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内蒙古自治区(英文:InnerMongolia),简称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4200多公里,首府为呼和浩特市。截至2023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常住总人口为2396.0万人,辖9个地级市、3个盟,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号。 清朝以戈壁为界划分内札萨克蒙古与外札萨克蒙古。《嘉庆重修一统志》有“是为内札萨克蒙...

内蒙古自治区(英文:Inner Mongolia),简称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4200多公里,首府为呼和浩特市。截至2023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常住总人口为2396.0万人,辖9个地级市、3个盟,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号。

名称由来

编辑

清朝以戈壁为界划分内札萨克蒙古与外札萨克蒙古。《嘉庆重修一统志》有“是为内札萨克蒙古至于漠南,而外则有漠北”表述,且《皇朝藩部要略》载“内蒙古皆漠南诸部”。“内蒙古”之称源于“内札萨克蒙古”,沿袭至今。

蒙古语中,内蒙古鲍培转写为dotuγadumongγol,西里尔写法为дотоодмонгол,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将蒙古语名称更改,西里尔写法为дотоодмонгол,鲍培转写为öbörmongγol,西里尔写法өвөрмонгол。在蒙古语中,内蒙古的名称和汉语一致,鲍培转写为dotuγadumongγol,并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至秦朝

新石器时代到夏以前,生活在长城地带的北方居民和中原有着密切的交往,农耕文化在长城地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商代中期前后,生态失衡和气候恶化迫使中原势力退出长城地带。春秋中期到战国末期数百年间,随着游牧民族的南下,北方草原的游牧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孕育了适应草原环境的鞍文化,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在此繁荣发展起来,游牧民族的势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立了匈奴联盟。

周朝时期,内蒙古中西部由楼烦、林胡、狄族等游牧民族居住,东部地区居住着东胡族。战国时期,赵武灵王(340-295)以如今河北省和山西省为据点,对此地区奉行扩张政策。灭狄族中山国之后,赵武灵王击败林胡以及楼烦二族,设云中郡,并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派蒙田逐匈奴驱出,后并入赵国原有的长城,形成了中国的万里长城。始皇保留了当地九原郡以及云中郡,并迁入三万户人以巩固该地区。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匈奴一度夺回长城地带的统治权。

西汉至唐朝

西汉时期,公元前127年,武帝派卫青大将军再次北驱匈奴以取得河套地区。之后,武帝继续实行在河套地区建居住地的政策,以抵御匈奴。同年,武帝在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武原郡。此时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当时由鲜卑族控制。

东汉时期(25-220年),曾降于汉朝的匈奴开始在河套地区定居,并在当地与汉族移民相互来往。西晋时期,匈奴贵族刘渊在该地区建立汉赵帝国,由此开启了十六国时期。

隋朝(581-618年)以及唐朝(618-907年)时期,中央集权国家再次建立。当朝皇帝仿效前人所为,征服河套地区,并迁入人口。河套当时由契丹族建立的契丹国(辽代)统治,该民族是发源于如今满洲南部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契丹之后,唐古特族建立西夏,并控制此时内蒙古的西部。随后契丹被女真族取代,并在满洲以及中国北部建立了金朝

隋朝(581-618年),隋文帝试图分裂匈奴,支持突利反叛。599年,隋文帝让突利在河套地区建国,称为启民可汗,建立了“东突厥”。从此突厥分裂为了东西两部分,东突厥成为了隋朝的附庸。隋朝末年,东突厥强大起来,不在臣服隋朝,不断入侵关内,河套地区因此失去控制。隋唐之际的薛举、窦建德、李轨、高开道、王世充等人不得不向突厥臣服。

唐朝(618-907年)建立后,突厥依然不断入侵,626年,突厥军队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629年,唐朝出兵北上灭东突厥,占据河套地区。之后,唐朝又以河套为基地,于647年灭薛延陀汗国,控制整个漠南和漠北。唐朝在漠南设置单于都护府,在漠北设置了安北都护府。这是中原王朝首次在漠北设置机构。不过漠北的控制时间并不长,682年,东突厥复国,此后又有回鹘取代突厥,唐朝和北方汗国大概以戈壁为界。

唐朝末年,耶律阿保机带领契丹八部经过20年的征战,统一草原各部,并仿中原王朝称“皇帝”,建国号“契丹”。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机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选定皇都。公元938年,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大辽,同时,改皇都之名为上京,府曰临潢,并开始大规模扩建上京城。辽朝先后共建有五京,其中辽上京是辽朝营建最早、使用时间最长、最为重要的首都,也是我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都城。

元朝至清朝

五代十国以来,漠南地区被西夏,契丹、女真等民族占据,此后蒙古族兴起。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蒙古国,并在1211年和1215年大举向金进攻,占领中都。1219年发动第一次西征,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7年征服西夏时病逝。

随后的窝阔台汗和蒙哥汗继续征伐,先后灭西夏﹑金和其他政权,还征服了中亚和欧洲部分地区,建立了四大汗国。1260年,忽必烈作了大汗,把统治中心由漠北的和林迁至燕京,在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并在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1368年,元朝明朝打败后,明朝沿着当代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边界重建万里长里,并设三卫,主要由降服明朝的蒙古首领组成。

