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辽河是中国东北南部最大的河流,也与珠江、海河、长江、淮河、松花江与黄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史称骊河、大辽河与巨流河,辽河流域由东、西辽河水系与外辽河水系(浑河、太子河)组成,河流总长度为1345千米,流域广阔,流域总面积为21.9万平方千米,横跨四省(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在辽宁省盘锦市入渤海。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年均径流量为134亿立方米,多年年均降水量为300-1000毫米,东部降水...

辽河是中国东北南部最大的河流,也与珠江、海河、长江、淮河松花江与黄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史称骊河、大辽河与巨流河,辽河流域由东、西辽河水系与外辽河水系(浑河、太子河)组成,河流总长度为1345千米,流域广阔,流域总面积为21.9万平方千米,横跨四省(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在辽宁省盘锦市入渤海。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年均径流量为134亿立方米,多年年均降水量为300-1000毫米,东部降水较多,降水时间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命名

编辑

历史上,少数民族在东北地区繁衍生息,其地方政权兴起更迭。与地区内“大河流为江,小河流为河”的名称特点不同,辽河流域的大小支流均无“某江”之称,究其根本,只因辽河流域早于春秋战国时期就被中国北方政权直接控制,以唐代为分界点,辽河流域的名称由“某水”变更为“某河”。山海经中,辽河被称为“潦水”,根据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管子》等文献记载,“辽水”即指辽河,辽河在史上的名称变迁详细如下:

辽河名称的历史变迁

历史朝代

辽河于此朝代的名称

战国时期

辽水

秦朝

辽水

西汉

上游北支:饶乐水,下游:为大辽水

东汉

上游北支:饶乐水,上游南支:乌候秦水,下游:大辽水

三国西晋时期

上游北支:饶乐水,上游南支:乌候秦水,下游:大辽水

东晋十六国时期

上游北支:弱洛水,下游:大辽水

北朝时期

辽水(下游称呼或总称)

隋朝

上游北支:弱洛水,下游:辽水

唐朝

上游北支:黄水,上游南支:土护真河,下游:辽河

五代十国辽、北宋时期

上游北支:潢河,上游南支:土河,下游:辽河

金、南宋时期

辽河

元明时期

上游北支:潢河,中、下游:辽河

清朝至今

辽河

位置境域

编辑

辽河流域的位置介于东经116°54′-125°32′,北纬43°30′-45°17′之间,即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流域总面积为21.96万平方公里。

东、西辽河水系与外辽河水系(浑河、太子河)构成辽河水系,流域依次经过中国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与辽宁省后注入渤海。截至2000年,河流流经20个地、市、盟,分别是河北省平泉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与兴安盟部分地区,吉林省松原市、辽源市、四平市和白城市,辽宁省铁岭市、抚顺市、沈阳市、阜新市、锦州市、鞍山市、辽阳市、盘锦市、丹东市、本溪市、朝阳市与营口市。

西辽河地处东北地区西南部,东与东辽河为邻,西与大兴安岭南端蒙古高原的大、小鸡林河、公吉尔河流域相邻,南在七老图山(其发源地)、努鲁儿虎山、科尔泌沙地南部,与漆河、大凌河、柳河流域连,北在大兴安岭南端东坡的松辽分水岭与霍林河为邻。流域面积为13.62万平方千米,流经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与辽宁省。

东辽河流域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区,是辽河流域上游左侧的大支流,流经吉林省辽源、四平和公主岭三市,全长615米,流域面积13,196平方千米。

东、西辽河于辽宁省福德店汇合后称辽河干流流域。辽河干流流域位于辽宁省内,东北部背靠吉林省,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部面向辽东湾。包括铁岭市的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沈阳市的沈北新区、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县,鞍山市的台安县、盘锦市的盘山县。流域面积3.16万平方千米,占辽宁省土地面积的21.4%。

浑、太子河流域位于辽宁省东部,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千米,行政区包括抚顺市、沈阳市、本溪市、辽阳市、鞍山市、营口市、盘锦市大部分、铁岭市一部分以及丹东市的小部分,占全省面积的18.7%。

历史变迁

编辑

清代以前,辽河水系的构成复杂但相对稳定,几乎涵盖辽河平原内除大、小凌河外的所有水系,明清时期始出现剧烈变迁,其中河流西迁的特点较为明显。一是东西辽河相汇点,清代至20世纪三十年代,东西辽河于三江口相汇,1940年,相汇点向三江口南移至古榆树附近,而后西辽河河道西摆,相汇点为东翻身街。二是新民——牛庄河段,唐、金时期,辽河流经沈阳市新民市后,走今蒲河与太子河的下游河段,至明朝洪武5年,辽河经新民市东南方后分出东西两支,东支名蒲河,逐渐被浑河水系所夺,西支发展为辽河干流,流经常林子和珠咀河,清朝中后期辽河西摆,河道走沙岭河段。三是入海口,汉代至辽代时期,辽河入海口在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金代时辽河西迁,入海口移动至牛庄,明朝时入海口为梁房口(即营口市东大白子庙),辽河再次西迁,走沙岭河道,入海口处河道弯曲增大,水流不畅且泥沙淤塞,至道光年间,旧河口封淤,营口岛连接陆地,因此辽河不断西移至今道,由盘锦市入渤海。四是浑河与太子河,汉代至清代初期,浑河与太子河于辽阳西北四十里相汇,后折西南向,流经70里至黄泥圭入辽河,河道变化较为稳定。清代后期,浑河河道西摆,浑、太河交汇处变为小北河屯,不久后浑河再次西迁,并夺蛤蜊河,使浑、太二河分别在今牛庄西北汇入辽河。西辽河是出于松辽凹陷的下降区,自第四纪以来,因长期的下沉,加之河流的搬运,堆积了很厚的沉积层。

