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平原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长江中下游平原(英文名:theyangtzeplain)是中国的第三大平原,其所在自然地理位置为湖北省宜昌市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北接淮阳山,南至江南丘陵,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介于东经111°05′~123°,北纬27°50′~34°之间;从行政区划角度来看,其横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7个省及直辖市。总面积在20万平方千米左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命名跟...

长江中下游平原(英文名:the yangtze plain)是中国的第三大平原,其所在自然地理位置为湖北省宜昌市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北接淮阳山,南至江南丘陵,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介于东经111°05′~123°,北纬27°50′~34°之间;从行政区划角度来看,其横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7个省及直辖市。总面积在20万平方千米左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

命名

编辑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命名跟其形成过程以及所在地理位置有关,因为它是由长江及其中下游的支流冲积而成,而且自然地理位置就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所以被命名为“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星罗棋布,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此外,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水田成片,农业和淡水渔业都十分发达,又被称为中国的“鱼米之乡”。

位置境域

编辑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西起巫山,东达东海和黄海,北接淮阳山,南至江南丘陵,横跨的经度在111°05'E-123°E范围内,纬度则分布于27°50'N-34°N之间,跨越了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6个省,以及上海市。其总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的第三大平原。

成因

编辑

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于7000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期间,当时地壳运动产生了一系列断陷盆地,平原则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中,由于长江水的长期切通、贯连和冲积,从而形成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游地区的平原在当时的地壳运动中形成的是两个断裂且凹陷的湖盆,后来在长江及其支流的冲积下,泥沙长期堆积,最终使得湖盆变成了平原,并夹杂着众多的湖泊。其下游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在当时地壳运动期间形成的是一个三角形的大海湾,长江水带来的泥沙在东面海潮的作用下大部分沉积下来,在南北两岸各形成一条沙堤,随着泥沙的长期堆积,沙堤内部逐渐形成洼地,最终将海湾填平,变成了平原。

地理特征

编辑

气候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属于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于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夏季炎热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年均温14~18℃;1月均温0~5.5℃;7月均温27~28℃,绝对最高温可达38℃以上。无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达4 500~5 000℃。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至1500毫米之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夏季炎热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六月份和七月份会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高温少雨,降水丰沛。季节分配均匀,但有"伏旱"。

地质

地质构造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处江南古陆与淮阳古陆的夹持地段,地质构造复杂,襄-广、剡-庐、麻-团、通城-德安四条基底断裂围成亚玲状。地质构造的总体展布方向为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由一系列褶皱和断裂组成。

地层

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过程中,长江中下游平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岩层,其中,白垩系-第三系红色碎屑岩主要沉积在平原底部,第四纪疏松沉积层在平原上部,沉积的厚度和范围远远小于底部的碎屑岩。两湖平原部分主要为8000米厚度的白垩系-第三系岩层,其中第三系达到了3000-4000米。从湖盆北缘的武汉地区至沉降中心的洞庭湖区域,都是厚度由30-60米到200米以上的第四纪沉积岩层。长江三角洲部分是自西向东从几十米到300米-400米,最厚为480多米的第四纪海陆交互松散沉积岩。由于受到后来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在整个平原边缘的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逐渐微微向上抬升,又经过流水的长期冲切,相对高度在20-30米的红土岗丘最终形成,而中部和沿江海地区在地壳运动中逐渐下降,从而最终形成了河漫滩平原和滨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岩层,主要有白垩系-第三系红色碎屑岩层、第四纪疏松沉积层、第四纪海陆交互松散沉积岩层等。形成于中生代的岩浆岩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分布最为广泛,类型之多,空间上分北东、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三个构造岩浆岩带,沿江北岩浆岩主要为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为断陷盆地的火山-次火山岩,沿江带岩浆岩主要为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系列。

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南华纪以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成为坳陷区,按照沉积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区带,分别为沿江北过渡带、沿江南过渡带,以及沿江坳陷带。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与含有各种不同元素的岩层息息相关。譬如,碳酸盐岩层中大多是铁、铜,尤其是含有镁的碳酸盐,可以发掘出黄铁矿和菱铁矿。而与铜、硫、钼关系密切的是沿江带岩浆岩,该岩层主要为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系列。中新元古代的砂泥质碎屑岩和志留系地层则与金矿关系十分密切。

