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名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从先秦两汉形成、南北朝确立、隋唐繁荣到明清普及,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在广大汉族地区广泛传播,苗族、布依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在过别具特色的端午节。2009年被收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及含义
编辑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上古时期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端午”根据古代历法本为午月午日,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据黄石考证,自先秦至两汉,端午的日子每年变动,随干支纪日而定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端午之名由此而生。大约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表示的节日不便记忆,形成代之以数字日期的趋势。于是端午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源于夏至。根据阴阳学说,夏至是阳气最盛、阴气回升的转换节点,具有辞旧迎新的意思。但是,阴历日期并不固定,民间把它转换为端阳节来过,节庆固定在五月十五。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就有合流的趋势。时至今日,在湖北长阳,五月初五称为头端阳,五月十五称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称为末端阳。长江南北许多地方也有过前两者的习俗,中国大部分都过五月初五节,因此被称为“五月节”也不足为奇了。端午节的正时是午时,日在中天。黄石的研究认为,午在八卦上为离为火,太阳的威力到达登峰造极的程度,阳气达到极点,故又被称为天中节。端午节有时还称为浴兰节、蒲节、 女儿节、 浴兰节等。吴自牧《梦粱录》说:“五日重五节, 又日浴兰令节”,因为古代有在这一日用兰草水沐浴的风习,所以这么称呼。 五月又称蒲月,端五则称蒲节,这是因为五月菖蒲成熟, 而端五又有悬蒲于门首或以菖蒲浸制药酒饮用之俗。 女儿节,明代沈榜《宛署杂记》 卷十七记日 :“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等。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历史变迁
编辑端午起源
公共卫生说
上古人们面对季候变化带来的生物性反应,如瘟疫和灾难等,往往认为有神秘的力量在影响,因此巫师仪式成为驱邪除瘟祈福的重要手段。江绍原先生历代涉及竞渡的文献分析,“五月划船”,仍隐约保留着一些原始的意味:聘请巫师做法护船,后举火发船,船人丁佩厌胜之物,临赛掷桃符兵罐,忌讳船人与别人接触,最后“送标”、烧纸船,象征祸害永远离开。另一种就是巫医用原始手段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巫医利用神秘仪式,通过艾蒿、菖蒲和兰草等物对人们进行一些对症治疗,更加加深了人们对巫师驱邪除瘟的认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端午节最早的一个来源,具有公共卫生内容的季候变化引起的驱邪除瘟祈福的巫师仪式。
季节适应说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夏至和冬至,这两个节气代表季节的交替。 夏至是日短夜长转变的开始, 自然界(气候植物生长等)在夏至之后开始转折性的变化,冬至在中国一直都被视为重要节日,夏至也曾经被作为节来过,殷朝还曾把五月当做岁首,新年的仪式较为隆重,但后世端午节的盛行,使夏至和新年的内容被融合到端午节俗里。这个时期的洪水泛滥、蚊虫疾病开始增多,于是关于龙的信仰、法术的加持(上古巫教、符篆厌胜和天文历法等)和中医药(艾蒿、菖蒲和雄黄等)的治疗,成为季节变化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夏至和上古新年习俗是端午节的直接来源。
祭龙说
由闻一多先生在1947 年的《端午考》一文中作了说明,闻先生认为,一方面 端午节日的活动项目与龙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端午习俗最初广泛流行的区域是吴越这里恰是古代信奉龙图腾的地方,因此这个节日发祥于古代吴越民族,是祭祀龙图腾的日子,简言之端午节是一个龙的节日。依图腾制度通例,团族下有四个支族,各有一条龙为象征,饰以不同的颜色,叫做五色龙,后又演变成天神五色帝,此时正与五行相符。古代吴越民族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要在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 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还在急鼓声中划着那刻画成龙形 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祈福,这便是端午节的重要来源。
