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川西(英文名:WesternSichuan)是中国四川省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东北至黄土高原,南接云贵高原,其经纬度范围为东经97°21’—106°3’,北纬27°10’—34°19’之间。主要政区包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一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市、攀枝花市)。川西地区总面积为29.83万平方千米。20...
目录
  1. 1 命名
  2. 2 位置境域
  3. 3 历史沿革
  4. 先秦
  5. 秦汉
  6. 魏晋南北朝
  7. 隋唐
  8. 宋元
  9. 明清
  10. 中华民国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2. 4 地理环境
  13. 气候
  14. 地质
  15. 地质构造
  16. 鲜水河断裂带
  17. 岷江-龙门山断裂带
  18.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
  19. 地层特征
  20. 岩石特征
  21. 矿产资源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水利
  24. 水文
  25. 主要河流
  26. 主要湖泊
  1. 水利
  2. 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
  3. 引大济岷工程
  4. 土壤
  5. 山地黄壤
  6. 山地黄棕壤
  7. 山地棕壤
  8. 山地灰棕壤
  9. 高山草甸土
  10. 生物多样性
  11. 植物
  12. 动物
  13. 自然保护区
  14. 自然灾害
  15. 5 人口
  16. 人口数量
  17. 民族
  18. 彝族
  19. 羌族
  20. 藏族
  21. 方言
  22. 宗教
  23. 6 主要城市
  24. 西昌市
  25. 马尔康市
  26. 康定市
  1. 7 社会经济
  2. 第一产业
  3. 第二产业
  4. 第三产业
  5. 8 环境问题与保护
  6. 环境问题
  7. 草原鼠害
  8.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9. 环境保护
  10. 9 人文
  11. 文物古迹
  12. 罕额依遗址
  13.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14. 穆日玛尼石经墙
  15. 卓克基土司官寨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
  17. 甘孜踢踏
  18. 㑇舞
  19. 羌族刺绣
  20. 彝族土布制作技艺
  21. 习俗
  22. 特色节庆
  23. 上九会
  24. 火把节
  25. 瓦尔俄足节
  26. 央勒节
  1. 饮食习惯
  2. 藏族饮食
  3. 彝族饮食
  4. 羌族饮食
  5. 民间文化
  6. 康巴文化
  7. 炉霍石棺文化
  8. 《格萨尔》
  9. 10 风景名胜
  10. 综述
  11. 九寨沟
  12. 稻城亚丁
  13. 达古冰山地质公园
  14. 黄龙景区
  15. 木格措
  16. 四姑娘山
  17. 甲居藏寨
  18. 马湖
  19. 会理古城
  20. 11 重要人物
  21. 扎江
  22. 李洪生 
  23. 马布都
  24. 12 注释
  25. 13 参考资料

川西(英文名:Western Sichuan)是中国四川省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东北至黄土高原,南接云贵高原,其经纬度范围为东经97°21’—106°3’,北纬27°10’—34°19’之间。主要政区包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一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市、攀枝花市)。川西地区总面积为29.83万平方千米2021年,川西地区人口总量为686.23万人。

命名

编辑

川西得名于其地理位置,该地区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区,简称为川西。“川西”曾经是指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带,不包括川西高原。后经区域变革,川西泛指四川省西部的阿坝州、甘孜州等川西高原的地区。其名称定型于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民国政府把四川划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道。1950年,设立川西行政公署,后更名为川西人民行政公署。但随着1952年四川省的成立,该行政区划亦被撤销。现如今被大众所知的川西多指甘孜、阿坝、凉山三州。

位置境域

编辑

川西位于中国四川西部,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抬升地带,属于青藏高原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的区域。其经纬度范围为东经97°21’—106°3’,北纬27°10’—34°19’之间,与青海、西藏、云南毗连,东临岷山、西秦岭,西与藏北高原相接,南至云贵高原,北与拉脊山、布尔汗布达山、祁连山、柴达木盆地相邻。川西的东部以龙门山-大渡河-小相岭-锦屏山-白林山一线为界,南北以稻城-理塘-雅江-尔康-羊拱山-岷山一线为界。其区域范围包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总面积为29.83万平方千米。其中,凉山州面积为6.04万平方千米,阿坝州面积为8.42万平方千米,甘孜州面积为15.37万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

四川古为梁州之地。夏商时,巴人与蜀人逐渐发展分布于四川盆地。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巴蜀二部族已分别于盆地东西建立奴隶制政权。其中,川西境内的凉山州称古邛都国或邛都部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命司马错来蜀。两年后(前314年),秦置蜀郡,张若为蜀守,领13县(道),川西境内的阿坝州为湔氐道。

秦汉

汉承秦制,四川地区除巴、蜀二郡外,先后新设置了广汉郡、犍为郡、沈黎郡、越西郡、汶山郡。其中,凉山州汉朝时期被称为越嶲郡,

川西

秦汉时期蜀地

魏晋南北朝

西晋时,四川地区有益州的蜀、犍为、汶山、汉嘉、汉阳、越巂6郡,川西境内的阿坝州、凉山州、甘孜州位于其中。东晋时四川地区有益州的蜀、宁蜀、晋原、犍为、汶山、江阳、东江阳、越巂、平乐、沈黎10郡;梁州的梓潼、晋寿、广汉、晋熙、遂宁、涪、巴、巴西、宕渠、北巴西、新巴11郡;荆州的巴东、建平2郡;秦州的阴平1郡,共127县(含侨县),川西地区涉及汶山、越巂等地。

隋唐

隋王朝得蜀后,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革全国行政区划,取消郡,保留州、县两级。阿坝州归属于蜀州、翼州、覃州,凉山州被称为嶲州。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10道,今四川地区分属剑南道、山南道、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今四川地区分属剑南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黔中道(靠近云南省一带属南诏),川西凉山地区南诏称建昌府。

川西

隋唐建昌府

宋元

宋朝初年,四川地区行政区划分路、州、县三级。真宗时,重新划分四川地区为四路,即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其中,川西境内的阿坝州除吐蕃辖地外归属于益州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在四川地区建行中书省,凉山州被称为罗罗斯宣慰司,此外,川西地区的阿坝州正式建立土司制度,置松潘、岩、叠、威、茂等处军民安抚司,治所在松潘,流官土官并用。

明清

明朝时期,四川行省区划内设三司分管行政、军事、司法。同时,在四川推行里、甲、坊、厢制度,州、县以下普遍建立里、甲,在城市建立坊、厢,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清代因袭明制又略有调整,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在省下增加道一级行政组织,形成省、道、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四级政权机构。其中,阿坝州承袭土司制度。乾隆十七年 (公元1752年) 对杂谷脑土司实行改土归流。乾隆四十一年 (公元1776年) 大小金川之役后又实行改土归流。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置懋功屯务厅,领汉屯五、土屯六、土司二。凉山州地区明朝为四川行都司,清朝时期为宁远府。

川西

明清时期宁远府

中华民国

民国初年,四川行政区划分为省、道、县三级制,以省统道,以道统县,道为监察区域,是省的派出机构。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裁废道制,以府、州、厅直隶省政。1913年,袁世凯把全川划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个道。1914年,又改川西道为西川道,上川南道为建昌道,下川南道为永宁道,川北道为嘉陵道,川东道为东川道。其中,阿坝州属川西道,辖茂县、汶川、懋功、理番、松潘。

川西

民国时期川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月设置川西行政署,行署驻成都市,辖成都市和温江、绵阳、眉山、茂县4专区,1952年9月撤销。后川西地区多指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其中,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于1950年11月24日,凉山州成立于1952年10月1日成立,阿坝州成立于1953年。

地理环境

编辑

气候

川西大部分地区为高寒之地,气候总状况为四季不分明,降水较少,冬干夏雨,干湿季分明,在10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其余为雨季,日照丰富,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变化显著。川西的南北纬度跨越8°,南段为全年无冬的干热河谷;北部深入青藏高原部分则常冬无夏。川西地区内海拔高低差可达7000米,故有从南热带气候到永久性积雪带的垂直变化,但主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川西的南部属于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20℃,日较差大、年较差小,早寒午暖,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为2000~2600小时,川西南部山地降水量较少,干湿季分明,全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立体气候;川西的北部属于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总体以寒温带气候为主,年均温4~12℃,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2600小时,川西北高山河谷干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降水量500~900毫米。

川西

川西风景

地质

地质构造

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从冈瓦纳大陆分离,并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与泛大陆挤压,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3000万年,横断山脉开始脱离海浸,并逐渐隆起。大约在距今80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横断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一系列高山形成于今天亚洲大陆的东部。这个由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的俯冲形成的构造运动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该运动促使着川西地壳上升。

第三纪末上新世时,雏形的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川西高原已形成,海拔达到1000米,到第三纪中新世后,喜马拉雅运动进入高潮时期,印度板块迅速向北推移,并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使已不断退缩的古地中海槽消失,地壳发生强烈褶皱隆起与断裂活动,构成了喜马拉雅山区许多8000米以上的高峰,此时川西高原海拔达到3000米,冰川、冻土开始出现,南部开始河流的大切割,逐步形成山原、峡谷。第四纪喜马拉雅新构造运动期间,川西范围内地壳多次间歇性抬升,川西高原的海拔也逐渐上升到4000米以上,形成现今川西的地貌。

川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质构造复杂,在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推挤的压力作用下,其范围内地壳多次抬升,川西高原的海拔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发育着控制破坏性地震发生的西北向鲜水河断裂带、东北向岷江—龙门山断裂带和近南北向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三组活动地块边界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是四川西部一条晚第四纪强烈左旋走滑活动的构造带,呈西北向,历史上发生多次强震,它与甘孜-玉树断裂带一起构成青藏高原东部的川滇活动地块的北边界-羌塘地块的东北边界。