地理特征

编辑

气候

辽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为表现为:四季变化明显,秋短冬长、夏季降雨集中、春季干燥多风沙。河流汛期极端天气频发,如暴雨、冰雹、洪涝、冰雹、雷电、龙卷风、高温等。

降水

流域多年年均降水量在350-900毫米之间,降水时段与空间分布极度不均匀,时间上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每年的六月与九月,可达全年降水量的75%,其中7月至8月降水最为集中,占全年降水50%,较多形式表现为历时短、雨量集中的暴雨,由此形成的洪水呈现急剧上涨与急剧下落的特点;空间上表现为由西北至东南递增,多年平均降水量高至800毫米以上的是在东部山丘区,太子河上游年均降水量可达900毫米,而西辽河流域最高仅达350毫米;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变化较大,出现多年多水与多年少水的现象。

气温

辽河流域年均气温约为4-9°C,年内温差差距较大,7月时温度最高,为21-28°C,1月时温度最低,为-18-9°C。

日照

辽河流域日照较充沛,1968-2020年年均日照时数为2711小时,2020年年内日照总时数为2980小时。空间上,体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时间上,年际日照时数呈现微弱的减少趋势。

地质

辽河流域的地层平原主要为第四世纪沉积物,山地则主要为前震旦系,流域跨度大,西部属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地带,中部平原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东中部流域系阴山讳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东部山地属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辽东与辽西山地丘陵区的物质搬运组成了辽河流域平原区东西两侧的倾斜平原,主要是坡洪积、洪积、冲击与局部冰水堆积,形成的冲积平原特点体现为扇、裙、裾,由于松散堆积物巨厚,发育成了较完整的第四纪地层。

地形地貌

辽河流域的地形结构中山地占比接近50%,剩下的由平原,丘陵与山丘构成。辽河干流流域东部为山地地形,属位于辽东的千山山脉、吉东的哈达岭和跨辽东吉东的龙岗山脉,山形较为平缓,森林丰茂。西部为起伏连绵的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南部地形为中低山地与丘陵——燕山山脉东边的七老图山、医巫间山和努鲁儿虎山等,山形较陡峭,山脚常有厚达十米至百余米的堆积物。浑河流域的海拔高度由上游至下游逐渐下降,上游为海拔400米至800米的山地,中下游由丘陵过渡为平原地带,山区地形占整体60%以上。太子河流域有70%处于山丘之中,辽阳以上为石质山区,但整体植被覆盖率高,达70%,由于河道大多处于山谷间,纵向变化幅度大,河床含大量砂卵石,是暴雨洪水的多发区;辽阳以下的太子河流域处辽河冲积平原,河流下降幅度平缓,河床质以细砂为主要构成。

土壤

辽河流域土壤肥沃,土壤类型丰富,流域东部主要为0.5毫米至1毫米厚度的棕壤土,中部的冲击平原是草甸土,零星的风沙土及泥炭沼泽土分布于近河与河间河道区,低洼区与滨海区分布着滨海氯化物盐土和内陆苏打盐,流域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除山地的大部分土壤为棕色森林土,余下主要分布着褐土与大面积的风沙土。

生物

动物

历史上,辽河流域物种丰富,植物达41科230种,脊椎动物434种,鸟类16目56科340种,哺乳动物6目11科24种,爬行动物3目5科21种,但由于生态被破坏且污染严重,辽河流域动植物资源骤减,不适宜鸟类居住,鱼类也仅剩下耐污染种类。通过多年生态治理,2020-2021年辽河流域生物多样性调研结果显示,辽河流域拥有包含辽河刀鲚(Dāojì)、鲂(fáng)、鲫(jì)、乌鳢(Wūlǐ)、鲤、东北雅罗鱼、凤鲚(Fènɡjì)、乔氏新银鱼、海龙、海等鱼类超53种,隶属9目16科,其中鲤形目共2科31种,鲈形目共4科9种,鲑形目2科2种,鳉形目2科3种,鲇形目2科4种,刺鱼目、鲻形目、馡形目、合鳃目均为1科1种;水产资源丰富,有中华绒螯蟹、毛虾、文蛤等;栖息鸟类85种以上,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白头鹤遗鸥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纵纹腹小鸮、白尾鹞、岩鹭和短耳鸮等。

植物

2000-2010年,辽河流域内植被稀少种类单一,主要为玉米、水稻、杨树、人工林柳树与狗尾巴草等,通过治理,2020-2021年,浮游藻类达6门68属74种,有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裸藻门、甲藻门和黄藻门;辽河干流研究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多,共51科128属165种,主要为菊科禾本科

