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江夏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下辖区,位于武汉市南部。北与洪山区接壤,南与咸宁市相连,东临鄂州市、大冶市,西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区境东西最大横距54.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3.2千米,江夏区占地面积2018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江夏区常住人口105.5万人,户籍人口66.66万人。下辖10个街道,区政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文化大道99号。 而关于江夏作为邑名的由来现有两种说...

江夏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下辖区,位于武汉市南部。北与洪山区接壤,南与咸宁市相连,东临鄂州市大冶市,西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区境东西最大横距 54.2 千米,南北最大纵距 63.2 千米,江夏区占地面积2018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江夏区常住人口105.5万人,户籍人口66.66万人。下辖10个街道,区政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文化大道99号。

名称

编辑

而关于江夏作为邑名的由来现有两种说法:

一是江夏得名以水,据《汉书》载,“江夏郡,高帝制,属荆州。”东汉学者应劭注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大意是说:自沔水分流,到南郡华容的这条河为夏水,流过南郡境内而入江,所以称为江夏。二是江夏得名于江夏山(今蛇山),“江”指长江,“夏”指夏水。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江夏区境内数10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证实新石器时代,辖域已有人类居住。商周时期(公元前1600年),汉人南迁,江夏区属荆州域的郧国,后郧国为楚国所灭;周夷王时,楚子熊渠兴兵至鄂,立中子红为鄂王,此时江夏区为鄂王国境。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先后实施奴隶主和(封建)贵族封地制。本区域属楚国,称“鄂渚”;后名“夏”,为封君夏侯领地,在次丘陵和岗状平原地区有居民聚集点和县级以下行政管理机构。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初(公元前221年),废分封制,施封建郡县制;江夏区先属南郡的州陵县,后属九江郡(郡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各地均有居民聚集点,出现集市贸易和县级以下管理机构。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汉水西设南郡,以汉水东置江夏郡,倶属荆州,江夏郡下设沙羡县于塗口(今金口街)地区,沙羡县为本区域县级行政建制之始,亦是武汉地区最早的地方最高国家权力和行政机关。建安初(196年),刘表任命黄祖为江夏太守,将江夏郡治迁移到汉阳谷阴城,并在这里开辟了大型水师基地,以重兵驻守于此。

三国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筑夏口城,并设武昌郡,郡治夏口城,而以沙羡县属之。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析分沙羡县南境之西设沙阳县(今嘉鱼县)。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称汝南县北朝时期,袭东晋州、郡、县政制。宋时,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454年),分荆州置郢(yǐng)州。梁时,为郢州江夏郡。江夏郡从隶于江州改属郢州、北新州。陈及北周袭旧制。南汝南县治涂口,隶于郢州刺史江夏郡。

隋唐至宋元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汝南县更名江夏县,迁治鄂州城(今武昌区),延用至唐宪宗元和初(公元806年),大业初(公元606年)江夏县隶属于江夏郡,治地郢城(今武昌区)。北宋初,县南境设咸宁县,开宝八年(975年),江夏县改隶荆湖北路的鄂州,鄂州治郢城(鄂州城)。元十四年(1277年),江夏县改隶湖北宣慰司的鄂州路。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鄂州路改称武昌路,治夏口(原鄂州城,今武昌城),江夏县隶之,江夏县城亦为行省治所。

明清时期

明太祖甲辰年二月(1364年),置湖广行中书省,改武昌路为武昌府。洪武九年六月(1376年),改湖广行中书省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驻武昌(原夏口)。其下辖的武昌府驻武昌城,江夏县是武昌府的附郭县(《湖北舆地记》)。

