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称施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首府驻恩施市,全州总面积2.4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340.24万人。 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自治州。“恩施”之称源于施王屯,南北朝北周建德二年(573年),施王屯土著人向邹兄弟归附朝廷,因此设施州。雍正六年(1728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称施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首府驻恩施市,全州总面积2.4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340.24万人。

名称

编辑

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自治州。“恩施”之称源于施王屯,北朝北周建德二年(573年),施王屯土著人向邹兄弟归附朝廷,因此设施州。雍正六年(1728年)称施县,次年改称恩施,意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名,故名恩施。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至三国

春秋时期恩施州属巴子国范围,战国时属于楚国领地,秦朝隶属黔中郡,汉代属南郡和武陵郡,三国时期先属于蜀国、后属于国建平郡和武陵郡。

两晋至南北朝

两晋与南北朝期间,宋、齐属建平郡、天门郡、武陵郡,梁属信陵郡,北周秭归郡、业州军屯郡、清江郡。

隋唐至五代

隋代属巴东郡巴东县,清江郡清江县、开夷县和建始县。

唐代属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和建始县。

五代时期属于前蜀和后蜀。

宋元

宋代属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建始县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

元代属归州巴东县、施州建始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先后设置散毛、唐崖、金峒、龙潭、忠建、毛岭和施南等土司。实行土司分治。元末,被明玉珍据蜀时所控制。

明清

明代属夔州建始县、归州巴东县、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继续实行土司制度,设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和忠建3个宣抚司,9个安抚司,13个长官司和5个蛮夷长官司。

清代沿用明朝制度,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卫,设恩施县,辖区没有变动。

清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以“土民纷纷控告,迫切呼救,皆恋改土”“土官横恣”“人民请求纳入版籍”为由,派湖广总督迈柱负责改土归流。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卫,设恩施县,领于巡荆道归州直隶州(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原管土司隶属恩施县。施州卫改县,以诸土司隶之,这是为改流工作做准备,鄂西土司全面改流拉开了序幕。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在鄂西土司地区设宣恩、来凤、咸丰、利川4县及鹤峰州、长乐县,设施南府于恩施,辖恩施县、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利川县、建始县,完成了对鄂西地区的改土归流。

清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县划归施州,巴东县、鹤峰州属宜昌府。清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来凤白莲教起义,五月,来凤、宜恩、咸丰、龙山、桑植起义民众数万人会师来凤旗鼓寨,八月失败。

清同治元年(1862年)一月,太平军石达开部攻克来风,次年七月李辅猷率部袭击咸威丰县城未克,遂入利川进四川。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存县,民国四年(1915年)设荆南道,首府恩施县,管辖范围为恩施、建始、宣恩、来凤、咸丰和利川6个县。

民国七年(1918年)1月8日,鄂西靖国军总司令蔡济民部攻占恩施、利川、咸丰、来凤等县。饷粮就地筹集,强迫农民种植鸦片,征收窝捐,以充军饷,州境烟毒大泛滥。4月29日,北京政府军占领巴东,6月攻克建始县城,占领施南府,7月29日攻占鹤峰县城。6月13日,孙中山派大元帅府秘书章太炎到鄂西巡视,宣传护法运动,8月离开州境去上海。民国八年(1919年)1月26日,鄂西靖国军总司令蔡济民,在利川被杀害。9月,四川军阀胡济舟率军由川入鄂,与施宜镇守使赵荣华部交战,占领建始、巴东县。12月,利川神兵首领冉裕昆率5000人,攻打驻利川县城的靖国军,激战3天,靖国军溃逃。

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称施鹤道,将鹤峰州划入,民国十七年(1928年)称为鄂西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将巴东县并入,改称第十行政督察区,州域为8个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改称第七行政督察区。

1928年4月,贺龙率李良耀、卢冬生一行到鹤峰走坪,与旧部联系筹款、借枪,贺龙在鹤峰的革命故事就此拉开。1929年1月13日,贺龙在鹤峰县城召开6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告鹤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

1935年,会师后的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廖汉生等领导下,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巩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于1935年6月9日,发起“忠堡战役”。1935年6月14日晨,红军集中红十团、十六团、四十九团、五十一团和十八团一营兵力,在忠堡向被包围的张振汉师部发起总攻。激战至下午,共歼敌一个旅、一个师部和一个特务营,重创其他六个团,歼敌40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敌中将师长张振汉负伤被活捉。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14日,日机袭击上海笕桥,咸丰县籍飞行员秦家柱驾机击落日机1架,为中国第一位击落敌机的飞行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1日,湖北省政府开始西迁恩施。至年底国民党中央驻省机关以及省属机关、团体、学校等迁人恩施。12月25日,日军首次轰炸恩施城。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4月,美国1架战斗机在咸丰县白水坝坠落,同年8月又1架美式战斗机在高乐山坠毁,均无人员伤亡。5月中旬,日寇进犯鄂西,鄂西会战开始,6月17日战役结束,日军伤亡万余人。6月29日,蒋介石由重庆飞抵恩施。11月21日,日机30余架袭击恩施山城,中国空军第十一大队6架飞机奋起迎击,击落敌机1架,击伤4架。12月,中国飞机1架因飞行过低,在恩施沙子地撞山失事,机毁人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底,湖北军区成立了以第一副司令员王宏坤、参谋长张才千为首的鄂西南战役指挥所,率独一、独二师和五十军,在四野四十二军之一五五师、一二二师及二野十一军的配合下,发起了以解放恩施为中心的鄂西南战役。10月29日战役开始,二野十一军、四野四十七军由湘西龙山直插来凤、咸丰,截断敌退往四川的公路;四十七军之一二四师从长江以北由兴山、巴东向西进攻敌孙元良兵团之二十七军,直指万县。11月3日,进入恩施的门户巴东野三关娃娃寨被攻下,同日,解放巴东县城;5日,建始县城解放;6日,独一师、独二师于龙凤坝击溃敌二二三师后,解放恩施县城,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区;9日,解放来凤县城;10日,宣恩县城解放;11日,咸丰县城解放;14日,利川县城解放;18日,鹤峰县城解放,标志着湖北全境的解放,也标志着历时18天的鄂西南战役的全面胜利。

