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县(南安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晋江中游,简称“柳”,东与鲤城区、晋江市交界,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安溪县、同安县接壤,北与永春县、仙游县毗邻,全县周长313公里,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82公里,总面积2032.5平方公里。全境山峦起伏,河谷、盆地穿插其中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3%。山地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绵亘于县境西南部的云顶山脉,东北部的阳平山脉,西北部的天柱山脉蜿蜒伸入县境中部。晋江为本县最大河流(古称南安江),其干流共十二条,河流纵横交错,把境内切割成五个高山盆地(俗称“五小堀”,即向阳、蓬华、翔云、眉山、凤巢)、三处河谷平原(俗称“三大堀”,即英都、罗溪、诗山)
建制沿革
编辑新石器时代,南安境内就开始有人类生息繁衍。
夏、商两代,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为七闽属地。
春秋末期,为越国属地。
秦代属闽中郡,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辖。
西汉初期,属闽越国。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为冶县地。
东汉属东部都尉的侯官县地,后又增设会稽南部都尉,南安属南部都尉的侯官地。
南安置县甚早,历史上曾是福建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国孙吴永安三年(260),改南部都尉为建安郡,析出建安郡侯官县南部、西南部建置东安县,西晋改为晋安县,县治在南安丰州,隶属建安郡,是郡属九县之一,管辖兴化、泉州、漳州一带。
西晋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隶属晋安郡。管辖兴化、泉州、漳州一带。管辖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泉州市丰州。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晋安郡改为晋平郡。萧齐复为晋安郡。
南朝梁改为梁安县。南朝梁天监中(502-519)分晋安郡(郡治福州)置,治晋安县(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置梁安郡,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折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在丰州,下领晋安、龙溪、兰水三县。南安郡初隶扬州,普通六年(532),改隶东扬州。
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升晋安郡为闽州,南安郡属之。天嘉六年(565),闽州废,南安郡仍隶属东扬州。光大二年(568),又升晋安郡为丰州(州治设在闽县,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
陈朝后期改名南安郡,隶属闽州、丰州。隋开皇九年(589),后撤销南安郡,改郡为县,隶属建安郡,州治今福州。南安郡改为南安县,建安郡改为建安县。南安县治设在丰州。
隋大业二年(606),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隶属闽州。大业三年(607),改闽州为建安郡,南安县上隶建安郡。南安县的辖地为今泉州市、莆田市、厦门市的大部分及长泰县。当时的德化归属闽县。
唐武德元年(618),改建安郡为建州,南安县上隶建州。
唐武德五年(622年),于故南安郡地置丰州,治所在今南安丰州镇,并析南安县置莆田县属丰州。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今泉州、厦门、漳州、莆田)。
唐武德六年(623),在闽县复置泉州。武德八年置都督府,辖泉州、建州、丰州。贞观九年(635),丰州撤销,南安、莆田两县隶属泉州。
唐嗣圣初(684),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南安县城丰州。不久,武荣州废撤销入泉州,州治设在今福州。故南安又别称武荣。
唐久视元年(700),因孙师业诉称赴泉州途远。又于南安县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衙前辟南大街为市,并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唐景云二年(711),原闽县所置的泉州改为闽州,武荣州改称为泉州,南安县隶属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开始。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
唐开元六年(718),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至此,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五县。
唐天宝元年(742),泉州改为清源郡。南安隶属清源郡。
唐乾元元年(758),清源郡又复为泉州,南安县隶属之。
唐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长庆二年(822),析南安县西北二乡置桃林场;咸通五年(864),析南安县西二乡置小溪场;乾符三年(876),析南安县武德乡置武德场。当时的大同场、桃林场、小溪场、武德场仍为南安管辖地。
五代是个动乱的时期,战祸连绵不断,当时全国出现了10个割据的小国家,“闽国“便是其中的一个,创始人王审知。后唐长兴四年(933),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泉州归之。南安县隶属泉州。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闽国为南唐所灭。后汉乾祐二年(949),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后周显德二年(955),清源节度使留从效升南安小溪场为清溪县,武德场为长泰县,均属泉州所辖。
宋乾德二年(964),清源军改为平海军,南安隶属平海军。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平海军改为泉州,南安隶属泉州。
