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青海省(QinghaiProvince),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省会西宁市。境域总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居住着汉族与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截至2022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为595万人。 青海省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古有西海、迁海等名称,唐以后多以青海为正名。青海唐、宋为吐蕃地;明为西番...

青海省(Qinghai Province),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省会西宁市。境域总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居住着汉族与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截至2022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为595万人。

名称

编辑

青海省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古有西海、迁海等名称,唐以后多以青海为正名。青海唐、宋为吐蕃地;明为西番地;清雍正年间于原属甘肃省的西宁府(今西宁市)设西宁办事大臣;1912年设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改置甘边宁海镇守使,管辖青海地区;1928年设青海省。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

旧石器时期,柴达木盆地、通天河流域就有先民活动的遗迹。

先秦时期,中国还没有严格意义的行政建置制度,今青海除部分地区属雍州之地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属原始氏族部落羌人的领地。

秦汉至南北朝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建置,在全国设三十六郡,今青海大部分地区仍未纳入其版图。

西汉时期,青海部分地区属金城郡管辖,分设浩童、破羌、安夷、临羌等县,管理区域也仅局限于湟水谷地,黄河流域管辖地域有限。西汉初期,匈奴阻断中原与西域的通道河西走廊。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廷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右部,收复了河西走廊,恢复了中西交通,汉朝的势力进入湟水流域,并在险隘要地置障、塞、亭、燧等军事防御设施。元鼎六年(前111年)西汉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军进入湟水流域,同年设护羌校尉管理今甘肃、青海地区羌人,后又在今西宁设置了西平亭,标志着今西宁正式纳入了西汉的版图,纳入了西汉的军事防卫体系和行政管辖范围。

东汉建武九年(33年),东汉置羌护校尉,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建安十年(205年),东汉分金城郡西部数地设置西平郡,属琼州刺史部,辖西部(治今西宁)、破羌(治今乐都老鸦)、安夷(治今平安)、临羌(治今湟源)四县。自此,西宁成为湟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及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三国时期,青海部分地区属魏地凉州管辖,在今青海东部地区设有西平郡,辖湟水流域地区,陇西郡的白土县辖今青海东部黄河以南部分地区,管辖区域向西延伸,触及湟水谷地以外的青海湖盆地,今青海西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仍属于吐谷浑、党项等的属地。三国时期虽然发生过多次西平人反魏的事件和蜀汉争夺湟水流域的战争,西平一直是曹魏的统治范围。

西晋咸宁六年(280年),西晋灭,统一了全国,河湟地区隶属西晋的版图。西晋在湟水流域仍置西平郡,西晋王朝任命隆为西平太守,维护地方的安定。

北朝时,青海先后属北魏、西魏和北周等国,大部分地区由吐谷浑控制。

隋唐至宋元

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后,改置州、县两级管理。隋炀帝平定吐谷浑后又废州立郡,全国置郡190个,县1255个,今青海大部分地区及南疆和甘南川西北一带地方,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皆属隋廷,分属于河源、西海、西平、浇河、袍罕等郡。柴达木盆地,巴颜喀拉山以南地区仍为党项属地,有苏毗、多弥等国。

唐朝前期,在地方行政体制上承袭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后期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州又曾改为郡。全国辖10道,今青海大部分地区属陇右道,主要有部、廓两州(又称西平郡、宁塞郡),后又置逃阳、浇河两郡,今青海玉树的大部分地区属吐蕃孙波茹辖地。

唐末宋初,河湟地区被吐蕃后裔唃厮啰政权所控制,为加强对今青海的统治,北宋派军队两度占领该地区,设秦风路,由19州中的乐州、廓州、西宁州统辖今青海各地区,并将当时4军中的震武、积石两军置于青海,建置城、堡、寨、关等区划单位有34处。

南宋时期,金人占据北中国,夏、金割据青海,青海东部为夏所居,黄河沿岸部分地区为金所居,金在辽、宋旧地仍沿用原有政治制度,实行三级管理体制,一级为路、府,二级为州,三级为县,青海地区建置乐州、廓州、西宁州、积石州等四州,金领临兆府辖积石州,夏领乐州、西宁州和廓州。