1955年5月12日,改称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

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成立恩施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1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地设市,1982年4月30日正式成立恩施市,行政区域为原城关镇,实行市、县分治,市政府驻地位小渡船。1983年8月,将恩施县行政区域并入恩施市(1984年1月实施),称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12月1日正式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恩施市、巴东县、建始县、利川县、来凤县、咸丰县、宣恩县和鹤峰县。

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县建市。

1993年4月4日,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接宜昌市,南毗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临四川黔江地区,北靠四川万县地区,东北端连着神农架,地处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之间。州域东西最宽220千米,南北最长260千米。恩施州至武汉市航空线距离为470千米,沿着318国道行驶的距离为648千米;恩施州至湖南大庸火车站公路距离为347千米;至重庆市公路距离为454千米;至万县市公路距离为251千米;至本州长江巴东港公路距离为195千米。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地图

气候

恩施州属于具有明显垂直变化的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州内气候资源具有冬暖湿润的平谷气候、温暖湿润的低山气候、温和湿润的中山气候、温凉潮湿的高山气候和高寒过湿的高山脊岭气候五个特征。这里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境内年均气温16.2℃。最冷月同为1月,月均气温长江河谷大于5.8℃,其余低山地区在2.8-5.8℃之间。最热为7月,月均温度长江河谷高于28℃,其余低山地区在24-28℃间,二高山为23—24℃,高山低于23℃。州境无霜期在200-300天之间,大部分地区在230天以上,长江河谷海拔300米以下地区超过300天,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区少于200天。州境年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降水量以1月最少,各地月雨量均小于45毫米。6-7月最高,月降雨量达到180-280毫米。州境云雾多,空气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除长江河谷为70%外,其余地区都在80%以上,高山达85%。水面蒸发除长江河谷外,年均在1100毫米左右。

地质

地层

恩施州境内碳酸岩遍布,地层出露尚全,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在一些古老背斜山体的两翼有较大面积的志留——泥盆系沙质岩与石英砂岩分布。上三迭系与侏罗系的紫、黄砂岩及白垩系至第三系的红色砂岩仅限于少数山间盆地中,河岩面积不足三分之一。除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下统、石灰系上统和下统等地层沉积缺失或遭剥蚀外,板溪群(神农架群)至第四系均有分布。巴东县神农架背斜南西翼转角廓楼有细碧岩层状、似层状产于神农架石槽河组中,鹤峰县东山峰背斜于板溪群中有煌斑闪长岩脉,建始县龙潭坪有隐伏的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全州地层除神农架、板溪群、震旦系零星分布于神农架背斜、东山峰背斜轴部外,其它地层各县(市)均有分布。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地质构造

恩施州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南端的黔东褶皱北东端,扬子江中下游东西向构造西端,北邻淮阳山字形构造西翼反射弧,西与四川盆地毗邻。处于扬子江淮地台近中部偏西,西为四川中台坳的川东梳状褶皱束,中、东部为八面山台坳之黔江隆起褶皱束和武陵坳褶皱束的北东段。州境位于多种构造体系联合、复合部位,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中、南部的华夏构造和八面山弧形帚状构造以及纵贯中、北部的新华夏系联合式构造、新华夏系联合式构造,北部的东西向构造是州境的基本地质构造格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地形地貌

恩施州属云贵高原东部延伸部分,州境绝大部分是山地,惯称“八山半水分半田”。地貌以碳酸盐岩组成的高原型山地为主体,兼有碳酸盐岩组成的低山峡谷与溶蚀盆地,砂岩组成的低中山宽谷及山间红色盆地。州境整个地势呈西北、东北部高,中部相对低的状态。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发育。海拔最高处巴东靠神农架主峰的大窝坑3032米,最低点为巴东长江边的红庙岭66.8米。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9.4%,海拔800至1200米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3.6%,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中总面积的27%。境内地形复杂,具有多种特殊类型的地貌,大河、小溪成树枝状展布,有“见山不走山”的丘原,有“两山咫尺行半天”的深谷,伏流、溶洞、冲、槽、漏斗、石林等各处可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水文水利

水文

恩施州境内河流多,共有大小溪河252条,分属长江上游干流、清江、沅江、澧水、乌江等水系。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5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9条;这9条河流在州境总长度共1154千米,总流域面积21801平方千米,占全州总面积的91%。恩施州境内共有江坪河、龙洞等200多座湖库。恩施州岩溶发育强烈,暗河伏流多,地下水储量丰富,类型为裂隙岩溶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 清江