岷江-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为青藏高原川青块体与华南四川盆地间的边界断裂,沿龙门山展布,走向北东,全长约500千米。宽40-50千米。龙门山断裂带中段与崛江斜交并断错了崛江及其支流的河流阶地,形成岷江-龙门山断裂带。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与华南块体交界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历史上发生多次大地震。这一带一直作为四川地区重点监视防御和年度震情跟踪的重要地段之一。

地层特征

川西地区地层岩性复杂,从前震旦系到第四系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主要地层有震旦系、白垩系、侏罗系、二叠系等。其中,前震旦系主要分布于川西南区(北起康定,南至渡口,西起冕宁,东至马边,即“康滇地轴”北段),其分布零星,岩相变化较大,地层连续性较差,普遍经受区域变质,化石稀少,褶皱强烈,构造复杂;侏罗系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为一套红色砂泥岩沉积,厚达3000余米。在西昌、凉山有零星分布;白垩系主要分布于川西地区的西昌会理地区,西部高原的理塘、石渠、松潘、迭部等地亦有零星出露,均为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沉积,厚约1000-5000米。第三系主要分布于川西地区的邛崃、西昌的安宁河流域和渡口金沙江一带、理塘、白玉、稻城等地,为山间盆地堆积和河湖相沉积,分布零星,一般厚数米至800余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复杂多样,变质岩岩组以变质砂岩、板岩粉砂岩或砂板岩互层为主;碎屑岩以砂岩、泥岩及砂泥岩互层为主构成了易崩易滑地层。

岩石特征

川西地区岩浆岩较为发育,分布较广,常成群成带出现。其中酸性岩分布最广,如金沙江复背斜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斑状花岗岩;赠科稻城复向斜的雀儿山—稻城花岗岩带;石渠、雅江复向斜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如金沙江复背斜的德荣徐麦岩体群和德格—乡城岩带,以辉长辉绿岩、橄榄岩等为主;石渠、雅江复向斜沿马尼干戈—理塘—康乌断裂带、丹巴复背斜、三垭复背斜等也有规模不等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分布。

矿产资源

川西以贵金属、稀有金属矿产为主,如金矿、银矿、铂族金属、镍矿、汞矿,还有褐煤、泥炭及非金属矿产水晶、云母、石棉、石膏等。其中,阿坝州的优势矿种包括金、锂、花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其金矿储量约占四川省的49%,已探明黄金储量116吨;分布在理县、汶川境内的石榴子石为四川省内独有,已探明储量1398万吨;分布在红原、若尔盖、阿坝县境内的泥炭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远景资源储量在19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

地形地貌

川西地区西北部以高原地形为主,西南部以山地地形为主,整体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倾斜,海拔从西部的4000~4500米降至东部的3000~3500米,平均海拔为4000米。地貌包括山岭、河谷、盆地。其中,西北部分布着沙鲁里山、巴颜喀拉山、大雪山、岷山、龙门山等山脉,而南部以河谷地貌为主,其间山原、高山相间排列,金沙江、雅砻江、岷江穿境而过,此外,川西高原根据地面切割程度可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山原两种类型。丘状高原主要分布于甘孜、道孚线以北和沙鲁里山一带,地势高亢,高原面海拔多在4000~4500米以上,沙鲁里山一带则普遍在4500~4700米。高山原是丘状高原与高山之间的过渡地带,常与高山地貌交错分布,其特点为河流深切,谷间地带广阔平缓,主要分布在大雪山以西,沙鲁里山以东,康定、道孚、甘孜一线以南和木里以北,由于雅砻江、鲜水河等河流切割,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平坦的高原面仅保存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顶部,而在河谷地带则是陡峻山地。

水文水利

水文

川西的河流源于青藏高原,从流域水系划分,主要包括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除流经石渠县的查曲流域属黄河水系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9条,主要为金沙江水系的尘河、黑水河、西溪河、三湾河、西宁河等,雅砻江水系的理塘河、安宁河、鲜水河、鸭嘴河、海河等;大渡河水系的尼日河、越西河、甘洛河等。流域内各河干流多自西北流向东南,支流则平行汇入。河流上源地势多较坦缓,河道弯曲,以下则河道顺直,只在汇入干流前形成较大的河曲,如金沙江在东经100°附近,雅砻江在101°35’附近,大渡河在103°40’附近都形成大河曲,因此各河弯曲系数一般较小,支流大多短小,且多和干流直交,形成羽毛状水系。

西湖泊仅甘孜州内高山、极高山天然湖泊有2471个,其中包括稻城县北的海子山上形成的海子群、康定县雅拉乡的木格措、九龙县汤古乡的伍须海、西昌市的邛海、雷波县的马湖、盐源县的泸沽湖。川西地区内湖泊除了泸沽湖河邛海为构造侵蚀外,其余大多为冰蚀,由于受第四纪冰川运动影响境内形成的冰蚀湖多为淡水湖

主要河流

金沙江

金沙江古称绳水、淹水、泸水、马湖江、纳夷江。上源通天河出自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流出青海省境的巴塘河口后始称金沙江。金沙江自江源至四川宜宾全长3496千米,占长江全程的55%;其流域面积约47.32万平方千米,约占长江流域的26%。在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约19.0万平方千米,落差约5100米,流域兼跨青藏高原东北部、横断山区北端、川西南山地和滇西北高原等地貌区。金沙江上游河谷地区、中下游金江街至雷波段河谷地区及石鼓-华弹区间的南岸支流年径流深在100毫米-400毫米之间,流域其余大部分地区径流深400毫米-800毫米之间。金沙江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狭长带状,沿途纳入右岸的鱼泡江、左岸的马过河,至攀枝花附近汇入左岸的雅砻江。

川西

金沙江

雅砻江

雅砻江古名若水,亦称泸水,俗称打冲河。源于青海玉树巴颜喀拉山南麓,东南流至尼达坎多进入四川,经甘孜、凉山二州,于渡口市东北三堆子注入金沙江,全长1571千米,流域面积近13万平方千米。雅砻江北部流经川西北高原,南部进入川西山原和横断山区,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海拔4500~5500米,南面入口处的金沙江谷底降至1500米,沿河地形复杂,高差悬殊。

川西

雅砻江

大渡河

大渡河是岷江右侧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果洛山南麓,干流全长1272千米,面积77601平方千米。大渡河上游分东西两源,东源源为足木足河,由阿柯河和马柯河汇流而成;西源为绰斯甲河,由杜柯河和色曲汇流而成。双江口以上为河源地区,为丘状高原;泸定以上为上游,属川西高低、高原地貌;泸定至铜街子为中游,属川西南山地;铜街子以下为下游,属四川盆地丘陵区。大渡河流域上游属川西高原气候,中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区气候。全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13℃-18℃;多年平均降水为800-1000毫米。人工植被主要分布在下游平原区,在中上游高平原和山丘区的河流街地也有零星分布向。大渡河流域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西南水电开发的重要靶区。

川西

大渡河

主要湖泊

泸沽湖

泸沽湖为高原淡水湖泊,位于中国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泸沽湖湖面海拔2690米,平均水深40余米,最深处93米,是中国第三深的淡水湖泊。湖面面积58.8平方千米,其中西部26.2平方千米的湖面属云南省,东部24.1平方千米的湖面属四川省。泸沽湖水源主要来自湖四周的10多条溪流、石灰岩山地的岩溶地下水以及雨水补给,湖泊储水量21亿立方米,地表水系呈放射状流动,由外环山脊向内环汇流,绕湖环流与内外环山间峡谷。

川西

泸沽湖

邛海

邛海,古称邛池,是180万年前形成的断陷湖,也是四川省境内第二大天然淡水湖,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湖面呈L形,南北长11.5千米,东西最宽5.5千米,湖周长37.4千米,平均水深14米,最大水深34米,储水量3.2亿立方米。湖泊补给系数为9.97,湖水滞留时间约834天。邛海水下地形周边坡度变化较大,水底平缓,东北方向地形较为复杂。邛海水的主要补给以地表径流为主,其次是大气降水与地下径流。

川西

邛海

水利

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

黄河干流四川段涉及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总长度174千米,该区域受水流冲刷,河岸侵蚀、坍塌严重。为保障若尔盖县唐克镇和辖曼镇河岸及公路安全,2022年四川省对黄河干流若尔盖段实施了应急处置,投资6459.52万元,新建护岸工程5.06千米。该工程建设了生态护坡、巡河步道、景观平台等设施,2022年9月底全面完工。此外,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已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全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以及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引大济岷工程

引大济岷工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是指把大渡河的河水引入岷江。2021年12月,水利部水规总院正式印发《引大济岷工程规模与总体布置专题报告技术讨论会议纪要》,工程从大渡河泸定电站库区引水,引水线路总长304千米,其中总干线156千米,北干线44千米、南干线104千米;工程取水口设计引水流量141立方米/秒,年均引水量27亿立方米(占大渡河泸定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277亿立方米的10%),保障成德眉资和绵阳、遂宁、内江7市40个县(市、区)供水,受益灌面1400万亩,供水区人口约3500万;在引水线路上利用落差建设3座消能电站,总装机68万千瓦,年发电量34亿度。总工程投资约680亿元。

土壤

川西在错综复杂的自然成土因素相互影响和综合作用下,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山地灰棕壤、高山草甸土。川西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东南部边缘地带以黄壤为基带,自下而上为山地黄壤、黄棕壤、棕壤和山地草甸土等;川西南段具有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土壤为南亚热带红壤或山地红壤,山地红棕壤或黄棕壤、山地灰棕壤、山地草甸土等;川西北端土壤主要表现为山地褐土或山地棕壤基带,向上是暗棕壤、灰化土、高山草甸土。