1227年,太祖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军队攻占西宁州,从此西宁并入蒙古帝国(即后来的元朝)的统治。元代,元廷在行政体制上对全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采用行中书省制,下统路、府、州、县,藏族聚居生活地区则由宣慰司管理。今青海东部为西宁州(今西宁、平安、乐都、民和、湟中等县以及大通、淖源、互助等县部分地区)、沙州路(含今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地区)属甘肃行省管辖;今海南、黄南、果洛等地区隶属脱思麻宣慰司(又称脱思麻路)管辖,今玉树地区属朵甘思宣慰司管辖。

明清

明清时期,在地方行政建制上继承元代的行政建置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明代将元代四级管理体制简化为省(布政司)、府(直隶州)、县三级制,边疆民族地区仍实行羁縻统治政策。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占领陕西,大将耿秉文镇守陕诬,并开拓西宁地区。洪武四年(1371年),西宁州同知李南哥归附明朝,西宁归入明朝的版图。明朝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设河州卫、西宁卫等,并建立积石州千户所归德千户所、碾伯千户所等;在西宁卫以西以北的民族地区设立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卫等塞外四卫;海南、黄南、果洛等藏族地区由河州卫管辖;玉树地区由朵甘卫管辖。

清代初年,今青海行政建制仍沿袭明朝。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平定了发生在青海境内的叛乱事件,次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辖西宁、碾伯及大通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卫为大通县,后又相继建立巴燕戎格厅、贵紫德厅、丹噶尔厅和循化厅,其余地方属西宁办事大臣辖地,统管青海湖环湖各族、古二十九旗加察汗诺门罕旗和玉树四十族,果洛南部地区属四川松潘直隶厅管辖。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青海地区沿用省、道(行政区)、县三级管理体制。1913年,北洋政府改革清代建制,废西宁府,保留西宁道,辖西宁、大通、碾伯、贵德、巴戎、循化、湟源七县和玉树、都兰二理事。

1927年,裁撤西宁道,设西宁行政区长官。

1928年,为安定边疆地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将青海改为行省,设立青海省政府委员会,改北洋政府省、道(行政区)、县三级制为省、县二级建制,此后青海按行省建置增设县治,原甘肃省西宁道属各县(西宁、大通、碾伯、循化、贵德、巴戎、湟源7县)及原青海办事长官所辖蒙古二十九旗、玉树二十五族、环海八族、果洛等地划入青海省,定西宁县为青海省治。

1935~1943年,青海省根据国民政府内政部公布的《设治局组织条例》,先后在牧业区启动设立17个设治局(其中3个未实施),以为进一步建立县级行政区划的过渡形式。1937年起,青海省逐渐设立了第五行政督察区(今海南、海西部分地区)、第六行政督察区(今玉树地区)、第七行政督察区(今海南同德、果洛部分地区)。1945年,分别将区序改为第一、第二、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7年,裁撤第一、第三区,只保留第二行政督察区(今玉树地区),并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青海省辖地专级行政督察区1个(治玉树),县级市1个(西宁市),县19个(大通湟中、互助、乐都、民和、循化、贵德、化隆、湟源、共和、警源、玉树、都兰同仁、兴海、囊谦、称多、海晏、同德),设治局2个(祁连、星川),此外有直辖区3个(河南四旗、刚察千户、果洛地区)。

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所属部队进驻西宁,并于9月26日成立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省人民军政委员会代行省人民政府职责,先后接管西宁市、玉树行政督察区,以及19个县、2个设治局、3个直辖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设1个市、18个县、1个设治局、2个直属区。

1953~1954年,根据中央在地方组建地专级民族自治区的决定,先后组建了海北藏族自治区、海南藏族自治区、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黄南藏族自治区、玉树藏族自治区和果洛藏族自治区。1955年7月,各民族自治区改称自治州。

1958~1978年,青海省的城镇由45个压缩到40个,全省县级行政区中,设置了4个市、39个县、3个县级区和4个市辖区。1965年,格尔木大柴旦、冷湖3个市的建制撤销,改市为县或建制镇。

1992年,青海省地、市级行政建制为1个市、1个行署、6个自治州,县级行政建制包括2个县级市、30个县、7个自治县、4个市辖区、3个行政委员会,县级单位增加至46个。此时的建置制度主要表现为基本地域管辖、划分和勘界。