清江位于长江南岸,为鄂西南境最大支流。在州境流域面积10893平方千米,平均径流量27.8亿立方米。清江共有36条支流,左岸13条,右岸23条。在州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马水河、野三河、忠建河、王家河、龙王河等。清江属山溪性河流,集流迅速,洪峰陡涨陡落。

  • 沿渡河

沿渡河位于巴东县境长江北岸,为巴东县境第一大常流性河流,是纵贯该县北部的重要水系。源于大巴山以南神农架下谷平的石门洞,经下谷、堆子、泉口、两河、沿渡、罗溪、平阳至西瀼口注入长江,全长63千米,沿途纳支流17条。流域面积1307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1.60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1055.6毫米。

  • 溇水

溇水位于州境南部,发源于鹤峰县广垭,经鹤峰县城、和平、太平、梅坪、铁炉、江口流人湖南省境后汇入澧水。溇水在鹤峰境内长138千米,流域面积2394平方千米,在鹤峰境内有官渡河(全长43千米)、南渡江(全长28千米)、大典河(全长32千米)3条支流。

  • 野三河

野三河位于清江北岸,系巴东、建始两县界河。源于巴东县境绿葱坡的倒洞坡(海拔1320米),经绿葱坡、耀英、药会入建始龙坪、申西、徐家河、石门河、河落子、花天河至野三口(海拔213米)汇人清江。因清康熙二十年(1681)在野三口处设有野三关巡检司,得名。全长60.2千米,流域面积1138平方千米,年径流量7.7亿立方米。

水利

恩施州境内共有江坪河水库、龙洞水库等200多座水库,其中大中型水库共有32座。全州共建成水电站283处,总装机容量401.7095万千瓦。其中,大型水电站(装机大于30万kW)2处229万千瓦;中型水电站(装机5-30万kW)7处49.4万千瓦;小型水电站(装机5万kW以下)274处123.3095万千瓦,恩施州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占全州水电装机容量的31%,占全省小型水电站的三分之一。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2015-2019年,全州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2987处,其中20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4490处、20人以下分散供水工程8407处。龙洞湾水库大坝浇筑已完成;喻家河水库通过下闸蓄水验收;木桥河水库正在进行竣工验收;高渡河水库完成竣工验收。2023年1月31日,湖北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启动,该工程是清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也是国务院确定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总投资66.36亿元,水库总库容3.22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1亿立方米,水电装机18.4万千瓦,年均发电量5.24亿千瓦时,年发电效益2亿元,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旅游、供水、生态保护修复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土壤

恩施州境母岩大都成北东向倾斜,与山脉走向和地势高度一致。由于州境成土母岩母质复杂,加上生物气候的垂直变化,发育成的土壤种类繁多,共11个土类,24个亚类,88个土层,236个土种,并多呈垂直分布。主要土类有:水稻土、潮土、石灰(岩)土、紫色土等。全州成士母质有8种,以碳酸盐为主。全州土壤肥力不高,部分土肥缺素较严重,氮素余缺不均,普遍缺磷,局部少钾,一半以上耕地缺锌。全州有96%以上的土壤是含硒土壤,有59%左右是富硒土壤。土壤富硒、含硒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恩施州总面积24060.26平方千米,全州国土总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在省内市、州中仅次于荆州,襄阳居第三位,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16位。按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分为8个一级类,38个二级类。全州共有农用地218万公顷,建设用地8.83万公顷,未利用地13.77万公顷。在农用地中耕地为45.26万公顷,占20.76%,园地5.51万公顷,占2.53%,林地为165.88万公顷,占76.09%,牧草地0.16万公顷,占0.07%,其他农地6.45万公顷,占2.96%,全州的林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三倍多。西部开发土地调查评价结果表明,全州可供开发复垦耕地的后备资源有25.83万亩。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水资源

2020年,恩施州地表水资源量321.334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64.476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21.33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57.2%,比常年增加48.0%。全州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67.6%,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量为134.2万立方米。2020年全州人均水资源总量9297立方米,亩均水资源总量7792立方米。2020年,全州总供、用水量4.0308亿立方米,总用水量4.030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1.588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9.42%,生产用水量2.382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9.10%。2020年,31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44.5751亿m,全年蓄水变量为18.8974亿立方米。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恩施州共发现各类矿产75种(含亚种),有查明资源量的矿产38种,包括已上表矿产30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黑色金属矿产2种,有色金属矿产5种,稀有金属矿产1种,分散元素矿产1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3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0种,水气矿产1种;共发现上表矿区(床)232个,大型11个,中型30个,小型191个(附表2)。截至2020年底,恩施州共有探矿权59个;在建和正在生产矿山125个,在产矿山大中型矿山比例为11.20%。2020年底,全州拥有各类矿山共438家(未含天然气)。

恩施州主要矿产

类别

种类

储量(可开采、保有)

备注

能源矿产

煤炭

302181千吨

-

石煤

217181千吨

-

天然气

132.0亿立方米

全州仅利川建南有分布

页岩

2万亿立方米

以利川、建始、咸丰、来凤等县市为重点

金属矿产

铁(高磷)矿

13.8亿吨

已探明有大型铁矿2处,中型铁矿8处,小型铁矿19处

铅矿

19762吨

州境内见中型矿床1个,小型矿床7个

锌矿

11328吨

-

非金属矿产

磷矿

266819千吨

主要分布在鹤峰走马坪一带

硫铁矿

227523千吨

主要分布在建始、鹤峰、利川、恩施境内

饰面石材

13476千立方米

主要分布在恩施、咸丰清坪和利川见天坝及巴东两河口

建筑石料

94500千立方米

州内有较广泛的分布

参考资料:

药材资源

恩施州素有“华中药库”的美誉,已查明的药用植物种类有202科,854属,2258种,动物类药材86种,矿物类药材22种,中药材资源种类占湖北省76%,占全国约18%。2021年恩施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6.2万亩,居全省第一位,是全国中药材九大主产区之一。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中药材种植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森林面积0.23亿亩,森林覆盖率70.14%,森林蓄积量1.31亿立方米。恩施州共有28个国有林场,占地面积92万余亩,位居全省第二。恩施州造林树种中,生态林以马尾松、水杉、白皮松、柳杉、杉木、柏木、巴山松、日本落叶松刺槐、香椴、麻栋等为主,生态与经济兼用林树种有核桃、板栗、杜仲、厚朴、茶树、辛麦等。经济林树种有枇杷和白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恩施州植物215科,900余属,约3000种;其中种子植物160科、833属、2000多种,类和蕨类植物31科、50属、122种,苔藓植物10科、12种,菌类植物8科、10种。名贵珍稀树种有银杏、金钱松、三尖杉、水杉、西南台杉等。

动物

恩施州陆生脊椎动物资源已知有30目91科502+76=578种,其中:兽类8目24科98种、鸟类17目46科308+76种、两栖类2目10科45+1种、爬行类3目11科51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川金丝猴、白鹤、豹、云豹、中华秋沙鸭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96种:毛冠鹿、豹猫、狼、貉、猕猴、短尾猴、黑熊等。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共有自然保护地37个,自然保护地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2.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数量居全省首位。

恩施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名称

行政区域

面积(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

类型

级别

始建时间

主管部门

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利川市、咸丰县、恩施市

68339

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珙桐、水杉等珍稀植物

森林生态

国家级

19811218

林业

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鹤峰县

20838

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珙桐、香果树等珍稀植物

森林生态

国家级

19830101

林业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宣恩县

34550

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珙桐等珍稀植物及其生境

森林生态

国家级

19900301

林业

咸丰忠建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咸丰县

1043.3

大鲵及其生境

野生动物

国家级

19940801

农业

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巴东县

20909.99

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金丝猴等珍稀物种

森林生态

国家级

20020101

林业

参考资料:

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利川、恩施、咸丰三县市境内,是恩施州成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68339公顷,属野生生物类别、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种群和水杉原生种群及其模式标本产地。是列入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优先保护的238个生态区之一。1974年,利川县人民政府设立了小河水杉保护点。1988年,的星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小河水杉保护点与之合并。2003年,星斗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恩施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常见多发的地质灾害有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恩施州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暴雪、寒潮、低温冰冻、高温等。

2016年7月18日8时至20日8时,恩施州遭受强降水袭击,其中鹤峰、恩施、建始等县市遭遇特大暴雨,全州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截至当年7月21日8时,强降雨造成8县市84个乡镇(办事处)39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7亿元。

2020年7月17日,恩施州大部地区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造成56个乡镇135840人受灾,恩施市城区遭遇50年一遇特大洪灾,一天之内,恩施市城市防洪应急响应连升三级。州城南门、施州大道、后山湾、金桂大道等处积水严重,车辆被淹、房屋灌水、市民出行困难。一些农村地区滑坡、垮山、泥石流多发频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恩施州下辖2个县级市、6个县。州人民政府驻恩施市舞阳大道一巷21号。

恩施州行政区划

名称

政府驻所

下辖地区

恩施市

小渡船街道

舞阳坝街道、六角亭街道、小渡船街道、金子坝街道、七里坪街道、龙凤镇、崔家坝镇、板桥镇、白杨坪镇、三岔镇、盛家坝镇、新塘乡、红土乡、沙地乡、太阳河乡、屯堡乡、白果乡、芭蕉侗族

利川市

都亭街道

都亭街道、东城街道、谋道镇、柏杨坝镇、汪营镇、建南镇、忠路镇、团堡镇、毛坝镇、文斗镇、凉雾乡、元堡乡、南坪乡、沙溪乡

建始县

业州镇

业州镇、高坪镇、红岩寺镇、景阳镇、官店镇、花坪镇、长梁镇、茅田乡、龙坪乡、三里乡

巴东县

信陵镇

信陵镇、东瀼口镇、沿渡河镇、官渡口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水布垭镇、清太坪镇、溪丘湾乡、金果坪乡

宣恩县

珠山镇

珠山镇、高罗镇、李家河镇、椒园镇、沙道沟镇、椿木营乡、长潭河侗族乡、晓关侗族乡、万寨乡

咸丰县

高乐山镇

高乐山镇、忠堡镇、坪坝营镇、曲江镇、朝阳寺镇、清坪镇、唐崖镇、小村乡、黄金洞乡、活龙坪乡

来凤县

翔凤镇

翔凤镇、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镇、革勒车镇、绿水镇、三胡乡、漫水乡

鹤峰县

容美镇

容美镇、走马镇、燕子镇、中营镇、太平镇、铁炉白族乡、邬阳乡、五里乡、下坪乡

参考资料: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常住人口340.24万人,全州年末户籍人口400.25万人,其中,男性208.28万人,占总人口的52.0%;女性191.97万人,占总人口的48.0%。全年出生人口2.13万人,出生率为5.04‰;死亡人口2.48万人,死亡率为5.89‰;自然增长率为-0.85‰。