截至2021年,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目前已探明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以及稀有金属矿产地总共有1458处,其中,有色金属611处,黑色金属657处,贵金属162处,稀有金属28处。另据资料显示,2007年之前,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已探明的铁矿石量为24.94亿吨,金储量为254.85吨,银储量为864.31吨,铜储量为1392.32万吨,锌储量为337.40万吨,钨储量为43.49万吨,钼储量为31.31万吨,铋储量为9.97万吨,锰储量为1.39万吨。

地形地貌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的显著特点是地势低平,河渠纵横,湖泊星布,一般海拔5~100米,但海拔大部在50米以下。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为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洞庭湖平原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

水文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降水十分丰沛,水系也很发达,平原上河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被称为“水乡泽国”。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全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也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主要河流为长江及其支流汉江、赣江、湘江、沅江;主要湖泊为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此五湖被称为中国五大淡水湖泊。

主要河流

长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途经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支流则延至黔、陇、陕、豫、浙、桂、粤、闽等8个省(自治区),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千米。

汉江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与长江、淮河、黄河并称为“江淮河汉”。汉江全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在1959年以前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的首位,为17.43万平方千米,而在1959年之后,流域面积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汉江流经陕、鄂二省,自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赣江

赣江是长江下游最重要的支流之一,也是江西省境内的最大河流,自然地理位置为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赣江全长766公里,流域面积为83500平方公里左右,信江、锦江等皆为其主要支流。中上游部分多为礁石险滩,水速较快,下游地区江面开始变得宽阔,水流从中上游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积,逐渐形成众多沙洲,赣州以下部分,则可以通航。

湘江

湘江,别名湘水,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也是湖南省境内的最大河流,干流全长为844公里左右,流域面积在94660平方公里左右,流经湖南省东部,分别经过衡阳市、湘潭市、长沙市等,最终到岳阳市的湘阴县芦林潭汇入洞庭湖。潇水、涟水、蒸水、洣水、耒水、舂凌水等皆为湘江的主要支流。

沅江

沅江是长江流域洞庭湖支流,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干流全长大约在1033公里左右,流域面积约为8.9163万平方公里,流域跨黔、湘、渝、鄂四省(直辖市),河口平均流量为2170立方米每秒左右,年径流量在668亿立方米左右,是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中的第二大水系。

主要湖泊

鄱阳湖

鄱阳湖,在古代被称为彭蠡、彭泽、彭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其自然地理位置为长江中下游右岸,横跨经度为东经115°49'-116°46',纬度则分布于北纬28°24'-29°46'。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其位于江西省北部。隋朝时,湖水延伸至鄱阳县境内,从此便被称为鄱阳湖。

洪水期和枯水期的鄱阳湖湖面面积以及容积相差非常大,洪水期水位一般在20.75米,此时湖泊面积可达到5100平方公里,最大容积可达365亿立方米。在枯水期时,湖泊正常水位一般只在3.99米左右,此时的相应面积约为146平方公里,最大容积只有4.5亿立方米。

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是长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其自然地理位置为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横跨经度在东经111°53'-113°05'之间,纬度则分布于北纬28°44'-29°35'。从行政区划角度而言,洞庭湖地跨湘、鄂两省,位于湖南省北部、湖北省南部。洞庭湖现有面积在2650平方公里,湖体的水域面积约为2691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为26.33万平方公里,湖泊的总蓄水量大约为167亿立方米,是长江流域目前仅存的两个大型通江湖泊之一。

太湖

太湖,在古代被称为震泽、具区,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其自然地理位置为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横跨经度为东经119°52'32"~120°36'10",纬度则分布于北纬30°55'40"~31°32'58"之间。从行政区划角度来看,整个太湖区域地跨江、浙二省,西起宜兴,东至苏州,北接无锡,南临湖州。太湖湖域总面积在2427.8平方公里左右,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年均出湖径流量大概在75亿立方米,蓄水量达44亿立方米。

洪泽湖

洪泽湖,在古代被称为富陵湖,从唐代开始被称为洪泽湖,为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泊。其自然地理位置为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横跨经度为东经118°10'-118°52',纬度则分布于北纬33°06'-33°40'之间。从行政区划角度来看,洪泽湖大部位于江苏省西部地区,在淮安、宿迁两市境内。洪泽湖的正常水位在12.5米左右,湖水最大深度为4.5米,水域面积一般为1597平方公里,当遇到汛期时,湖水面积可扩大到3500平方公里。