元至正十五年(1278),升泉州为泉州路。大德二年改泉州路为泉宁府,南安隶属泉宁府。不久,又属泉州路。
明朝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改福建省所辖的八路为八府,南安隶属福建省泉州府。
清朝时期,行政区设置继承明制,最高一级称省。省下分府、县,与府并行的有直隶厅,直隶州;与县并行的有厅和州。南安县隶属福建省泉州府。之后历代属泉州、清源郡、清源军、泉州路、泉州府管辖。
民国元年(1912),废府,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建制,设置东西南北四路道,南安县属南路道。
民国3年(1914)6月,全省按原辖区,置厦门、闽海、汀漳、建安四道,南安属厦门道。
民国14年(1925),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建制,南安直属于福建省。
民国22年(1933)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史称“福建人民政府”),12月11日人民政府第十一次中委会决议,将福建省划分为闽海、闽上、泉海、龙漳四省和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同月13日第十二次中委会改原划的四省名称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省。南安县隶属兴泉省。翌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南安复为福建省直辖。
民国23年(1934)7月,福建省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全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南安属第五行政区,区治设同安。
民国24年(1935)10月,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南安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区治仍设同安。民国27年,区治改设永春。民国29年2月16日,区治改设德化,6月28日仍迁回永春。
民国25年(1936)县治由丰州迁往溪美镇。
民国32年(1943)9月,调整行政区,全省划分为8个行政督察区、2个市,南安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区治仍设永春。
民国35年(1946)1月,全省划分为9个行政督察区、2个市,南安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区治设晋江。
民国36年(1947)4月,全省缩为7个行政督察区,南安仍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区治仍设晋江。
1949年08月24日,中国共产党在福州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9月,全省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南安隶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署设在晋江县城(今泉州市区)。
1950年04月1日,福建省第五专署改称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南安隶属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设泉州。9月16日,又改为福建省人民政府晋江区专员公署,南安隶属晋江区专员公署。
1955年03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晋江区专员公署改称为福建省晋江专区专员公署,南安隶属福建省晋江专区专员公署。
1967年06月30日,“文化大革命”初期,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专署的领导职权。1968年9月23日,成立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取代军管会。1971年6月17日,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福建省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南安县隶属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01月01日,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福建省晋江地区行政公署,南安为属县。
1986年01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改晋江地区行政公署为泉州市,南安县隶属福建省泉州市。
1993年,南安撤县建市。
地理环境
编辑南安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0.9℃,一月份平均气温12.1℃;七月份平均气温28.9℃,无霜期349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5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
自然资源
编辑南安,福建经济作物重要产区,中国商品牛基地市之一,山鸡出口基地。位于省境东南沿海,晋江中游。面积1985平方公里,人口132.09万;其中归侨和侨眷约17万人。县府驻溪美镇。三国吴置县,名东安县。晋改称晋安县,隋定名南安县。县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下降,呈明显阶梯状。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西溪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形成串珠状盆地。东溪自北向南,沿溪形成河谷平原,在双溪口与西溪汇合后始称晋江。南部濒围头湾,海岸较平直,淤积严重。属南亚热带气候,暖热湿润。夏秋之交易受台风侵袭。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兴建了山美等182座水库,加强了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粮食和甘蔗、花生、黄麻的产量及农业产值均居全省前列。果园面积大,以龙眼、橄榄、柑橘为大宗。茶叶以眉山和丰州石亭茶著名。牧业以猪、牛为主。山鸡养殖业发展迅速,建有诗山红星山鸡养殖场。工业则以食品占较大比重,其中以制糖业为主。南安磨石远销日本、新加坡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石井港至厦 门可通行汽船。境内多名胜古迹。石井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里,辟有郑成功纪念馆;康店村复船山有郑成功墓。