自然保护区

辽宁辽河口(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辽河口(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位于盘锦市大洼县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内,总面积8亿平方米。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黑嘴鸥等多种珍稀水禽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类型以芦苇沼泽、河流水域和滩涂为主。该自然保护区是多种鹤类和鹳类南北迁徙的重要取食地与停歇地,迁徙最大丹顶鹤种群806只、东方白鹳1000余只、白鹤425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分布有1.2万余只黑嘴鸥与1万余只繁殖种群,是名副其实的“黑嘴鸥之乡”。

区内动物资源丰富,分布有287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类保护鸟类9种,包括白头鹤、白鹤、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二类保护鸟类39种,包括白枕鹤、灰鹤和大天鹅等。其鸟类组成有水禽与涉禽,在137种水禽中,有呈大群聚集分布的豆雁、红嘴鸥、绿翅鸭、翘鼻麻鸭、花脸鸭和多种鸻鹬类;42种涉禽中,有9种超过国际1%的标准,其中包括黑腹滨鹬、大滨鹬、灰斑鸻、斑尾塍鹬、中杓鹬等。

辽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

辽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建立,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西北部,区域海拔625-1738米,总面积约为4.52亿平方米。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与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4科166属260种,包括33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金雕与金钱豹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135科454属988种,占河北省物种总数的42%,其中有25种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包括核桃楸、野大豆、蒙古黄耆、大花杓兰、刺五加等;昆虫15目130科739种。

河流水系和特征

编辑

水系组成

干流流段

西辽河

西辽河(西辽河干流),曾与西拉木伦河在史记中合称辽水、大辽河或潢水。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是西辽河上游的两支一级支流,两河于海河图相汇后称西辽河,河流全长403千米,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位于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过度的陡降斜坡地带,整体流向自西向东。流域所处地貌大多为山丘草原与黄土丘陵,处半干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39毫米,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年内降水时间及不均匀,6至9月的降水量可超全年总降水量的80%,降水特点为集中性暴雨,呈现出植被不良、河水泥沙量大与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结合流域地处松辽凹陷的下降区,因此长期河流下沉与移动,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主流方向摇摆多变、来回运动是西辽河最大的特点。

东辽河

东辽河流域的发源地是吉林省的萨哈岭山,流域以大黑山脉为界,东向为上游,西向为中下游,地形变化体现为由丘陵低山向冲积平原过渡(中游流域部分地形是台地),植被变化则体现为由森林景观转变成耕地景观,海拔高度高至619米低至4米,拥有暗棕壤、暗棕壤、草甸土、白浆土、暗棕壤、黑钙土和风沙土等土壤类型,为种类繁多的作物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水系全长615千米,拥有71条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平均降水量分别为750平方千米和687毫米,水量充沛的丰水期和全年70%以上的降水时常出现在每年6-9月,11月时进入旱季,降水量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点,气温则正正相反,由东向西阶梯式下降。作为中国的农业主要生产区与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东辽河流域面临着水污染严重的环境问题,60%以上的河段处于V类、劣V类水质。

主要支流

浑河

浑河,因河水浑浊,水流急湍而名,浑河上源的别称有“纳噜水”“红河”,浑河下源与蒲河相汇后又称“蛤蜊河”。浑河位于辽河下游,发源于长白山脉的滚马岭山,由东向西依次流经新宾、抚顺、沈阳、灯塔、海城、大石桥等县市后流入大辽河,流域整体呈现南窄北宽的局面,全长415千米,流域面积11480平方千米,流域地形由山丘和平原组成,其中山丘占65%。浑河的水系非常不对称,自东向西由密集而丰富的支流(如东洲河、古城子河、章党河、蒲河等),变为水量稀薄,支流稀疏的局面。

太子河

太子河,相传因战国时期燕国太子在此逃匿而名,明朝时被称为“代子河”或“太资河”,位于辽宁省南部,是该地区的重要河流。太子河的上游有两支,分南北,其中北支发源于河南省平顶山,由此向西流;南支发源于在辽宁省东营坊乡洋湖沟村的西老营沟东北7千米处草帽顶子山,由此向西北流,南北两支在本溪县下崴子汇合形成太子河干流,干流流经本溪县、本溪市区、灯塔县、辽阳市、鞍山市和海城县,在三岔河附近与浑河汇合,由于流域东部多为丘陵与低山(占总流域74%),西部则为平原,因此整体地势体现为东高西低,河流全长413千米,流域面积1.39万平方千米,平均天然径流量为37.7亿平方米。太子河支流繁多,包括细河、兰河、北沙河、运粮河、汤河等。

辽河

太子河航拍图

大辽河

大辽河,即浑河与太子河的汇合点——三岔河大桥东北方向约两千米处,至营口入海口的这段流域。1958年前,该流域为辽河入海口之一,1958年后转变为浑河与太子河的入海口。大辽河所处地形为下游冲积平原,河道蜿蜒曲折但两岸地势平坦,存在较多的旧河道与河汊,土质主要为壤土和亚黏土,洪水时会有河岸坍塌的现象,遇到特大洪水时河道方向极易改变,如1888年洪水后,河流由与营口县赏军台村东向南流,改道为赏军台村西。大辽河是其流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河流全长约94千米,拥有4条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1962平方千米,是沿途城市(鞍山、盘锦、营口)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特别是营口灌区和盘锦大洼灌区,总灌溉面积超过70万亩。