顺治初年(1644年),清朝实施省、道、府、州县四级政制,江夏县仍属湖广省。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湖广总督为湖北、湖南总督(简称“两湖总督”)。两湖总督署驻武昌城望山门内(今武昌造船厂),盐法武昌道驻武昌城,武昌府驻武昌城司门口(原中共武昌区委旧址),江夏县署驻武昌城文昌门。江夏县隶于武昌府。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废府改道,江夏县改称武昌县,初隶江汉道。1926年12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在武昌县城厢4个区范围成立武昌市,次年4月,将其划归武昌县(现江夏区)辖。1930年,隶属湖北省第一专署。1949年6月10日,武昌县人民民主政府在武昌成立,隶属大冶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1月,大冶专署撤销,武昌县改属孝感专署。1960年1月,撤销孝感专署,武昌县划归武汉市辖。同年1月,县治自武昌傅家坡移至纸坊镇,一年后复归孝感专署辖。1965年7月,武昌县改属咸宁专署辖。1975年11月,划武汉市辖。1979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昌县划归武汉市辖。1995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1996年3月,成立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截至2023年7月,江夏区下辖10个街道。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江夏区位于湖北省东部,武汉市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05′′-30°3′18′′,东经114°01′52"-114°35′38"之间。其北与洪山区接壤,南与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相连,东临鄂州市、大冶市,西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区境东西最大横距54.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3.2千米,全区总面积2018平方千米。

江夏区

武汉市江夏区行政区划图

气候

江夏区境属中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寒暑期短。区境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807.8小时,年日照时数最大值2233.7小时(1978年),年日照时数最小值1373.7小时(2003年)。区境冬以北风、东北风为主,夏以东南风、西南风为常,春以东北、西南、东南风间杂,秋以偏北风见长,历年平均风速2.9米/每秒,最大风速19米/每秒。区境近30年的平均气温16.2℃至17.9℃,历年平均值为16.8℃,最高年平均气温18.3℃(2013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5.9℃(1969年)。区境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年总降水量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888.7毫米(1963年)、2032.6毫米(2010年),历年平均降水量1330.9毫米。

江夏区

1981年-2010年(江夏)月平均气温和降水

地质

江夏区处于扬子淮地台上及梁子湖凹陷区。断裂与地层走向关系分为3组:即贺站至湖泗的北西或近东西向断层,纸坊至乌龙泉的北东向断层,梁子湖至湖泗一带进入区境的东南向断层。古生代及早、中三迭世地层形成紧密的线状褶皱,中生代地层则形成宽缓的褶皱,由北向南延伸。分为东部豹澥褶皱群、中部纸坊褶皱群和南部山坡褶皱群。江夏区地层在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扬子分区大冶小区。其特点是以原古生界为基底,自震旦纪以来,长期接受沉积,地层发育极好;地层以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为沉积基底,发育有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各纪地层,而区内出露最老的地层为志留系,且大部地层为第四系掩盖,仅在丘陵和冈地上裸露部分基岩

地形地貌

江夏区地处江汉平原向鄂南丘陵过渡地带,属低丘垅岗地区,境内地势平缓。南部和中部地势较高,以北京至广州铁路和107国道为分水岭,向东、西两侧湖区微倾;该区南北残丘起伏,东西依湖滨江,港汊将垅岗切割成树枝状,形成离心水系。岭底湖汊垅畈相间,岭背坡道梯田,岭上残丘波状,构成境内3种地貌类型,一种是构造剥蚀丘陵。114座山丘海拔高度在55米—272.3米之间,系石英岩、石灰吟和砂页岩所组成的低山残丘,八分山海拔272.3米,是区境内最高点;另一种是剥蚀堆积岗状平原。该地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50%以上,海拔高度一般在23米—50米之间,相对高度差在10米—20米间。最后是河网冲击平原及漫滩、心滩,分布在长江、金水河沿岸或水心处。海拔高度在20米-23米之间,地势平坦。

水文水利

水文

江夏区西临长江,东北、西南三面临湖,间以水库塘堰,形成江湖环抱之势。由于地势南北狭长而东西倾斜,境内水系呈离心扇形,按自然出江口划分:金水河水出金口入长江,梁子湖水出樊口闸,汤逊湖水出武泰闸。较大江河有长江和金水河,长江流经区境段长31.5千米,金水河的区境流程42千米,在金水闸入长江。较大的湖泊有:鲁湖、斧头湖系,由5个湖泊组成,与金水河相通;粱子湖系,由3个湖泊组成,与长江相连;汤逊湖系,由5个湖泊组成,积水由海口闸、陈山头闸和武泰闸流入长江。区境江河、湖泊、河滩、湖滩、水库等水域面积达6.467万公顷,占全区版图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区可养水面3.84万公顷,是武汉市水域面积最大的区。