川西地区属高原气候,终年干寒,土壤微生物不活跃,有机质分解慢,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低洼处则为泥炭沼泽土,地处背风坡的岷江峡谷、大渡河谷等干旱河谷,土壤发育为山地褐土,富含钙质,具强碳酸盐反应。

山地黄壤

分布于四川盆地内低山、盆边山地海拔1500米以下。母质多为砂页岩、泥岩和石灰岩的风化物。主要植被有马尾松、杉、白栎。山地黄壤质地粘重,为中壤至重壤,pH值在6.5以下,呈酸性反应。土壤有机含量较高,在阔叶林下达16~20%,在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下为3~5%,所以肥力较高,适合种水稻、玉米、黄豆等农作物以及茶叶、油茶油桐、油樟、漆树、棕榈等经济林木,但因降水量多,山地坡度也较大,所以水土流失较严重。

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四川盆周山地和川西南山地1300~2000米,山地降雨量800~1000毫米,年平均温度低于11℃,冬季冻结期2~3个月,夏季高温多雨。成土母质有页岩、砂岩、片岩、石灰岩、花岗岩风化物,川西南山地有变质岩、石英闪长岩等残积和坡积物。植被以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林为主,林下有箭竹、杜鹃灌丛。山地黄棕壤是在山地暖温带湿润气候和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生物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土壤。土壤呈酸性反应,pH值在5.0~5.7之间,表土有机含量在15%左右。耕地多分布于坡度比较平缓、平层较厚、水利条件优越的地方。水田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等,旱地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爬山豆等。经济林木主要是漆树和茶树。药材有天麻、杜仲等名贵的中药材。

山地棕壤

分布在四川盆周山地和川西山地的中上部,部分靠近高原面的下切河谷的阴坡部位,属湿润温带气候。植被以落叶阔叶林的栎类、桦木为主,也有冷杉、垂直云杉壳斗科栓栎、槲树等。母质多为风化度较低的砂页岩、灰岩、玄武岩、花岗岩、变质岩的残积坡积物。山地棕壤分布带耕地很少,有则多为旱地,种植小麦、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

山地灰棕壤

分布于海拔2000~3200米的盆西北和川西山原的中、上部及川西南山地的上部。气候冷凉,多云雾,夏季短。有冻土现象。属温带湿润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植被为暗针叶林,林下多箭竹、杜鹃和大量地衣苔藓。成土母质多为酸性结晶岩、变质岩、灰岩、砂页岩、砂板岩、白云岩和玄武岩等的残积坡积物。山地灰棕壤保肥保水力强,但因土壤含水过于饱和,若森林被破环、土层被开挖,土体容易崩塌。

高山草甸土

分布于阿坝、甘孜、凉山州的中山和高原的开阔平坦河谷地段,属半湿润气候和喜湿的中生草甸植被,地形平坦,排水差,形成半水成土壤。高山草甸土是在气候寒冷的高山灌丛草甸植被下形成的土壤,是四川省草场集中分布区,也是全国的天然草场之一,是四川省的牧业基地。主要牲畜有牦牛、犏牦牛、绵羊、马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川西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类型多样,生物栖息地类型多样性,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川西植被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竹林、灌丛、稀树草丛、高寒草甸等十二种类型。川西共有野生高等植物314科、1402属、7459种。其中,苔藓植物57科150属302种;类植物46科101属453种;裸子植物7科18属69种;被子植物204科1133属6635种;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科90属184种;珍稀濒危植物44科52属62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科38属50种;陆生野生植被类型有7个植被型21个群系纲185个群系;水生野生植被类型62个,按生态类型分类,挺水植物群落30个;沉水植物群落18个;飘浮植物群落6个;浮叶植物群落8个。

川西植物代表物种

区系

代表科属

苔藓植物

丛藓科、灰藓科、曲尾藓科、羽藓科等

蕨类植物

微毛凤尾蕨、四川旱蕨、木里水龙骨、凉山石杉等(川西特有种)

种子植物

芒苞草科、杜仲科、珙桐科等(川西特有)

国家保护植物

康定云杉、四川狼尾草、芒苞草、红豆杉、珙桐等

川西

珙桐花

川西

红豆杉

川西

康定云杉

川西

芒苞草

动物

川西地区地处青藏区的青海藏南亚区及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是中国西南山地亚区属于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该地区物种丰富,珍贵稀有动物包括野驴、野牦牛和藏羚等藏区典型种类,此外还有兔狲,蓝马鸡,黑颈鹅、白鹤、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等;高原典型种类有褐背拟地鸦、楔尾伯劳、褐翅雪雀、白腰雪雀、棕颈雪雀和朱鹀等。

川西

兔狲

川西两栖动物共有57种,其中东洋界特有种为52种,古北界特有种1种,广布种4种,隶属2目10科18属。其中,有尾目3科3属6种,无尾目7科15属51种。川西两栖动物科类均匀度较低,种数分布不均。单种科较多,有隐腮鲵科、蝾螈科、铃蟾科、雨蛙科。少种的有小鲵科、姬蛙科和树蛙科。只有角蟾科和蛙科种类较为丰富,分别为17种和19种。其代表物种有山溪鲵、西藏山溪鲵、盐源山溪鲵等。

川西

山溪鲵

爬行类动物共有64种,隶属2目9科32属。其中,龟鳖目2科2属2种,有鳞目7科30属61种。此外,有鳞目中壁虎科2属4种,鬉蜥科1属4种,蛇蜥科1属1种,石龙子科3属8种,游蛇16属35种,眼镜蛇2属2种,蝰科5属8种。川西爬行动物科内均匀度较低,种数分布不均。单种科有3种,分别为淡水龟科、鳖科、蛇蜥科。少种科较多,有壁虎科、鬉蜥科、石龙子科、眼镜蛇科、蝰科。多种科只有游蛇科一科,其科内种数为35种,该地区特有物种有蹼趾壁虎、裸耳攀蜥、草绿攀蜥、丽纹攀蜥、蓝尾石龙子、山滑蜥、康定滑蜥、美姑脊蛇、秀链腹链蛇等。

自然保护区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面积2000平方千米,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保护区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内陆山地气候为主,年降水量931毫米;该保护区拥有完整的山地植被类型带谱,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并且拥有全球唯一的野生大熊猫寻踪科考胜地熊猫沟,熊猫沟海拔2050~2800米,全长3.2千米,沟内崇山峻岭,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川西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29'—102°12',北纬29°01'—30°05'之间。总面积4091.4平方千米,行政区域涉及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县、泸定县、九龙县和雅安市的石棉县。贡嘎山地区作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横断山地区的典型代表和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素有动植物宝库之称。

川西

贡嘎山

自然灾害

川西地区共发育地质灾害16411处,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主。其中滑坡8344处,崩塌2562处,泥石流5505处,占比分别为50.84%、33.54%、15.62%。

滑坡

川西地区共发育滑坡8344处,以中小型为主,数量达7956处,占滑坡总数的95.34%,特大型和大型规模滑坡分别为36处和352处,分别占滑坡总数的0.43%、4.23%。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和雅砻江流域的深切河谷区,占滑坡总数的4.67%以上,此外,岷江流域的理县、汶川县、茂县和大渡河上游的丹巴县和小金县也是特大型。

泥石流

川西地区共发育泥石流5505处,以中小型为主,数量达5308处,占泥石流总数的96.42%。特大型和大型泥石流规模分别为46处和151处,占泥石流总数的0.83%、2.75%。在全区分布不均,主要发育在大渡河中下游、雅砻江下游和岷江上游的汶川县和理县、茂县。九寨沟县也是特大型大型泥石流密集发育区。

崩塌

川西地区共发育崩塌2562处,以中小型为主,数量达2421处,占崩塌总数的94.50%。特大型和大型崩塌规模分别16处和125处,占崩塌总数的0.62%、4.88%。主要集中发育在东部的茂县、汶川震区、理县、大渡河中下游和雅砻江中游地区。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该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2021年,川西地区占四川省总人口的8.11%,其人口总量为686.2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8.40人/平方千米。其中,川西地区总性别比为104.54%,总城镇化为28.4%。

川西地区人口结构数据

主要地区

城镇化(%)

男女性别比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27.05

107.59:100

甘孜藏族自治州

19.78

101.38∶100

凉山彝族自治州

38.66

104.65:100

民族

川西生活着四川的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2020年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川西地区少数民族人口569万,占四川全省人口的6.8%。

彝族

川西彝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县等地区。四川省彝族343.06万人,占四川省总人口比例为3.77%。其中,川西地区的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占凉山州人口总数的54.56%。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为使彝文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1975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制订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文字,并设计出“彝语拼音符号”,便于注音学习。1980年国务院批准该方案。随后在四川彝族地区推广使用。

羌族

1949年通过国家的民族识别,羌族被确认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川西羌族主要分布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地区。四川省内羌族共34.81万人,其中,阿坝州羌族16.65万人,占阿坝州总人口的18.6%。该地区羌族使用羌语,分为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属藏缅语族羌语支。此外,羌族特色节日包括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

藏族

川西藏族多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中国第二大涉藏地区重要组成部分。全州常住人口约110万人,藏族人口占其81.9%。藏语对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对居住在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在川西地区的甘孜州东部、南部和阿坝州的嘉戎地区与松潘、黑水以及木里,藏民居住于石砌房屋,屋顶用泥覆盖,可脱粒和翻晒粮食。一般为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为烧饭、烤火和歇息之处;上层多留一半做平台,一半做小房为经堂、客房或储藏室。每层均置独木梯或木板梯。