形成期:先秦至两汉
上古时期用干支纪年和日。因此,很多节期并没有硬性规定在某月之某日,而是按照干支的序次来确定。因此端午即在五月内第一个午日。夏历建寅,即孟春之月是岁首。故五月称为“午月”。秦汉时期,主要使用夏历,因此秦汉之际以“午月午日”为“端午”。端午与夏至联系紧密,夏至时日晷最短,尤其是午时最盛,因此“端午”应当不单指月,还指日、指时。《礼记·月令》上有关于夏至“阴阳争,死生分”的说法。民间“五月为恶月”的观念,应当与此有关。而端午之日,因是午上加午,被看成是“恶日”也就理所应当了,各种规避之俗应运而生,如《风俗通》云:“俗云五月到官,至晚不迁”;又云:“五月盖屋,令人头秃”;《风俗通义》佚文云:“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在古时中国时间运行体系中,五月是一个重要时间转换节点,具有辞旧迎新的意义。在这个由热转凉、由阳转阴的时节,害虫滋生、瘟病起势,而药效最强,所以采药、用药、除瘟辟恶是端午重要的习俗内容。《夏小正》记载(据《荆楚岁时记》引):“此日蓄采众药以蠲[juān]除毒气”。《楚辞》里就有“浴兰汤兮沐芳华”的句子,人们认为兰汤沐浴可以禳[ráng]病从而达到驱邪、驱瘟的目的。还出现了以五色丝和桃印为主的厌胜物,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缯。”《后汉书·礼仪志》也记载:“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可见,在这个当时被认为不吉利的日期,“避恶”逐渐成为端午的主要内涵,相关的避恶方法作为端午的主要活动事项渐见端倪。
确立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文化融合的重要时期。南北方端午观念与习俗融合,夏至与端午合流迹象明显。南方以夏至为新年的尝新、庆丰收等习俗和北方的避恶观念相互交融在整体端午习俗中。采药仍然是重要的习俗,艾草和菖蒲则是人们使用的主要药草。五色丝品种逐渐丰富。南朝梁人宗懔[lǐn]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端午,以菖蒲生山润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孝经·援神契》记载:“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端午还有一个养八哥的习俗,《荆楚岁时记》记载有“取鸲鹆教之语”。角黍和竞渡等主要的端午事项出现在记载中。晋人周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同时还有做法:“五月五日,以菰[gū]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也。”《荆楚岁时记》也记载有:“夏至节日,食粽。”其注云:“按周处谓为角黍。”可见粽子、角黍已成为端午节日物品。《荆楚岁时记》记载有:“是日,竞渡”,并在解释“竞渡”之俗时说:“俗以五日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檝[jí]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竞渡也已成为端午的主要活动。这时期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也多了起来,记载的屈原传说的有《荆楚岁时记》《续齐谐记》等;记载有曹娥传说的有《荆楚岁时记》《会稽典录》等;记载伍子胥传说的有《荆楚岁时记》等,另外还有越王勾践练兵的传说来源于《记纂渊海》等。节日当中的故事不能看作是节日的真正起源,但从此类解释性的说法中,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节日的文化意义,传递出人们对于节日的情感和理解。屈原以楚辞体的《离骚》等浪漫主义诗篇闻名于世,其人品、文品都备受后世文人推崇。他的精神崇高又感人,因此沉淀的屈原传说逐渐扩展为中国端午节的主要传说。
繁盛期:隋唐至宋元时期
这段时期不仅对于端午习俗的记载更多,如“竞渡”和“龙舟”出现并使用到史书中,还出现了新的习俗如射柳等。《隋书·地理志下·熙平郡》记载竞渡习俗:“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在前朝被认为起源于南方的竞渡,开始向北方流行。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载:“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是龙舟起源之记载。当时还有一种后来被禁止民间竞技“牵钩”之戏,如今的“克仗斗石”之俗,颇有“牵钩”之感。条达在隋代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也称“条脱”,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手镯、臂钏、腕钏等,隋代皇帝曾经在端午时节赐物给大臣。采药、蓄药和用药之俗仍然沿用。而以前不见史书记载的兰汤沐浴的习俗在此时蔚然成风。