河流

  • 长江

长江自西南而来,从四邑公堤上沙洑进入区境,经赤矶山、金口、槐山矾、龙床矶。由武金堤的下横堤处流出区境,流程31.5千米。过境流量,高水位时约7000立方米/秒,在26米左右低水位时为3000立方米/秒。年过境总量选6600亿方。长江汛期多在5至9月。

江夏区

长江

  • 金水河

古称涂水,自东南向西北,从通山、咸宁流入区境。上游称为金水,平行流贯境内的法泗、范湖、金水三地,经金口注入长江。全长约144千米,区境流程41.5千米。

江夏区

金水河

湖泊

  • 斧头湖

斧头湖位于江夏区西南部,与咸宁,嘉鱼交界,因湖北面有斧头山而得名。全湖岸线长约430千米。湖滨有阶坡,全流域积水由长港注入金水河。其水位在18米时,面积8.01平方千米,容积400万立方米。

  • 梁子湖

梁子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跨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湖底高程13.5米,春末夏初水位一般为16.5米~19米,面积409.88平方千米,容积12.86亿立方米,为全国“十大名湖”之一,湖北省第二大湖泊,为江夏区、鄂州市共有湖泊。湖汊积水大多通过大湖到磨刀矶闸进入鄂城境内的90里长港樊口,从樊口闸入长江;只有豹澥湖汊积水从鄂城东跨闸出长港。

江夏区

梁子湖龙湾度假村

水利

江夏区共94座小型水库(没有大中型水库),其中小(一)型水库13座, 小(二)水库81座,总承雨面积82.64平方千米,总库容4764.3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249.9万立方米,调洪库容1303.84万立方米,死库容339.52 万立方米。

土壤

江夏区内土壤根据形成的母质和剖面可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35个土属,93个土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占19.93%,含量一般的占54.7%,缺乏的占25.37%。主要有两种土壤类型,一是平原地区,主要为河流冲积物,以土层深厚,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水稻土为主;二是丘陵岗地,主要以黄红壤、棕红壤为主,有少量石灰性红土和红棕壤。江夏区处于中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区,江夏区为中国红壤的北部边缘,又是黄棕壤的南缘。西濒长江,四周环湖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潮土的分布情况。北部垅冈平原地区主要分布黄棕壤和潮土;中部低丘垅冈因境内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成土母质比较复杂,主要分布有棕红壤和其他岩成土类;南部垅冈平原区集中分布红壤;西部平原区受金水河与长江冲积物母质的影响,土壤分布以潮土为主。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5年末,江夏区土地总面积201457.87公顷,其中:农用地121352.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24%;建设用地25295.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56%;其它用地54809.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7.20%。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79225.39公顷,园地3039.99公顷,林地19195.13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39.33%、1.51%、9.53%。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为6887.9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为9558.61公顷,独立工矿用地为1767.14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3.42%、4.74%、0.88%。

矿产资源

江夏区已发现煤、石油、冶金用耐火粘土、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石英砂岩、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用石灰岩、玻璃用石英砂岩、铁矿磷矿膨润土石膏、锰矿、盐矿、矿泉水、陶土(高岭土)、黄铁矿、水泥粘土、砖瓦粘土、制灰用石灰岩等共21种矿产资源;其中煤储量834.5万吨,主要分布于江夏区中部、东北部和南部;乌龙泉白云岩大型矿床位于乌龙泉火车站西北2.9千米处,储量9476万吨。黄枝山白云岩中型矿床位于乌龙泉火车站西北5.5千米处,储量1663万吨;建筑用石灰岩主要分布于江夏区中西部;制灰用石灰岩主要分布于江夏区中西部、西南;五里墩大型石膏矿床位于舒安五里墩西北3.5千米,储量1.8亿吨;石山锰矿矿点位于湖泗街西北1千米处的石山北坡;土地堂大型盐矿矿床位于纸坊以南16千米处,储量1.18亿吨;山口铺中型陶土矿床位于豹澥街东北,储量3905.1万吨;洞山黄铁矿矿点位于纸坊火车站南西2.9千米处;贺站中型水泥粘土矿床,位于贺站西北0.7千米处,储量95万吨;砖瓦粘土分布江夏区各地,主要产于第四系中更新统及全新统中。

