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天台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台州市下辖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东接三门县,南邻临海市,西毗磐安县,北连新昌县。县境东西长54.7公里,南北宽33.5公里,截至2022年,天台县总面积1431.66平方公里,天台县下辖7镇5乡3街道,总人口60万。县人民政府驻城天台县始丰街道玉龙路1号行政大楼。 五代梁开平二年(908)由唐兴县改现名,因境内天台山得名,据陶弘景《真诰》:(山)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

天台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台州市下辖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东接三门县,南邻临海市,西毗磐安县,北连新昌县。县境东西长54.7公里,南北宽33.5公里,截至2022年,天台县总面积1431.66平方公里,天台县下辖7镇5乡3街道,总人口60万。县人民政府驻城天台县始丰街道玉龙路1号行政大楼。

名称来历

编辑

五代梁开平二年(908)由唐兴县改现名,因境内天台山得名,据陶弘景《真诰》:(山)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天台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春秋时,邑地属越。战国时属东越。周赧王延九年(前306),越为楚灭,遂属楚。

秦至南北朝时期

秦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以原东越地置闽中郡,邑地属之。

西汉初,邑地属东越。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邑地属会稽郡回浦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初,改回浦为章安,邑地仍属之。

三国大帝黄武元年至黄龙三年之间,析章安置始平县(又称南始平),此为天台建县之始。初属会稽郡,太平二年,改属临海郡。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改名始丰县。东晋穆帝永和三年,析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县)。

南朝齐改始丰县为始平县,仍属临海郡。梁时属赤城郡。陈时复名始丰县,仍属临海郡。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并始丰入临海县,属括州(处州)。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永嘉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吴李子通,分临海复置始丰县,属海州,不久属台州。八年又废始丰。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再置。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改名唐兴,属台州。

五代时,属吴越国。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八月,改唐兴为天台,后唐同光初复名为始丰,后晋天福间改名台兴,均属台州。

宋元时期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台兴为天台,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归宋,天台亦归宋,属台州。

元代,地方行政实行“行省”制度,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台州为台州路。天台属江浙行省东道台州路。

明清时期

明代,地方政区制度袭元朝,改台州路为台州府。天台属浙江布政使司台州府。

清代,承袭明制,天台仍属浙江布政使司台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制为道制。天台改属公稽道。民国21年6月属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同年9月,属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此后归属变化纷繁。至民国37年4月,仍属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24日,成立县人民政府,属台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6月,台州专区撤销,天台划到宁波专区。

1957年7月,台州专区恢复,天台划归台州。

1958年12月,撤台州专区,天台又划到宁波专区。

1962年4月,重置台州专区,天台又划归台州。(1970年改称台州地区,1994年9月改称台州市)。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境域范围介于东经120°41′24″~121°15′46″、北纬28°57′02″~29°20′39″之间,东接三门县,南邻临海市,西毗磐安县,北连新昌县,东北交宁海县,西南通仙居县。县境东西长54.7公里,南北宽33.5公里,总面积1431.66平方公里。

天台县

天台县地理位置图

气候

天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热量充足。又因四周山体环绕,中间低平,因而小区域气候特征显著,带有一定的盆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为41.7℃(出现在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1℃(出现在1967年12月23日);全年夏季主导风向(从3月到8月)为东南及东东南,冬季主导风向(11月至次年2月)为西北及西西北。每年8-10月受台风影响较大,常伴有暴雨;年平均雾日19天,全年最高雾日为33天(1973年),最低雾日为4天(1967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0%,年最大相对湿度为81%(1970年),年最低相对湿度为74%(1963年);一般4-6月为梅雨期;7-10月为夏秋季的台风雨期。年均降水量1204mm,最大年降水量1780.5mm(1962年),最小年降水量994mm(1967年),年均降雨日167天;积雪厚度最大62cm(1961年2月15日),无霜期8个月。。

地质

地层

天台县地层上侏罗统磨石山组至第四系发育,白垩系有2个建组剖面。全新统以冲积、洪积为主。境内岩石,除上节地层中述及的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外,尚有火成岩类的火山熔岩、次火山岩、侵入岩。白垩系是地层的一部分,下白垩统分布零散,上白垩统分布广泛,其中馆头组分布在大岭、九里坪和王家岭脚一带,厚度约为100-600米,包括青灰、黄绿、浅灰和灰黑色的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凝灰质和钙质粉砂岩。朝川组见于白鹤岭脚、乌岭和赖家西北部,厚度约为650-1300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泥岩和砂砾岩组成,含有大量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塘上组分布于天台盆地东部和南部边缘,厚度约为1436.8米,主要由紫灰色和黄绿色的流纹质角砾玻屑凝灰岩、玻屑熔结凝灰岩、粉砂岩和砂砾岩组成。赖家组分布于盆地内,厚度约为300-500米,下部主要包括紫红色的含钙质粉砂岩、泥质粉沙岩和砂砾岩。火山熔岩在境内分布广泛,其中以晚侏罗世酸性、中酸性熔岩为主,次为白垩世酸性、碱性熔岩和晚第三纪的基性、超基性熔岩。

