广州黄大仙祠,仍然每年举行庙会活动,有数万人参加。“人日”游花地花地发达的花卉产业链既催生了热闹繁华的迎春花市,也使新春游花田成为老广州持续数百年的传统。正月里,天气和暖的时候,人们几乎倾城而出,涌入花地赏花游园。青年男女更是坐着画舫,沿着花地河顺流直下,在花海里穿梭,时而在浓密树荫下栖息,从往来的杂货艇、粥粉艇上要买点小吃,着实惬意。百日维新领袖康有为也曾于光绪二十二年举家畅游花地,写下诗句“烟雨井边春最闹,素馨田畔棹方回。千年花棣花犹盛,前度刘郎今可回”。岭南盆景艺术“岭南盆景艺术”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盆景艺术创作者在历代盆景艺术熏陶或师传口授下,受岭南地理、气候、植物(石种),以及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欣赏习惯影响,结合作者思想、性格、艺术修养,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岭南“自然,层次清楚,自然生长,自然修剪”的盆景艺术风格。芳村区是岭南盆景艺术的发祥地,明代以前,花埭[dài](花地)已广为栽培树桩盆景栽培,历史悠久。

芳村区

交通

编辑

芳村区是广州市通向珠江三角洲各市以及粤西的交通咽喉。全区三面临江,河岸线长,境内河涌纵横,大小码头遍布,水路四通八达,可由珠江口直入南海通往世界各地。区内的滘口客运站和芳村客运站是广州市重要的客运枢纽,班车主要发往粤西、广西等地。陆路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路网遍布芳村区,6座跨江大桥或隧道与市内各区相连。已有地铁广州地铁1号线、广佛线;在建或规划地铁广州地铁10号线、广州地铁11号线、广州地铁22号线、广州地铁28号线、佛山地铁11号线途经芳村区。

社会

编辑

教育事业

芳村地区学校众多,实力雄厚,教育资源丰富。规模较大的学校有:广州市真光中学、广州市荔湾区真光实验学校(初中部)、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广州市汾水中学、广州市第九十三中学、广州市花地中学、广州市金道中学、广州市东漖中学、广州市文伟中学、广州市培英中学(现属白云区教育局)、芳村小学、广州市芳村实验小学、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广州市林凤娥小学、广州市正南街小学、广钢小学、广州市何香凝纪念学校等。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大力发展花卉、茶特色文化,不断丰富地域文化内涵,地域文化品位不断得到提升。区少年宫、区文化中心已相继建成,9个行政街都建起了文化站、社区居委会建起了文化室,丰富了少年儿童与市民的文化生活。涌现出丽霞等一批优秀文艺创作者。图书馆与文化馆建设步伐大大加快,1999年,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04年,区文化馆被评为省一级文化馆。

医疗卫生

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设施渐趋完善。2004年,区内有区属与驻区医院11家(3家是三级甲等医院),各类门诊部24家、社区服务中心与农村医疗卫生站32家。新修或改建了4家区属医院,更新了医疗设备,面貌焕然一新。区内医疗机构共开设病床1797张(区属医院218张)。所有医疗机构有医务人员1816人(区属医院520人)。区属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抢救出心搏骤停达15分钟的脑死亡患者和全身严重创伤达10多处、已呈现出血性休克的病患,断手再植手术获得成功。涌现出广州市“名老中医”吴耀南、全国“白求恩式先进医务工作者”苏宗贤等优秀医务工作者。

社会保障

2000年,组织市残联康复中心和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专家,对全区250多名白内障残疾人,分5批进行重点检查,对77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000年,区残联积极配合区卫生部门抓好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工作,认真推广使用精神病人综合防治康复统一表卡,认真落实精神病人检测工作,检测出精神病人1037人,检出率达到6‰。对精神病人的看护和治疗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1991—2000年,区内残疾人就业十分困难,主要靠区内40余家残疾人小型企业就业,只能安排200人左右。2000年底,全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579人,已安排就业508人,就业率达到87.7%,超过了省市残联要求在2000年底前达到就业率80%的要求。对没有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按市政府的规定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999年收取27多万元,2000年后,每年收取58万元左右。

旅游

编辑

芳村花地在南汉时,属皇城南七寺景区。宋代,有“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烟雨”就位于花地大通镇的大通寺内。明万历年间,花地已成为“有花园楼台数十”的园林繁盛地区。只可惜,抗日战争时期,风景如画的花地古代园林和美景荡然无存。许多古建筑被摧毁,只剩部分仍保存完好。

代表人物

编辑

芳村区历史上涌现出众多风云人物。有被称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梁佩兰,作家黄世仲(黄小配)、梁纪佩,著名革命活动家何香凝,农运领袖黄谦,以陈锦生为首的裕安围九烈士,均是芳村人士。教育家潘达微,岭南诗坛领袖人物之一的张维屏,诗画家邓大林、梁修,变法维新领袖人物康有为,农运领袖林宝宸,画家苏卧农,作家黄谷柳等曾在芳村有过重要活动。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伟人也在芳村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芳村区

获得荣誉

编辑

1992年、1994年至1997年,芳村区都被评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一等奖。1998至2000年,芳村区连续3年被评为“一年一小变”优胜区,2001年被评为“三年一中变”优胜区。1993年、2001年芳村区荣获“双拥”模范区称号。2002年,芳村区被授予广东省和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2004年,授予芳村区团委“全国团建先进县(市)”的荣誉称号。2005年,芳村区正式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评估组的评估,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区”。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928/

(868)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地理环境
  3. 位置境域
  4. 地形地貌
  5. 土壤
  6. 气候
  7. 水文
  8. 行政区划
  9. 人口民族
  10. 经济
  11. 综述
  12. 第一产业
  13. 第二产业
  14. 第三产业
  15. 文化
  16. 区名由来
  17. 历史回顾
  18. 文物古迹
  19. 民俗文化
  20. 交通
  21. 社会
  22. 教育事业
  23. 文化事业
  24. 医疗卫生
  25. 社会保障
  26. 旅游
  27. 代表人物
  28. 获得荣誉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