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二》载:“端午,角黍之秋,浴兰之月。”注谓:“午日以兰汤沐浴。”唐代除悬艾叶、菖蒲叶辟邪外还有饮用菖蒲酒的风俗。殷尧藩《端午日》诗:“不效艾府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此时还讲究吃新鲜蔬菜,俗又称“尝新”。宋代继承唐代药俗外,还有艾虎之俗,即用艾草做成虎形佩戴以辟邪。《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更有以道教尊神张道陵名义镇宅辟祟的天师艾,《岁时广记·二十一画天师》引《岁时杂记》云:宋时端午节,京都的人们除了画天师像贩卖外,又作泥塑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称为天师艾,又称“艾符”。捕蟾则是端午药俗新的内容,据宋代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岁时广记·卷二十三》云:“《抱朴子·内篇》:‘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目赤,颌下有丹书八字。体重而跳捷,以五月五日中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弓矢弩皆反还自射也。’”又《玄中记》云:“食之者寿千岁。”斗百草添加了娱乐功能,白居易《观儿戏》一诗云:“弄尘复斗草,尽日复嘻嘻。”五色丝制成的辟兵缯、长命缕颇受欢迎,《岁华纪丽·端午》“辟兵缯”条注引裴玄《新语》:“五月五日集五彩缯,谓之辟兵缯。”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载:“北朝妇人,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皆结为人像带之。”唐代的“百索”,也称“百岁索”“寿索”。作为典雅的宫廷节礼,由皇帝赐给大臣。晚唐李商隐在《为荥阳公谢端午赐物状》中记载有:“右中使至,奉宣恩旨,赐臣端午紫衣一副、百索一轴、银器二事、大将衣二副。”宫廷的推动让此习俗在唐代尤其兴盛。扇子这种夏季常备的生活用品,也是端午时最常见的赏赐之物。《唐书·李元纮[hóng]传》载:“五月五日,明皇宴五城殿,赐群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赐元纮及萧嵩,群臣无与比。”《宋史·礼志十五》载:“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粽子的品种花样也更为丰富,并且被指定为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唐玄宗曾有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赞美它:“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先。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宋代个别地方还保留夏至吃粽子的习俗,还有“解粽”的游戏。人们解开粽子的楝[liàn]叶,以其长短来决胜负,长赢短输,赌酒赌钱。端午增添了关于介子推的传说,出自唐代欧阳询的《艺文类聚》,春秋霸主晋文公为报答介子推其在流亡期间的割骨之恩欲加官进爵,介子推推辞后躲入深山,为请介子推出山晋文公放火烧山,但最终介子推与其母亲双双殉难。这个传说在后世更多与寒食节相连。在宋代受到恶日观念的影响,端午要接新嫁或已嫁的女儿回娘家度节,又称“躲午”“躲端五”。还出现的一种新习俗,即认为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晴,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宋代关于端午的称呼愈加繁多,有端午节、端阳节、浴兰令节、天中节等。同时期的辽金政权,端午习俗在大部分相似的情况下别有特色,其中就有以祈雨为目的的“射柳”习俗和以娱乐目的的“击球”,而且到金章宗时期已成为大众节目。射柳一般在端午节清晨举行,先将柳树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然后参赛者依次驰马拈弓射削白处。射断柳干后驰马接断柳在手者为优胜。击球则“各乘所常习马,持鞠杖。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分其众为两队,共争击一球。先于球场南立双桓,置板,下开一孔为门,而加网为囊,能夺得鞠击入网囊者为胜,或曰‘两端对立二门,互相排击,各以出门为胜。”