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和东部蒙古本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与明朝建立了臣属关系。16世纪中叶以后,原驻牧于哈拉哈河两岸及克鲁伦河附近的东部蒙古本部中的喀尔喀部逐渐向漠北迁移,形成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车臣汗等三大部,是为漠北蒙古。蒙古本部的其他部分仍留居于原地,形成了漠南蒙古。1571年,明朝封漠南蒙古右翼领主﹑土默特部俺答汗为顺义王,并授予很多领主以官职。漠南蒙古左翼则继续与明朝处于对立状态。

漠西蒙古瓦剌部在16世纪时分为准噶尔、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四部。明末土尔扈特部移牧于今伏尔加河下游,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挣脱沙俄奴役后,与硕特部向东南迁徙,移牧于青海等地。1636年漠南蒙古16个部49个封建主前后归属于后金——清。此后,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同时,沙俄开始入侵中国新疆厄鲁特蒙古地区,并收买和策动厄鲁特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等对青海蒙古、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发动侵袭。

清朝经过多次用兵,在1776年平定了准噶尔少数贵族的叛乱,重新统一蒙古族地区,在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地“兀鲁斯”“鄂托克”的基础上,清政府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

中华民国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蒙古族地区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侵略中国的资本主义列强中,沙俄最先入侵,随后日本势力逐渐渗透到蒙古地区。

17世纪初,沙俄利用多种方式侵略蒙古地区。鸦片战争后,沙俄了控制蒙古地区的经济命脉。辛亥革命时期,沙俄趁机支持少数封建上层和哲布尊丹巴等在蒙古地区策动的“独立”﹑“自治”,甚至也支持内蒙古独立,煽动民族发动叛乱,借机吞并蒙古地区。最终外蒙古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被确立独立。从此内外蒙古正式分家。

辛亥革命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东蒙古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为了摆脱民族危亡的命运,1607年,厄鲁特蒙古和鞑靼蒙古人民共同组成了5000人的队伍,一举消灭了入侵中国西北边疆的200多沙俄哥萨克侵略军。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蒙古族人民掀起了反对清朝政府和蒙古族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辛亥革命时期,蒙古族人民展开了以保护牧场和反夺地为中心的反抗北洋军阀的斗争。锡尼喇嘛领导的乌审旗“独贵龙”运动,成为当时伊盟革命斗争的中心。1912年和1914年先后在后套地区和达拉特旗爆发了反对王公出卖旗地、苛捐杂税和官差徭役的斗争。这年冬天,朝阳﹑绥东﹑建平等地的蒙、汉各族人民也掀起了抗捐抗税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中共北方政治委员会的负责人李大钊等同志对内蒙古开展了革命工作。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为了加强对内蒙古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在呼和浩特﹑包头﹑察哈尔﹑热河等地建立了党的工作委员会,成立了革命群众团体-----工农兵大同盟,还利用刊物向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宣传革命道理以及党对蒙古民族解放事业的主张。

1926年,有不少蒙古族的革命青年到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大革命失败后,许多优秀的蒙古族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惨遭杀害。但是,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并没有停止。1929年,在东部地区爆发了嘎达梅林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勾结东北军阀出卖土地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内蒙古蒙、汉各族人民在伊克昭盟和大青山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在1947年5月,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内蒙古自治政府迁驻张家口,同年12月,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0年5月,察哈尔省宝昌县、化德县、多伦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盟。1952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张家口市迁驻归绥市。1954年4月,归绥市更名呼和浩特市。同年6月,撤销绥远省,划入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7月,热河省赤峰、宁城、乌丹3县和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1956年4月,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2年3月,河北省商都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196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区域划入黑龙江省,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部分区域划入吉林省,昭乌达盟划入辽宁省,巴彦淖尔盟分别划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197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将1969年划出的区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自此,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沿用至今。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内蒙古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地理坐标跨度为97°12′-126°04′E,37°24′-53°23′N,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国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8省区相邻,国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4200多公里。土地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政区图

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阴山山脉是全区气候差异的重要自然分界线,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内蒙古气候,其中大兴安岭北段地区、西部沙漠地区气候差距较大。整体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气温在25℃左右,降水集中且很少,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中西部最低气温低于-20℃,东部林区最低气温低于-50℃,多寒潮天气,降雪也少。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1200毫米,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200毫米,巴彦淖尔高原地区达3200毫米以上。全年的降水量为100-500毫米,无霜期为80-150天,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小时以上,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其中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 大兴安岭北段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以中纬度天气系统影响为主,而季风环流影响则视季节变化而定。冬季风影响时间长,夏季风不易到达,且影响时间短。具有冬季漫长严寒,春季风大少雨,夏季温热短促,秋季气温剧降等气候特点。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变率大,无霜期短。温度分布由大兴安岭向东南、西南递增。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的分布与气温相反,因而形成在热量最多的地区降水最少,热量最少的地区降水最多的水热分布不平衡格局。

