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下辖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武汉市北部,东邻新洲区、红安县,北接大悟县,西连孝感市孝南区、孝昌县,南隔长江分别与东西湖区、江岸区、江汉区、青山区相望。总面积226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黄陂区共辖15个街道、1个乡。黄陂区政府驻地位于前川百锦街230号截至2022年末,黄陂区常住人口为124.27万人。
名称由来
编辑侯喜(唐)所撰《黄陂记》称,“黄陂在汝洲,汝洲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由来也”。对邑名后人持有多说,一说黄陂地处湖(陂)滨,春秋时又属黄国,与先民对故国的怀念有关。
历史沿革
编辑先秦
据考古发现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三苗氏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区南的盘龙城,是长江流域迄今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城。
今黄陂区境古为荆州之城。春秋属黄国之地,楚成王灭黄归楚。
秦汉至三国
西汉时期属江夏郡,今境东北部为西陵县地;西南部为安陆县地。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使黄祖于县东筑黄城镇(又名西城子,在今六指店区寨上湾)拒吴。以此地当江、汉之口,拒吴侵轶,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名黄城镇。
三国时,属魏国荆州和豫州。西南部属荆州江夏郡安陆县;东北部属豫州弋阳郡西陵县。魏国又析西陵县西南,即今天境域之东南部为石阳县,隶江夏郡。赤乌四年(232年),弋阳郡一度为吴国所有。
魏晋南北朝
晋朝沿魏制,石阳并入西陵县。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安陆县人朱伺为陶侃将,分安陆东界置滠阳县,治所牛湖堡(县南藤子岗附近)。今境西南部遂属滠阳县。
南朝宋,属郢[yǐng]州。西南部属江夏郡滠阳县,东北部属西阳郡西陵县。南齐同宋。另置木兰县(属司州安蛮左郡),跨及今境北部。梁时仍分属3县:西陵县隶属未变;滠阳县一度属濠[háo]州,天监十三年(514年),属湘州梁宁郡;木兰县改称梁安县,属光州梁安郡。梁朝后期,江北疆域渐人北朝。西魏改梁安县为梁兴县,属巴州齐安郡。北齐改梁兴县为梁安县,属湘州(后改北江州)梁安郡。陈太建五年(573年),陈伐齐,郢州刺史李综克滠口,隶江夏郡。
隋唐五代
隋朝属黄州。大业五年(609年)以后隶荆州、永安郡。今县北部仍属木兰县。
唐朝隶淮南道黄州、齐安郡。武德三年(620年)省木兰县置堡城县。武德七年(624年)省堡城县入黄冈。五代初属吴,后属南唐。
宋元
宋朝隶属淮南西路黄州、齐安郡。嘉定三年(1210年),县治迁至今前川街。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县尉刘曾石龙柱记其事。为避元兵,寄治鄂州青山矶(今武汉市青山区附近)。
元世祖至元12年还旧治,属黄州路,治所迁回今址。
明清
清朝隶属湖北布政使司(湖北省)黄州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隶汉阳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汉阳府。
中华民国
民国元至三年(1912一1913年),隶鄂东道,民国3年鄂东道改为江汉道,属江汉道。民国十六至二十一年(1927--1932年),直属省。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起,先后隶湖北省第二、第四行政督察区,黄冈管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黄陂,10月,先后迁研子岗余家螃、石门黄门冲。翌年又迁长堰翁家冲、塔耳岗仙台寺、黄安县吴家凹、三名寺、蔡店萧家湾、刘家山。民国三十年(1941年)又迁冯家楼,旋迁礼山县金鼓、李家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迁麻城县张店,翌年又迁礼山县宣化店,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迁还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黄陂全境解放,隶孝感专区。1959年随专区并入武汉市。1961年,恢复孝感专区,复隶孝感专区。1983年11月,划归武汉市管辖。199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城关镇更名为前川镇。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湖北省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1999年3月28日正式挂牌办公。治所前川镇。至2004年,隶属关系未变。