巢湖

巢湖,又被称为焦湖,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属楚境巢国,因此称作巢湖,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泊。其自然地理位置在江淮丘陵的中部,横跨经度为东经117°18'-117°50',纬度则分布于北纬31°25'-31°42'之间。从行政区划角度来看,巢湖在安徽省中部,被合肥、肥东、肥西、巢湖、庐江等市包围其里。湖面一般海拔约为8米,湖水最大深度为3.77米左右。历史上,巢湖的总面积曾达到2000平方千米,但由于后来的人工耕种,加上长期的泥沙淤积,面积逐渐减小,现面积大概在769.55平方千米左右。

土壤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或黄褐土,在平原的南缘,也有部分红壤,受到长期人力耕种的影响,平地则大部分为水稻土。其中,黄棕壤和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都比较高,尤其是红壤,生物富集作用十分旺盛,一般有机质含量可达到70-80克/千克。但无论是红壤和黄棕壤,都容易受到自然外力的侵蚀和人工耕种的影响,因此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也大幅度下降。一般而言,土壤中富集的有机质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土壤颗粒的粘结力会更强,就会有更好的蓄水保土能力。但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表径流量很大,致使该地区的黄棕壤、红壤等土壤质地粘重,土壤结构遭破坏,透水性较差,当遇到植被消失的情况,就十分容易发生的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深厚、肥沃,水资源十分丰富,为野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区大部分的动物、植物都是可以作为中药材食用的。湖沼地区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是中国水生植物分布最广、产量最丰地区,淡水水生动物也属全国之冠。

植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植物基本上可以分为野生草本类、乔木类、灌木类、栽培药材类和水生药用类。其中,产量大且质量高的野生草本类有土茯苓、益母草、明党参、葛根、虎杖、夏枯草、白花前胡、何首乌、牛蒡子、乌药等;乔木类有女贞、冬青、樟树、合欢、枸骨、乌梅、南酸枣等;灌木类有金樱子、棕榈、木芙蓉、覆盆子、野山楂、山胡椒等;栽培药材有厚朴、半夏、山茱萸、杜仲、板蓝根、桔梗、补骨脂、红花等;水生药用植物有水烛、芦苇、东方香蒲、慈姑、莲、黑三棱、菖蒲和中华水韭等。

动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纵横,河网密布,不仅起到了削减洪峰、调节水量的作用,更是孕育了诸多野生动物,譬如鱼、虾、蟹,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鳍豚等世界珍稀动物。与此同时,动物性药材也很多,有地龙、土鳖虫、鳖甲、龟甲、僵蚕、牡蛎等,山地区还有穿山甲、水獭、乌梢蛇等。长江中下游平原淡水水生物品类众多,兼具多种静水性鱼类和河口洄游性鱼类,更有中华鲟、扬子鳄和白鳍豚等珍稀濒危物种。

生物保护措施

长江禁渔

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捕,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捕。2020年12月,中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颁布,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长江野生物种生境得到极大改善。

长江流域已建立保护长江江豚相关的自然保护区13处,覆盖了40%长江江豚的分布水域,保护近80%的种群。2017年赤水河率先试点全面禁捕后,赤水河鱼类资源量增加了近1倍,特有鱼类早期资源种数由禁捕前的32种上升至37种,资源量达到禁捕前的1.95倍。在南京、武汉等长江干流江段,长江江豚出现频率显著增加,部分水域单个聚集群体达到60多头。根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与2017年1012头相比,5年数量增加23.42%,年均增长率为4.3%。

2020年7月,江苏发布长江流域禁渔公告,将近15000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水污染防治、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同步推进,长江江苏段的水生态保护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经过近四年的涵养,长江刀鱼的数量成倍增加;而2022年,仅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就有62头,较2017年增长24%。此外环境DNA监测显示,长江江苏段累计检出的鱼类DNA信号达80余种。鱼类的种类数有所增加,种群结构在逐渐优化,大个体越来越多,这都表明长江在禁渔之后,鱼类资源得到了一个明显的恢复。

除了鱼类资源恢复显著,水质的提升也让长江沿岸的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截至2023年,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近年来频现镇江沿江滩涂越冬。2023年三月,黑嘴鸥首次大规模现身长江海门段。