西拉木伦河

作为西辽河最大的上游支流,西拉木伦河全长约397千米,流域总面积约32539平方千米,河流发源于内蒙古赤峰县的克什克腾旗(蒙语译:亲兵卫队),流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属温带半湿润气候,下游多年年均径流量为604平方千米,流域年均降水量360毫米,气候干旱,雨水少且时间集中,水分蒸发量远大于补给量,因此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俯视流域整体,可以发现其地形地貌组合较为复杂,上游主要分布着高原、平原、丘陵与洼地,海拔300米以下地貌呈现形式以沙丘为主,中下游流域则大多为辽河平原。

老哈河(土河、吞河)

老哈河系西辽河上源之一,曾被称为“土河”“乌候秦水““托纥臣水”“涂河”与“老哈母林“,清朝后称老哈河(即老哈穆楞)。老哈河发源于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河流总长度为111千米,流域总面积约3386千米,位于内蒙古高原衔接东南近海地带(辽宁省西北边境),地形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土壤类型大多为褐土(在平地与低山陵区),少量为草甸土与风沙土(在低阶和沿岸地带)。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内蒙古、华北与东北三地之间,气候上受三方影响,呈现半湿润半干旱易旱的特点,年均降水量为452毫米,全年降水量的60%-70%集中在夏季的六月中旬至8月中旬,年蒸发量约达2000毫米。

水文特征

径流量

辽河流域年均径流量为134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浅至75毫米,深至200毫米;特殊情况下,如连年干旱的辽河流域,连旱段的年均径流量为正常值的50%-75%之间,而丰水期的连丰段径流量为正常值的1.5-1.7倍。年内的径流量分配有以下体现,11月至次年3月,此时为封冻期,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5%-10%;3-4月化雪时形成春汛,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5%左右;5月为枯水期,6月开始进入汛期,随着7、8月降水量丰沛,此时径流量达年内顶峰,占全年总径流量50%以上,5-10月河川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80%以上。

输沙量

2021年中国泥沙公报显示,2011-2021年辽河流域代表水文站(铁岭、新民、邢家窝棚、唐马寨)年均输沙量为218万吨,2021年年输沙量偏小82%,多年年均输沙量为1490万吨,其中老哈河(兴隆坡段)输沙量最大,为1150万吨,辽河干流(铁岭段)输沙量为992万吨,西拉木伦河(巴林桥段)、柳河(新民段)与辽河干流(六间房段)输沙量在300-400万吨间,太子河(唐马寨段)、浑河(邢家窝棚段)与东辽河的输沙量均为100万吨以下,东辽河(王奔段)最低,为41.7万吨。

蒸发能力

流域多年年均蒸发能力为1100-2000毫米,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的分布相反,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太子河上游最小,西辽河中部,即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处河流区域,年均蒸发能力最大,时间上年内最大蒸发量多发生在五月份。

补给来源

辽河流域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封冻期时,降雪伴着河水结冰,地下水便成为河川补给来源。

水资源

辽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128.84亿立方米,总体开发利用程度仅70.3%,其中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为50.4%、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74%,人均水资源量56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25%,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

人类活动

编辑

人类文明

作为东胡族系和秽貊(huìmò)族系的发源地,也是东胡族、肃慎族、秽貊族、汉民族的主要争夺战场,辽河流域拥有多个古都城遗址,承载着古代文明的深刻记忆。在辽河流域的考古中发现,数千年前辽河流域已经出现了成熟的人类文明,如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西辽河流域),七千年的新乐文化(沈阳的辽河流域),商周时期的土著文化,其中包括太子河流域的马城子文化、辽东南部及碧流河流域的双砣子三期文化及大小凌河流域的魏营子文化,浑河流域的新乐上层文化、下辽河流域的顺山屯类型与法库湾柳等。

兴隆洼文化(西辽河流域)

兴隆洼文化是西辽河流域的古代人类文化,这是考古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结果,在代表此文化的村落遗址中,发现这一聚群那时的生活已有等级、贫富之分,其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狩猎、渔捞和采集为辅,与季节相适应对生产方式与经济手段进行转换。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早期文明,如已经具有原始的早期国家礼制形态的红山文化,重视狩猎和畜牧的赵宝沟文化,以狩猎和渔捞为普遍生产方式的富河文化与出土东北地区最早的象形文字遗址的小河沿文化。

哈民文化(西辽河流域)

科尔沁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哈民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属于距今55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其遗址发现,哈民文化的聚落居民已经拥有“规划城市”的能力,房屋结构为半地穴建筑,81座房屋整齐同向排布,聚落空间布局规范整洁,具有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态。经过5次发掘,由出土的陶器、骨角蚌器与玉器等1000多件珍贵文物,粟、黍和大麻的作物种子,石斧与石磨盘等生产用具分析可知,哈民人民的生活已经出现阶级与等级制度,哈民聚落农业发达,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旱地作物的粟和黍,狩猎和捕捞是其重要的生存手段。

新乐文化(辽河中下游地区)

新乐文化源于新开河流域以北的新乐遗址,体现了距今三千年至七千年的早期族群文化,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文明多源多流,出土的大量打制石器揭示了新石器文化早于七千年前就在辽河中下游地区萌芽生长的史实,半地穴居所、用于取暖做饭烦人灶台、设计精巧的鱼网坠、锋利的砍砸石器与精致的陶器,古代先民的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的远古文明。