  • 西部沙漠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是阿拉善盟,该地区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这三大沙漠,其中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为4.92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二大沙漠,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降水量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蒸发量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截至2020年,年平均气温7.7℃~9.8℃,极端最低气温-34.4℃,极端最高气温44.8℃。1月平均气温-7.7℃~-10.7℃,7月平均气温23.5℃~28.1℃。年降水量32.8毫米~208.1毫米。年蒸发量1555.7毫米~2808.5毫米。年无霜期143天~174天。年日照时数2977小时~3369小时。年平均风速2.8米/秒~4.7米/秒。阿拉善盟北部盛行偏西风,南部多东南风。

地质

  • 地质演化历史

内蒙古自治区地跨古老而相对稳定的华北地台,以及活动的中亚-蒙古地槽。根据沉积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可划分为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发展阶段,中、晚元古代发展阶段,古生代发展阶段,中、新生代发展阶段。

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内蒙古自治区经历由初始陆核一陆核增长扩大一陆壳固结等地台基底的形成过程,其间发生了多旋回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和区域变质作用。中、晚元古代,为地台发展阶段,沿着地台北缘和贺兰山一桌子山一带,发生巨大的线型坳陷,沉积了巨厚的盖层或准盖层性质的建造。古生代,进一步分化为长期隆起区(阿拉善台隆)、相对稳定区(鄂尔多斯台坳)和强烈沉降区(鄂尔多斯西缘坳陷)等构造单元;中生代及其以后,沿着稳定的鄂尔多斯台坳周缘,发生了强烈地水平挤压运动;产生褶皱、冲断、逆掩和推覆构造。

中、晚元古代属于内蒙古地壳演化的分裂到敛合的时期,中亚-蒙古地槽在这个时期继续发展,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塔里木地台逐步连成一体,形成古中国地台;处于华北地台的内蒙古地区,沉积了第一套地台盖层,并因特殊的构造环境形成了地台边缘褶带。

古生代体现了南、北两大地台间板块运动发展、消亡的全过程,是中亚-蒙古地槽的兴衰时期,可分为兴凯旋回、加里东旋回和华力西旋回。每一旋回均使部分地槽回返,最后导致西伯利亚地台和华北地台向洋增生的陆壳对接,形成统一的古亚洲大陆。该时代的地台区,大部为隆起环境,局部有陆表海的稳定型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形成第二、三套盖层。

中、新生代发展阶段至今有230Ma的历程,主要分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个旋回,表现为海水东退,该区全部上升为陆,以及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沿毕乌夫带的强烈作用下形成了滨太平洋构造域。至中生代晚期,该区的古地理位置已与现代位置相接近。

  • 地质构造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构造主要分为南部和北部,其南部属中朝准地台、北部属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这两者以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的内蒙古地轴为界。该地轴主要由结晶岩、变质岩、花岗片麻岩等物质组成,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后,形成了东西横亘的阴山山脉。内蒙古地轴的南部主要属于鄂尔多斯台拗,是一长期沉陷区,大致在中生代沉陷,其西部边缘就在中生代曾发生褶皱,形成贺兰山和桌子山。内蒙古地轴的北边属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以华力西运动为主要旋回,燕山运动使该褶皱系再一次受到改造,形成北东-南西走向的大兴安岭,区内主要出露晚古生代地层,一般未变质或变质轻微。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盆地和额尔古纳河流域,属额尔古纳褶皱系,其发育过程与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大致一致。上述构造带互相交接复合,组成内蒙古的弧型高原骨架,历经次地壳变动及侵蚀夷平演化,对区境矿产资源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大致分为古生代前期的热液变质金属成矿期、古生代到中生代的成煤、成油期、新生代盐类成矿期这三个阶段。

  • 地层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古生代及其以前地层大致以北纬42°线为界,主要分为地台区、地槽区,以及中、新生界。地台区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太古界与下元古界构成地台褶皱基底,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为沉积盖层。

地台区:下、上太古界,分别出露于兴和、集宁,大青山、乌拉山等地。下、中元古界,分别分布于大青山、色尔腾山,龙首山、什那干及北山地区等地,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主要分布于巴音西别和北山地区,震旦系分布于贺兰山、龙首山等地。古生界寒武系主要出露于清水河、佘太及桌子山、贺兰山等地,为典型的地台型滨浅海相碎屑岩、灰岩沉积;奥陶系中、下统分布在鄠尔多斯、桌子山、贺兰山等地;上奥陶统仅见于佘太地区,以灰岩为主;二叠系主要分布于阴山及其以南地区;上奥陶统仅见于佘太地区,以灰岩为主。

地槽区:古生界寒武系下统在大兴安岭地区;寒武系中、上统主要见于北山、巴丹吉林沙漠北缘等地;奥陶系分布广泛,以碎屑岩和灰岩为主。志留系西起北山向东经巴丹吉林沙漠直至林西广为分布,下部兰多维列统仅见于北山地区,贺兰山地区下统为蛇绿岩套。石炭系发育齐全,分布广泛。二叠系主要分布在西乌珠穆沁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和北山地区等。