地质构造

天台县境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有北东——南西、北西——南东、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断裂。北东——南西向断裂:规模大且较密,主要见于西部,东部也有几条,重要的有:西部的东坑断裂,焦坑——乌岩一岭脚断裂、田芯——后洋山——白鹤殿西断裂、大岭一石塘徐断裂和东部的大岭口——赖家岙断裂、榧树一泳溪断裂、栗树园——岩下方断裂、大村断裂及麻朱潭断裂。其中焦坑至岭脚和田芯至白鹤殿西这两条断裂规模最大,长30公里以上,向西南延伸进入磐安县境内。

地形地貌

天台县的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整个地势以东北、西北、西南三面高,向东和东南倾斜。四面高山环绕,西北、北东是天台山脉,主峰华顶山柏树岩尖海拔1100米;西南、南为大雷山脉,主峰大雷山海拔1229.4米。中间是河谷平原,始丰溪贯穿西东折南,海拔50~250米,称为天台盆地。天台县盆地受北东、北西和东西向的断裂控制,呈明显的三角形。按构造、岩性及地貌类型组合,全县可分为5个地貌区,其中东北华顶中山区占全县总面积28.0%,西北里石门低中山区占18.1%,西南大雷山中山区占14.4%,东南赤峰低山丘陵区占20.5%,中部盆谷地区占19%。

土壤特性

天台县据1980~1985 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县内土壤分5个类10 个亚类37 个属95个土种。其中红壤土类,分布在海拔 600-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面积124.78 万亩。分布地点,天宫、螺溪、松关、白鹤、集云、石桥、欢岙、苍南。黄壤土类,分布在海拔 600~800 米以上的山地面积 26.37 万亩。分布地点,三洲潭,大雷山、华顶山、宝华山、苍山等。岩性土类,自东至西分布在海拔 200 米以下的丘陵地带面 800万亩。分布地点,鹤楼、螺溪、栖霞、城关、白鹤、天宫、三合、花市等。潮土土类,分布在溪流两岸河漫滩地和河谷阶地上。面积 6.62 万亩。分布地点,始丰溪上中游干枯溪、苍南、坦头等。水稻土土类,分布在河谷平原的阶地,河漫滩以及丘陵山区的山垄山缓坡上面积 36.43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18.0%。分布地点,岭里、金龄、岭上、西坑、样和、南平、太平祥塘等。

水文水利

水文

天台县河流分属椒江、曹娥江、白溪、清溪、海游溪5个水系。始丰溪为县内最大溪流,自西向东贯穿天台盆地,发源于磐安县大磐山南麓,全长132.7公里(境内长68.5公里),流域面积1610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111.54平方公里)。始丰溪天台境内支流40多条,其中三茅溪源出新昌县里岙村,从其西南流入天台县境内,主流长26.5公里,流域面积157.5平方公里;苍山溪源出三合镇马家线岗头,主流长22公里,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三茅溪主流长26.50km,流域面积157.50km2。小溪坑主流长20.10km,流域面积85.30km2。

曹娥江:天台县境内主流长7.50km,流域面积30.60km2;天台县境内主流长10.80km,流域面积62.00km2。

白溪水系:天台县境内主流长12.30km,流域面积75.50km2;天台县境内主流长13.50km,流域面积40.20km2。

清溪水系:天台县境内主流长18.00km,流域面积81.00km2。

海游港水系:,天台县境内主流长8.80km,流域面积23.40km2。

天台县

天台县流域水系图

水利

天台县全县小型以上水库共有73座,总库容2.865亿m3,其中大型水库1座,总库容1.79亿m3,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0.67亿m3,小型水库68座,总库容0.405亿m3。

里石门水库位于天台县始丰溪上游,水库坝址在天台里石门村,距天台县城41公里。于1973年5月开工兴建,1975年11月竣工,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96平方公里,主流长35.2公里,总库容1.99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结合发电、旅游、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承担防洪面积6.5万亩,保护人口18万人,担负着下游20万亩的有效农田灌溉,年发电量3015万千瓦时。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2641/

(13)
词条目录
  1. 名称来历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至南北朝时期
  5.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
  6. 宋元时期
  7. 明清时期
  8. 中华民国时期
  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0. 自然地理
  11. 位置境域
  12. 气候
  13. 地质
  14. 地层
  15. 地质构造
  16. 地形地貌
  17. 土壤特性
  18. 水文水利
  19. 水文
  20. 水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