20世纪90年代,青海省通过“十年勘界”先后累计完成7626.39千米省界、3693.17千米州(地、市)界、8571.73千米县(市、区)界、23155千米乡(镇)界的勘界任务。2000年后,青海省开始设立建制镇,截至2011年末,青海省有地级市1个、县级市2个,建制镇137个。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36′~39°19′之间。青海省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东西宽1200多千米,南北长约800多千米,总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之后,列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

青海省

青海省区位图

气候

青海省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平均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受地形影响显著。年平均气温在-5.1~9.0摄氏度之间,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7.4~-4.7摄氏度,祁连托勒为最冷地区;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在5.8~20.2摄氏度之间,民和为最热地区,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4.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360.4毫米,久治最多,冷湖最少;年平均积雪日数为42.7天,清水河最多,循化最少;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6331.1兆焦/平方米,柴达木盆地年平均太阳总辐射在6712.9~7030.2兆焦/平方米之间,是青海省太阳总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55.2小时,5月最多为250.4小时,2月最少为205.8小时;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高海拔地区年平均风速明显大于低海拔地区。依据青海省地理环境地势高、温度低的特征,将气候划分为以下八个区。

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

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日月山以东,东、北至甘肃、青海两省边界,南至黄南山地,属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要素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的递减率为0.62摄氏度每百米;年降水量除民和等地外,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左右。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相关地区的南部热量条件优于北部,降水量变化则相反,北部多于南部,北部降水日数也较多;在东西方向上也有明显差异,湟水谷地东部的民和年均气温为7.9摄氏度,西部的湟源年均气温是3.1摄氏度。

高原温带干旱气候区

高原温带干旱气候区大致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青海南山以南,黄河以西,鄂拉山以北。该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5~4.1摄氏度之间,7月气温为14.2~16.4摄氏度之间;热量条件在青海省内属于较好地区,无霜期长;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年蒸发量在1900毫米以上,干旱少雨;年平均风速较大,大风日数较多,平均风速一般在3~3.5米每秒,年大风日数在1568天左右。

高原温带极干旱气候区

高原温带极干旱气候区主要位于柴达木的中、西部,有干燥、少雨的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2~5.1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大都在50毫米以下,西北部不足20毫米,年蒸发量在2200毫米,其中冷湖高达28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30%左右,是青海省境内最干、相对湿度最低的地区之一。高原温带极干旱气候区相关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均为中国境内高值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其中冷湖高达3550.5小时,为全国最高值,年日照百分率均在70%以上。

高原亚寒带湿润气候区

高原亚寒带湿润气候区位于青南高原的东南部,自然条件复杂,气候要素垂直变化明显,有冷湿的特点,热量条件差,年均温为零下5摄氏度至2摄氏度,南部河谷地带高于2摄氏度;在班玛、玉树、囊谦等地,7月平均气温6~13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零下18摄氏度~零下7摄氏度。高原亚寒带湿润气候区相关地区的降水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是青海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以上,且降水量较稳定,东部久治年降水量达到764.9毫米,向西至清水河则减少至500毫米左右;南部班玛年降水量为671.5毫米,向北至甘德境内则减少至490毫米左右;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带,降水量一般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夜间降水量多,普遍占总降水量的60%以上。

高原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区

高原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区包括黄南州南部、海南州的南部、果洛州的北部、玉树州的中东部、祁连山中段和青海湖盆地等,由于地形复杂,气候要素垂直变化明显。兴海、江西沟等海拔高度在3300米左右的盆地和谷地,年平均气温多在0C以上;北部的野牛沟、托勒,虽海拔在3300米左右,但因地形利于冷空气的侵袭与停留,其冬季温度低,托勒地区12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7.7摄氏度,其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零下4.2摄氏度至零下3.9摄氏度,昼夜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大。此外,高原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区相关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5~9月,其中杂多地区降水最多,达535.4毫米;托勒地区最少,为273毫米;风速较大,冬、春季多出现大风,尤以2至3月为多,8至10月平均风速最小,年大风日数一般在50天以上,其中曲麻莱地区高达113天。

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

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位于长江、黄河源头地区,年均气温在零下4摄氏度左右,热量条件差,年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大风日数多,年均风速大,其中沱沱河的年均大风日数高达146.2天,风速最大出现在3月。