民族构成

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全州民族分布格局:汉族、土家族遍布全州各县市。其中,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历史上属湖广土司域内,即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5县市,巴东、建始和恩施3县市的土家族占其总人口的25%至30%不等。恩施州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来凤、宣恩、咸丰,在其它各县市均有分布。以上四县市苗族占全州苗族人口总数的90.8%。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恩施、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里。其他少数民族的分布各不相同,其中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三家台等地和利川;白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铁炉等地;回族在全州各县市均有分布;另外一些少数民族零星地分布全州各地。民族分布不均,导致州内各县市的民族成分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

方言

恩施州8个县市的方言在不断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同中有异、异中趋同的格局,组成新的恩施方言。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体系,南四县和北四县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南四县受湖南话影响较大;北四县则更多地受到重庆话、四川话的影响。再则,由于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每个县市的方言又有一些差异。恩施州方言声母在20个左右。分县则为:巴东21个,建始22个,恩施23个,利川19个,宜恩23个,来凤20个,咸丰20个,鹤峰22个(均含零声母)。与普通话比较,恩施方言有以下特点:p'送气强。普通话u韵零声母字,恩施、宜恩、咸丰、来风等地有零声母v,如武、屋读作vu,但v摩擦很弱。恩施方言词汇十分丰富。绝大部分与普通话同形同义,少部分表现出差异。一是词义相同词形不同。如虹,恩施人叫“杠”,公鸡叫鸡公,外婆叫“kaka”。一是词形相同词义不同,主要是词义的扩大。如抬:普通话词义是往上托、举,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抬杠等。

宗教

恩施州的宗教历史比较久远。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五大宗教在州境内都有不同数量的信徒。初步统计全州信教的人数大约有10万余人。截至2020年,全州有18处宗教活动场,43名宗教教职人员。

州境各民族的信仰经历过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变迁。后来,又有许多人信佛、信道、信上帝。除此之外,还普遍崇拜祖先。如土家族主要信奉覃、田、向3位土王。苗族崇拜的祖先叫“阿普蚩尤”。直到民国中期,到处都还建有巴公祠、向王庙、大神庙、土王庙、三抚宫、飞山庙等祭祀祖先的庙宇。户户供有家神,逢年过节红白庆典都要祭祀祖先亡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宗教观念日趋淡薄,1985年,全州仅来凤县有僧尼7人,天主教仅利川花梨岭有教堂1座,修道士3人。但是信神信鬼、祭祀祖先的活动仍然很普遍。

州境佛教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清代中晚期不仅古刹得以维修,新建寺庙也多,名山几乎都有庙宇。民国时期,战乱不止,许多寺庙毁于兵赛,但佛教仍延续传播。道教在恩施州历史悠久。各地均建有观字,有专门的道观主持,从事诵经、练武及庭院生产,自传、自治、自养。进入近代,道教日渐衰微,1949年后,所剩道人改从他业,州境已无道教活动。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中的天主教、圣公会、路德教等教派,先后传入州境,招收教徒,设立教会、教堂,成为州境内第三大宗教。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书记

胡超文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尹达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州长

夏锡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

主席

吴建清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5月20日

经济

编辑

综述

恩施州地处鄂西南,素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天然氧吧”“世界硒都”等美誉。特色农业、富硒产业、生态旅游康养等是恩施州经济支柱产业。恩施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优势资源。2011年9月19日,恩施被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委员会(TEMA 14)授予“世界硒都”称号。2017年以来,恩施州硒农业已涵盖了蔬菜、药材、食用菌、烟叶、畜禽、林果、水产、特色粮油等多个领域。恩施硒茶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恩施州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国家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的市州。2019年9月,恩施州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2022年,恩施州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2.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11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371.28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777.80亿元,同比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比18.0:26.5:55.5。全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248元。

第一产业

“烟、茶、菜、药、果、畜”是恩施州农业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其中烟叶、茶叶、高山蔬菜、马铃薯种植规模处于全省第一位。2022年,全州粮食生产总面积达到554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45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210万亩、产量稳定在270万吨。茶叶种植面积180万亩,茶叶基地总面积占全省茶园面积的三成以上,位居第一位;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中位居第四位,年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带动83万茶农增收。全州特色农产品基地总面积698万亩(不含马铃薯),年均增长7.9%,人均达到2.3亩,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17个,总面积达到140.2万亩。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个、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9.5%以上。全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产品数量达到460个。全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20420家,其中合作社13393家、家庭农场4673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茶山

“十三五”期间,全州建设了1200万亩富硒粮油、富硒茶叶、富硒蔬果、富硒药材等基地,硒红茶、硒稻谷、硒乌龙茶、硒大蒜和硒藤茶等5个州级硒种植标准化示范区,2019年硒农业总产值329.14亿元,占全州硒产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2021年,全州中药材在田面积达146万亩,农业产值约31亿元,年交易量约11万吨,商贸流通交易增值近15亿元;18个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恩施紫油厚朴、利川黄连、巴东玄参等道地药材大宗品种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的80%、60%、30%以上,有30多家知名药企长期采购恩施地产药材。

2022年,恩施州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65.3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2%。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66.5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1%。