水运水利

清代以前

辽河流域的水运记载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彼时孙无与公孙渊合谋牵制曹魏,通过海上航行发兵襄平(今辽阳),由辽河口沿着大辽河与太子河到达目的地。金代时,通航辽河干流河口至开原河段,并设开原粮仓,以备山东河北灾荒做漕运接济。元朝时,朝廷设置7个水陆交通站于辽东,并于辽阳设水运官员。明朝统治时,水运方面,将驻地官兵的俸粮与布匹由河北官仓海运至辽东,再经辽河水域将物资储存于开原、辽阳、广宁等地,每年可动用数千艘次船只;水利工程方面,开展建设了两次以军事为目的的水利工程,分别为1436年至1438年建设了长170里的陆河与1504年建设了长30里的永利闸,前者主要用于接运海运至辽河下游三岔河布花堡的货物(布匹/棉花等),曾于1525年与1563年经过疏浚,后者用于沈阳附近的边防,闸高有一仗五尺,宽有二丈五尺,1565年时用条石重建,两岸各砌码头一座。

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

筑堤防洪方面,清代康熙执政期间便开始在辽河干流下游筑堤,1796-1820年(嘉庆年间),由于辽河沿岸居民频遭水难,彼时的奉天将军松筠上奏请求筑堤,有“上下延袤二百余里"的明确记载,1821-1850年(道光年间),浑河太子河下游洪涝严重,修建辽阳唐马寨附近堤段,1917年时遭遇特大洪水,东西辽河开始筑堤,1925年西辽河通辽、开鲁、双辽城防堤开始修筑,至1932年梨树全境有69千米堤,怀德境内有42千米堤。

农田水利方面,清初时农田水利活动较少,至1764年(乾隆年间),老土城子有士绅饮水修渠,渠的长度3.5千米,浇灌农地10万平方米,清末时引水种稻开始增多,1900年前后,浑太河上游与大辽河下游部分居民开始引水种稻,东辽河于1912年开始种植水田,西辽河于1921年开始引水种植,1912年时奉天水利局成立,修建了辽河流域最早的自流灌溉工程,将浑河水引灌至新开河区,沿用至今。

水运方面,清初时,辽河流域仅通航干流营口至巨流河开城段,1683年(康熙年间),为抵御沙俄侵略中国东北,彼时运输军需,实施了松花江、辽河与黑龙江的水路联运,即沿辽河进入东辽河,经陆运至伊通河,顺松花江而下,沿黑龙江达瑷珲,每次需数百艘船只,1853年民间允许通航至铁岭后,辽河水运达到鼎盛时期,1904年,辽河干流运输船只达两万艘,1905年,由于中东铁路建成通车,辽河上游水土流失至河道淤积,流域航运衰落,1909-1911年仅3000艘船只,1930年后辽河干流航运衰败。

伪满时期和国民党接收东北时期(1931-1948年)

筑堤防洪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为了巩固统治结果与提供战时粮食进行了水利活动,设立了辽河丽水调查处,1942年提出辽河水系治水计划概要》,1937-1943年对辽河下游、浑太河下游、其他支流等进行了1000余米的提防整修,但防洪能力很低,1940年,为解决稻田用水,日伪政府强行筑黑龙坝堵截新开河上口,1945年为阻止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伪政府又强行开筑黑龙坝,洪水导致新开河两岸2.7亿平方米农田遭灾,1947年辽宁民主政府复堵黑龙坝,1948年完工。

农田水利方面,1943年,日伪政府修建东辽河干流滴答嘴子水库(坝高27.5米,总库容9.4亿立方米),水库下游的梨树、秦家屯和双山灌区的渠首和干渠工程也同时开工,大部分水库工程量于1945年完成,1947年国民党成立东辽河工程局,水库尾工于1947年6月基本完成。大辽河右岸,日伪政府在此建立了5座扬水站(荣兴、南满、新义、平安、天一),垦1亿平方米水田,在盘山以下设农场用水泵灌溉,同时利用马克敦闸、新开河及田庄台扬水站,使灌溉能力达2亿平方米。大辽河左岸营口地区,建电力扬水站增加水田面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49年后)

1949年8月,中国在沈阳成立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水利总局,随着水利建设发展,辽河流域相关的水文、勘测与科学机构也相继建立。

治河防洪方面,20世纪50年代,由于流域洪涝灾害严重,水利建设开展防汛工作,同时以复堤堵口、修复水毁工程、全面整修堤防为主,1954年开始修建流域内第一座大型水库——浑河大伙房水库,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控制性的大型水库陆续建成,如西辽河地区的七座水库(红山、吐尔吉山等)、辽河中下游的8座水库(清河、柴河、观音阁等),60年代,二龙山水库扩建近一倍库容,70年代,海拦沙堰扩建为大型水库,截至1999年,辽河流域累计建成17座大型水库,总库容24亿立方米,控制了辽河流域26%的面积。80年代中期,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后,辽河全面堤防整修筑堤,至20世纪末,全流域堤防总长达9000千米,结合水库与提防作用,可防御20年一遇洪水。2000年以来,流域内控制性工程相继建成,如石佛寺、白石等,使流域形成了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