方言

川西地区语言使用情况复杂,存在着近20个族群和20种语言,长期以来相互交融,除了该地区使用的藏、彝、羌语和族际共同语汉语以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底层民族语言,当地居民称为“地脚话”。“地脚话”长期以来被视为当地通用语言的方言土语,主要包括嘉绒语、普米语、尔苏语、纳木义语、史兴语、木雅语、贵琼语、尔龚语、扎巴(坝)语、却域语、傈僳语、纳西语,这些语言都是独立的语言,分属藏缅语族的藏语支、羌语支和彝语支。

宗教

藏族地区自古有原始宗教苯教,其特点是对天、地、地下三界中诸神的泛神崇拜。提倡安鬼神、兴认宅,重于占卜、禳解、驱魔等法事。公元7世纪佛教由印度和中原进入西藏,随即也传到了川西藏区。在经过与苯教的冲突和斗争后,成为中国藏区的主要宗教。随后原有的苯教开始“佛教化”,在“佛苯争融”过程中,形成中国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佛教原有的基础上融合与吸收苯教与当地其他民间信仰的精神元素和文化成分,主要形式有礼佛、转经,分为五大教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和格鲁派。其佛教寺庙主要有壤塘棒托寺、措尔机寺、甘孜白利寺、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康定塔公寺等。

主要城市

编辑

西昌市

西昌市古称邛都,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同时,也是攀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其经纬度为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西昌市幅员面积2882.9平方千米,辖25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96.6万人,城镇化率为68.48%。

西昌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素有月亮城、太阳城、航天城、小春城之美誉。其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8.9%,高山、低山分别占1.1%和3.4%;河谷平坝面积占16.4%,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西部牦牛山,是市境内山地的主体,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构成安宁河与雅砻江的分水岭。西昌自古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1935年,中央红军过凉山,在礼州土官庄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确定了北上抗日的行军路线,并首次提出“长征”一词。1950年西昌解放,设立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西昌专区划归四川省,1978年西昌专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合并,西昌撤县设市。

2022年,西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2.14亿元,同比增长5.0%,人均GDP达到69688元,同比增长2%。西昌市入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获得中国首批乡村治理试点单位等国家级和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省级荣誉称号。

西昌市境内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富集,具有品位高,埋藏浅,开采条件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已探明矿种103种,储量较大的有60种。此外,境内及周边地区有邛海-泸山AAAA级、螺髻山AAAA级、泸沽湖AAAA级、灵山寺AAAA级、卫星发射基地AAAA级风景名胜区等景点。

马尔康市

马尔康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地处东经101°17-102°41,北纬30°35-32°24之间,东部与理县连界,南与金川、小金接壤,北部与红原、阿坝县相连,西与壤塘交界。区域面积6633平方千米,辖105个行政村。马尔康市常住人口为5.7万人,是以藏族为主,羌、汉、回族等15个民族共同生活发展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马尔康市地处川西北高原南端,属高原峡谷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地面海拔在2180米至5301米之间。马尔康市冬干夏湿、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8-9℃,年降水量753毫米,年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绝对无霜期120天。空气质量达到中国Ⅰ级标准。马尔康市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马尔康是嘉绒藏区的核心地区。春秋战国时,马尔康属古冉陇故地。秦时置前氐道,西汉隶汶山郡,隋唐时称“西山八国”。民国初年(1912年),隶西川道理番县。1956年4月,马尔康县正式成立,2015年8月批复马尔康撤县设市。

2022年,马尔康市生产总值为45.8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78991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8.34亿元。

马尔康市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马尔康是嘉绒藏区的核心地区,拥有独特的土司文化,此外该地区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故事背景地,是著名电视连续剧《尘埃落定》《长征》的拍摄地,同时也是阿坝州红色旅游开发的五大重点景区之一。其景点包括卓木碉会议遗址、克莎民居、哈休遗址等。

康定市

康定市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州府。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东与泸定县和雅安市所辖的宝兴、天全、石棉县交界,南与九龙县和凉山州所辖的木里县相望,西与雅江县毗邻,北靠丹巴县、道孚县和阿坝州所辖的小金县接壤。辖区面积1.15万平方千米。康定市辖街道办事处2个、8个镇、7个乡;共204个村、8个社区、4个居民委员会。2021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2.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2万人,乡村人口5.71万人。

康定市为高原型气候-山地凉温带气候,年降水量800-950毫米,无霜期150-250天。折多山将全市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三个小区,东部为高山峡谷区,西北部为丘状高原区,西部为高原深谷区。康定古为羌地,三国蜀汉时期称打箭炉,唐宋属土蕃,元置鱼通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明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设康定府,康定名称由此而来。民国2年(1913年)改康定府为康定县,康定县设置自此开始。1950年3月康定和平解放,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区府驻地。1955年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至今。2015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为四川藏区首个县级市。

2021年,康定市地区生产总值119313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68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306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39385万元。

康定市已经探明的矿种有金、银、铅、锌、钨、铍、锂等,被誉为中国“第二个乌拉尔”,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为1000亿元以上。锂辉石储量约占全国的一半,石膏储量居亚洲之冠。此外,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种类约有2000余种,属于国家级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核心区。是大熊猫、云豹、白唇鹿、小熊猫等珍稀物种的重要栖息地。麝香、鹿茸、虫草、贝母、大黄、天麻等名贵中药材众多,包含“康定香菇”“康定苹果”“康定枇杷”等区域特色品牌19个,康定芫根、红皮萝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出露点有120余处,占甘孜州百分之五十以上,有“温泉城”之称。

社会经济

编辑

川西地区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厚的物产资源,是四川旅游资源重点建设区域,着重发展旅游产业。同时主要由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川西地区,也是中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2020年,川西地区生产总值274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6.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82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312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1∶30.1∶49.8,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68.9亿元,增长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03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6元,增长9.1%。。

第一产业

川西地区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类型。其中,种植业为川西重要产业,1999年,汶川、理县和茂县的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43.08平方千米。凉山州蔬菜基地主要品种有红皮洋葱,早海椒,反季节番茄、反季节莲花白、蒜薹、青胡豆、秋豌豆、洋芋和生姜等。该区蔬菜大多销往成都、乐山、看山等省内市场以及华中,华东和东北市场。此外,畜产品是四川西部高原山区最重要的优势产品。四川西北藏区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2.2万平方千米,占该地区土地面积的52%,占四川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8%,仅从甘孜,阿坝和凉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倩况看,1999年末,大牲畜和羊的数量达648万头和706万头,分别占四川省总数的58%和51%。奶产品产量为17.51万吨、占四川省奶产品总量的65%。

第二产业

川西内的凉山州地区,归属于攀西经济区,该地区第二产业主要产业类型有资源型传统产业,矿业、钢铁产业、钒钛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化工产业、能源产业如水力火电等产业。攀西经济区蕴藏着中国13%的铁、69%的钒,93%的钛和13%的水能等,矿产资源多达40余种。企业代表有攀钢,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获得出口免验资格的钢轨生产企业。

第三产业

川西地区是四川省旅游资源重点建设区域,旅游业为该地区的主导和支柱产业。阿坝州为川西北旅游发展最早、产业发展最成熟的地区,2013年,阿坝州全州实现地区国民生产总值233.99亿元,其中旅游收入达到195.67亿元,接待境内外游人达到2289.6万人次。旅游收入成为阿坝州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旅游带动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文化产业、民族手工业、中藏药业、商贸物流业以及特色城乡建设等产业发展。此外,2019年凉山州旅游收入占GDP比重21%;甘孜州接待游客3316万人次,旅游收入367亿元,收入占GDP达94%;攀枝花市旅游总收入415.86亿元,增长23.2%。接待旅游总人数3014.81万人次。

环境问题与保护

编辑

环境问题

草原鼠害

川西高原草原害鼠种类较多,有近700种,包括高原鼠兔、褐家鼠、巢鼠、小家鼠、高原盼鼠、青海田鼠等。在一年当中,鼠害具有明显的发生规律,即一年有3个发生高峰,分别是3-4月、7-8月和10-11月,集中发生在石渠扎溪卡草原、理塘毛垭坝大草原、康定塔公草原、甘孜草原和白玉草原等。导致川西高原鼠害严重的原因,一方面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如气候变暖、干旱加剧、火灾频繁等自然因素共同叠加;另一方面是人为不科学放牧及乱砍乱挖等活动日益加剧。其危害包括草原退化,载畜量下降;草原沙化,水土流失严重;传播疾病等。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随着人类活动迅速扩大,乱砍滥伐,森林面积锐减。大渡河上游随着丹巴云母矿,森工局等企业的建立发展,森林砍伐严重,更新较少,森林采伐区常成泥石流分布地点,特别是一些坡面泥石流,由窜坡集材道发育而成。如1985年丹巴县115伐木场土育沟泥石流,冲毁林地5000余亩。森林植被破坏,不仅导致了泥石流的发生,同时也孕育着滑坡的出现。如聂呷乡甲居村因坡上森林破坏后,1982年以来1.4平方千米面积数次下滑,40余亩果园消失。

环境保护

2022年1月17日,四川省发布了《四川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相关规划、行动方案、政策措施时应当加强与该规划的衔接,落实该规划的要求,并联合各政府部门、各直属机构及有关单位认真实施“系统推进“三水”共治,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扎实推进净土减废行动,保持土壤环境总体稳定”等各项环境保护政策。

2022年7月20日,四川省为加强和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进一步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四川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方案以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逐步建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入河排污口长效管理机制,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

人文

编辑

四川西部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与云南、西藏、贵州等区域共同构成了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从川西地区民族构成来看,14个世居少数民族同其他民族聚居融合,交织成为相对独立的多民族文化系统,该区域在饮食、节日、采集等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炉霍石棺文化、康巴文化等特色地区文化,此外,该地区还包括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川西地区拥有文物古迹数量众多,其中,凉山州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0处。阿坝州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13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3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67个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甘孜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8处、省级文保单位81处、州级文保单位204处、县级文保单位800处。