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武汉市北部,位于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黄陂区东邻新洲区、红安县,北接大悟县,西连孝感市孝南区、孝昌县,南隔长江分别与东西湖区、江岸区、江汉区、青山区相望。区境南北最大纵距104千米,东西最大横距55千米;境域周长273.5千米;总面2261平方千米。
气候
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因境域地貌复杂,又构成各种天气现象较多的小气候特点。
黄陂区年平均气温在15.7至16.4℃之间。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2.3至3.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1至28.7℃。1月和7月平均温差为25.4至25.8℃。气温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南北温差大,东西温差小。
黄陂区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分布规律为南北多,中间少;东多西少。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7月。全区为450-540毫米,其中北部为500一540毫米,南部为450-480毫米。此期各地雨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43一46%。11月至次年2月降水,最少约占全年总雨量的10%左右。雨量分布的时空差异较大,洪涝干旱时有发生,对全区工农业生产影响严重。
黄陂区年均日照时数约1540—2180小时,一年中8月最多,有253.8小时,2月最少,为 117.5小时。目照百分率最高是8月,为62%,最低是3月,为 34%。由于地形复杂,各地日照时数及百分率有差异,山地阴阳坡的差异比较明显,但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
主导风向是北风(N)频率高达 24%;其次是东北风(NE),频率为 16%;最少的风向是西风(w)频率仅占4%。风速:多年平均风速为 2.6 米/秒,每月都在2.3~2.8米/秒之间。各月最大风速都达到11.0~17.0 米/秒(5~7级)。冬半年主要是寒潮大风,夏半年主要是雷雨大风,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雷雨时阵风可达到8~10 级;在龙风线影响时,局部地区的风速可达到 12 级以上。
地质
地质构造
黄陂区处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东端、淮阳山字形前弧西翼构造部位,并有新华夏系构造和北西向构造与之联合复合。
淮阳山字形前弧西翼构造:是区境内地质主体构造,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由一系列褶皱和断裂组成。包括内弧、外弧及弧间凹陷3部分。内弧部分在泡桐店、罗汉寺、前川甘露山一线以北,主要构造形迹有双峰尖倒转背斜、塔耳岗向斜、长轩岭背斜及贩上湾压性断层。外弧部在泡桐店至前川甘露山一线以南,主要构造形迹有丰荷山背斜、丰荷山向斜。弧间凹陷部分在内弧与外弧之间,称“花园凹陷”,呈北西40度方向延伸。
新华夏系构造:构造线呈北北东一南南西向展布,与淮阳山字形前狐西翼构造的内弧部分呈反接复合。在境内,该构造体系由一系列断裂带组成。
北西向构造:在区北部和西北部,是断裂构造形迹,与准阳山字型前弧西翼构造内弧部分呈斜接复合。
地层
黄破基底地层由古老的变质岩系组成,南部为松散的近代堆积物覆盖。按地层区划,北部属华北区,南部属扬子区。主要地层单位有元古界红安群、古生界泥盆系上统、中生界白坚系和新生界第四系。
元古界红安群:距今19 亿~10 亿约占全区面积的2/3在区境出露七角山组、磨盘寨组和塔耳岗组。七角山组:区境最老的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张河、石门山、矿山、仁和店等地。其岩性组合分两个岩组:下岩组为白云石英片岩、白云钠长石英片岩、夹较多石榴钠长角闪片岩、长阳起片岩、白云钠长片麻岩、白云片岩,底部为半石墨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白云岩及磷矿层,厚度为1625 ~2111米。上岩组为白云钠长石英片岩含白云钠长石英片岩、含绿帘白云钠长石英片岩,底部为浅粒岩,厚度为 1602-2555 米。盘寨组:标准地层剖面建立在木兰乡磨盘寨,分布范围广北部由姚家集至蔡家榨南部由研子岗到王家河以南连成一片。其岩性多为绿帘白云钠长石英片岩、白云钠长石英片岩、夹较多绿帘绿泥片岩、绿泥阳起片岩绿帘石岩。厚度为1298~1625 米。塔耳岗组:标准地层剖面建立在塔耳岗,分布面积小。下岩组为绢云石英片岩、(白)云纳长石英片岩、绿帘阳起片岩夹绢云片岩,厚度为 1106 米上岩组为白云石英片岩、绢(白)云长石英片岩夹绿片岩、底部为浅粒岩,顶部为硅化灰岩、硅质层及千枚岩,厚度大于 500 米。七角山组磨盘寨组和塔耳岗组均呈整合接触。