普及期: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南北方交流融合加快,端午习俗也互相借鉴吸收,加之朝廷对历史编纂[zuǎn]重视,关于端午的记载存在于各种历史史料中,地方志记载尤其丰富,可见端午习俗不仅仅是宫廷生活,更是平民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明清时期商业兴盛,各种端午习俗在民间大为普及,各种端午节日用度形成专门的市场,尤其是竞渡之日,更是有当今“黄金周”的风范。这时期除了女儿“躲端午”外,还增添了装饰小儿女的习俗,因此端午又被称为“女儿节”。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记载中的“端午索”,是常缀有金锡饰物的长命缕、五彩丝,形制更为复杂。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雄黄使用较为普遍。《帝京景物略》载:“五月五日,渍酒以菖蒲,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曰避毒虫。”人们用雄黄驱避蛇虫,并出现了关于雄黄酒的记载。恶月、恶日的说法南北通行,引申出来习俗有“避井毒”,即五月朔日与端午节禁止汲水。但是端午的露水被认为有祛毒气、除湿热的功效,康熙十三年湖南营田《李氏族谱》载:“端午日晨,田夫赤足于草中行,尽沾露水,谓踏草露水,以祛泥中湿热之气,去夏秋痈[yōng]痛之苦。”药俗继续沿用,斗百草更有娱乐之意,清代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描述了端午斗草的游戏。辟邪厌胜之物除前代所用之物外,苏州一带人们端午节时佩带辟瘟丹,或在庭院中焚烧,并加上苍术、白芷、大黄、芸香等,认为这样可以辟疫祛毒。江南还有用独头蒜囊、雄黄荷包来辟邪驱虫的方式,《清嘉录》具有记载。对于符印有所继承,但内容和类型也有所变化。内容除道教张天师之外,增加了佛教韦陀、钟馗、姜太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等;材质也有尺幅黄纸、红黄白纸、五色桃印彩符等;辟邪的寓意功能减弱,而求财的作用更为明显。清代的艾虎不再限于虎形,出现粽子、葫芦、樱桃和桑椹等各式各样的艾虎,或悬于钗头,或系于项背。还出现更为精巧的艾虎新样式,称为“健人”,形状骑人于虎,另加钟、铃、缨、蒜、粽子等,令人叫绝。竞渡之戏,明清两代也有所沿袭。但“龙舟”与“竞渡”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项目。《明史·刑法志三》记载:“南康吴登显等戏竞渡龙舟,身死家籍。”可见两者具有鲜明的区别。竞渡的时间,也不限于端午当天。还有二月二,五月十八等,场面极其热闹。《清嘉录》有“划龙船烟囱洞”的记载,赛龙舟一般十天左右,以龙舟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形成了交易的市场,被称为“划龙船市”。晚上万盏灯火照亮夜空,烛光中摇曳着丹红的光亮,波光里浮动着月色,蔚为奇观,被称为“灯划龙船”。城中踏访的人,在夜色里,驾着小船,敲着锣,打着鼓,在河面上划行如飞,称之为“烟囱洞”。作为竞技新内涵的“射柳”在宫廷活动中很是流行,《明史·列传第一九五·纪纲列传》中还记有皇帝和大臣在端午射柳的事情:“端午,帝射柳,纲属镇抚庞瑛曰:‘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chān]众意。’”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有记载:“仍修射柳故事,于天坛长垣之下,騁骑走马。”
中国本土风俗
编辑汉族风俗
全生避害
端午节时间在仲夏时节,气候湿热、蚊蝇肆虐、瘟病流行,又因人们“恶月毒日”的思想,所以人们采取多种措施,驱邪避障,全生避害。人们通过悬挂艾叶、菖蒲等,钉贴五毒图、钟馗像等,饮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等,佩戴健人、五色丝、长命缕、艾虎和香包等形式驱邪避害,这一天还采药制药、制作使用蚊香、捕捉蟾蜍、采茶制茶、洗兰汤浴等,香港地区还有立蛋、挂黄葛藤、晒“百日姜”、打午时水、送灾难、喝午时茶等风俗。整日利用斋戒、闭门静坐达到心静的状态。小心翼翼,谨慎过关。
香包
人神祭祀
端午是夏季大节,人们为了避瘟祈福,除采取现实的与想象的避忌措施外,还要乞求神灵的保护。端午节是祭祀先人的时节,除了台湾等地方沿袭古老的夏至祭拜祖先习俗外,多数地区人们祭祀的是具有高尚人格或对地方有特殊贡献的先贤。如屈原、伍子胥、曹娥,道教的张道陵等,其中屈原的影响最大。现今的湖北秭归、黄石,湖南汨[mì]罗在端午节都会举行大型的仪式,来祭奠屈原,同时开展龙舟竞渡活动。而龙舟竞渡活动就是古人送灾殃的一种祭祀仪式,品食粽子也是人们追思屈原的一种形式。
饮食节物
节日饮食与节气时令相应,是民众通过味觉对岁时的感知与精神表达的象征物。粽子,是端午节必备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也有四边形的(宁波粽子),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发展到今天花样繁多,有蜜枣粽、火腿粽、桂圆粽、水晶粽、莲蓉粽、辣粽和酸菜粽等等,澳门的粽子界巨无霸双黄烧腩芦兜粽别具特色。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习俗,即黄鳝、咸蛋、黄鱼、黄瓜、黄酒。利用夏至阳气最盛的时期,强身健体,逢凶化吉。黄酒即是雄黄酒,也有饮朱砂酒和菖蒲酒的习俗。
粽子
雄黄酒
竞技娱乐
端午节吸收竞赛传统,加重人文活动的色彩,重视调动人事活动,顺应时气变化的方向,以扶阴抑阳。具体民俗措施是龙舟竞渡、斗百草等。龙舟竞渡,主流传说起源于当年渔人们竞相出舟以救屈原。也有学者闻一多认为是上古龙图腾崇拜的遗意。但如今的龙舟竞渡更多含有娱乐的内容。地点不仅在江河湖泊还流传到海上。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较有代表性的有湖南沅陵的传统龙舟赛、贵州铜仁龙舟大赛、、湖南岳阳汨罗江龙舟赛、香港赤柱、大澳龙舟赛和广东东莞龙舟赛等等。龙舟竞渡在台湾叫做“扒龙船”,,端午节也会举办“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和“高雄爱河龙舟嘉年华”活动。端午节人们普遍采药、蓄药和用药,在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文斗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武斗比试草的韧性,强者为胜,此项活动兼具植物知识和文学知识之妙趣。端午习俗还有射箭、打马球、占验和铸剑造镜等风俗。