川西地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区

名称

位置

保护级别

批次

凉山州

 大洋堆遗址

西昌市区西南部的经久乡合营村境内

国家级

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王所大石墓群

德昌县城南

国家级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什瓦黑岩画

昭觉县碗厂乡西洛村

省级

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阿坝州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松潘县川主寺镇

国家级

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卓克基土司官寨

马尔康市卓克基

国家级

第三批全国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索回汉文红军石刻标语

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

州级

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宝故居

马尔康市党坝乡石果坝村

州级

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胡底纪念碑

马尔康市松岗镇直波村

州级

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卓木碉会议遗址

马尔康市脚木足乡白莎村

州级

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耳丹扎木红军大学旧址

金川县沙耳乡丹扎木村

州级

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美兴营盘街关帝庙

小金县美兴镇营盘村

州级

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水革命烈士陵园

黑水县芦花镇查拉村

州级

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河阴窝子古栈道遗址

九寨沟县双河镇中和村

州级

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孜州

丹巴古碉群

丹巴县境内

国家级

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丹巴县墨尔多山镇罕额依村

国家级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旧址

泸定县境内

国家级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渡河悬索桥

泸定县境内

国家级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穆日玛尼石经墙

石渠县境内

国家级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龙旧居

白玉县

省级

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坎战斗遗址

泸定县

省级

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罕额依遗址

198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孜州文化局联合对丹巴县中路乡的罕额依遗址进行发掘,出土有大量与石器、陶器和少量骨器,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它所反映出的考古文化不仅证明了康巴文化厚重的历史,也证明康区古代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古文化序列。学术界已将中路罕额依遗址所代表的考古文化命名为“中路文化”。2014年,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主要包括红军长征纪念碑、雕塑群以及红军长征纪念馆三部分。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于1987年动工兴建,1990年8月竣工,其东西长 620米,南北宽371米,相对高差124米,总面积23000平方千米。其主碑(红军长征纪念碑)高41.3 米,其中碑座高2.5米,碑体高24米,碑柱上耸立的红军战士铜像高14.8米。碑型为三角立柱体,象征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紧密团结。碑体用450块亚金铜板贴面,上方各面各镶嵌一颗闪闪红星,碑座四周由汉白玉石环绕贴面,碑基铺垫绿色草坪,寓意为“雪山草地树金碑”。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2005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穆日玛尼石经墙

穆日玛尼石经墙位于甘孜州石渠县格蒙乡,海拔4300米。其始建于7-8世纪,最初被称为奔琼玉喀。10-11世纪成为当时岭国的皇家供奉圣物,为重要的朝圣场所。18世纪第一世穆日活佛仁增江措仁波切主持维修和扩建玛尼墙,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古玛尼墙改称为“穆日玛尼石经墙”。墙体内有各种石刻千手千眼观音度母、宗喀巴大师莲花生大师等各种佛像近千尊,并刻有藏文经文,穆日玛尼石经墙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马尔康镇西索村。卓克基原老官寨为片石墙体木结构藏式建筑,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其规模较现存官寨略小。1936年夏初,老官寨被大火烧毁,仅残存北面少许墙体。1938年至1940年,索观瀛土司调集3个垄巴(农区单位)数百民众,历时3年重建成现在的卓克基官寨。卓克基土司官寨系土石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140余平方千米,平面略呈方形,正面边长37.84米,侧面边长37.2米,全高19.5米。官寨内正面为面阔7间、进深2间的2层建筑。其底层紧接大门,为门厅。二楼为接待汉族官商客人的专用平顶的“外宾厅”,中部一连三间,内悬挂字画和名人照片,地面摆设全部汉化,两侧为汉式客房。1988年1月,卓克基官寨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间舞蹈、民俗节庆、民族传统仪式类最为丰富。其中,阿坝州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卡斯达温舞、川西藏族山歌、羌族瓦尔俄足节等19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羌族羊皮鼓舞、博巴森根、羌绣传统刺绣工艺、藏历年、觉囊梵音等7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凉山州拥有20项国家级、11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甘孜州现有各级各类非遗项目327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级61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区

国家级(第一、二批及第一批扩展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孜藏族自治州

格萨尔说唱、藏族民歌、玛达咪山歌、巴塘弦子舞、得荣学羌、真达锅庄、木雅锅庄、新龙锅庄、德格

卓且、德格藏戏、巴塘藏戏、色达藏戏、甘孜踢踏、㑇舞等

顶毪衫歌、康定溜溜调、热巴舞、扎坝嘛呢舞、甘孜踢踏、藏历年、新龙藏历十三节、康定“四月八”跑马转山会、赛马节(会)、雅砻江河谷扎巴藏族母系氏族习俗、成人仪式、山岩帕措习俗等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藏族民歌、南坪曲子、羌族多声部民歌、卡斯达温舞、羌族羊皮鼓舞、博巴森根、马奈锅庄、羌年、羌族瓦尔俄足节、羌族刺绣等

百汪说唱、哈玛(战神舞)、金冠舞、藏历年、苏布士(羌年庆典)等

凉山彝族自治州

火把节、彝族克智、口弦音乐、甲搓等

阿嫫妮惹、支格阿龙、彝族阿都高腔、朵咯嗬、义诺彝族民歌、彝族年、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彝族土布等

甘孜踢踏

甘孜县有着“中国踢踏舞之乡”的美誉。甘孜踢踏被认为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它将艺术内涵的表演、优雅的舞蹈动作与舞者体能结合在一起。2014年11月,“甘孜踢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甘孜踢踏根据笨教法王扎西敦珠的《笨教源缘明境》中记载,踢踏舞与藏戏大约在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传入甘孜。甘孜踢踏不同于西藏踢踏,甘孜踢踏不只强调脚上功夫,更强调手上和身上的动作,形成了更为奔放、粗犷的特色舞。传入初期的踢踏舞,踏步动作多,手臂前后摆动,动作单调,舞蹈的表演技巧受到限制。民国初,踢踏舞成了甘孜寺的扎谐(扎巴舞蹈),从手腕摆动到踏步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变,表演者皆为男性,一般都在每年秋季丰收时进行表演,后来流入民间后则无时间和性别的限制。

㑇舞

㑇舞,四川省九寨沟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㑇舞是白马藏族民间的面具舞,也称“池歌昼”“鬼面子”等。白马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平武县、九寨沟县,以及甘肃文县等地,地处九寨沟附近的岷山山脉中。㑇舞源于白马人“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的原始时期,原本是白马藏族的祭祀性舞蹈。㑇舞的舞蹈组合以圈舞的点踏步、穿花的踮跳步为基本表现形式。2006年5月20日,四川省九寨沟县申报的㑇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34。

羌族刺绣

羌族刺绣是流行于四川羌民族聚居区的传统刺绣艺术。明清时期,羌族挑花刺绣在羌族地区已十分盛行。2008年,羌族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羌族刺绣的主要针法分三类,包括古老羌族刺绣针法,有十字挑、串挑、编挑、架花、挆花、扎花锁边绣、割花、拼花和纳花;近代羌族刺绣针法,包括扎花齐针绣、纤针绣、撇花、柳针、提花、盘花、掏花和缠线扎花绣;辅助针法,包括撒针、偷针、打子针、盘金绣、锁边绣和漏空锁绣。羌绣多以花草蔬果、飞禽走兽为题材,也可表现人物,所绣内容无不精致秀丽,栩栩如生,充满吉祥寓意,反映出羌族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羌族刺绣制品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对比强烈,用于头帕、围腰、飘带、衣领、衣角、鞋面等处的装饰。

川西

羌族刺绣

彝族土布制作技艺

彝族土布制作技艺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包括以纯手工完成的织布和染色两大制作过程。彝族土布织造从采摘棉花开始,历经弹棉花、纺线、挽线、织布、上浆、晒布、捶打等若干道工序。布料染色的过程分为采染、制染、染色、清洗、晾晒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各有要求。如染色工序又分煮染和泡染。即通过水煮或浸泡的方式,让布料与配制好的染液接触染色。彝族土布色彩以黑、黄、红、蓝为主。彝族人民用小檗树根染出黄色,茜草根染出红色,黑泥水(一种生在沼泽地的腐质原生染料)、马桑树皮叶、核桃根皮染出黑色,蓝草染出蓝色。2023年4月,入选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习俗

特色节庆

上九会

在川西地区,每年正月初七至初九,各地道观、庙宇都要举办庆祝活动。自清道光18年孝泉镇的道教门徒将“上九会”迁入姜孝祠举行庆祝活动后,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七开始到正月初九都要举办,共计3天时间,延续一百多年,人们将敬神活动逐渐演变为经贸活动,渐成习俗。

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每年定期在彝历猪月下弦第九日(促夏之季)举行,旨在祀祖祭火、禳田防灾、祝祷丰年。在为期三天节庆里,按“祭火-庆火-送火”展开的民俗活动主要有:祭祀火神和祖先;打火把照田驱虫;选美和赛装;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等民间竞技;朵洛荷、达体舞、大锣笙舞、口弦、月琴等歌舞乐活动。2006年6月,“彝族火把节”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彝族火把节”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预备候选名单。

瓦尔俄足节

瓦尔俄足是关于羌族女人的综合性民间传统节日。它源于茂县北部曲谷乡河西村的西湖寨,在这个地方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古老的传统习俗,为祭祀感恩天上的歌舞女神萨朗姐,每年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五,村寨里所有女人都要到女神梁子的白石塔举行祭祀活动,活动主要围绕萨朗姐这个传说人物和她传授的歌舞来贯穿始终。歌舞仪式主要由祭祀、净身、祈祷、引歌、领歌、接歌、传歌等几部分组成,羌族人民把这三天举行的节庆活动称之为“瓦尔俄足”节日,汉语俗称“歌仙节”“领歌节”或“羌族妇女节”等。2006年5月,羌族“瓦尔俄足”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央勒节