中、新生界:三叠系以鄂尔多斯地区最发育,此外,在阿拉善、北山和大兴安岭地区也有出露。中三叠统古生物群落以中国肯氏兽动物群为代表,上三叠统以延长植物群为特征;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上统主要分布在阿拉善、二连和大兴安岭东坡等地;第三系发育齐全,以湖盆相砂岩、泥岩为主,含有极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第四系分布广泛。

  • 岩性

内蒙古区域变质岩系十分发育,出露总面积达178000平方千米,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5.2%。从太古代到晚古生代,均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区域变质岩系分布。该区中部及东南部太古代地层,在太古变质旋回晚期,普遍发生了区域中一高温变质作用,形成了由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的高级变质岩系,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区域混合岩化作用最为强烈。

分布在华北地台北缘及天山、内蒙古中部、兴安地椿区内的下元古界,普遍经受了区域动力热流变质,形成了由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的递增变质,与变质作用相关的混合岩化作用较普遍;中、上元古界变质岩系较下元古界分布更广,但变质强度明显减弱,基本上经历了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形成了低绿片岩相岩石组合。

显生变质旋回经历了加里东和华力西两期变质,受变质地层为天山——兴安变质地区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其次,北祁连变质地带的下古生界,也发生了变质。显生变质旋回的特点是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了绿片岩相单相变质:混合岩化作用较弱,局部地段为边缘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特征与中晚元古期基本相同,只是变质级别有所差异,多属绿片岩相绢云母—绿泥石级。在不同变质单元或不同构造部位,由于热动力条件的不均一性,变质作用也显示出不一致性。与变质作用有关的铁、金、云母、石榴石、石墨、磷、蓝品石、大理岩等矿产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 岩浆

内蒙古自治区自太古代以来,伴随多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强烈且期、次繁多,所形成的岩浆岩分布广泛,出露面积约占全区基岩面积的一半左右。岩浆活动受构造运动的控制明显,具有多旋回特征。区内,从岩浆侵入到岩浆喷发都很强烈,从巨大的岩基到细小的岩脉都很发育,既有大面积的岩浆溢流,也有带状裂隙喷发。

由于各期构造运动涉及的深度不同,区内岩浆岩具有多成因的特征,有幔源型、陆壳改造型和过渡性地壳同熔型。区内岩浆岩岩石类型也较为复杂,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以及不同类型的过渡岩石都有程度不同的分布。加里东旋回侵入岩分布于额尔古纳兴凯地槽褶皱带、温都尔庙-翁牛特旗加里东地槽褶皱带等地,华力西早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东乌珠穆沁旗早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华力西中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喜桂图旗中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北山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等地,华力西晚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西乌珠穆沁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燕山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中生代隆起区;喜马拉雅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中东部。

地形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壳经历了古生代末期、白垩纪末期及新生代的多次夷平过程,喜马拉雅运动使地体再度抬升,造成平均海拔千米左右、地表起伏平缓而开阔的内蒙古高原。地体呈显著带状镶嵌结构,中部由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龙首山等山脉组成脊梁,北部为内蒙古高原,东南为嫩江右岸及西辽河平原,南部为河套-土默特平原,西南为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是中国火山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除东南部外,基本上都是高原型的地貌区,海拔的平均高度在1000米以上,全区高原面积占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高原主要由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鄂尔多斯高原等组成,其中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海拔最高点的峰是海拔为3556米的贺兰山主峰;鄂尔多斯高原,地势为北西高,南东低,以东胜—杭锦旗梁地为分水岭,其高原主体为波状高平原。除此之外,在这些高原的西端还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毛乌素沙漠和库布其沙漠分别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北两端。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

  •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位于欧亚草原东端,属于亚洲的内陆高原,西起阿尔泰山脉东侧,东以大兴安岭为界,南到阴山山脉,北至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一带,包括蒙古国、俄罗斯贝加尔湖的南部和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蒙古高原在中国境内横跨东北三省的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省的北部。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高原

高原东西最长处约2380千米,南北最宽约1500千米,平面呈东西向延伸的叶状,东西狭窄,中间厚宽,总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低处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一带,大约海拔800米;西、西南和北部多山,中部和东部是大面积的丘陵,整体平均海拔约在1580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除了山地外,大部分地区在200毫米以下。从东北到西南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典型温性草原、荒漠草原和戈壁等生态景观。

  •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被誉为“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境内,大兴安岭以西,北、西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草原地势东高西低,处在海拔650~700米之间的高平原上,总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与大兴安岭林区相接,有3000余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余个湖泊。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草原

从大兴安岭西坡展开,由东而西依次分布有几种类型的草原——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等,以牧草为主的植物1300余种,形成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观。自然条件优越,降水量在250~350毫米之间,是中国现存最丰美的优良牧场,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羊等生长在这里。同时,该草原也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早在二、三万年前,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 锡林郭勒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中国最大的草原,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草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牧场。

内蒙古自治区

锡林郭勒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个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范围以锡林河流域自然分水岭为界,面积107.86万公顷,高等植物658种,苔藓植物71种,大型真菌10余种,分属于74科291属。野生动物有黄羊、狼、獾、狐、旱獭、鼬等33种,啮齿动物及鹰、百灵鸟等飞禽76种,还有多种昆虫。