古生界泥盆系上统:距今3.5 亿年,零星分布在区南部其岩性为灰白色厚层、中厚层石英沙岩夹砾石层及铝土质黏土岩,厚度大于319 米。
中生界白圣系:距今约1亿年,零星出露在前川的金星霞光及横店的同新一带。下部是厚层状沙研岩,紫红色粉沙岩;上部为紫红色中至细粒沙岩夹泥质粉沙岩。在金星附近夹玄武岩。该层粉沙岩结构松散主要成分是石英颗粒度细而均匀,度500米。
新生界第四系:距今350 万年,可分为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中更新统:分布在祁家湾、天河及横店西南激口东北,深积物属冲积层,下部为河床相研石,上部为河漫滩相深红色、紫色网纹状黏土,厚度10~30 米。上更新统:按沉积相不同分为残积一坡积层、坡积一冲积层和冲积层。残积一坡积层分布在前川西北,为红色沙质黏土、黏土及岩屑堆积;坡积一冲积层西起罗汉寺的星光、建中横跨前川的枣林、茅店、涂家大湾,向东直到六指店一线,为淡红色、棕红色亚黏土夹碎石;冲积层分布在泡桐店、李家集、罗汉寺西南部、祁家湾、横店、摄口西北部、前川火烧庙以及甘棠铺,为棕黄色、棕红色亚黏土,研石层。全新统:按沉积相不同分为湖积层、湖积一冲积层和冲积层。湖积层分布在童家湖、后湖、什仔湖和武湖,为棕黄色黄褐色黏土灰黑色淤泥;湖积一冲积层分布在三里及武湖农场北部,为浅黄色黏土、淡灰色淤泥质黏土或亚黏土:冲积层分布在各水系的河床及阶地上,为灰白色、灰黄色、黄褐色粉沙,亚黏土。全新统厚度大于59米。
地形地貌
黄陂区境内北部属大别山南麓西段,中部处在山麓堆积地带,南部属江汉平原长江北岸东段。地势北高南低,形成西北低山区、东北丘陵区、中部岗状平原区和南部滨湖平原区4级阶梯。低山区和丘陵区占全区总面积的36%,平原区和滨湖区占64%。
黄陂区西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属低山丘区,海拔在150~800米,有黄陂区最高峰双峰尖(873.7米)。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山坡地基石裸露;东北部为丘陵区,海拔在50~150米,地表植被不佳,水土流失严重;中部为平原丘岗区,海拔在30—50米,地势起伏不大,平原与残丘、岗地交错。资源开发早,土地肥沃,塘堰密布,是粮棉油主要产区;南部为平原湖区,海拔在30米以下,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易受洪涝灾害。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黄陂区共有大小河流31条,河流总流长,流域面积3504.3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滠水、界河、府河和注入北湖的五条河流。注入北湖的五条河流在黄陂区流程共 76.9千米,流域面积共199.5平方千米。
滠水河
滠水河在黄陂区河长约90千米,流域面积1500平方千米。落水差106.95米,流量0.88-3870秒立方米。黄陂以滠水河为饮用水源地,供水覆盖前川街、六指街、祁家湾街,以及横店街部分地区共45万人,因此,滠水河也被誉为黄陂母亲河。
滠水河前川段
界河
界河在黄陂境内流程21千米,流域面积101平方千米。为季节性河流,洪水期最大流量414 秒立方米,枯水期无明流。
府河
府河从孝感经彭家嘴流入县境,沿县境西南蜿蜓流过家山大桥后,分为两支。南支为主流,由湛家矶注入长江;北支经民生闸汇入水府河在县境内流程32千米。河面最宽为500米。
湖泊
黄陂区主要湖泊有武湖(180平方千米)、童家湖(48平方千米)、后湖(12.9平方千米)、西湖(9.24平方千米)、什仔湖(2.5平方千米),湖泊总面积252.64平方千米。
武湖
武湖在长江北岸,跨武汉市新洲区和黄破区境。武湖为长江冲积而成的天然湖泊,是由北湖、安汉湖、汤湖等子湖构成的一个面积广大的水系。北湖在武湖水系中面积最大,经过多次垦荒之后。原大湖武湖消失。分化成多个小湖泊,人们就把子湖中的大湖(北湖)称为武湖。武湖最低水位 17.55 米,最高水位 20.05 米;最小水面面积23平方千米,最大水面面积33.20平方千米;最小容积4373万立方米,最大容积11475万立方米。汇水面积约750平方千米,新洲、黄两区各占一半,承雨面积116平方千米。
武湖
童家湖
童家湖,位于黄陂区西南。湖汊[chà]西至孝感余家嘴,北面延伸到祁家湾街,南通府河。湖面长16千米,宽3千米,面积48平方千米,承雨面积475平方千米。湖底高程18.4米,最高水位24.18米,一般水位22米;养殖面积 11.1平方千米。
后湖