端午赛龙舟
家庭人伦
端午节是聚合家庭情感,强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是中国传统节日。明代北京就有过“女儿节”的习俗,直到近代在江苏、湖北、陕西一些地方新嫁女在端午节也要回娘家省亲,且带着幼儿回娘家,称为“躲端午”。女儿回娘家,要带酒和肉,同时娘家也给女儿女婿回馈一些礼物。端午也是姻亲交往的重要日子,一是订婚的男方绝对要给未来的岳家送节礼,如果准备在下一个端午前结婚,还要正式送大礼,主要是给长辈的酒和肉以及给未婚妻的衣物。
少数民族端午风俗
端午节作为多民族的民俗大节,风俗逐渐趋于融合,除了自古以来的辟瘟驱毒、防灾去病的积极含义外,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独特风俗色彩。有东巴教文化特色的纳西族、有相亲性质粽包节的傣族、有祈福意义采花节、赛马会的藏族、有“五月初四送刘伯温”典故的畲族、有药泉会的达斡尔族、有转山会的羌族等等。
苗族端午
苗族群众一般过两个端午:五月初五称“小端午”,十五称“大端午”,过大端午的节日气氛比小端午要相对浓郁。据说大端午是为了纪念苗族的祖先盘瓠。这期间,苗族会举办苗语为"咋瓮"(意即划龙船),又名"娄瓮"(意即吃龙肉)的龙船节。还会举行跑马、斗牛、踩鼓和“游方”等活动。男女青年在芦笙、竹笛、月琴等乐器伴奏下,翩翩起舞。出嫁的姑娘,要在这一天带上鸡鸭、粽粑回娘家省亲。苗族端午特色之一彩棕,即以植物天然食用色素染色,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彩色粽子。形状也是五花八门,有秤砣粽,尖角粽、羊角粽、枕头粽等。用非遗苗绣绣制的香包,装上中草药,佩戴在身可起到避暑、驱邪、纳祥的作用。
00:21
毕节海子街镇檫枪岩村干沟苗寨期待几年的端午跳花节(来源:贵州自媒体(吕哥))
布依族端午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在端午节有打“格螺”的习俗。格螺形似漏斗,上圆下尖,便于旋转时用鞭抽打。格螺比赛有比凶、比久、比快三种形式。比凶,以撞倒别人的格螺为胜。比久,以发旋后最后一个停旋者为胜。比快,抽打格螺向斜坡上前进,先将格螺“活”着打上坡为胜。除了要喝雄黄酒以祛毒外,布依族还要将雄黄酒沿着房屋的四周洒一圈,或者在墙角撒上雄黄粉,防止蛇、鼠、蚊虫、蜈蚣、蝎子等毒物入侵。布依族还会制作食材添加使用了糯谷草燃烧过后的草木灰的“草灰棕”,用密蒙花、黄姜等和糯米混染成紫、黄、红三种颜色的“花米粽”等。这期间布依族还会举行耍水龙 迎龙神活动,利用端午时节传承和发展非遗项目。
00:27
布依族端午节介绍(来源:小圆(布依族))
满族端午
满族端午节又称“五月节”,从农历五月初一一直延续到五月初五。满族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祈福禳灾。相传很久以前,天帝派人下凡体察民情。五月初五,天帝的使臣扮成卖油翁吆喝道:“一葫芦二斤,二葫芦三斤。”大家争先抢购,只有一个老头不仅不买,还告诉老翁账算错了。等油卖完,使者尾随那个不买油的老头,说:“你是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灾,你在自己房檐上插上艾蒿,可以躲过瘟灾。”老头听后就挨家挨户告诉所有的人,家家插上艾蒿,瘟神无法降瘟灾,人们都得救了。所以五月初五满族讲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也有悬挂纸葫芦、泥猴子、麻扫帚的,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衣服,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青年男女佩香包,小孩子戴五色线;吃红枣粽子、煮鸡蛋鸭蛋、饮雄黄酒,以祛毒、健身。此外,拜天、射柳、击球等活动极富民族特色。已有二百年历史的满族舞蹈剧《二魁摔跤》,已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端午期间也经常上演。
海外端午风俗
编辑作为端午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伴随着世界影响力的加大,端午的文化辐射也越来越广。在日本,端午节被称为“男孩节”,每家每户都会悬挂鲤鱼旗,祈愿男孩鲤鱼跳龙门。全家人还会吃柏饼和粽子聚餐庆祝。新潟县的孩子们会在端午节前后手持菖蒲叶拧成的棒敲打地面来祈福五谷丰登。在静冈县,家中若诞生了长子,会在当年端午节期间放风筝庆祝。在韩国,因沿用中国历法时间长久,故纪念屈原的传说、吃粽子、赠扇以及种种趋吉避邪的习俗与中国趋同。2005年以祭祀为主的江铃端午祭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越南,不光有纪念屈原的传说,还增加了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的内容。