农田水利方面,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辽河地区开展引洪淤灌工程、修建洪山水库并在河道旁修建滞蓄洪区,70年代后,开发利用地下水,扩大河道两岸的灌区,并相继建成梨树等灌区,1978年,西拉木伦河——辽河上游牧区最大的海日苏枢纽工程建成,牧草灌溉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谟家堡大闸修建后,辽、浑太河下游陆续建成多个大型灌区,包括浑沙、盘锦、灯塔、浑蒲、营口等。截至2000年,流域内有效灌溉面积为199亿平方米,有160处一万亩以上的灌区。

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历史上辽河流域的辽东西山地曾有茂密的树木林草,清代中期以后,由于战乱与树木砍伐现象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辽河干流源流、柳河与饶阳河流域。50年代初期,饶阳河上游山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修建谷坊工程,由于无节制破坏,效果甚微。2000年一类,综合措施和小流域治理相结合,效果显著,已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应治理面积50%以上。

环境问题与保护

编辑

环境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辽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12.13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土地面积的55.24%。1996年,辽河由于长期重度污染被列入“三河三湖”重度污染名单,2003年,辽河的珠尔山断面水质仍污染严重,其中高锰酸盐指数超标5倍和氨氮超标3倍。2005年1月,全国地表水水质报告显示:辽河水体属于重度污染,劣Ⅴ类水体占40.7%。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2014年始急剧下降。2014年至2016年,I-Ⅲ类断面比例由22%下降到11%,劣V类断面比例由11%上升到56%。2017年上半年,辽河流域9个国控断面除辽河源断面外,均为劣V类。

由于气候干旱、人为拦蓄、缺少上中下游整体管理理念,1998年至2023年,西辽河断流25年,入内蒙古赤峰县的辽河自2007年始出现断流的现象,平均每年断流311天,由于河水断流,因此地下水开采透支,甚至在部分地区形成了地下水“漏斗”沉降区,造成生态恶化,包括草地面积减少、草甸湿地荒漠化、水质恶化等。

环境保护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推行以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十一五期间,辽宁实施了工业点源治理工程(纸企业整治为核心);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以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目标)和生态治理工程(以支流整治为抓手),关停不达标企业,同时专项整治高污染行业,掐灭污染源;建设污水处理厂,至2010年底,辽宁省境内辽河干流按化学需氧量考核已无劣五类水质,2011年至2012年,辽宁政府在辽河,太子河,浑河,大辽河各流域市安排实施治理污染工程,使辽河流域水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辽宁省辽河流域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2022年年底建成东北地区最大污水处理厂,100%处理沈阳城区污水。2023年辽河水质达到国家标准,率先从中国“三河三湖”重度污染名单中退出。

2020年起,国家水利部连续3年开展西辽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工作,2023年春,辽河通辽段复流。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松辽水利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等部门对西辽河水资源进行调度,采取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等调度措施,逐步恢复西辽河全线过流。

风景名胜

编辑

辽宁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2015年12月,辽宁省康平县开展建设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项目,通过5年的建设周期,2020年12月,国家发布通知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项目验收通过。作为典型的河流类湿地公园,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辽河干流西侧的辽宁康平段,园区西至辽河西侧堤坝及道路,东至辽河干流中线,北至马家铺,南至小塔子村。该湿地公园总面积为2723.93万平方米,湿地面积占比86.54%,为2357.33万平方米。园内湿地分2个类与4个型,湿地类含河流湿地与沼泽湿地,湿地型含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洪泛平原与永久性河流。湿地公园包含五个功能区,分别是保育区、生态恢复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和合理利用区,在功能区的分布上,园区内保育区占比最大,为62.55%生态恢复区次之,为13.78%,宣教展示区为12.50%,剩下的1.17%的面积是合理利用区与管理服务区,其中合理利用区略多。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显著,不仅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6%提高至90%,且生物多样性也有所增加,截至2021年监测发现其拥有鸟类72种,鱼类21种,植物160种。园区内有多个景观点,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辽代佛塔、鸟瞰为蝴蝶型的祺州荷韵、被称为辽河第一湾的青龙湾、“青龙山”宣教小区、“老山头”宣教小区、生态恢复区。

沈北辽河七星湿地公园

位于沈阳市辽河沈北新区南岸的沈阳辽河七星湿地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市区湿地公园,横跨黄家和石佛两个街道,园区总面积为11.3万亩,东起203国道,西至七星山景区,南靠滨水路,北接辽河南岸水界。2012年8月,辽河七星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园区内的景观以辽河水面景观为主,其中包括四个主题景观:辽河花海、万泉河湿地、七星山橡胶坝与七星赏葵。为便于游客游览,园区修建了直达湿地公园的七星旅游大道与连接整个园区的旅游滨水路,可以选择步行、骑行与驾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辽河

辽河七星湿地公园

相关文化

编辑

蒙古族汗廷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西拉木伦河北岸,在其境内发现的“蒙古族汗廷音乐”被誉为“文化活化石”。蒙古族汗廷音乐是在蒙古汗帐或宫殿中为可汗、尊臣等敬献表演的音乐,又称“汗帐音乐”,发现于地处西拉木伦河北岸的阿鲁科尔沁旗,被誉为“文化活化石”。蒙古族汗廷音乐由乐声、乐曲和舞蹈三部分组成,共有80多个曲目,有可汗颂、朝廷赞、宗教礼仪、民间谚语和哲理训谕等内容。舞蹈包括“武舞”和“文舞”,具有刚劲、强悍、威猛之势和轻柔、幽美、典雅之风。