后湖位于府河左岸,西与天河及横店相连,东南属滠口。湖水由北向南流入府河。东西长约3千米,承雨面积185平方千米,最高水位24.6米,最低水位18.6 米,平均水深2.2米,水面12.9 平方千米。
地下水
黄陂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3种主要类型。其中,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含2个亚类。第一亚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滠水的山区河段河谷阶地。下部为中粗沙夹砾石,上部为亚砂土和细沙。总厚度 5~12 米。地下水位1~9.4米,单井涌水量一般100~500 吨/日。接受河水和降水补给,属浅层地下水。其化学特征为重碳酸钙钠型;部分受污染而形成重碳酸氯化物钙镁钠型水,为弱硬酸性中性淡水。水中铁离子含量一般超过饮用水允许指标。第二亚类:孔隙承压水。是区境内最重要的含水层位,有明显承压特征,水量丰富。分布在区境南部。
基岩裂隙水,含3个亚类。第三亚类:碎屑岩裂隙水。分布在李家集至罗汉寺及滠口丰荷山一带。钻孔单井涌水量0.13~0.33吨/日。主要为重碳酸钙、重碳酸钠和碳酸氯化物、碳酸钙钠型,为极软至弱硬碱性淡水,铁离子含量一般超过饮用水允许标准。第四亚类:变质岩裂隙水。分布在北部低山和丘陵地区,化学类型复杂,以重碳酸钙钠型和重碳酸钙镁型为主,属极软一软酸性至碱性淡水。第五亚类:岩浆岩风化带裂隙水。分布在蔡店、罗汉寺和李家集等地。含水层厚度20 ~30米,泉水流量小于10吨/日。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钠型,为极软至弱软性淡水。
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含2个亚类。第六亚类:裸露型岩溶裂隙水。分布在西北部石门山一带,含水层厚度10米右。泉水流量100~500 吨/日,其化学性质为重碳酸钙镁型,属弱硬一硬中性至碱性淡水。第七亚类:覆盖型岩溶裂隙水。分布在滠口丰荷山一带,钻孔单井涌水量6.5一6.93吨/日。岱家山大桥以北,含水层涌水量中等,钻孔单井涌水量达413吨/日。其化学性质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为软至弱碱性淡水。
黄陂区地下水开采储量日104.6万吨,每年约38亿吨。五通口以北长江 II 级阶地孔承压水区:包括武湖农场及口东部,面积110方公里,单井涌水量800吨/日,开采储量44.8万吨/日。前川街、滠水I级阶地孔隙承压水区:包括三里镇及武湖农场东北部,面积115平方公里,单井涌水量500吨/日,开采储量45.8万吨/日。府河北岸 地孔隙承压水区:滠口西南沿府河北岸一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单井涌水量220吨/日,开采储量14万吨/日。
水利
截至2020年,黄陂区有水库89座,其中大、中型水库7座:夏家寺、梅店、院基寺、泥河、矿山、巴山寨、三姑井,总承雨面积573平方千米,总库容量7157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4388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面积10.22万亩,灌溉面积68.31万亩。
南部平原湖区先后进行了汉北河下游改道、滠水下游改道、围垦灭螺等大型水利工程。先后建成武湖、后湖、四联垸[yuàn]、什仔湖泵站。北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地带,对水库设施进行了整修加固,扩宽延伸夏家寺、梅院泥、矿巴三大灌溉系统的联结渠道,使全区形成河湖相通,库渠相连,北蓄南排的水利体系。总蓄水能力达96351万立方米,控水面积1281.5平方千米,有效水量52766万立方米。
夏家寺水库
夏家寺水库,又名木兰湖,位于黄陂区东北部木兰乡境内,滠水支流夏家寺河上的大型水库。以灌溉、防洪为主。水库总库容2.896亿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79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06亿立方米,死库容9000万立方米。
夏家寺水库
土壤
黄陵区境域内土壤因成土母岩不同而异,分布有 4 个土类,9个亚类,26 个土属,90 个土种。
黄棕壤土类,为地区性土壤,分布最广。区内低山、丘陵和岗地大都属此土壤。有一个亚类即黄棕土壤亚类,下分4 个土属20个种面积5.77 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 51.29%。