延伸
编辑公用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溪美街道发挥城区优势,至80年代末,共建街道有:南北向的新华街、中山街、民主街和新美路、湖中路;东西向的环城南北路、西美路、防堤路。1984年至1988年,在镇区内先后新建榕桥中学、城关中学(改为职高)、西溪中学、霞光中学和柳城中学。新建溪美卫生院、溪美粮站、溪美供销社、溪美侨联、溪美旅社、溪美工商所、溪美税务所、溪美公安派出所等。新华街的街心公园为绿化中心,绿化带向各条街道延伸。
人口源流
编辑南安远在西晋,即为闽南诸县(市)之母郡,其人口源远流长。
根据当代考古工作者对狮子山等处遗址考查鉴定,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这一带生息、活动。五千多年前,南安先民和中原地区的人类一样,合群而居,按照血缘关系结成氏族部落,过着共同劳动,共同享受,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生活。
根据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福建民族之来由》一文考证,有史以前,蒙古利亚种(黄种)的最后一支(古越族)从亚洲北部南迁,其中一部分迁徙途中留在闽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楚灭越,越之子孙迁于闽,流落海上或居于澎潮”(连横《台湾通史》)。越国遗民南下时,同本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后来的闽越族。
秦平南越,“使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分布于闽、粤、赣、五岭等地。“以谪徒民,与越杂处为一支。从秦至西晋五百年间,从赣南入闽西,再移至漳泉等地”(庄为玑《晋江新志》),与当地人融合。
西汉三国以后,中原汉族继续南迁。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宋元丰间(1076~1085),州巡辖官陈益(泉州人,乡贯未详),其先祖为东汉人。西晋太康三年(282),因南渡衣冠士族多萃闽南一带,以求安堵,于是分建安郡,增置晋安郡。尤其是永嘉(307~312)之后,中原汉人大量南迁。据唐林谞《闽中记》云:“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清康熙《南安县志》云:“五胡乱晋,衣冠八族争相入闽,是为南安林、黄、陈、郑、詹、邱、胡、王开始之祖。”
唐初叶,“泉潮间蛮獠啸乱”,总章二年(669),唐高宗敕陈政统领岭南行军总管事镇守闽南,其中一部分军队驻扎南安一带,后居留置业,至长子孙。据《南安潘氏族谱》记载,潘氏始祖潘节即为其中之一。
唐末,北方兵荒马乱,战争不息,南安偏安一隅,“畸人彦士,避难播迁”。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随河南光州固始王潮入闽的军士,在南安卜地定居。
两宋之交,北方金人入侵,宋廷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宋宗室、官员、富商以及大批不堪金人蹂躏的中原民众纷纷南迁。其中一部分也在南安一带定居。以后各朝,特别是改朝换代、战乱兵燹、天灾频仍之际,都有一些外来人口在南安定居。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不断地融合、同化、繁衍,是南安人口的主要来源。
人口民族
编辑南安是汉族居住占绝大多数的地区。1953年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598987人,其中汉族598831人,占人口总数的99.97%;少数民族156人,占人口总数的0.03%。1964年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743744人,其中汉族743519人,占人口总数的99.97%;少数民族225人,占人口总数的0.03%。1982年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1067665人,其中汉族1066991人,占人口总数的99.94%;有16个少数民族计674人,占人口总数的0.06%。1988年全县总人口数1235576人,其中汉族1228633人,占人口总数的99.44%;少数民族6943人,占人口总数的0.56%。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271003人,其中汉族1262768人;有24个少数民族,计8225人;民族不详的有7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有3人。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恢复少数民族成份或省外来的男女青年通婚。
1990年普查时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9人,哈尼族1人,回族67人,傣族2人,藏族52人,黎族13人,苗族76人,畲族4928人,彝族23人,高山族1人,壮族1299人,朝鲜族1人,水族2人,布依族38人,景颇族2人,满族1054人,土族6人,侗族19人,仫佬族10人,瑶族52人,毛南族10人,白族5人,京族4人,土家族51人。
主要街道
编辑民国时期南安县城只有三街四巷。即:中山街、炭埔街、井脚街、公洽巷、石头巷、庄厝巷、直街巷。总长不足1000米。道路狭窄,高低不平,均系土路面,没有排水管道,每逢风雨天,总是土沙遍地、泥泞满街。房屋建筑总面积2.8万平方米。大部分为土木结构的平屋,只有中山街有少数二层楼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城建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至1992年,共改建、扩建街道6条,新建9条,街道弄巷总长5295米,为民国时期街道弄巷总长的5倍。镇区范围也由0.3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铺设地下管道2.1公里,引水排入西溪或柳湖。