  • 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河套平原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边与晋陕黄土高原相连接,为一波状高平原。地势为北西高,南东低,以东胜—杭锦旗梁地为分水岭,向南北两侧波状高平原缓缓下降。地貌形态为西侧桌子山山地,东侧准格尔黄土丘陵,南北两端分别为毛乌素沙漠和库布其沙漠,其高原主体为波状高平原。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高原

高原东部为准格尔黄土丘陵,分布于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一带,由侏罗纪及前侏罗纪地层组成。丘陵顶部被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覆盖,海拔高程1000~1600米。冲沟发育,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波状高平原北部为库布其沙漠,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南高北低,海拔高程1300~1400米,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

内蒙古自治区

大兴安岭阿尔山火山

  • 火山群

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在白垩纪、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曾有大规模的玄武岩流沿构造裂隙喷溢和火山活动,改变原有的地貌形态,形成熔岩台地和成串展布的火山锥。主要分为5群,分别是大兴安岭中段火山群,主要分布在绰尔河与哈拉哈河之间的熔岩台地上;阿巴嘎火山群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中部熔岩台地上,有206座上新世未至更新世初的火山锥;达来诺尔火山群,主要分布在达来诺尔以北的熔岩台地上有102座上新世至下更新世间歇喷发形成的火山锥;乌兰哈达火山群,主要分布在集二铁路两侧;岱海火山群,主要分布在岱海附近。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主要分为外流区水系和内流区水系,河川径流总量约400亿立方米(黄河过境水除外)。外流区水系有黄河、永定河、滦河、西辽河、嫩江、额尔古纳河,流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内流区水系有乌拉盖尔河、昌都河、塔布河、艾不盖河,以及黄旗海水系、岱海水系等,多数是无尾或径流消失在封闭的盆地或洼地中潴流成湖沼。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条。

  • 黄河水系

黄河为中国的第二大河,由宁夏石嘴山附近进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准格尔旗榆树湾出境,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给内蒙古带来了灌溉之利。黄河在自治区境内全长830千米,流域面积约15.1万平方千米,入境水量224.6亿立方米。主要支流右岸有毛不浪沟、卜尔色太沟、黑赖沟、罕台川、哈什拉川、母化河、虎尔斯太沟、都思免河、皇甫川等。左岸支流有五当沟、水涧沟、麦达沟、万家沟、水磨沟、哈拉沁沟、大黑河、浑河等。

内蒙古自治区

黄河

  • 额尔古纳河水系

其上源称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吉鲁契那山。流至嵯岗西,忽而折向东北流经中俄边界,至大司洛夫卡河,称额尔古纳河。该河河长900千米,年平均总水量达95亿立方米,主流和支流水草茂盛,对农林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额尔古纳河的主流自东而西,横贯呼伦贝尔草原北部,主要支流为根河、得尔布尔河、莫尔道嘎河、激流河、乌玛河等。在中途,会接纳北岸的库都尔河、特尼河、莫日格勒河、南岸的免渡河、伊敏河等支流。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

  • 嫩江水系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南坡,流经自治区东北部边界,注入松花江。在内蒙古境内全长719千米,流域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总水量为193.88亿立方米是内蒙古境内水量最大的河流。嫩江右岸支流密布,自北而南有根河、南瓮河、罕诺河、多布库尔河、诺敏河、阿伦河、济沁河、洮尔河等。这些支流的流向大致与大兴安岭的走向构成直角后,注入嫩江。大支流中下游地区,地形广阔平缓、土质肥沃、灌溉便利,适宜粮食生长,是产粮区。而支流上游因流经丘陵山区,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适于修建大中型水库,开发水力发电

内蒙古自治区

嫩江

  • 西辽河水系

西辽河上游有两大支流,分别是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上游老哈河从西南流向东北,至苏家堡附近与另一条西拉木伦河汇合,称为西辽河。河长814千米,中途南北侧会接纳教来河、乌力吉木伦河,流向大致呈直线自西向东横贯科尔沁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

西辽河

湖泊

内蒙古自治区天然湖泊众多,但多数是面积不大且水浅的咸水湖,以盛产盐、碱、芒硝等矿产而著名。全区约有1000余个湖泊,湖水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湖面大于50平方千米的有10个,以呼伦湖、贝尔湖、达来诺尔、岱海、乌梁素海较大,亦为内蒙古著名渔场。

  • 呼伦湖

“呼伦”蒙古语意为“水獭”,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湖,素有“草原明珠”之称。由于呼伦湖世界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鸟禽种类繁多,又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活的鸟类博物馆”。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湖

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草原中心,湖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将近6米,以呼伦湖为中心所形成的呼伦湖水系,面积将近1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具有吞吐性质的湖,与贝尔湖、乌兰泡、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共同组成三湖三河水系,这六者相通,使呼伦湖成为各种鱼类适宜生长的环境,拥有20多种多达数万吨的渔业资源。同时也是呼伦贝尔草原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拥有野生植物653种,两岸200多万头牛羊等的畜牧业。