水稻土类,为区内耕地土壤最主要的土类面积4.82 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42.91%。含5个亚属、17 个土属50 个种。其中:淹育型水稻土亚类,面积 0.40 万公顷,分布于丘陵、山区的高岗岭及平原的高地。这种土类水源条件差,耕层浅,肥力低。游育型水稻土亚类,面积 3.85 万公顷,分布于丘陵岗地的中下垄田、冲垄的上中部和排水良好的平昄[bǎn]。一般排灌条件好,土壤熟化程度和肥力水平高。潜育型水稻土亚类,面积0.43 万公项,多分布于低冲塘下平中部和沿湖周围,种植的水稻迟发、低产。沼泽型水稻土亚类,面积0.10 万公顷。分布于低湖区冲垄下部,渍害严重。侧渗型水稻土亚类,面积0.04 万公顷,分布于水库渠下的斜坡地带,一般冷浸、缺素。
潮土土类,为地域性土壤,分布在激水下游两岸和南部滨湖区。有 2个亚类:一是潮土亚类分2个土属、11 个土种;二是灰潮土亚类,分 2个土属7个种。面积0.53 万公顷。
石灰土土类为隐域性土壤,分布在北部低山区,有1个亚类,即棕色石灰土亚类,面积0.12 万公顷。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黄陂区国土总面积2261平方千米(339.15万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22%。其中耕地面积107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8%;园地1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7%;林地35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6%;牧草地6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水面面积35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6%。
矿产资源
黄陂区地层主要由古变质岩组成,具有开采经济价值的金属矿产资源较贫乏。可资利用的零星状分布的矿产资源有金矿、铜矿、磷、锰矿。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萤石、白云岩、河沙、红沙、高岭土、石英沙岩、砾卵石、浅粒岩、绿片岩、石英绢云母片岩及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地下水、矿泉水和砖瓦用黏土等20余种。
金矿分布石门、塔耳及蔡店三地,属小规模金矿。除石门尚未开采外,塔耳、蔡店两地均因资金紧缺,开采一年多后停采停炼。铜矿分布在李集、长轩岭、蔡店三地,铜的品位为0.75—3.96%之间,属小型矿。磷锰矿系小型矿床规模,截至2020年,磷的工业储量92万吨,锰的工业储量70万吨。白云岩3.56亿立方米,年开采量45万吨左右。河砂累计开采量在1亿吨左右,尚未开采地段及储量已不太多。红砂总储量在300万吨以上。石英砂岩的地质储量在左右,石英岩地质储量250万吨,年开采量3万吨。花岗岩地质储量,已开始少量开采和加工。绿片岩,高岭土总储量220万吨。
森林资源
黄陂区境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区北部属鄂东北低山丘陵青冈标、落叶栋类、马尾松林植被区,中南部属鄂东南低山丘陵青冈栋、楠、毛竹、松、杉林植被区,东南部属江汉平原栽培植被水生植被区。
全区植被总面积约 13.08 万公顷覆盖率为57.53%。森林覆盖率为16.7%。
植被的主要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落叶针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植物等。
水资源
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利资源丰富。全区共有大小河流31条,流域面积3504.3平方千米。全区有水库89座,总承雨面积573平方千米,总库容量7157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4388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面积10.22万亩,灌溉面积68.31万亩。主要湖泊有武湖(180平方千米)、童家湖(48平方千米)、后湖(12.9平方千米)、西湖(9.24平方千米)、什仔湖(2.5平方千米),湖泊总面积252.64平方千米,承雨面积1243.7平方千米。境内地下水储量2.,分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3种主要类型。地下水温17—,矿化度低于淡水,适宜农作物灌溉。北部还有断裂循环型地下热水。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黄陂区有野生动物种类 70 余种。分为水族类、爬行类、兽类、禽类等。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黄嘴白鹭、猫头鹰两种,省级保护动物有娃娃鱼、中白鹭以及黄陂黄牛等10余种。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