高原寒带半干旱气候区

高原寒带半干旱气候区位于祁连山西段,年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最暖月仅4~5摄氏度,东部的温度低于西部,北部的温度低于南部。此外,高原寒带半干旱气候区相关地区的年降水量由东部的500毫米向西减少为200毫米以下。

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

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主要包括可可西里地区,气候严寒干燥,热量条件极差,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4摄氏度,最暖月气温仅5.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太阳辐射较强。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相关地区的降水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东部五道梁为274.6毫米,西部仅为30~50毫米,降水以固态降雪形式为主,夜雨量占50%以上,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

地质

青海处于古中国陆块及古欧亚大陆的活动边缘,地质构造演化史可追溯到太古代(约25亿年前),经过长期演化,发生了基底演化、洋陆转化、高原隆升等多期重大构造事件,在不同阶段地质构造运动的挤压、隆升和变形作用下,中更新统以前的地层都不同程度发生了褶皱变形,同时新生代陆内推覆构造和构造盆地广泛发育,形成柴达木、祁连山、可可西里—巴颜喀拉、玉树—雅袭江、阿尔金等五大断裂地震带。今青海省境内有各类地层分布,从下元古界到新生界皆有发育,北部为华北古陆陆缘沉积区,隶属于秦岭-祁连-昆仑地层区中段,地层齐全,尤以元古界、下古生界和新生界分布最广;南部为华南古陆陆缘沉积区,隶属于川、滇、青、藏地层区的北部,以上古生界与中生界为主。按地质构造演化史发展,青海省地质构造主要划分为5个时期,即前震旦纪阶段、中寒武世—中志留世阶段、晚志留世—早石炭世阶段、晚石炭世—中侏罗世阶段、中侏罗世—新生代时期。

前震旦纪阶段

前震旦纪阶段是柴达木地块逐步形成阶段。早元古代结束期,随着中朝—华北板块的上升,带动古祁连山地区稳定上升,发生了湟源造陆运动,祁连山抬升地段发生了中压相系的角闪岩相区域热流动力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使地层变质成混合岩、片麻岩大理岩和斜长角闪岩。长城纪末期发生的湟中运动,使得青海省内全区海水暂退,同时运动产生的热流变质作用让柴达木地块乃至整个古中国板块的结晶基底形成。前震旦纪阶段末,发生了区域性造山运动,垒吉运动,使全区海退而且使古柴达木地块最终成型。

中寒武世—中志留世阶段

中寒武世—中志留世阶段青海省境北部地裂作用居于主导地位,古中国板块解体,祁连加里东地槽形成、发展和封闭;柴达木地块脱离古中国板块独立发展,并且随着边缘分裂、肢解逐步缩小其范围;岩浆活动活跃,地慢侵壳作用增强水陆分野明显,但以海域为主。在早志留世末期,祁连造山带已开始全面封闭,中、南祁连山全面海退,同时有规模巨大的中-酸性岩浆侵入,并在局部断裂带出现偏碱性的正长岩类。拉脊山至此结束了海侵的历史,成为青海省内最早成陆的一条山脉。

晚志留世—早石炭世阶段

晚志留世—早石炭世阶段青海省境内地幔的变化主要是使早期上隆部分复平,地壳的垂向增长幅度不大,并未真正在本区及其广阔的外围形成强大的均衡山系,主要的隆起带在阿尔金山中西段南祁连山-湟源地块,两侧为相对的缓坡地带或滨海平原。晚泥盆世,柴达木地块受到经向挤压,地势起伏逐渐明显起来,同时沿柴达木纬向中轴带形成了陆内海湾。早石炭世已是造山阶段的晚期,造山带的走向不均匀性已有明显的反映,部分地区形成了不规则的隆起剥蚀区,海水进入,使剥蚀区形成孤岛或半岛。早石炭世晚期,青海省区中部的海湾虽未退尽,但亦有变浅之势。

