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新洲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下辖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武汉市东北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端。截至2022年末,新洲区总面积1463.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2.97万人。新洲区人民政府驻邾城街道红旗街14号。 1952年析黄冈县置新洲县,据乾隆《黄冈县志》:“邾县俗名新州,又名旧州。”唐末因地处举水冲击平原,于“州”前加“水”旁以示区别,遂名新洲。1998年划归武汉市改新洲区。 新洲原...

新洲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下辖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武汉市东北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端。截至2022年末,新洲区总面积1463.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 92.97 万人。新洲区人民政府驻邾城街道红旗街14号。

名称由来

编辑

1952年析黄冈县置新洲县,据乾隆《黄冈县志》:“邾县俗名新州,又名旧州。”唐末因地处举水冲击平原,于“州”前加“水”旁以示区别,遂名新洲。1998年划归武汉市改新洲区。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新洲原为黄冈县西半部。周属邾国,后楚灭邾,其地并入楚,名邾城。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为邾邑,属南郡。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芮为衡山王,都邾;后分南郡为江夏郡,辖邾县和西陵县(今新洲区西部)。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废衡山国,复置衡山郡;次年,分衡山郡,以邾城置西陵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以邾城置江夏郡。

三国时,先属魏,后属吴。吴赤乌四年(241年),陆逊尝以3万人戍邾。晋惠帝建西阳国,封西阳公羕为王,邾属其地;南渡后,羕废国除,称西阳郡;东晋咸康四年(338年),置豫州,治邾城;后为后赵石虎将张貉度所陷,州废。南朝刘宋改邾县为南安,属西阳郡;孝建初,以西阳隶郢州;泰始五年(469年),改属豫州;后又属郢州。齐于南安立齐安郡,隶司州;西阳郡仍隶郢州,南安、西陵,并为郡治。永元二年(500年),北魏取齐淮南地;梁普通七年(526年),收夏郡县,均沿齐制。太消三年(549年),地入东魏,均沿梁制。北齐天保元年(550年),于齐安郡立衡州。陈太建五年(573年),地入陈,废衡州,置定州,后改亭州;十年后,地入北周,复建衡州。

隋唐至宋元时期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南安为黄冈;大业初,改黄州为永安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永安为黄州;天宝初,改黄州为齐安郡;乾元年初,仍名黄州。唐光启元年(885年),迁徙黄州府、黄冈县治所于永安城(今团风县汝王城),称原州、县旧址邾城为旧州。梁、唐时,属吴;晋、汉时,属南唐;后归周。宋初,属淮南西路黄州。至宋建隆元年(960年),再度迁徙黄州府、黄冈县治所于江滨(即今黄冈市黄州镇),并于旧州置县丞署。为区别两度迁移州、县所遗旧址,改称旧州为新州,后演变为新洲。元初,属河南江北行省黄蕲州宣慰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以黄州隶湖广行省;二十九年,复隶河南江北行省。

明清时期

明初,为黄州府黄冈县,隶湖广布政使司。清代,隶湖北布政使司。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湖北省;21年(1932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25年(1936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28年(1939年)属鄂东行署区,30年(1941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属黄冈专署。1951年,新洲县从黄冈县析置,仍属黄冈专署。同年年6月,从黄冈县分划出西乡,即冈西的徐古、旧街、李集、汪集、三店、新洲、仓埠、阳逻8个区,置新洲县。1979年,全县设刘集、张店等20个人民公社,城关、阳逻两个县辖镇,涨渡湖、龙王嘴两个国有农场。公社共下设70个管理区和1个社属镇(仓埠镇)。1982年,划仓埠镇为县辖镇。1983年,新洲县划属武汉市。1983年,撤销公社,区下辖60个乡(镇),城关、阳逻2镇各下辖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事处。1998年,撤销新洲县,设立武汉市新洲区。2004年,新洲区下辖邾城、阳逻、仓埠、李集等9个街和徐古、凤凰、辛冲3镇及道观、阳逻2个开发区和涨渡湖、龙王嘴两个国营农场。2005年,全区设邾城、阳逻等9个街,辛冲、徐古、凤凰3个镇,涨渡湖农场、龙王嘴农场2个国有农场和道观河风景旅游区、火车站办事处。截至2022年,新洲区辖邾城、阳逻、仓埠、三店、旧街、双柳、李集、汪集、潘塘、涨渡湖、辛冲、徐古12个街道办事处、凤凰1个镇,阳逻经济开发区和道观河风景旅游区。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新洲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武汉市东北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端。位于东经114°30′~115°5′,北纬30°35′~30°2′。东邻黄冈市团风县,西接武汉市黄陂区,南与鄂州市洪山区隔江相望,北连红安县麻城市。新洲区最东端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端为武湖北湖之阳逻街养殖场,最南端为长江双柳叶家洲段之江心,最北端为潘塘街罗杨村之宜先湾。东西长64.9千米,南北宽50.1千米,总面积1463.43平方千米。