越南人有“虫为恶缘”的观念。所以端午有除虫的习俗。端午节父母会为子女准备多种水果,并在子女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大人则饮雄黄酒,并将雄黄涂于小孩子的头上、胸前、肚脐等处。而且越南人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马来西亚,有具有特色的娘惹粽,还会举办端午文化艺术节等。在英国、俄罗斯、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每年都会举办中华龙舟赛,促进各国与中国文化交流。在墨西哥,有一种和中国粽子做法异曲同工的传统美食——塔玛尔。在菲律宾也有类似粽子的食品—苏曼。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六区的埃克尔·费伦茨小学200多名全校师生参与了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组织的“一起过端午——中国文化体验日”活动。
中国龙舞在波兰
英国诺丁汉大学学生包粽子
2023年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在英国索尔福德市的古运河上开幕
多瑙河赛龙舟
文化内涵
编辑端午节是围绕祛灾保健、追念先贤的社会伦理节日。它的出现和发展与当时的气候、人文有着要联系。古老的阴阳五行思想、神龙信仰和法术观念,表现了人们通过节日活动禳灾祛疫的意图,也是传统节日趋吉避凶总主题的若干表现形式。采药制药、龙舟竞渡是人们根据当时和当地的条件采取多种措施防病治病,这些与古代送灾驱疫的信仰和祈福保平安的朴素愿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挂菖蒲、艾叶、长幼之间互赠、佩戴时令物品,表达着对家人之间的关爱,走亲串友,特别重视姻亲的交往,正是彰显传统伦理和社会团结的重要标志。屈原传说的最终成型发展,迎合人们对做人、做事的最高追求。可见端午节是一个官方认可推行、群众积极参与的寄托人们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国传统节日。在现当代,以屈原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要素凝聚着中国人爱祖国,爱人民,洁身自好,坚持真理的民族性格,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数千年仍能够屹立世界之东方的精神根源。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的端午体育运动对于发展体育事业,建立和谐社会,提高民族向心力,意义重大。以逐疫延寿为主题的端午卫生活动,表达着中华民族对于生命健康、家族幸福、国运昌盛的渴望。因此端午节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是广大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示,也是国家历史积淀与文明性格的具体象征。这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弘扬主流文化,教化社会风气,提升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与发展
编辑端午节虽在中国历史悠久、涵义丰富,但韩国的“江铃端午祭”率先在2008年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这为中国端午文化的传承保护提出了新挑战。中国随后在2009年以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为核心元素的“”中国端午节“”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关于端午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启了加速期。2006年端午节成为国家级文化遗产。2007年,端午节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201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共颁布72部涉及端午等传统文化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为端午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端午室内展览,以端午文化源头为代表的各种文化展在各地举办,以湖北秭归为代表的端午文化保护基地的建成为端午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保障。线上端午文化展更是提供了新途径。利用端午假期开发的文化旅游和影视档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政府部门也利用端午节进行“助老扶幼”“民族团结”等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关怀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方式。全国各地学校都在推行“端午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增强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端午文化还成为文创产品的重要元素,颐和园文创礼盒、粽子食品包装、文创集市等新颖设计方式让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颇受人们欢迎。