1984年,在阿鲁科尔沁旗根丕庙中发现《蒙古族汗廷音乐》文本资料,1989年,阿鲁科尔沁旗历史文化研究人员宝音乌力吉撰写了《关于林丹汗宫廷乐曲简论》一文,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2009年8月,阿鲁科尔沁旗制定了《恢复与重建蒙古族汗廷音乐汗廷乐队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此着手开展《蒙古族汗廷音乐》和“蒙古汗廷乐队”保护、挖掘和抢救工作,恢复22个节目,其中6个舞蹈、4首乐曲、12首歌曲,填补了蒙古族宫廷音乐在文化艺术研究领域的空白。2014年,《蒙古族汗廷音乐》被列入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英雄史诗——《格萨尔》

在西辽河流域,赤峰市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格斯尔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格斯尔之乡”。《格萨尔》,在蒙古族聚居地区也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活态史诗,而且是中国藏族著名的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史诗文本有历史性文类、神话性文类和艺术性文类三类不同的文类部件,大致经历即从历史叙事过度到历史神话化再过渡为神话艺术化。

整部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共2000余万字,分为英雄下凡、降服妖魔、安定三界3个部分,讲述了英雄格萨(斯)尔王戎马一生、抑强扶弱,带领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除了蒙古族外,《格萨(斯)尔》在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也以说唱的方式广为流传,融入了神话、民歌等文学艺术形式,形式丰富,深受人们喜爱。2009年,《格萨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中国气象局. 辽河,究竟在哪儿?| 我们的大江大河系列⑥.微信公众平台. 2022-06-07[2023-04-29].

[2]徐鸿嘉. 辽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及气候生产潜力的
变化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 202206: 6.

[3]重要河流.松辽水利网. 2022-10-31[2023-04-29].

[4]郭松. 辽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 2016, (3): 29-30.

[5]辽河——辽宁的“母亲河”. 河北水利, 2022-06-28

[6]辽河的主要支流.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2023-06-05].

[7]对十三届全国人 大三次会议第2818号建议的答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2023-07-17].

[8]辽河干流流域水沙过程对景观格局变化的
响应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 2022-05-01: 11.

[9]王禹浪. 辽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与古代文明[D]. 大连大学, 2012-04, 33: 1,3-6,9.

[10]我国七大流域经济、人口发展比较及展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06-04: 1.

[11]全国七大江河主汛期.中国气象局. [2023-06-23].

[12]辽河.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 [2023-07-17].

[13]陈亚利.赵强.艾明乐.李秀梅.冉鹏羽. 1959—2019年辽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水利水电技术, 2023, 54(1).

[14]刘洋. 大辽河河道治理及演变研究. 地下水, 2019-03

[15]构建生态修复体系辽河流域摘掉重污染“帽子”.知网空间. [2023-05-25].

[16]刘玉静.朱宏斌.王然. . 关于东北地区河流名称及成因的几点看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26(7): 250.

[17]刘玉静.朱宏斌.王 然. 关于东北地区河流名称及成因的几点看法.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7): 348-350.

[18]我国七大流域经济、人口发展比较及展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06-04: 6.

[19]张世栋. 辽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延边大学, 20210609: 10.

[20]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渔业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 2011.12.11: 9.

[21]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东辽河流域为例. 东北师范大学, 2022.05: 16.

[22]辽河干流流域沙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 2017: 12.

[23]浑太河流域水环境容量分配研究. 水利水电技术, 2017, 48(11): 152.

[24]辽河水系的变迁与特点.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2, (4): 12.

[25]辽河水系的变迁与特点. 厦门大学学报 (哲社版), 1992, (4).

[26]辽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延边大学, 20210609: 11.

[27]王 兵.张晓红.何宝珠. 辽河流域水文特性浅析. 东北水利水电, 2022, 20(2): 22.

[28]牛立强.周炫. 辽河流域2022年夏季主要降水过程及成因分析. 松辽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信息中心), 2023: 1.

[29]杨晨. 基于流域异质性的洪水特征分析与分类预测. 电子科技大学, 2022: 12.

[30]徐鸿嘉. 辽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及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 2022: 48-51.

[31]中国辽河流域的地质构造.OSGeo中国中心. [2023-05-15].

[32]孙凤华.刘鸣彦.翟晴飞. 辽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对径流影响预估与评估分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06, 38(3): 1.

[33]中国辽河流域内的土壤与植被.OSGeo中国中心. [2023-07-17].

[34]近40年辽河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
驱动因子分析. .人民珠江, 孙湘儒.陈佳勃.王艳杰, 42(7): 64.

[3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朝阳市生态环境局. [2023-05-25].

[36]《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的通知.中国政府网. [2023-05-25].

[37]辽河流域水陆生物多样性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知网空间. [2023-05-25].

[38]上百种生物重现辽河保护区.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辽宁省大伙房水源地保护区管委会. [2023-05-25].

[39]标 题: 盘锦市人民政府令 第54号 辽宁辽河口(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盘锦市人民政府. [2023-06-24].

[40]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3-06-24].

[41]辽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2023-06-24].

[42]河北平泉县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发现珍贵物种野生金叶榆.央视网. [2023-06-24].

[43]黄旭; 李月宁.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水利学会 2021 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1-10-25: 285.