央勒”藏语译汉为“夏令安居”,“央勒节”是巴塘县人民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表达人民对来年丰收的期盼。作为央勒节文化表演主要内容的“巴塘弦子”和“巴塘藏戏”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塘藏戏团又被巴塘人亲切地称为“绛嘎冉”。

饮食习惯

藏族饮食

川西藏族人民以糟耙、面粉为主食。糟耙营养丰富、味香耐饥、携带方便且易于保存。一般分为“乃指”青棵糟耙、“散细”去皮豌豆炒熟磨成、“散玛”豌豆糟耙、“白散”青棵和豌豆混合磨成,还有玉米、燕麦糟耙,分别用青棵、豌豆、玉米、燕麦炒磨而成。“糌粑”即一种用青稞炒熟磨成的粉面,是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按青稞种类与制作方式的区别分,糌粑有白青稞糌粑、黑青稞糌粑、手磨糌粑、水淘糌粑等不同种类。而产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的水淘糌粑,在解放前已问世,历史悠久,闻名康巴。1992年,雪山牌糌粑以其过硬的品质而获得了专利权。非物质文化水淘糌粑的传承人扎呷2005年注册的“雪域德琼糌粑”在2012年被选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淘糌粑被列入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

彝族饮食

川西彝族种植的粮食作物有苦荞、甜荞、玉米、土豆、黄豆和燕麦等。有的彝族居住在气候温和,地势也较为平坦的地方,除水稻外,也种植小麦、大麦、黄豆、玉米等,多食用荞麦饼、米饭、玉米饭。“瓦塞觉”是凉山彝族常见的家常菜之一,“瓦”是彝语鸡的意思,“塞觉”是坨坨肉的意思。坨坨肉每块约有拳头大,当地人叫拳头为“坨子”,因此称这种做法的肉叫“坨坨肉”,包括坨坨牛肉、坨坨猪肉、坨坨羊肉等。

羌族饮食

羌民是中国较早的麦作民。迄今在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等羌族故地,均有麦作遗存发现,其时间在距今三千年前。羌族生活在川西北山区的河谷平坝和山腰台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荞子、青棵、豆类等。羌族的主食是玉米、洋芋、小麦、青稞,辅以荞麦、油麦和大米。

民间文化

康巴文化

康巴文化主要分布于甘孜州,民间习惯将甘孜州称为“康巴”地区,简称“康区”。“康巴”一词系藏语音译。在作为族群概念时,其意为“康区人”(过去专指康巴藏族,现在泛指生活在康区的所有人)。康巴文化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历史厚重性、宗教性以及边缘性。其中,康巴文化的宗教性突出表现在寺庙多、僧人多、信教人口多,边缘性主要表现在受多种文化影响后形成的非典型原生文化。

炉霍石棺文化

炉霍县地处远古民族迁徙古道要衢,以石棺为代表的远古文明遗存十分丰富,炉霍石棺文化县内仅上百座的巨大石棺遗址就有6处,沿达曲河、泥曲河、鲜水河西岸台地均有分布。1984年,省考古队在充古石棺墓葬群科学发掘275座春秋战国石棺墓,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其中鱼尾形戈为国家一级文物。县城及城西石棺墓葬群零星出土重要文物上百件,其中包括彩绘黑陶、纯金羊头饰、饕餮纹形铜牌、人面铜牌、玉斧、海螺法器、石刻宗教像等。

《格萨尔》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根据藏族英雄人物格萨尔的事迹创造出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世界上少有长篇巨幅英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同时,《格萨尔》也是藏族社会中百科全书式的史诗,其内容涉及到藏族的语言学、艺术、宗教、历史、阶级关系、民族交往、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主要译本有藏文本、蒙文本。流传地区包括藏族地区,蒙古族、土族、纳西族,以及在尼泊尔、不丹、达拉克等地区。以格萨尔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一个专门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1届全体会议上决定的2002-2003年47个世界文化名人、文化遗产周年纪念名单上,属于中国的项目只有《格萨尔》。川西境内的甘孜州是格萨尔的故乡。格萨尔出生在康区德格县的阿须草原上。他的一生中曾征战过四川甘孜州的德格、白玉、道孚、甘孜、新龙、色达、炉霍、石渠,以及阿坝州和西藏的昌都、青海的玉树等地。川西地区存有大量的格萨尔遗迹,此外,还包括以格萨尔为主题的格萨尔说唱、格萨尔故事、格萨尔唐卡、格萨尔雕塑。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川西有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AAAAA级景区,35个国家AAAA级景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地质公园和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西民族地区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黄龙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卧龙大熊猫栖息地,此外还有众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是旅游资源分布密度、规模等级与数量种类都居于中国前列的地域。

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端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岷山南段弓杠岭的东北侧。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系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源头的一条大支沟。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北缘九寨沟口海拔仅2000米,中部凤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主沟长30多千米。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拥有获“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三项国际桂冠和国家首批AAAAA级风景名胜区称号,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白河金丝猴、九寨国家森林公园等国、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180平方千米,占全县幅员面积的22.3%。

川西

九寨沟

稻城亚丁

稻城亚丁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生态类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南部香格里拉旅游圈的核心区域,主要保护对象为横断山脉特有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及雪山景观,如羚牛、林麝、白唇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东南部,是中国地貌上从最高一级地貌单元青藏高原向第二级地貌单元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区内高大山体密集,谷岭高差普遍大于3000米,形成了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保护区同时发育了高山、极高山、高山峡谷、冰川宽谷、现代冰川等不同的地形地貌。

川西

稻城亚丁

达古冰山地质公园

公园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缘邛崃山脉北端,系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发育了中国横断山区最东端的海洋型山岳冰川,有现代冰川11条,冰川总面积1.46平方千米,冰储量为0.0337立方千米,以悬冰川、冰斗冰川、破面冰川为主要类型,是中国乃至亚洲最东缘冰川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内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完整,垂直分带明显,有野生植物1000余种,野生动物153种,川金丝猴、臧酋猴、岩羊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群数量较大。

川西

达古冰山地质公园

黄龙景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面积为700平方千米,海拔为1700~5588米,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景区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西沟等景区组成。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千米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除了高山景观,这里还有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如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以及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如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川西

黄龙景区

木格措

木格措所在景区的正式名称是“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区”,该景区距离康定老城18千米,位于甘孜州府康定市北雅拉乡境内,总面积350平方千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木格措(野人海)、药池沸泉、芳草坪、杜鹃峡、七色海、红海黑海等景点组成。木格措拥有爱情圣地的美誉,成为人们祈福之地,湖畔布满了经幡和玛尼堆,同时,山上还有四尊彩绘佛像,分别是松赞干布妃子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化身“绿度母菩萨”、藏传佛教宁玛派始祖“莲花生大士”、理性的象征“不动尊菩萨”、雪域高原的守护神“四臂观音菩萨。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曾在这里留下了传世之作《木格夕照》。

川西

木格措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东部,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其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2°42′30″~102°58′40″、北纬30°54′16″~31°16′21″之间,总面积560平方千米。四姑娘山景区核心景点为三沟四峰,三沟为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四峰为幺妹峰、三姑娘山、二姑娘山、大姑娘山。幺妹峰是四姑娘山主峰,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四川第二高峰,仅次于被誉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景区内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峰85座,终年积雪,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景区内地貌类型有:干旱河谷(半干旱河谷)地貌、高山地貌、极高山地貌。1982年,四姑娘山被列为我国十大登山名山之一,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载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2001年成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06年被列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

川西

四姑娘山

甲居藏寨

“甲居”在藏语中意为“百户人家”。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千米。甲居藏寨面积约5平方千米,居住着嘉绒藏族140余户,相对高差近千米。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同时,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涵盖2个乡15个行政村1280户4257人,其中核心区涉及6个行政村310户1240人,景区内共有10个观景台。景区内拥有“中国最美乡村”“藏区童话世界”以及“嘉绒风情名片”等亮点,主要景点包括了藏寨民居、红军藏民独立师师部遗址、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土司官寨子、白塔、八角碉、大峡谷观景平台等。

川西

甲居藏寨

马湖

马湖风景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面积100平方千米。景区由马湖、金沙江峡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组成。 明朝设置的马湖府,即是以马湖而取名的。马湖上部原系一条古河道,下部为深沟峡谷,由于强烈地震山谷崩塌,形成石坝和湖泊。 相传古人以牝马系湖岸,湖中龙出与之交,后产异马,因而得名龙马湖,后称马湖。 马湖属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湖面南北长5.5千米,东西宽近2.5千米,面积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深处有170米,是与邛海、泸沽湖齐名的四川第三大天然高原湖泊。

川西

马湖

会理古城

川西

会理古城

会理古城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主要景点包括钟鼓楼、武侯祠、东岳庙、碑林、文塔等。其中,位于赵家巷内的金江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十八年,现存讲堂、荟英堂和厢房。讲堂系歇山顶抬梁木结构,堂前有须弥座廊台。此外,会理古城拥有中国仅存的纪念中国文字创造者仓吉的祠庙仓圣宫,称为中国“汉字祖庭”。2011年11月8日,国务院同意将四川省会理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人物

编辑

扎江

扎江,藏族,四川省义敦县北区茶洛公社(现甘孜州巴塘县)人,1941年11月生,1961年3月参军,1966年3月入党。入伍后,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红原县人民武装部参谋等职,多次受到奖励。扎江参军后,曾九次抢救战友和人民群众的财产。1977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扎江同志“模范人民武装干部”荣誉称号。四川省军区党委追记一等功。中共阿坝州委、中共红原县委分别作出决定,号召干部群众向扎江同志学习。