第二产业

清洁能源、富硒产业、生物医药等是恩施州工业发展的优势产业。截至2022年6月30日,恩施地区总发电装机285.64万千瓦(不含水布垭184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215.07万千瓦,占总装机的75.3%,累计发电3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9%。1-6月,全州规模以上水电企业19家,实现产值17.26亿元,同比增长12.6%。上半年水电行业累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个百分点。全州风电装机59.71万千瓦,占总装机的20.9%,累计发电4.37亿千瓦时。1-6月,全州规模以上风电企业4家,实现产值2.90亿元,同比增长12.1%。2022年9月17日,恩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投入运营。该项目投产后,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总量近45万吨,年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

截至2022年11月,恩施州涉硒市场主体突破3000家,规上企业131家,硒产业总产值从2016年380多亿元增加到2021年720亿元,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年产值从2018年84亿元增长到2021年178亿元,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州有220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76家,占全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42%;全州全电气化制茶企业总计达到128家。2022年,“恩施玉露”“恩施硒茶”品牌价值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分别达到27.07亿元和23亿元,同年,“恩施玉露”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利川红”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伍家台贡茶”“恩施玉露”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截至2021年底,恩施州培育规上生物医药企业16家,实现工业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95.9%,8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1-6月,全州共签约生物医药产业项目16个,投资总金额65亿元。培育了香连药业、华阳(恩施)药业、时珍堂(巴东)药业、八峰药化等一批本土企业,引进了国药控股、人福医药、一正药业等一批龙头药企。

2022年,恩施州工业增加值304.25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3.6%。

第三产业

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是恩施州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全州旅游接待人次由2016年的4366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71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300亿元增长到53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省“五强”。2016年、2017年、2018年游客满意度蝉联全省第一。2016至2020年,恩施州新增来凤县、宣恩县2个湖北旅游强县,全州湖北旅游强县达到5个;新增3个湖北旅游名镇、3个湖北旅游名村,总量分别达到6个、10个,恩施市洞下槽村、利川市营上村、恩施市二官寨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增2家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5A级景区总量达到3家(并列全省第一),4A级及以上景区达到20家,利川苏马荡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4家四星级饭店,总量达到13家;新增2家4A级旅行社,总量达到3家。恩施州“旅游+扶贫”、宣恩县全域旅游发展助推脱贫致富模式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2022年,恩施州接待游客6837.48万人次,同比增长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8.58亿元,同比增长3.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州

2022年,恩施州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3.96亿元,比上年增长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42亿元,下降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2.08亿元,增长0.8%;金融业增加值75.66亿元,增长8.5%;房地产业增加值116.09亿元,下降0.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1.06亿元,增长10.8%。

产业园区

恩施州有恩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湖北利川经济开发区、湖北建始工业园区、湖北巴东经济开发区、湖北宣恩工业园区、湖北咸丰工业园区、湖北来凤经济开发区、湖北鹤峰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

恩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州城中心城区西南侧,为托管六角亭街道全境,总面积81.77平方千米。2017年10月18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恩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恩施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照“一城一心、两区四园六廊”的功能分区进行规划结构布局。按照“四纵六横”道路主骨架进行道路交通系统布局。截至2022年7月,园区有企业2939家,其中工业企业288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隐形冠军企业4家。其中,大型企业1家,为立讯精密工业(恩施)有限公司。2022年,恩施州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61.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36%,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60.8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居全省各市州第一,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0.3亿元。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共有幼儿园586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9.45万人。小学448所,招生3.66万人,在校学生24.20万人。普通中学173所,招生7.55万人,在校学生22.2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2所,招生1.17万人,在校学生3.38万人。普通高校3所,招生1.95万人,在校生5.49万人,毕业生1.4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8所,招生50人,在校生592人,毕业生93人。

恩施州高校

学校名称

学校标识码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

湖北民族大学

4142010517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本科

-

湖北恩施学院

4142013250

湖北省教育厅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本科

民办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4142012347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专科

-

参考资料:

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民族大学,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是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民族大学的前身为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1989年,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1998年,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11月,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学校面积近16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25亿元,藏书210余万册,建有完备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电子图书330余万种。学校现设有医学部、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19个学院(部),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民大医院),两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附属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技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26家。2022年,恩施州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4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61家。全州高新产业入统企业家数达270家,同比增136.8%,增速全省第一。全州高新产业实现增加值61.10亿元,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全年登记科技成果32项,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406项,成交金额达37.86亿元。年末州级以上创新平台230家。全年获得专利授权3462件。其中,发明专利166件,实用新型专利2695件,外观设计601件。年末有效注册商标3.75万件,比上年增长18.1%。全年新注册商标6582件。地理标志商标3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

2021年2月,恩施州湖北民族大学申报的“民族传统风味食品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申报的“独活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别荣获湖北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2021年7月,中国茶叶学会公布第七届中国茶叶学会科技创新奖、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恩施州农科院正高职农艺师张强完成的“适用于机械化管理的茶园内环式栽培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获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书刊文献外借17.15万人次,图书流通35.52万册次;文化馆9个;博物馆8个,参观人数56.04万人次。年末全州文化和旅游系统有艺术表演场馆6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6%。全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106家,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32.8%。