  • 贝尔湖

“贝尔”蒙古语意为“雄水獭”,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高原的最西部,湖面东北西南呈长方形,主要是集纳东南流来的哈拉哈河水而成的湖泊,是中国和蒙古的界湖,有五分之四在蒙古境内,为哈拉哈河的尾闾,乌尔逊河的上游,对两河水量的调节起重要作用。湖水为淡水,一般深度在9米左右,湖水最深处可达50米以上,湖水清澈,为沙砾湖床,盛产鲤鱼、鲶鱼、白鱼、红鳍鲅、狗鱼、水獭等,是天然渔场,湖周边为优良牧场。

内蒙古自治区

贝尔湖

  • 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生长红柳的地方,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中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被称作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以及“塞外明珠”、“鸟的世界”,其中流域腹地的河套灌区是中国三大灌区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区域”。截至2023年6月,湖区总面积293平方公里,鸟类260多种、600多万只,特别是疣鼻天鹅数量达到近千只,被称为“中国疣鼻天鹅之乡”。

内蒙古自治区

乌梁素海

20世纪90年代以后,乌梁素海湖内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水质曾一度恶化为劣五类,采取众多措施后,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海水变得清澈。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于2018年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

地下水

蓄水量约240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23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23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64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5%。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在大气降水、下垫面条件、人类活动等影响下,具有平原多、山丘区少和内陆河流域更少的特点,水资源82%分布在东部,西部地区缺水。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后的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平原区为山丘区的2.2~2.7倍,内陆河流域的5.4-5.9倍,因而内陆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只有在内陆闭合盆地的平原或沟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较富集。

水利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水库589座,引水枢纽1742;提水泵站2236,装机容量25.67万千,共建有机电井34.24万,灌溉配套井装机容量316万千,其中水库包括大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485,以及成大型灌区16处,中型灌区249处,小型灌区283处。

2021年年底向乌梁素海、岱海、泊江海、红碱淖等重点湖泊补水31.42亿立方米,利用黄河凌、洪水向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以及其他河湖等生态脆弱区补水4.94亿立方米,全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08.86万公顷。

  • 引绰济辽工程

2018年引绰济辽工程开工,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属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共设置9条支线,总投资13.36亿元,支线总长57公里,涉及该旗4个苏木镇场6个嘎查村,征地总面积5513.64亩,工程建成后可每年向扎鲁特旗供水8900万立方米,有利于有效缓解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辽河流域严重缺水状况。

  • 红山水库

红山水库,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水库,1958年开工兴建,1960年10月主坝截流,1965年竣工投入使用,位于辽河干流老哈河的中游,地处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松山区、敖汉旗的交界处。水库工程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44万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89.3%,控制辽河上游产流量的80%,水库总库容25.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7.4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14亿立方米,是辽河防洪系统的控制性骨干工程,以及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的国家大型1类水利枢纽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

洪山水库旅游区

红山水库由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闸、输水洞和水电站等工程组成,最大泄洪流量2820立方米每秒,泄洪流量825立方米每秒、泄水流量170立方米每秒。水电站装机共有5台,总装机容量为6720千瓦,年发电900万千瓦时。水库设计正常水位433.7米,汛期限制蓄水水位438.4米,水面0.93万公顷,灌溉面积可达15万公顷。

土壤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拥有9个土纲,22个土类,其中土纲类型的土壤钙层土分布最少。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其中最东部位黑土壤地带,向西边移动,土壤类型分别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1150.3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嫩江右岸、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等地,其中通辽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兴安盟东部等四盟市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区耕地的66%。园地4.7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和兴安盟,占全区园地的64%。林地2436.7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东四盟市,占全区林地73%。草地5437.4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等6个盟市,占全区草地的8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9.58万公顷,包括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其中村庄用地最大为84.01万公顷,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6.16%。交通运输用地80.04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0.04万公顷,包括铁路用地、轨道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用地、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其中农村道路最大,为49.03万公顷,占交通运输用地61.26%。

水资源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为509.2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不重复计算的水资源量为143.32亿立方米,全区平均产水系数为0.16,平均产水模数为4.43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在所有行政区中,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最高,为305.86亿立方米,在所有水资源一级区中,松花江区水资源总量、产水系数最高分别为为352.12立方米、0.27亿立方米。供水总量和用水总量为193.4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95.82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90.7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45.4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23.6亿立方米,全区耗水总量138.20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365.9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3.14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134.47亿立方米,山丘区111.50亿立方米,这两者之间有22.84亿立方米为重复计算。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等地。

矿产资源

内蒙古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中西部富集铜、铅、锌、铁、稀土等矿产;中南部地区富集金矿;东部富集银、铅锌、铜、锡、稀有金属元素矿产。截至2022年拥有矿产地 2150 处,大中型矿产地 891处,有 381家矿山纳入绿色矿山名录,其中67 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3 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内的 141 家矿山已有 55 家纳入了绿色矿山名录,其中赤峰北成功列入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名单。新增大中型矿产地117处,其中,大型 63 处、中型 54 处。