李洪生 

李洪生,藏族,1973年12月出生于马尔康县脚木足乡神山村。在中学学习时历任班长、团支部书记、校团总支委员,被阿坝州团委授予“优秀团干部”称号。1989年,中学毕业回村务农,任村团支部委员、基干民兵班班长、护林防火队队长。1991年12月入伍,在武警甘肃总队酒泉支队服役。12月,任新兵训练队四班班长,个人被评为优秀班长。1992年9月,被组织选送到教导大队进行骨干集训,先后6次受到中队、大队嘉奖,评为优秀团员、优秀班长、优秀士兵和酒泉地区支队“学雷锋标兵”。1993年4月1日回家探亲。9日,为参加部队骨干集训返回部队途中,乘坐的客车在马尔康县松岗境内翻于梭磨河中牺牲,年仅21岁。被武警甘肃总队追认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武警总部追授“人民忠诚卫士”、共青团中央追授“见义勇为英雄青年”称号。

马布都

马布都,彝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人,中共党员,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2019年1月22日上午11时,马布都去世,享年64岁。1977年,马布都毕业于凉山民族师范学校,1999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今西南民族大学)。历任凉山州大中专招生办公室主任、凉山州教育局局长、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2014年退休后,返聘为凉山州委州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凉山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担任凉山州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曾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招生工作者”等荣誉,是凉山教育的探索者、引领者、践行者,被誉为“凉山民族教育界灵魂”“大凉山播种人”。

注释

编辑

展开[a]

1953年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更名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Zijin Wu; Tengfei Li; Sui Ji; Qin Zhou; Hui Tian. Gas Generation from Coal and Coal-Measure Mudstone Source Rocks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Sichuan Basi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23-7-26[2023-08-08].

[2]凉山概况.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8-17].

[3]州情概况.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9-05].

[4]走进甘孜.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9-05].

[5]宋大昭、徐永春、董磊. 川西 特殊的地理 丰富的物种. 森林与人类, 2021-06-15[2023-08-08].

[6]罗成德、王付军. 川西高原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研究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15[2023-08-08].

[7]陈春容, 仙巍, 潘莹, 等. 基于GIS和模糊数学的川西地区生态安全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 2021: 8. DOI:10.13961/j.cnki.stbctb.2021.02.043.

[8]邓清南. 川西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 山地学报, 2002: 4. DOI:CNKI:SUN:SDYA.0.2002-S1-024.

[9]2021年凉山州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出炉.凉山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2023-09-04].

[10]人口.四川省情网. [2023-08-17].

[11]宋伶俐. 川西民族走廊濒危语言概况[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5. DOI:10.3969/j.issn.1000-5072.2006.05.029.

[12]宋伶俐. 川西民族走廊濒危语言概况. 暨南学报, 2006-09-30[2023-08-08].

[13]川西是指哪些地方?川西之行应该从何处开始?川西十大旅游景点.中国焦点日报网. [2023-08-08].

[14]叮~你的川西旅游攻略来啦!.FM953南部新闻综合广播 . [2023-08-17].

[15]胡亚玲冯维波.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 37(6): 91-97.

[16]何飞. 川西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与优先保护区域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 2009-04-01[2023-08-08].

[17]白永健, 铁永波, 孟铭杰, 等.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2, 42(4): 666-674.

[18]陈春容, 仙巍, 潘莹, 等. 基于GIS和模糊数学的川西地区生态安全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 2021: 8. DOI:10.13961/j.cnki.stbctb.2021.02.043.

[19]四川省情地情.四川省情网. [2023-08-17].

[20]快来看,古代有哪些有趣的国家名称.河南日报网. [2023-08-17].

[21]都淦. 四川藏族地区土司制度概述[J]. 西藏研究, 1981: 7. DOI:CNKI:SUN:XZYJ.0.1981-00-012.

[22]四川省行政区划变动情况.四川考古网. [2023-08-18].

[23]王贝, 龚洋. 四川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与对策[J]. 决策与信息旬刊, 2019

[24]凉山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8-19].

[25]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统计局. [2023-08-19].

[26]2022年甘孜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94亿元 比上年增长3.5%.四川经济网. [2023-08-19].

[27]川西,一年最美是秋色.四川省情网. [2023-08-08].

[28]风物|发现川西——再造一个西部四川.封面新闻. [2023-08-17].

[29]马晓路张哲乐. 川西地区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基于散客游记与团队线路的比较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1: 126-131. DOI:10.3969/j.issn.1003-2363.2021.01.023.

[30]大美川西环线游.微信公众平台. [2023-08-19].

[31]历史沿革.四川省情网. [2023-08-18].

[32]沈博伟、陈斌、申培彦、李忠权、赖芳、胡金苗、杨爽. 川西高原典型地质遗迹景观调查分类与分布特征. 四川地质学报, 2021-06-26[2023-08-08].

[33]历史文化.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8-17].

[34]阿坝州志.四川省情网. [2023-08-17].

[35]四川省志•地理志.四川省情网. [2023-08-17].

[36]阿坝州地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办公室. [2023-08-17].

[37]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蓉举行.四川观察. [2023-09-17].

[38]凉辰美景 山藏古今.四川文旅. [2023-09-05].

[39]人民日报: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中国.阿坝州. [2023-09-17].

[40]四川地情 四川省情 市县地情.四川省情网. [2023-08-08].

[41]冉洪流, 何宏林. 7)及复发间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153-161. [2023-09-04]. DOI:10.3321/j.issn:0001-5733.2006.01.021.

[42]马保起, 苏刚, 侯治华, 等. 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活动速率[C].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0[2023-09-04], 2004[2023-09-04]. DOI:ConferenceArticle/5aa4e7dcc095d72220d19b57.

[43]宋剑,杨少敏,王伟,黄勇,林牧..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闭锁特征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6: 490-494. [2023-09-04].

[44]程万正.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带的强震构造环境和运动速率[J]. 四川地震, 2003, (2): 5. [2023-09-04]. DOI:10.3969/j.issn.1001-8115.2003.02.002.

[45]四川省地理志. 1996: 226. [2023-09-05]. (2)

[46]白永健、铁永波、孟铭杰、熊小辉、高延超、葛华、巴仁基、徐伟.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2-12-15[2023-09-05].

[47]郑霖,柴宗新,郑远昌,傅绶宁. 四川省地理. 1995-03: 32.

[48]四川省矿产资源概况.四川省地质学会. [2023-08-08].

[49]矿产资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9-04].

[50]方一平. 川西地区水能资源优势、开发障碍及战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04-30[2023-08-08].

[51]刘立春. 四川省志·地理志. 1996-07: 110.

[52]刘立春. 四川省志·地理志. 1996-07: 125.

[53]谢学成, 李红兵, 鞠玉梅, 等. 金沙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 四川水利, 2018: 4. [2023-09-04]. DOI:CNKI:SUN:SCSN.0.2018-06-031. (2)

[54]刘立春. 四川省志·地理志. 1996-07: 129.

[55]胡东来, 严登华, 宋新山, 等. 大渡河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开发研究[J]. 节水灌溉, 2009, (1): 5. DOI:CNKI:SUN:JSGU.0.2009-01-000.

[56]安晓平, 徐杰舜主编. 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 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3.09: 144-152. (9)

[57]梦幻泸沽湖——神秘女儿国.泸沽湖官网. [2023-05-18].

[58]景区概况 .泸沽湖国家风景名胜区. [2023-05-18].

[59]西昌邛海.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5-25].

[60]邛海.中国生态文明网. [2023-05-24].

[61]孔德平, 李坤著. 邛海水环境与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M].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6: 1-7.

[62]珍惜水、爱护水——西昌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依靠邛海水而生活.二三里资讯凉山. [2023-06-13].

[63]阿坝州境内将建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9-04].

[64]我们的家园丨若尔盖:守护黄河安澜,擦亮生态“底色”.四川频道. [2023-09-04].

[65]引大济岷工程简介.四川省水利厅. [2023-08-17].

[66]被纳入保障规划 引大济岷工程力争年内开工.金台资讯. [2023-08-17].

[67]刘立春. 四川省志. 1996-07: 190.

[68]刘立春. 四川省志·地理志. 1996-07: 205.

[69]郑霖,柴宗新,郑远昌,傅绶宁. 四川省地理. 1995.03: 161.

[70]刘立春. 四川省志·地理志. 1996-07: 207.

[71]郑霖,柴宗新,郑远昌,傅绶宁. 四川省地理. 1995-03: 162.

[72]刘立春. 四川省志. 1996-07: 209.

[73]郑霖,柴宗新,郑远昌,傅绶宁. 四川省地理. 1995-03: 163.

[74]刘立春. 四川省志. 1996-07: 210.

[75]郑霖,柴宗新,郑远昌,傅绶宁. 四川省地理. 1995-03: 165.

[76]刘立春. 四川省志·地理志. 1996-07: 232.

[77]郑霖,柴宗新,郑远昌,傅绶宁. 四川省地理. 1995-03: 166.

[78]孙厚成. 川西15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多样性研究. 四川大学, 2007-05-01 [2023-08-08].

[79]四川资源动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 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一卷. 1980.12: 53.

[80]谢伟、樊华、陈俊华、隆廷伦、刘兴良、蔡小虎、何亚平、何飞、刘伟、张绵跃. 甘孜和凉山地区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多样性研究. 四川林业科技, 2009-06-15 [2023-08-08].

[81]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卧龙.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3-08-08].

[82]施小刚、岳颖、卢松、张成成、杜丽娜、金义国、冯茜、明杰、胡强、金森龙、戴强.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与牦牛活动的时空关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03-28[2023-08-08].