湿地保护

江苏按照长江大保护要求,开展了系列沿江湿地保护修复,以南京为例,“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在长江流域大力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共计修复湿地1.72万亩,其中包括长江湿地7600亩,在新济洲、八卦洲、龙袍、绿水湾等长江沿线的湿地公园,相继开展了退渔还湿、动植物栖息地修复、江滩湿地植被恢复等工程,使得长江湿地近年来多次观测到白琵鹭、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震旦鸦雀、白头鹤和红头潜鸭等珍稀濒危鸟类。

浙江省林业局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5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开展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与种群恢复等工作,并取得相应成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如今与2005年创建时相比,维管束植物新增了475、昆虫增加了390种、鸟类增加了102种。长兴扬子鳄种群从11条扩大到5000余条;德清下渚湖的朱鹮种群总数达406余只,人工圈养284只,野外122只。中华秋沙鸭等珍稀物种在松阳松阴溪等多个湿地公园内出现。

自然灾害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在夏季易发龙卷风,风团尺度很小,一般在100米左右,往往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强龙卷的地面风速介于110米/秒-200米/秒之间。其发生时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它与一般大风的区别就是路径要小一些。

重要支系

编辑

长江中下游平原根据其不同区域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六个亚平原区,分别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

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其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总面积大约在4.6万平方公里(一说3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00万人。江汉平原是由长江及其重要支流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在35米以下,平原边缘分布的平缓岗地和数百米低丘地势较高,海拔约为50米。平原内河网密集,湖泊星罗棋布,集聚了大大小小300余个湖泊,重要的有洪湖、长湖、排湖、大同湖、大沙湖等。

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又被称为洞庭平原,地跨湘、鄂两省,在湖南省北部,小部分在湖北省南部,总面积约为1万平方公里,是由长江以及洞庭湖水系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平原内水网纵横,土壤十分肥沃,农业和淡水渔业都十分发达,向来有“鱼米之乡”的称号。

鄱阳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又被称为豫章平原,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平原西起高义、高安,东至乐平、万年,北自长江,南达樟树、临川,总共跨越25个省市,总面积达3.85万平方公里。平原整体地势低平,一般海拔在50米以下,内部河网纵横,湖泊密布,同时掺杂有低岗、自然堤和残丘错落其中。鄱阳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皖沿江平原

苏皖沿江平原地跨江苏和安徽两省,其包括了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是湖口以下直至镇江之间分布于长江两岸的冲积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内部幅员辽阔,湖泊星罗棋布,按照形成原因,具体可以划分为构造湖泊和河迹湖泊。苏皖沿江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里下河平原

里下河平原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区,北接苏北灌溉总渠,南达新通扬运河,西自里运河,东抵串场河,里下河平原总面积达13500余平方公里,跨越东台、高邮、江都、宝应、兴化、泰州等城市。里运河被简称为“里河”,串场河又俗称“下河”,而该平原正好处于此二河之间,所以被称为“里下河平原”。是江苏省沿海江滩湖洼平原的一部分。

长江三角洲平原

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处江苏省的南部地区,西起镇宁扬的低山丘陵岗地,东抵海上的黄海和陆上的上海市,北接里下河滨海平原地区,南至浙江省,分为沿江平原、河口新三角洲平原和太湖平原三部分。在行政区划上,平原包括了苏州市、无锡市的全部,南通市的大部分,扬州市、泰州市、镇江市和常州市的部分。其地形自西向东倾斜,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同时也有较多的山丘分布。

人类活动

编辑

农业

种植业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十分肥沃,使得该地区的农业尤其发达,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长期耕种于此,出产了稻米、小麦、油菜、黄麻、棉花等多种农作物,作物可一年二熟,长江以南可发展双季水稻连作的三熟制。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

渔业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沼地区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是中国水生植物分布最广、产量最丰地区,淡水水生动物亦属全国之冠,除有静水性的鮠、鳊、鲴、鮈、鲢、鲤、鲫、青、草、鳡外,还有多种河口洄游性鱼类,主要有鲚、鲥、香鱼、银鱼(有大银鱼、短吻银鱼、细银鱼、尖头银鱼等多种)、鳗鲡、花鲈和松花鲈(又名四鳃鲈)。中华鲟、扬子鳄、白鳍豚等更属世界珍品。平原上湖荡众多,水田成片,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生产鱼、虾、蟹等水产,与此同时,还有诸如土鳖、牡蛎、地龙等的动物性药材。