截至2021年底,全区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33种,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为126种,全区有103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有47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三位,煤炭、铅、锌、银、稀土等20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煤炭、铅、锌、银、稀土、铌、锗、普通萤石、晶质石墨等矿产是优势矿产。

  • 稀土

稀土包括17种元素,分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内蒙古保有稀土氧化物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分布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主产岩矿型轻稀土矿,包头市也因此被誉为“稀土之都”,该矿探明储量为4350万吨,占全国的83.7%,占全球30%,占行业总产出的50%以上。

  • 有色金属

内蒙古自治区的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西部、大兴安岭中南段和狼山地区,占全区总量的95%以上,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供应基地。已探获的铀资源量位居全国首位,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铀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2021年,新增铜金属量 145.9 万吨、金金属量 323.8 吨、锡金属量 33.3 万吨、钼金属量23.1万吨。新发现那仁乌拉钨铋银多金属、维拉斯托锂多金属、复兴屯、东花脑特银多金属、呼勒图锌多金属等大中型矿床。

  • 非金属

内蒙古自治区非金属矿产分布很广泛,主要包括普通萤石、晶质石墨、高岭土、盐、石膏、芒硝、天然碱等。2021年新增晶质石墨矿物量 4475.2 万吨,以及查干文都日晶质石墨等大中型矿床。

  • 石油

内蒙古的油气资源从东至西遍布全区,主要分布在海拉尔盆地、二连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巴彦浩特盆地、乌拉特中旗川井盆地和开鲁盆地等8个沉积岩盆地,全区探明储量达到7亿吨,远景储量为40亿吨以上。“十三五”期间,全区原油年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全区天然气产量稳定在250亿立方米以上,新增油气管道里程2099.6公里,新增原油年输送能力1500万吨、成品油年输送能力191万吨、天然气年输送能力532.5 亿立方米,新增11个旗(县、区)通管道天然气。截至2023年6月,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外围的河套盆地拥有区内首个年产百万吨油田巴彦油田。

  • 煤炭

2023年,已查明煤炭资源量6515亿吨,居全国首位,占全区累计查明煤炭总资源量的63.6%,发现大型矿产地22处、中型矿产地26处、小型矿产地54处,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240余处。2022年全区新增矿山生态修复土地面积296.27平方公里,全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生产原煤11.74亿吨,其中东部地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生产原煤3.22亿吨,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生产原煤8.52亿吨,全区进口煤炭3026万吨,占全国煤炭进口总量的10%。2021年全区累计生产煤炭48.5 亿吨,近60%供应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区,占全国跨省交易量的1/3。全区单矿平均产能达到259 万吨/年,大型煤矿规模占全区煤矿总产能的89.3%,拥有一级、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224处,占区内正常生产煤矿的 73%。

森林资源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中国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之一。从东到西分布有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11片次生林区,以及人工林区。截至2020年全区森林面积为4.08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23.0%。人工林面积99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森林蓄积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等11片次生林区,人工林遍布全区各地。全区乔灌树种丰富,有杨树、柳树、榆树、栎类等乔木和锦鸡儿、白刺、梭梭、杨柴、沙棘等灌木。2023年全年,内蒙古计划完成营造林30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3000万株以上、防沙治沙500万亩以上。

湿地资源

根据自治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区湿地面积380.94万公顷,包括5个二级地类,包括森林沼泽70.17万公顷,占18.42%;灌丛沼泽21.48万公顷,占5.64%;沼泽草地183.66万公顷,占48.21%;内陆滩涂93.81万公顷,占24.63%;沼泽地11.82万公顷,占3.10%。湿地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等2个盟市,占全区湿地的86%。其中呼伦贝尔市湿地面积247.28万公顷为,占全区湿地的64.9%。

沙漠

自商周以来,战事与边策的波动,致人口、草原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公元4世纪末,铁弗匈奴自漠北迁至朔方,并筑统万城以为国都,且大事农耕,在牧区垦殖农耕,至北魏末年草原沙化现象明显。

明中叶以后,大量移民到此,耕垦面积日益扩大,森林、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局部地区已显现出土壤沙化的势头,后因垦田废弃,就地起沙变得普遍。隋唐至民国时期,当时执政者均大力开垦内蒙古土地,导致内蒙土壤沙化日益严重,中国有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其中四大沙漠、四大沙地都在内蒙古,成为全国荒漠化土地分布最集中和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仅次于新疆处于第二位。

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88966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50.14%;沙化土地面积为59723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33.66%。内蒙古境内的四大沙漠、四大沙地治理成效较好。其中,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布其、乌兰布和四大沙漠呈现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减少、固定沙地增加的趋势,流动沙地减少227万亩,半固定沙地减少1159万亩,固定沙地增加1701万亩。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呼伦贝尔四大沙地呈现重度和中度沙化面积减少、轻度沙化面积增加的趋势,总体减少730万亩。截至2022年3月内蒙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恢复到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实现“双减少”,重点沙化土地治理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部分地区荒漠变绿洲。

四大沙漠

  •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在2005年成为阿拉善国家级沙漠地质公园核心区,曾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排名第一,以奇峰、鸣沙、群湖、神泉、古庙等五绝闻名。