新洲区

新洲区地图

气候

新洲区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温暖湿润。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气温回升缓慢,冷暖变化较骤,多阴雨。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雨量最多的季节。初夏时有梅雨,盛夏天气炎热(个别年份极端最高气温可至40摄氏度以上),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常有伏旱。秋季气温逐渐下降,降水明显减少,多数年份有秋旱,少数年份出现秋涝。冬季是一年中最冷最干的季节。年平均气温16.7摄氏度,月平均气温以1月的3.8摄氏度为最低,7月的28.6摄氏度为最高。年平均日照2018.8小时,一年中,8月日照时数235.3小时,为全年最多;2月111.2小时,为最少。常年降水量1273.2毫米,年降水总量17.53亿立方米。降水季节性变化也很明显,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44.7%,春季为29.0%,秋季为16.4%,冬季为10.0%。降水日数年均119.7天,最多年份137天,最少年份97天。年平均无霜期254.2天。境内最多风向为北风,仅6月、7月盛行偏南风;年平均风速1.6米/秒。

地质

新洲区境内大地构造位于秦岭褶皱系东段桐柏、大别中间隆起带南缘,南部与下扬子台坳接壤,新洲区境内有两组断裂分别为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新洲区境内地层出露不全,层序由老至新。下元古界大别群分布在断陷盆地东部的旧街、道观河、柳河一带。其中大别群未建组分布在将军山一带,为境内出露最早的地层。主要岩性为含黑云二长片麻岩、含黑云奥长片麻岩、含黑云钾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大别群仙女庙组分布在柳河、道观河、油麻岭一带。主要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含黑云奥长片麻岩夹多层铁矿层。大别群巴驿组分布在道观河、保安寨至徐古古城寨一带。主要岩性为含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中元古界红安群主要分布在孔子河、周铁河及阳逻凤凰山一带。七角山组下段分布在旧街孔子河一带。主要岩性为角闪黑云二长片麻岩、黑云奥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白云大理岩。七角山组上段分布在凤凰及李集北部。主要岩性为白云纳长石英片岩、含白云纳长石英片岩、含绿帘纳长石英片岩夹一层浅粒岩。磨盘寨组分布在李集北部,阳逻凤凰山等地。主要岩性为白云纳长石英片岩、绿帘纳长石英片岩夹较多的绿帘绿泥片岩、绿泥阳起片岩、绿帘石岩。

地形地貌

新洲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处汇汉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的地区,以平原、岗地为主,地形较平缓,起伏不大。将军山矗立于东北端,是境内最高处,海拔675米。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山丘海拔在100米以上。地面受河、库割切,山丘各自成脉,自北向南延伸,自东向西排列。中部为岗地、平原相间,西南部为滨江、滨湖平原和江湖水域。陆地海拔高度布20-100米。山冈均系大别山余脉,经黄冈、麻城、红安等地延伸入境。河流沿山冈蜿蜒注入长江。

水文水利

水文

新洲区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8.0%。主要河流有长江一级支流举水河,倒水河两大流域,其中举水为境内最大河流。新洲区南部和西部原有大小湖泊37个,涨渡湖为新洲区重要湖泊。

河流

  • 举水河

在新洲境内集水面积约1060平方千米,干流长51.4千米,自北向南纵穿麻城,于三店份子街闸北入境,境内主要支流有东河、沙河。

  • 沙河

沙河为举水左岸一级支流,也是境内三大河流之一。境内干流全长37千米,流域面积44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56亿立方米。沙河流域有大小支流166条。

  • 倒水河

倒水河,自北向南经红安县至新洲冯家集入境,于阳逻龙口注入长江。倒水河在新洲区境内集水面积378平方千米,干流河段长43千米。

湖泊

  • 涨渡湖

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南部,东抵举水河西堤,与黄冈市团风县隔河相望,西邻倒水河东堤,南依长江堵龙干堤,北邻新洲区汪集街。涨渡湖承雨面积498平方千米,湖体地势南低北高,东西宽26千米,南北长34千米,湖底高程17米左右。据1984——2002年水温资料记载,涨渡湖最高水位为21.03米(1991年),最低水位为18.05米(1985年),最小水深0.47米,最大水深2.45米,平均水深1.79米。据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调查,平均水面面积35.8平方千米,正常蓄水位18.5~19.0米,多年平均蓄水量2.8亿立方米。

水利

新洲区水利主要用于节水、防汛抗旱、提防、农田灌溉等。新洲区有40座水库。其中,1座大型水库为道观河水库,1座中型水库为少潭河水库。

  • 长江干堤

构成长江干堤新洲段包括涨渡溯干堤(原堵龙堤上段)、武湖干堤和柴泊湖干堤,全长37.603千米。

  • 道观河水库

道观河水库水库,又名通禅湖,位于武汉市东郊的新洲区大别山南麓。管理范围总面积为5387881.02平方米,总库容1.0418亿立方米,是一座集防洪灌溉、供水、旅游等多种功能的大(Ⅱ)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是新洲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储备地。