晚石炭世—中侏罗世阶段

早二叠世晚期,柴达木地块全面上升海退,最终成陆,地块边缘陆壳重熔形成中酸性侵入岩,同时带动周边发生了区域性造山运动。中三叠世安尼期末,青海地区发生了早印支运动,在祁连山表现为造陆运动,使海盆向中、南祁连山边区收缩,唐古拉东北部成为陆缘海。与此同时,在巴颜喀拉地区和唐古拉地块相向倾斜的地带形成了本阶段第二期陆间裂谷,引发了青海省地区最终的海底火山喷发。晚三叠世末,青海省地区爆发了晚印支运动,是一次全域性造山运动,不仅影响到整个印支海槽的回返,而且使北祁连冷龙岭北坡的基底断裂和柴达木地块周边的基底断裂复活,从而形成了冷龙岭基性-超基性岩带、宗务隆山-青海南山基性岩带等岩带。至此,青海省地区大地构造格局已经成型。

中侏罗世—新生代时期

侏罗纪末期海水退尽,青海省成为统一的陆地,开始以陆内推覆造山和强烈的抬升为主,地壳大幅度水平收缩,垂直方向加厚。大型山间盆地不断发展,高原逐步形成。始新世—渐新世时期,南祁连山、西秦岭、巴颜喀拉山等仍然为隆起剥蚀区;柴达木盆地、西宁盆地等重新成为湖区,且普遍形成了膏盐相沉积;青藏高原的腹地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西段,古湖群开始成型,其中沱沱河盆地沉积物厚达8000米,为青藏高原北部古近系沉积幅度最大的地区。古近系末,以唐古拉山为中心发生了造山运动,周期有以酸性为主的岩浆侵入,同时表现出明显的陆表造山和地幔拗陷,引起了西宁盆地的退缩和柴达木盆地的扩展,同时在长期处于剥蚀状态的南祁连山、西秦岭和巴颜喀拉山造成了明显的地势差和断陷。

中新世开始,青海省区内的一系列盆地开始发展起来,如哈拉湖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托素湖盆地、可可西里盆地、祖尔肯乌拉山诸山间盆地,形成了一条横贯青海省东北到西南的蛇形盆地群。与此同时,在青藏高原腹地引发了大规模的大陆碱性火山岩喷发。中新世末期发生的一次造山运动,使得推覆构造带发育起来,同时在唐古拉山地区有碱性岩侵入,从而结束了青海省长期岩浆活动的历史。由于此时下层地幔收缩,中层“四台围限”,上层构造推覆,使青藏高原进入了强烈抬升并向四周外溢的时期。第四纪期间,青海省内最后一条山脉一阿尔金山成型;柴达木盆地湖区收缩,盐类成矿作用日益显著;高寒山区山岳冰川发育。

地形地貌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青海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点位于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为海拔6851米;最低点位于海东市民和县马场垣乡境内青海省最东端与甘肃交界处,海拔1644米。

青海境内山地分布十分广泛,山地面积约占整个青海省面积的50%以上,可分为祁连山—阿尔金山系、东昆仑山系、唐古拉山系、秦岭山系;盆地主要有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哈拉湖盆地、茶卡盆地、河南—泽库盆地、星宿海盆地等,也有在河谷中盆峡相间,形成规模不等的小型盆地;河谷地貌主要有湟水谷地、黄河谷地、大通河谷地、隆务河谷地、玉树通天河谷地、澜沧江谷地等。青海省地貌可分为三个大区,即阿尔金—祁连高山山原大区、柴达木—河湟中海拔盆地大区、青藏高原大区。

阿尔金—祁连高山山原大区

阿尔金—祁连高山山原大区位于青海省北部,以阿哈提山—安南坝山—党河南山—赛什腾山—宗务隆山—大通河源—大通山—达坂山成一线作为界线,与柴达木—黄湟中海拔盆地大区分开。该区域地貌特征主要是一系列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平行山脉以及山脉之间的谷地,平均海拔3000~4000米。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2491/

(29)
词条目录
  1. 名称
  2. 历史沿革
  3. 先秦
  4. 秦汉至南北朝
  5. 隋唐至宋元
  6. 明清
  7. 中华民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自然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
  13. 高原温带干旱气候区
  14. 高原温带极干旱气候区
  15. 高原亚寒带湿润气候区
  16. 高原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区
  17. 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
  18. 高原寒带半干旱气候区
  19. 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
  20. 地质
  21. 前震旦纪阶段
  22. 中寒武世—中志留世阶段
  23. 晚志留世—早石炭世阶段
  24. 晚石炭世—中侏罗世阶段
  25. 中侏罗世—新生代时期
  26. 地形地貌
  27. 阿尔金—祁连高山山原大区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