内蒙古自治区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必鲁图沙峰,海拔1611.007米,相对度500多米,是最高世界沙山,俗称 “世界沙漠珠峰”。该地区众多山丘的都可随风而鸣,还被誉为“世界鸣沙王国”,世界最大鸣沙山-宝日陶勒盖坐落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鸣沙高达200多米,从沙脊处用双手、手指拨动沙坡向下滑行,可发出飞机轰鸣、雷声般的“隆隆”声、滋滋声响,数公里外清晰可闻。

内蒙古自治区

必鲁图沙峰

巴丹吉林沙漠因湖泊众多得名沙漠千湖”,其中内陆湖泊144个,淡水湖12个,由于湖泊多数拥有沙漠绿洲生态,周围大多生长着较茂密的植物,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所以巴丹吉林沙漠也被称为“漠北江南”。此外,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中还有许多眼甘泉,位于音德日图硕大的咸水湖中有一处3平方米大小的孤立礁石上,大约有108个,其中最著名的是音德日图湖的“神泉”。

内蒙古自治区

音德日图湖-百泉眼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有一座寺庙,始建于乾隆年间,被称为“沙漠故宫”。庙室分为上下两层,总面积273.7平方米,是巴丹吉林沙漠中人们集会和礼佛的重要场所。

  • 腾格里沙漠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四大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为102.9毫米。2023年7月,腾格里沙漠东缘建成长350公里、宽3—20公里防风固沙林带,改善沙漠化环境。已建成9个规模化的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造林总面积814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146.7万亩。

内蒙古自治区

腾格里沙漠

  • 库布其沙漠

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边缘、黄河南岸,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治理成效明显,生态资源恢复较好,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流动沙地从总面积的73.3%减少到44.5%,植被覆盖率达53%,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经济示范区”。

内蒙古自治区

库布其沙漠

  • 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位于乌梁素海流域上游,总面积506万亩,其治理关系到黄河和河套平原的安全,治理手段主要利用沙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绿色无污染的优势,打造了一个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科技大棚、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万亩太阳能光伏产业生态治理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累计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植梭梭35万亩,接种肉苁蓉10万亩,过境候鸟种类在2023年3月从40多种增加到近80种。该治理区在2020年10月列入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布和沙漠

通过综合治理,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更新重建了长154公里、平均宽50多米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遏制乌兰布和沙漠的东侵。在沙漠腹地修建总长为100余公里的穿沙公路,在公路两侧通过人工造林、封沙育林,建成了乔、灌相结合的阻沙骨干防护林带,改善沙漠化环境。

四大沙地

  • 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境内分布面积5.73万平方公里,占沙地总面积的86.42%。2021年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后,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总的面积为14000平方公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升3%,森林覆盖率提高0.5%以上,地下水超载减少每年3个亿立方米。

内蒙古自治区

科尔沁沙地

  • 浑善达克沙地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千米的沙地,为浑善达克沙地,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面积达5.2万平方千米,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四大沙地和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该沙地通过在沙地南缘形成长420公里、宽1—10公里的防护体系的方式改善沙漠化。

内蒙古自治区

浑善达克沙地

  • 毛乌素沙地

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毛乌素沙地面积4771万亩,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作为毛乌素沙地腹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的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7%和2.58%,在2021年增加到2.92%和24.15%。

内蒙古自治区

毛乌素沙地

  • 呼伦贝尔沙地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呼伦贝尔沙地是中国第四大沙地。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完成草原生态修复逾52万亩,沙地面积减少了130多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60%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沙地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内蒙古自治区特有与珍稀植物约有高等植物2500种,管束植物主要分为种子植物类植物,共计2619种,前者共有2551种,后者共有68种,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为中心的东阿拉善和西鄂尔多斯地区。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共47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2种,分别是貉藻和发菜;国家Ⅱ级保护45种,包括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蒙古扁桃、绵刺、革苞菊、胡杨等;全球干旱荒漠区古老残遗濒危植物72种,其中四合木、沙冬青、半日花等属于古地中海第三纪孑遗物种。

除此之外,内蒙古自治区还拥有药用植物共有123科、521属、1207种,分别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45.8%、23.8%、10.2%。其中蒙药植物526种,包括肉苁蓉、苍术、紫苏、北沙参、桔梗、苦参等,占内蒙古药用植物的43.6%;草本药用植物992种,占总数的82.2%。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9291/

(65)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先秦至秦朝
  4. 西汉至唐朝
  5. 元朝至清朝
  6. 中华民国
  7. 中华人民共和国
  8. 地理
  9. 位置境域
  10. 气候
  11. 地质
  12. 地形地貌
  13. 水文水利
  14. 水文
  15. 河流
  16. 湖泊
  17. 地下水
  18. 水利
  19. 土壤
  20. 自然资源
  21. 土地资源
  22. 水资源
  23. 矿产资源
  24. 森林资源
  25. 湿地资源
  26. 沙漠
  27. 四大沙漠
  28. 四大沙地
  29. 生物多样性
  30. 植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