工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有着高质量的工业基础,工业力量雄厚,中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大型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就诞生于此,行业遍及机械、化学、电气、电子、化纤、纺织、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服装、食品等。此外,随着该地区工业力量的日趋强大,诸如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与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之类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已具一定规模。

交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交通十分便利,交通方式多种多样,水路交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长江综合运输通道是拥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组成的运输大通道,在促进沿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水运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平原区水流平稳,水量丰富,是中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 长江干流被称为“黄金航道”,它的大小支流大多能通航。长江中下游一带依赖于极其便利发达的交通快速发展经济。长江江海直达运输在这些物资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逐渐成为长江航运业发展的生力军。江海直达运输方式有其自身的显著优越性: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货物损耗等,满足现代物流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得到我国航运部门以及运输企业的重视。

航空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上海、武汉、南京等地是中国重要的航空港。区域内有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天河机场、禄口机场、黄花机场、昌北机场等国际机场。

公路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中国公路运输网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区域内有沪蓉高速、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等高速公路穿越。

长江中下游平原

沪蓉高速

铁路

铁路遍布,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三横五纵”中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均在此交汇。同时也在积极研究建设武汉一九江、九江—合肥、长沙一南昌等城际铁路和武汉—合肥高铁改造,在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省会城市建设铁路大型互乘站,形成环状快速铁路网,构建四市互达2小时经济圈。

经济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的上海市和江苏、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是区域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那里人口聚集最多、综合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尤其上海具有核心城市的功能,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具有辐射带动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中国发展的能力。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该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区域内人口众多,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科教基础较好,水陆空综合交通网络便捷,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优势较为明显,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产业门类齐全,生态环境容量较大,集聚和承载产业、人口的能力突出,具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条件。、

2019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达3.8万亿元人民币,在亚洲城市中位居第二、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六,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显著扩大。2020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22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一季度下降10.2%、二季度增长8.6%。2021年,江苏省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5878.38亿元,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长6.4%。

环境问题和保护

编辑

长江中下游平原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湖泊萎缩、土壤潜沼化、土壤盐渍化。

环境问题

水体污染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平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出现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体系的情况,加上农业开垦使用的农药、化肥,导致平原水体污染逐年严重,水生态呈现出相对恶化的趋势。以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太湖流域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时,经检测,水质尚在Ⅰ-Ⅱ类,70年代时期就转变为Ⅱ类,80年代初期,已经是Ⅱ-Ⅲ类,到80年代末已经全面成为Ⅲ类,并且出现了局部地区水质为Ⅳ类的现象。90年代中期,水质已经平均在Ⅳ类,有1/3的湖区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直至2012年,整个太湖流域的水质已经主要是Ⅴ类。由于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湖水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蓝藻、水花频发,天然鱼虾等水生生物资源逐渐衰退。

大气污染

长江中下游平原沿江地区工业发展迅速,是中国工业的主要集中区域,国内最大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就诞生于此。然而,工业发达也容易带来相应的工业污染,譬如,由于矿物燃料的大量消耗,排放出大量的污染气体,致使该地区的大气污染逐年严重,经常性出现酸雨的状况。

湖泊萎缩

20世纪50年代开始,长江中下游平原出现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现象,该地区的湖泊面积因此骤然减少。与此同时,泥沙的常年淤积也成为此区域湖泊面积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湖泊面积为17198平方公里,到2012年,该区域的湖泊面积已减至6600平方公里。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汉平原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短短十多年间,平原上的一些浅水湖泊,比如鼓湖、三湖、排湖、沉湖、回露湖、刁汉湖等已经相继消失。由此可见,该区域湖泊的萎缩速度之快,数据显示,20世纪初,该平原湖泊面积为8330平方公里,50年代已经减少至5960平方公里,而80年代的湖泊面积只剩下2983平方公里。

土壤潜沼化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有着众多的低洼湿地与湖泊沼泽,由于人工开垦以及长年的泥沙淤积,地下水位下降,该地区的土壤逐渐演化成为潜育型水稻土,其演化过程为湖沼-沼泽土-潜育土-重度潜育化水稻土-中度潜育化水稻土-轻度潜育化水稻土-潴育化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水旱轮作),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遍布着正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土壤系列。但是,在水位提高的前提下,是可以出现逆转演化的。