森林资源

截至2020年,江夏区共有林业产业示范基地40万亩,柑橘、茶叶、猕猴桃、蓝莓等经济林产业基地3.28万亩,苗木花卉基地21万亩。江夏区内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有苦褚、石栎、樟树和冬青等,落叶阔叶乔木有枫杨小叶栎、黄檀、朴树、三角枫、枫香检皮栎山槐、粗糠树、厚壳桂、牛鼻栓等,还有长叶冻绿、鸟钦树、闹羊花和野桐等次生灌木丛,合计250种。截至2020年,全区累计投入林业资金8.92亿元,完成营造林1.94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5.3万亩,完成乡村造林绿化面积25.21万亩,累计完成义务植树94.03万株。截至2020年底,森林覆盖率达10.69%,森林蓄积量达115.34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江夏区主要农作物品种有稻、小麦、大麦、铃薯、红薯、花生、丝瓜、苦瓜、葫芦、瓠子等。草本特产作物有苎麻、藠头、生姜、黄花、烟草等,后引进低糖、低热甜味剂甜叶菊和香料植物熏衣草试种成功。经济林有桃、梨、李、枣等,有油桐、油茶、木梓、油橄榄等木本油料,还有毛竹、巴竹、斑竹、桂竹等竹类和茶叶、银杏。药用植物共有332种,其中分布广,产量大的有虎杖、寻骨风黑早莲、菟终子马鞍草、附子、沙多等。比较名贵的有玄期、白芍、生地、玄参、天门冬等。民间栽培药材35种。

全区猪群由8个猪种构成,水牛是江夏区耕牛主要组成部分,属“湖区水牛”。鸡的主要品种有来杭鸡、白洛克、罗斯鸡、新汉鸡等。蛋鸭以麻鸭为主,肉鸭以英国“樱桃谷”居多。经济鱼类有鲢、鳙、青草、鳊、鲂、鲤、鲫、鉑鳃、鲶、乌鳢、黄鳝等20余种。珍贵鱼类有团头鲂(武昌鱼),鳜、鲴、鳗鲡(白鳝)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夏区引进中华绒毛蟹、龟、鳖、鳝、丰鲤、银鲫、罗非鱼、露斯塔野鳞等市场销路好的鱼种。

水资源

地表水

江夏区西临长江,东、北、西南三面滨湖,全区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597.04平方千米。境内湖泊面积392.4平方千米,容积16.14亿立方米。全区水库蓄水量0.48亿立方米。塘堰7101处,蓄水量0.72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0.41亿立方米。

地下水

江夏区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3种类型。全区地下水资源量2.39亿立方米。日采总量28.82万吨,净储存量50.04亿吨(未计算侧向湖河补给量)。地下水开采年取水量317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工企业生产。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江夏区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27目54科122种,其中鸟类15目40科105种。区境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黑鹳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胸翡翠、凤头鹰等11种,湖北省级保护野生动物黑斑蛙、中华大蟾蜍乌梢蛇、豹猫、八哥、家燕、黑水鸡、喜鹊、大山雀等51种,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极度濒危的青头潜鸭、易危的鸿雁、田鹀等。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8793/

(22)
词条目录
  1. 名称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汉至南北朝
  5. 隋唐至宋元
  6. 明清时期
  7. 中华民国时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形地貌
  14. 水文水利
  15. 水文
  16. 河流
  17. 湖泊
  18. 水利
  19. 土壤
  20. 自然资源
  21. 土地资源
  22. 矿产资源
  23. 森林资源
  24. 生物资源
  25. 水资源
  26. 地表水
  27. 地下水
  28. 生物多样性
  29. 动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