  • 少潭河水库

少潭河水库,位于沙河支流少潭河上,建于1958年。水库管理范围总面积为1071364.64平方米,界桩埋设数量为35个,库区承雨面积25.98平方千米。

土壤

新洲区土壤分属4个土类,10个亚类,35个土属,222个土种,114个变种。土壤普遍缺硼。黄棕壤土类的旱地普遍缺钼。沙河两岸、涨渡湖地区水田缺锌。其中,黄棕壤为旱地主要土壤,有明显的淋溶淀积特征;紫色土是丘陵岗地较好的土壤之一,土质较肥沃,磷钾含量丰富;潮土是棉麦两熟地的主要土壤,成土母质为江河冲积物,有返潮现象,俗称潮土;水稻土分为淹育型、潴育型、侧渗型、沼泽型、潜育型5个亚类。

新洲区土壤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其中,黄棕壤在仓阳岗、叶顾岗、潘塘岗、长岭岗以及低山丘陵地区等地有分布;潮土主要分布在倒水河、举水河、沙河等小河冲积平原地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3年,新洲区水资源总量30.3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3001立方米,亩均3966立方米。年平均年降水量1191.2毫米,年降水总量17.53亿立方米,占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52.7%。

新洲区地表水年平均年径流量9.48亿立方米,年总径流深533.2毫米,年地下水资源总量2.43亿立方米,年地表水总量7.85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量1.72亿立方米,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8.56亿立方米。客水年平均水量21.83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23年,新洲区土地面积1463.4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6.1万公顷。截至2007年,新洲区耕地面积726232亩,其中:旱地296742亩,水田429490亩;未利用土地84813.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86%。未利用土地含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砾石地、梯天坎等。

生物资源

新洲区截至2023年,能入药野生草本植物有勃、茯苓、卷柏、海金沙、洗肝草、凤尾草、贯仲、仙人掌、石韦、金鸡脚、分经草、白果、白果叶、马尾松、松七、松花粉等209种。境内拥有鱼类21科78种,水生高等植物41种。新洲的水生经济植物主要有莲藕、菱、芡实、荸荠、芦苇等,境内的小水产有蟹、鳝、鳖、蚌等。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新洲区新增绿地面积8万多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9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49平方米。新洲区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农林间作林5个类型。境内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平衡,东北部多,西南部少。其中,针叶林(含常绿和落叶针叶林)多分布在东北部低山丘陵、西部岗地和平原湖区,通常为成片的纯林,优势树种主要是马尾松、杉树和水杉、池杉林,均为人工林;阔叶林多分布在江河沿岸及公路两侧,优势树种多为意杨、法桐、桑树、樟树等;针阔混交林多分布在平原湖区,优势树种为杨树、水杉、池杉等;竹林多分布在土层深厚的半山腰及平原地区,优势树种为楠竹、桂竹和雷竹;农林间作林,分布在全区各地,主要是果农间作,如梨树下间种棉花,板栗树下间种小麦等。

矿产资源

新洲区矿产储量较大的有8种(含亚种),依次为建筑用片麻岩、砖瓦用黏土、建筑用河砂、花岗石、大理石、型砂、建筑用砾石、玄武岩,80%以上被大中型矿产集中地占有。新洲区全系为露天非金属矿产,便于开采加工。其中,建筑用片麻岩矿主要分布在旧街杨家山、峰火山、楼寨、晏冲、王兴寨等地,基础储量530万立方米。砖瓦用黏土矿新洲区境内为塑性黏土。主要分布在徐古、新集、旧街、顾岗、辛冲、凤凰、仓埠、阳逻等地的低丘岗地。总储量2000余万吨。玄武岩矿 在境内呈S形分布,由徐古的八甲分至潘塘的姜家庙,经三店和平至贺桥一线,长40余千米,总储量约800万吨。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截至2023年,新洲区境内有野生动物18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9种,即一级保护动物1种,即小灵猫;二级保护动物8种,如貉、水獭、豹猫等;鸟类5种(鹗、红隼、小鸦鹃、普通鵟、黑冠鹃隼)、兽类2种(水獭、小灵猫)。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国家“三有”昆虫2种双叉犀金龟和中华蜜蜂。还有赤峰锦蛇、燕隼、红头长尾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鹡鸰和灰背鸫等保护动物。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7053/

(20)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5. 隋唐至宋元时期
  6. 明清时期
  7. 中华民国时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自然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形地貌
  14. 水文水利
  15. 水文
  16. 河流
  17. 湖泊
  18. 水利
  19. 土壤
  20. 自然资源
  21. 水资源
  22. 土地资源
  23. 生物资源
  24. 森林资源
  25. 矿产资源
  26. 生物多样性
  27. 动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