[83]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3-08-08].

[84]阿坝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三号——人口性别构成情况.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8-17].

[85]凉山州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8-17].

[86]485.8万人!凉山17县市最新人口数据出炉.凉山日报. [2023-08-17].

[87]【文化旅游】发现川西——再造一个西部四川(上)‖ 王怀林.四川省情网. [2023-08-08].

[88]四川省志.民族志. 2000年: 88. [2023-09-05].

[89]概况.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9-05].

[90]陈阳. 读《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之己见. 智库时代, 2017-06-25 [2023-08-08].

[91]概况.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9-05].

[92]2021年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8-17].

[93]风俗习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9-05].

[94]概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8-17].

[95]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3-09-05].

[96]安徽省.民族志. 2000年: 254.

[97]张先进. 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的类型构成与文化遗产特征. 华中建筑, 2011-08-10[2023-08-08].

[98]四川省情.四川省情网. [2023-09-05].

[99]西昌市概况.西昌市人民政府. [2023-09-05].

[100]西昌市自然资源.四川省情网. [2023-09-05].

[101]社会发展情况.马尔康市人民政府. [2023-09-05].

[102]马尔康市概况.四川省情网. [2023-09-05].

[103]本地气候.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网 |. [2023-09-05].

[104]历史沿革.四川省情网. [2023-09-05].

[105]经济发展情况.马尔康市人民政府. [2023-09-05].

[106]马尔康简介.马尔康市人民政府. [2023-09-05].

[107]风景名胜.四川省情网. [2023-09-05].

[108]概况.四川省情网. [2023-09-05].

[109]行政区划.康定市人民政府. [2023-09-05].

[110]人口民族.康定市人民政府. [2023-09-05].

[111]自然资源.四川省情网. [2023-09-05].

[112]历史沿革.四川省情网. [2023-09-05].

[113]康定年鉴2022. 2022: 46. [2023-09-05].

[114]自然地理.康定市人民政府
. [2023-09-05].

[115]四川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与对策.决策与信息. [2023-09-05].

[116]四川年鉴2021. 2021年: 68-69. [2023-09-05].

[117]经济社会发展.四川省情网. [2023-08-17].

[118]陈勇. 四川西部高原山区优势农产品及其发展前景[J]. 四川农业科技, 2001: 6-6. DOI:CNKI:SUN:SNYK.0.2001-11-003.

[119]:揭筱纹, 陈洁. 技术创新推动攀西经济区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J]. 财富涌现与流转, 2015: 23-27. [2023-08-17].

[120]喇明英. 关于川西高原旅游业"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 DOI:10.3969/j.issn.1004-3926.2014.11.023.

[121]攀枝花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攀枝花市统计局. [2023-08-18].

[122]周扬,李勋,宋思梦,晓彬,黎芳,向虹霖,谭青青,成芳秀.川西高原草原鼠害现状及治理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 132-134. [2023-09-05].

[123]纪先桃. 川西横断山河谷地区水土流失成因及防治[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0年: 5. [2023-09-05]. DOI:CNKI:SUN:SCND.0.1990-04-010.

[12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3-08-08].

[125]傅铭. 川西北地区生态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楚商, 2016[2023-08-08].

[126]田鑫.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川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整合与发展对策[C]. 体育文化遗产, 2014 (2)

[127]康巴文化的魅力.四川民族学院科研管理处. [2023-08-17].

[128]阿坝州年鉴2021.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9-05].

[129]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凉山州4处).凉山日报. [2023-09-17].

[130]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阿坝州政府. [2023-09-17].

[131]阿坝州2个红色资源入选《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名录(第一批)》.阿坝州政府. [2023-09-17].

[132]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卓克基土司官寨的传承与升华.凤凰网
. [2023-09-17].

[133]甘孜州297处州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快来看看你了解几处!.甘孜旅游. [2023-09-17].

[134]丝路甘孜·康藏秘境丨第五站石渠,你是我心中的日月,眼中的“扎溪卡”.康巴传媒. [2023-09-17].

[135]罕额依遗址 揭开高原碉楼之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3-09-17].

[136]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松潘县人民政府. [2023-09-17].

[137]【红色文化】红军长征纪念碑园.澎湃新闻. [2023-09-17].

[138]穆日玛尼石经墙.丝绸之路世界遗产. [2023-09-17].

[139]【风物】卓克基土司官寨.澎湃新闻. [2023-09-17].

[140]旅游资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9-05].

[141]凉山非遗展,让世界更了解这块民族文化瑰宝.度看四川. [2023-09-05].

[142]圣洁甘孜.甘孜电视台. [2023-09-05].

[143]甘孜踢踏.微甘孜. [2023-08-17].

[144]九寨㑇舞.九寨沟县人民政府. [2023-08-17].

[145]非遗公开课看四川|羌族刺绣.四川非遗. [2023-08-17].

[146]55个项目上榜!四川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康巴传媒. [2023-08-17].

[147]甘孜踢踏.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8-17].

[148]彝族土布制作技艺.四川非遗. [2023-08-17].

[149]浅谈川西民俗文化.四川省情网. [2023-08-08].

[150]火把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8-08].

[151]我国推荐“彝族火把节”为“世界人类非遗名录”.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3-08-08].

[152]羌族“瓦尔俄足” 传统节日漫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办公室. [2023-09-05].

[153]甘孜州各县特色节日,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康巴传媒. [2023-09-05].

[154]巴塘人的年轮刻度:央勒节和“绛嘎冉”.圣洁甘孜(甘孜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 [2023-09-05].

[155]蒋英. 川西各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2010年[2023-08-08].

[156]胡元惠. 四川藏区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以甘孜水淘糌粑为例. 今古文创, 2020-07-01[2023-08-08].

[157]黄开正、王鹏、李想. 彝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与现状分析——以凉山州为例.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9-07-10[2023-08-08].

[158]史秋霞. 产业视角下川西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5-01[2023-08-08].

[159]九寨沟简介.九寨沟景区. [2023-08-08].

[160]生态自然.稻城亚丁景区官方网站. [2023-08-08].

[161]四川达古冰川国家地质公园官方网站 - 走进公园.达古冰山国家地质公园官方网站. [2023-08-08].

[162]黄龙景区.黄龙景区官方网站. [2023-08-08].

[163]四川地情 四川省情 市县地情.四川省情网. [2023-09-05].

[164]情歌圣地木格措:你想和谁一起隐居?.澎湃新闻. [2023-08-17].

[165]生态旅游.四姑娘山. [2023-09-05].

[166]了解四姑娘山.四姑娘山. [2023-09-05].

[167]百万职工游巴蜀 | 来中国最美乡村甲居藏寨,打卡藏区童话世界.微信公众平台. [2023-09-05].

[168]甲居藏寨.微信公众平台. [2023-09-05].

[169]丹巴甲居藏寨荣登四川新增国家4A景区榜单.国际在线新闻. [2023-09-05].

[170]沙湾区总工会组织开展劳模疗休养活动.中国网锦绣天府. [2023-09-17].

[171]会理古城.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23-09-17].

[172]会理古城:亦浓亦淡一画卷.中国新闻网. [2023-09-17].

[173]扎江——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人民武装干部”荣誉称号的藏族英雄.四川省情网. [2023-08-17].

[174]著名人物.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办公室. [2023-08-17].

[175]马布都:凉山民族教育界的灵魂.四川省情网. [2023-08-17].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9165/

(118)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位置境域
  3. 历史沿革
  4. 先秦
  5. 秦汉
  6. 魏晋南北朝
  7. 隋唐
  8. 宋元
  9. 明清
  10. 中华民国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2. 地理环境
  13. 气候
  14. 地质
  15. 地质构造
  16. 鲜水河断裂带
  17. 岷江-龙门山断裂带
  18.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
  19. 地层特征
  20. 岩石特征
  21. 矿产资源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水利
  24. 水文
  25. 主要河流
  26. 主要湖泊
  27. 水利
  28. 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
  29. 引大济岷工程
  30. 土壤
  31. 山地黄壤
  32. 山地黄棕壤
  33. 山地棕壤
  34. 山地灰棕壤
  35. 高山草甸土
  36. 生物多样性
  37. 植物
  38. 动物
  39. 自然保护区
  40. 自然灾害
  41. 人口
  42. 人口数量
  43. 民族
  44. 彝族
  45. 羌族
  46. 藏族
  47. 方言
  48. 宗教
  49. 主要城市
  50. 西昌市
  51. 马尔康市
  52. 康定市
  53. 社会经济
  54. 第一产业
  55. 第二产业
  56. 第三产业
  57. 环境问题与保护
  58. 环境问题
  59. 草原鼠害
  60.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61. 环境保护
  62. 人文
  63. 文物古迹
  64. 罕额依遗址
  65.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66. 穆日玛尼石经墙
  67. 卓克基土司官寨
  68. 非物质文化遗产
  69. 甘孜踢踏
  70. 㑇舞
  71. 羌族刺绣
  72. 彝族土布制作技艺
  73. 习俗
  74. 特色节庆
  75. 上九会
  76. 火把节
  77. 瓦尔俄足节
  78. 央勒节
  79. 饮食习惯
  80. 藏族饮食
  81. 彝族饮食
  82. 羌族饮食
  83. 民间文化
  84. 康巴文化
  85. 炉霍石棺文化
  86. 《格萨尔》
  87. 风景名胜
  88. 综述
  89. 九寨沟
  90. 稻城亚丁
  91. 达古冰山地质公园
  92. 黄龙景区
  93. 木格措
  94. 四姑娘山
  95. 甲居藏寨
  96. 马湖
  97. 会理古城
  98. 重要人物
  99. 扎江
  100. 李洪生 
  101. 马布都
  102. 注释
  10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