2005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开创了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先河。2014年9月4日,恩施州和长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申报“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文化部批准。2015年7月,唐崖土司城址申遗成功,填补了恩施州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2022年1月,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名单公布,恩施州9个文化馆入围。一级文化馆有州文化馆、利川市文化馆、巴东县文化馆、宣恩县文化馆、咸丰县文化馆和来凤县文化馆;二级文化馆有恩施市文化馆、建始县文化馆和鹤峰县文化馆。

恩施州文化馆

恩施州文化馆,成立于1961年5月,位于恩施市金桂大道恩施州文化中心南侧五楼、六楼,总建筑面积为7350平方米,内含多功能演艺厅、美术展览大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舞蹈培训室等多种公共文化设施,是具有多种功能相结合、设备完善的现代化文化阵地。2016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2018年被湖北省文化厅评为“湖北省最美文化馆”。

恩施州图书馆

恩施州图书馆,是湖北省唯一的地市(州)级民族公共图书馆,坐落在州府的凤凰山公园东侧,其前身系抗战时期从武昌迁往鄂西山区的中华民国湖北省立图书馆。1946年1月8日,在湖北省立图书馆迁回武汉后,恩施州图书馆在原址基础上正式成立。馆舍面积3010平方米,共有7层书库、4个阅览大厅、2个外借处。有馆藏纸质文献89万余册,其中图书70万余册,报刊14万余件;电子图书35万册,数字资源存储总量达到30TB。

恩施州博物馆

恩施州博物馆,位于恩施经济开发区恩施州文化中心内,是湖北省唯一的地区级综合性少数民族博物馆,也是全省重要的少数民族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机构,2013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0285平方米,由陈列展厅、文物库房和辅助设施用房三部分构成。恩施州博物馆藏品主要为反映巴文化、崖葬文化、土司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历史、民俗文物,以及革命文物等。其中,迄今中国唯一有明确出土时间、出土地点的双虎钮錞于,为虎钮錞于中之精品,是巴人青铜文化的象征。现恩施州博物馆举办有《武陵足音》《恩施记忆》《生态恩施》等陈列。

医疗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898个,其中医院6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0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个。卫生技术人员2.7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2万人,注册护士1.35万人。实有床位数2.85万张,其中医院1.92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0.86万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0.07万张。

恩施州主要医疗机构(部分)

县(市)

名称

类别

等级

恩施市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

综合医院

三级

恩施市

恩施市中心医院

综合医院

三级

恩施市

恩施市中医医院

综合医院

三级

利川市

利川市人民医院

综合医院

三级

利川市

利川市民族中医院

综合医院

三级

建始县

建始县中医医院

综合医院

三级

体育

截至2022年8月,恩施州有公益性群众体育场12523个、综合性体育馆13座、游泳池(馆)33座、全民健身路径2378个、冰雪场地2个,同时还修建了各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广场、健身步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场地总面积467.2681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达1.38平方米。

2022年,恩施州成功举办全国大众冰雪季恩施分会场、中国民族民间龙舟赛、湖北省滑雪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完成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乡镇A类项目6个、村级A类项目21个。全州运动健儿在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共获得2金5银。从恩施州走出了获得中国乒乓球运动贡献奖的何祖斌,获得全国女子皮划艇(静水)冠军的李甜甜,获得湖北射击史上的首个世界冠军童欣等一大批运动员。

恩施州民族体育馆

恩施州民族体育馆,位于恩施市施州大道中心繁华地段,占地面积18亩,总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室内场地面积3500平方米。民族体育馆规划设计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于2001年底正式竣工,结束了恩施自治州无现代化综合体育场馆的历史。设有室内球馆、室外体育运动场。室内体育运动场包含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柔力球场,是集休闲、运动、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4.42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1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2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08.27万人,其中农村居民参保人数205.9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3.7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7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8.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0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83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6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6.57万人。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共有0.73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7.20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78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全年抚恤、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60万人。全州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29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1.59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1.56万张、儿童服务床位120张。

人居环境

2022年,恩施州县市城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8.0%。州城恩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1天,优良率为96.2%。县市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34μg/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5%。县市城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3μg/立方米,上升4.5%。州城恩施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6μg/立方米,上升8.3%。全州25个国考、省考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均值优良率为100%,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长江出境断面黄腊石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清江出境断面桅杆坪水质为Ⅰ类。全州13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年度综合考核中,恩施州连续3年进入全国前30名,也是湖北省唯一进入前30名的市州。2022年,全州森林面积0.23亿亩,森林覆盖率70.14%。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大峡谷

2022年,恩施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290平方千米,已完成治理面积275平方千米,恩施、利川和建始三县市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已完成95%。恩施州将36个废弃露天矿点列为长江干支流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截至2022年11月,共完成核心指标111.1197公顷,其中:修复耕地4.5927公顷,林地55.4174公顷、草地3.3595公顷,其他农用地占用(坑塘、农村道路、沟渠等)4.3761公顷,7个矿点转建设用地35.03公顷,其他建设占用(含农民建设、公路等)7.1337公顷。

交通

编辑

综述

恩施州处在武陵山区腹地,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华中入西的要冲和川渝东出的门户,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州境内有宜万、渝利等4条铁路,沪渝、沪蓉等5条高速公路,318、3482等7条普通国道交织。有长江巴东港、清江恩施港2个省级重要港口,3个省级一般港口,25条河流通航。恩施许家坪机场通航国内城市19个、航线15条。已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80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8千米,全州已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乡镇15个。全州在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6773千米,其中,县道2560千米、乡道11772千米、村道12441。州境内有沪渝、沪蓉、恩广(利万)、安来、张南5条高速公路。318、348、350、351、353、209、242等7条普通国道。