土壤盐渍化

由于历史的发育过程和沉积的特点,位于长江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土壤容易出现盐渍化,自海边至内陆分布的土壤类型分别是盐渍淤泥带、滨海盐土、强度盐化土带、中度盐化土带、轻度盐化与脱盐土带,形成了带状的、与海岸平齐的土壤分布规律。

环境保护

2021年3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为进一步治理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风景名胜

编辑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此地空余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共有5层,高度为51.4米,建筑总面积为3219平方米。纵向看楼身,犹如一只黄鹤欲展翅高飞。白云阁、亭阁、轩廊、牌坊,以及黄鹤铜像等辅助性建筑环绕主楼,将其烘托得格外雄伟壮丽。

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西门城头,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总共3层,其间陈列着众多珍贵的古代名人字画,有着浓重的文化氛围,并且,每一楼层都有着不同的装饰风格。它坐东朝西,外观古朴典雅,楼高19.42米,主体景区面积为670亩,主要分为文物保护封闭式管理区和公益性开放式休闲区,仙梅亭、三醉亭、怀甫亭、瞻岳门、小乔墓、汴河街、双公祠、吕仙祠、五朝楼观、洞庭风韵诗廊、碑廊等景点围绕在主楼旁边,将岳阳楼衬托得格外有韵味。

滕王阁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东岸的滕王阁,因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正是王勃对滕王阁的赞美。滕王阁始建于1985年,总面积达47000平方米,高57.5米,总共有三层。历史上,滕王阁曾因为楼体损毁而进行修缮,多达28次。如今的滕王阁是1983年重建,1989年竣工开放的。

苏州园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苏州园林亦称苏州古典园林,在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产生,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致的构建艺术在苏州众多园林中脱颖而出。苏州园林主要由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以及狮子林、耦园、艺圃、沧浪亭、退思园等组成,并分别在1997年和2000年一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园林在建筑布局及风格上都采用了独特的造园艺术技艺,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之美。

杭州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面,总面积为5.6平方公里,主要由里湖、外湖、岳湖、小南湖和西里湖5个部分组成。西湖景色秀丽,自古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主要的景点有断桥、雷峰塔、苏堤、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和十里荷花景观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西湖景区不仅风光旖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已于201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相关文化

编辑

历史人物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国打败了越国,军把越王勾践包围在会稽山上,致使越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忍辱求和。越国成为吴国的臣国,并受控于吴国。越王勾践像奴隶一般在吴国宫中服役3年,后来吴王免去了勾践的罪,让他回国去了。为了不忘亡国之痛、报仇雪恨,勾践在屋顶上面吊了一个苦胆,无论是出是进、是坐是站,就连吃饭睡觉,也要尝一尝苦胆之味,以激励自己的斗志;他还累了便睡在硬柴堆砌的“床”上,以此锻炼自己的筋骨。越国最终灭了吴国。

楚霸王乌江自刎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在垓下,楚军兵少,弹尽粮绝,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项羽后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最后挥刀自刎。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东方. 中国地理简单学.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7: 41.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3-06-11].

[3]李恩杰编著;赵学文,曹韧,续小强总主编. 文明中国书典 环保中国.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2: 82.

[4]井才. 地球百科. 北京: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2: 66-67.

[5]郭豫斌. 高原平原盆地.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3: 71-72.

[6]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编著. 中国地理常识 汉语罗马尼亚语对照.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5: 78.

[7]长江中下游平原 2005-08.中国地名辞源-专业词典. [2023-06-11].

[8]长江中下游平原.知识贝壳. [2023-06-11].

[9]河南省教育厅教材教学研究室编. 小学地理备课参考资料.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2: 1.

[10]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3-11-12].

[11]江西省河长办公室.江西省人民政府. [2023-06-11].

[12]长江流域.长江水利网. [2023-06-11].

[13]成纬,李光卫主编. 给孩子的好诗词 跟着景点学古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 157.

[14]李跃龙:洞庭湖的前世今生.红辣椒. [2023-06-11].

[15]洞庭湖简介.长沙理工大学. [2023-06-11].

[16]太湖.汉典. [2023-06-11].

[17]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杭州西湖.央视网. [2023-06-11].

[18]旅游微攻略.梦之旅. [2023-06-11].