端午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作品
编辑文学作品
诗词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众多,以唐宋为盛。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中“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的顺天应时,刘禹锡《竞渡曲》中“杨桴[fú]击节雷阗[tián]阗,乱流齐进声轰然”的龙舟竞渡精彩场面,文秀《端午》中“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的传说演变,殷尧潘《端午》中“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感慨人生易逝的伤感;宋人梅尧臣《五月五日》中“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yuán]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的反思过去、活好当下的思想,张耒《和端午》中“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的屈原流芳百世的欣慰,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聊一笑,吊千古”的豁达,还有当代作家老舍《端午》中“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面对山河破碎的感情流露。
散文
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丰子恺的《端阳忆旧》、沈从文的《端午日》、迟子建的《故乡的吃食》等。
文化读本
黄石的《端午礼俗史》、刘晓峰的《端午》《紫禁城》杂志编辑部的《宫里过端午》等
影视作品
河南电视台制作的《端午奇妙游》系列、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真人秀《古韵新声·端午》《端午记忆》、百家讲坛《端午时节话屈原》、历史剧《端午》、电影《端午节》等。
歌曲
刘和刚的《赛龙舟》、蔡琴的《屈原》、宋祖英的《龙船调》、易烊千玺的《离骚》等。
戏剧
京剧《汨罗江》、昆曲《白蛇传》、越剧《屈原》、黄梅戏《春香传·五月端阳》、楚剧《贺端阳》等。
相关传说
编辑屈原说
据《史记》的《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国大臣,力主变法图强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加上别有用心之人的诽谤,被放逐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国破家亡,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明志。屈原死后,楚国百姓自发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粽子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像
曹娥说
传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碑后有蔡邕写的“黄绢幼妇外孙齑[jī]白”的字谜。
曹娥雕塑
伍子胥说
春秋楚国人伍子胥,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逃奔吴国,助吴破楚,入楚都郢城。鞭楚平王尸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夫差继位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未果。夫差听信吴国太宰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尽。死前,伍子胥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而死。两年后的八月十八,老百姓看到伍子胥身披战袍,立在潮头,身边还站着四员大将,眼看着吴国兵败覆灭。老百姓都说这是天帝怜伍子胥竭尽忠心却被冤死,便封他为钱塘江涛神。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便在端午这一天,挑选精壮的男子,划着龙舟,敲锣打鼓迎接涛神。此传说在江浙一带较为流行。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4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