铁路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41千米。有宜万、渝利、黔张常铁路及郑万高铁四条铁路。2010年12月,宜万铁路通车,州内有巴东、建始、恩施、利川等火车站。2019年12月26日,黔张常铁路正式通车,州内有咸丰、来凤两个车站。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郑万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818千米,巴东段线路全长33.4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在州内设有巴东站。巴东站是恩施州境内的唯一高铁站,位于溪丘湾乡葛藤坪村,按二等站规模建设,站房主体建筑两层,站台规模为两台5线加4条存车线,具有始发终到能力,站房设计容量5000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郑渝高铁

航空

恩施许家坪机场位于恩施市许家坪。前身为位于恩施市内清江河畔的恩施航空站(老机场),是湖北省最早的机场之一。1986年12月,老机场搬迁动工,选址定于恩施市许家坪。1993年11月,恩施许家坪机场建成投运,2003年、2010年先后两次扩建。目前机场场区总面积1500亩,国内航站楼(T2)10000平米,国际航站楼(T1)5318.8平米;6个C类机位(3个廊桥机位、3个远机位);停车场16000平米。机场等级4C,跑道长2600米,宽45米,波音737-800型、空客320及以下机型全载起降。截至2022年末,恩施许家坪机场通航国内城市19个、航线15条(每天6个航班往返武汉),航线网络辐射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许家坪机场

2022年,恩施许家坪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586305万人次,同比下降55%,全国排名第93位;货邮吞吐量529.3吨,同比下降63.5%,全国排名第120位;飞机起降7636架次,同比下降42.9%,全国排名第122位。

航运

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50.31千米,其中等级航道186.41千米。有长江巴东港、清江恩施港2个省级重要港口,3个省级一般港口,25条河流通航。

巴东港是“出蜀入楚”第一港和湖北省重要港口之一,2019年3月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巴东港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的批复》,巴东港共设3个港区,分别为巫峡港区、主城港区和宝塔河港区。巴东港主城港区旅游客运码头拟新建570客位旅游船泊位1个,300客位旅游船泊位2个,占用岸线460米;宝塔河港区东瀼口作业区通用物流码头拟新建1个2000吨级通用泊位、1个2000吨级件杂货泊位和2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占用岸线340米,年吞吐量760万吨。

2022年3月7日,巴东港砂石集并中心3个5000吨级货运泊位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标志着恩施州最大的单体公水联运项目正式开港运营。巴东港砂石集并中心码头位于巴东港宝塔河港区无源洞作业区长江右岸,巴东长江大桥下游约7千米处,主要建设规模为新建3个5000吨级泊位,码头吞吐量为560万吨/年,核定通过能力为610万吨/年。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12月底,恩施州新能源公交车达到645辆,占总数714辆的90.34%,位居全省第二。恩施州出租车企业20家,其中新能源出租车454辆,占比22.48%,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恩施州城区公交线路共30余条,有300多台新能源公交车。

文化

编辑

综述

恩施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积淀有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如巴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土(家)苗风情文化等。唐崖土司城址是恩施州土司文化的代表,已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三里城遗址是巴人先祖禀君故里,是迄今世界保护最完好的巴文化活化石。恩施州境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有着工农红军第四军旧址、中共湘鄂西特委大村会议旧址等红色遗址。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民俗文化丰富,宣恩薅草锣鼓、土家族摆手舞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咸丰县唐崖镇东3千米处。该遗址始建于元朝至正六年(1346年),明天启初年(1621年)进行扩建,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占地57.75万平方米,拥有3街、18巷、36院,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等设施。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填寺堂、桓侯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修建的。自改土归流260余年来,虽几经兵燹,但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土司城遗址。土司城内外,遍布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有石人、石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司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唐崖土司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389/

(70)
词条目录
  1. 名称
  2. 历史沿革
  3. 先秦至三国
  4. 两晋至南北朝
  5. 隋唐至五代
  6. 宋元
  7. 明清
  8. 中华民国
  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0. 自然地理
  11. 位置境域
  12. 气候
  13. 地质
  14. 地层
  15. 地质构造
  16. 地形地貌
  17. 水文水利
  18. 水文
  19. 水利
  20. 土壤
  21. 自然资源
  22. 土地资源
  23. 水资源
  24. 矿产资源
  25. 药材资源
  26. 森林资源
  27. 生物多样性
  28. 植物
  29. 动物
  30. 自然保护区
  31. 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2. 自然灾害
  33. 行政区划
  34. 人口
  35. 人口数量
  36. 民族构成
  37. 方言
  38. 宗教
  39. 政治
  40. 经济
  41. 综述
  42. 第一产业
  43. 第二产业
  44. 第三产业
  45. 产业园区
  46. 社会事业
  47. 教育
  48. 湖北民族大学
  49. 科技
  50. 文化事业
  51. 恩施州文化馆
  52. 恩施州图书馆
  53. 恩施州博物馆
  54. 医疗
  55. 体育
  56. 恩施州民族体育馆
  57. 社会保障
  58. 人居环境
  59. 交通
  60. 综述
  61. 公路
  62. 铁路
  63. 航空
  64. 航运
  65. 公共交通
  66. 文化
  67. 综述
  68. 世界文化遗产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