[19]巢湖历史词典解释.词典网. [2023-06-11].

[20]长江中下游环境特征与洪灾的关系.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9-27].

[21]长江面临生物多样性危机?生态环境部:长江野生物种生境得到改善.新京报网. [2023-12-08].

[22]长江流域已建立13处自然保护区保护长江江豚.光明新闻. [2023-12-08].

[23]《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发布: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中国农业农村部. [2023-12-09].

[24]种群结构优化水质提升 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见成效.央视网. [2023-12-08].

[25]全国湿地展播|江苏:水润万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12-08].

[26]全国湿地展播|浙江:山水江南 诗画浙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12-08].

[27]张妙弟.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6河南、湖北、湖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67.

[28]洞庭湖平原历史词典解释.词典网. [2023-06-11].

[29]“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编著. 鄱阳湖平原.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 12.

[30]张理华,朱诚,张强.苏皖沿江平原全新世气候变化与洪水事件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06):709-714.中国知网. [2023-12-08].

[31]里下河平原( 里下河地区).范文中心. [2023-06-11].

[32]瞿礼生. 中国省域村镇建筑综合自然区划与建筑体系研究:江苏、贵州、河北三省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8: 70.

[33]杨琴琴. 长江综合运输通道中公路运量预测研究[D].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6-10[2023-09-29].

[34]金曦. 长江中下游江海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6-01[2023-09-29].

[35]罗波阳. 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C].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3-09-28: 73-77. [2023-09-29].

[36]齐天乐,流域经济视角下长江航运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4年

[37]中国日报网. 上海经济总量跃居全球城市第六.今日头条. 2020-11-07[2023-11-12].

[38]中工网. 浙江经济“转正”.今日头条. 2020-07-22[2023-11-12].

[39]光明网. 一季度江苏经济增长19.2%.今日头条. 2021-04-22[2023-11-12].

[40]蔡述明,杜耘,曾艳红.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06):564-568.中国知网. [2023-12-08].

[41]续衍雪, 孙宏亮, 马乐宽, 杨晶晶. 基于《长江保护法》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J]. 环境保护, 2021-10-10, 49(19): 56-59. [2023-09-29].

[42]岳阳楼.岳阳市人民政府. [2023-06-11].

[43]文明的坐标|苏州园林:咫尺之内造乾坤.百家号. [2023-06-11].

[44]杭州西湖.全球行. [2023-06-11].

[45]江小平. 历史人物小故事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J]. 家庭与家教, 2002-01-01, (5): 8-9. [2023-09-29].

[46]任荣. "乌江自刎"故事源流析探[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01, 7(6): 32-34. [2023-09-29].

[47]王学雷, 许厚泽, 蔡述明. 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与流域生态管理[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01-01, 15(5): 564-568. [2023-09-29].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8957/

(48)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位置境域
  3. 成因
  4. 地理特征
  5. 气候
  6. 地质
  7. 地质构造
  8. 地层
  9. 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10. 地形地貌
  11. 水文
  12. 主要河流
  13. 长江
  14. 汉江
  15. 赣江
  16. 湘江
  17. 沅江
  18. 主要湖泊
  19. 鄱阳湖
  20. 洞庭湖
  21. 太湖
  22. 洪泽湖
  23. 巢湖
  24. 土壤
  25. 生物多样性
  26. 植物
  27. 动物
  28. 生物保护措施
  29. 长江禁渔
  30. 湿地保护
  31. 自然灾害
  32. 重要支系
  33. 江汉平原
  34. 洞庭湖平原
  35. 鄱阳湖平原
  36. 苏皖沿江平原
  37. 里下河平原
  38. 长江三角洲平原
  39. 人类活动
  40. 农业
  41. 种植业
  42. 渔业
  43. 工业发展
  44. 交通发展
  45. 水运
  46. 航空
  47. 公路
  48. 铁路
  49. 经济发展
  50. 环境问题和保护
  51. 环境问题
  52. 水体污染
  53. 大气污染
  54. 湖泊萎缩
  55. 土壤潜沼化
  56. 土壤盐渍化
  57. 环境保护
  58. 风景名胜
  59. 黄鹤楼
  60. 岳阳楼
  61. 滕王阁
  62. 苏州园林
  63. 杭州西湖
  64. 相关文化
  65. 历史人物
  66.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67. 楚霸王乌江自刎
  68.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