[44]罗义; 赵世高; 赵丙昊; 陆慧; 王兆宇. 太子河流域生态退化评价体系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2-07-15, 47(7): 169.

[45]王奥阳. 东辽河流域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 2022-05-01 : 13.

[46]董禹麟. 东辽河流域上游景观多功能时空演变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2-06-01: 5-7.

[47]王奥阳. 东辽河流域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 2022-05-01: 14-16.

[48]张洺溪.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东辽河流域为例. 东北师范大学, 2022-05-01 : 16.

[49]周志宇. 浑河流域径流长期演变规律及趋势显著性分析.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10-31 , 50(10): 175.

[50]张双翼. 大辽河近30年潮汐变化规律分析. 中国防汛抗旱, 2022-05-15 , 32(5): 59.

[51]韩聪慧; 席小康; 朱永华.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拉木伦河径流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21-09-15, 40(9): 135.

[52]谢景泉. 老哈河名称的来历及含义. 中国地名, 2018-02-28, (2): 29.

[53]姚玉增; 姚志宏; 巩恩普; 王燕. 基于RS的辽宁省境内老哈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7-15, 30(7): 1040.

[54]2021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23-06-02].

[55]辽河干流水量分配探究. 水利技术监督, 2022, (1): 105.

[56]李忱庚. 新时代辽河治理保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水利水电快报, 202302, 44(2): 60.

[57]李楠. 辽河流域商周之际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吉林大学, 201806: 19.

[58]武峰.郭伟伟.依茹. 哈民文化:西辽河流域 5500 年前文明曙光. 内蒙古日报(汉), 2022-08-18: 1.

[59]辽河水利史.浙江省水利厅. [2023-05-14].

[60]近代东北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吉林大学, 2006: 15.

[61]康熙帝东巡与东北边疆防务. 辽宁大学, 2021-04-01: 33.

[62]水利战线十二年. 内蒙古水利, 1994-09-30: 3.

[63]1945~1949年辽宁地区水利建设研究. 辽宁大学, 2011-05-01: 24.

[64]20世纪五十年代辽河流域水库建设研究. 辽宁大学, 2019-06-01: 15.

[65]松辽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利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2001-08-15: 17.

[66]草原上的水利工程 奋进中的壮美赤峰 | 一水护沙将绿绕 三旗草原送青来——记民族团结合作的典范工程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2023-06-24].

[67]辽河管理.全国水雨情信息. [2023-07-18].

[68]百度安全验证——“三河”“三湖”水污染重点防治.百家号. [2023-04-29].

[69]关于“三河三湖”流域“十五”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生态环境部. [2023-04-29].

[70]2020年辽宁省河流优良水质比例达74.4%,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辽河流域治理努力就有收获.生态环境部. [2023-07-18].

[71]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东北督察局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平台. [2023-07-18].

[72]层层拦蓄截断 辽河只剩“半条命”.经济参考网. [2023-07-18].

[73]致力水土保持 建设美丽中国——水土保持法实施30周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综述.中国政府网. [2023-06-24].

[74]辽河流域将率先退出“三河三湖”重度污染名单.中国政府网. [2023-04-29].

[75]生态调度 断河复流.人民网. [2023-07-18].

[76]10年杞柳又绿青龙湾.沈阳日报. 20180817[2023-05-14].

[77]辽宁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简介.康平县人民政府. [2023-05-14].

[78]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2020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的通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05-15].

[79]辽河沿岸的独特韵味.康平县人民政府. [2023-05-14].

[80]辽宁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辽宁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2023-05-14].

[81]辽河奔腾万古筑梦“国家公园”. 北方经贸, 20210129

[82]优质旅游视角下湿地公园旅游吸引力提升研究
——以沈阳辽河七星湿地公园为例. 北方经贸, 20210129: 143-144.

[83]西辽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2023-07-18].

[84]《格萨尔》:堪称“世界之冠”的伟大史诗(上).央视网. [2023-07-18].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6788/

(58)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位置境域
  3. 历史变迁
  4. 地理特征
  5. 气候
  6. 降水
  7. 气温
  8. 日照
  9. 地质
  10. 地形地貌
  11. 土壤
  12. 生物
  13. 动物
  14. 植物
  15. 自然保护区
  16. 辽宁辽河口(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7. 辽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
  18. 河流水系和特征
  19. 水系组成
  20. 干流流段
  21. 西辽河
  22. 东辽河
  23. 主要支流
  24. 浑河
  25. 太子河
  26. 大辽河
  27. 西拉木伦河
  28. 老哈河(土河、吞河)
  29. 水文特征
  30. 径流量
  31. 输沙量
  32. 蒸发能力
  33. 补给来源
  34. 水资源
  35. 人类活动
  36. 人类文明
  37. 兴隆洼文化(西辽河流域)
  38. 哈民文化(西辽河流域)
  39. 新乐文化(辽河中下游地区)
  40. 水运水利
  41. 清代以前
  42. 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
  43. 伪满时期和国民党接收东北时期(1931-1948年)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49年后)
  45. 环境问题与保护
  46. 环境问题
  47. 环境保护
  48. 风景名胜
  49. 辽宁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
  50. 沈北辽河七星湿地公园
  51. 相关文化
  52. 蒙古族汗廷音乐
  53. 英雄史诗——《格萨尔》
  54.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