经过改建、扩建和新建的街道的弄巷有:
中山街:旧路改造。1981年路面铺石砖,由土路改为石路面,全长由原来270米增到320米,路面拓宽为8.7米。
民主街:原名炭埔街。1981年路面铺石砖,全长由原来8米增至300米,宽3~5米。主要单位有南安县第二招待所、农业银行城关营业所、南安边防大队和国营南安华侨友谊公司第二门市部,均为旧平屋改建为三层楼房。
井脚街:1981年改建,土路面改铺水泥路面,全长150米,宽5米,为居民住宅区。
新华街:1957年新建路基,1964年截弯取直和平整,并铺设500米水泥路面,1981年续建水泥路面,全路延伸到1200米,宽12米(不包括两侧人行道)。从1980年至1988年,由单位自筹经费为主、上级主管部门拨款补助,逐年投资在新华路两侧兴建一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和营业用房,形成县城主要街道,遂改新华路为新华街。建筑物有南安工业经理部为六层以上楼房,其余的均为四层、五层楼房。东侧有国营南安饮服公司南侨旅馆、南安县归国华侨联谊会大厦、泉州公路分局南安公路段、溪美第一市场、群众戏院、新华书店、国营南安医药公司门市部、国营南安糖酒公司、南安县建设委员会、南安县二轻局、南安中旅社、国营南安华侨友谊公司、南安县商业局、国营南安县食品公司、南安县邮电局、南安县外经贸委、工商银行南安支行、南安县防疫保健站、南安果品公司、南安水产公司、人民银行南安支行、建设银行南安支行、南安县保险公司、南安县水产局等。西侧有溪美卫生院、南安县物资局、国营南安中百公司和五交公司、南安县实验小学、南安县工业经理部、南安县木材公司、南安县交通局、南安县供销联合社,南安县中医院、南安县人民武装部、南安县人民检察院、南安县外贸公司、南安县人民会堂、南安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南安县人民法院、南安县妇幼保健所、中国银行南安支行、南安县粮食局、南安县农机管理局、南安县医院等。
西溪路:1981年,修建南安大桥至普尾公路命名为西溪路,全长1150米,宽12米,柏油路面。南侧有南安汽车站、南安交警大队、新华书店、南安县烟草专卖局、南安农机公司、南安燃料公司、南安劳动服务公司、南安石油公司、南安木器厂、南安化工厂、南安酒厂。北侧有基督教堂、溪美旅社、南安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南安公交公司、农业银行南安支行、南安县总工会、南安县种子公司、南安美术工艺厂等。
环城路:1981年新建,全长500米,宽10.2米,泊油路面。北侧为西溪(晋江)。南侧有南安县水电局、西溪防洪堤管理处、溪美供销社等。
环城西路:1981年新建,全长500米,宽4米,土路面,居民住宅区,终点有南安县精神病防治院。
湖新路:1981年新建,全长250米,宽5米,土路面,两侧建有南安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建筑设计室等,1991年改土路为水泥路面。
湖中路:1984年新建,全长800米,宽5米,路东临湖。路西有南安县公安局、南安县环保局、南安实验幼儿园、南安柳城中学、防疫站等。土路面。
柳新路:1984年新建,从顶溪美到粮站,全长400米,宽5米。南安县人民政府大院为柳新路门牌第1号。溪美镇政府驻地在柳新路。1991的改土路为水泥路面。
柳溪巷:1981年,由原公洽巷改建,全长125米,宽3米,水泥路面,平屋为主,有55个店面。
直街巷:1981年,由原直街巷改建,全长150米,宽3~5米,水泥路面。
五柱巷:1987年改建,全长400米,1991年铺设水泥路面。
郑成功街:1991年新建,位于南安大桥至车站的路段。长250米,宽29米,水泥路面,为泉州到安溪的交通要道。两侧的建筑物共14幢6层以上的商品楼房,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
何厝街:1992年新建,位于环城路至第一招待所路段。长130米,宽11米,水泥路面。两侧的建筑物共有8幢7层的商住综合大楼,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风景名胜
编辑南安襟山带海,风光秀丽,驰誉海内外的名胜古迹甚多。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民族英雄郑成功陵墓,“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海交史珍贵文物的九日山摩崖石刻。宋代佛教雕刻陀罗尼经幢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县级重点文物单位共26处,其中有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延福寺,以及雪峰寺、风山寺、灵应寺、五塔岩和天柱岩等著名古刹,还有金鸡桥、永济宝塔、革命烈士纪念碑、六朝古墓和一批唐、宋、元、明清古磁窑址,新石器时代遗址等,这些名胜古迹,形象地展现了南安历史文化的风貌,当年曾吸引了许多达官名士前来隐居避乱,寄迹流寓。其中有南朝梁普通年间(520-527)的印度佛教徒拘那罗陀,唐德宗时代为丞相的越南人姜公辅,唐朝著名诗人秦系,翰林院学士韩偓,宋代理学家朱熹以及近代弘一大师等,使南安成为历代人文荟萃之地.
著名人物
编辑南安人杰地灵,历代英才辈出。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先后涌现出“开八闽文化之先”的诗人欧阳詹,宋代杰出科学家苏颂,孤忠亮节的礼部尚书吕大奎,明代抗倭名将欧阳深,收复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台湾医祖沈全期,伟大的思想家李贽,农民起义领袖潘榜、潘宗达,清末华侨建筑家林路,为菲律宾独立战争建树功勋的华侨将军刘亨赙,为南安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革命烈士李刚、郭子仲、叶忠,以及近现代爱国爱乡的著名华侨黄奕住、吴记藿、李光前等。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为祖国的统一、家乡的建设,做出了震古烁今的贡献。还有数千名专家、学者、教授,在祖国四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侨乡
编辑南安是著名的侨乡。自唐朝开始,不少南安人远涉重洋,旅居海外,足迹遍布东南亚和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西欧诸国。至1998年底,旅外侨胞、港澳同胞达146万人,侨眷数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南安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元朝开始,就有南安人相继迁台,明末至清代,曾是南安人徙居台湾的高潮。有随郑芝龙、颜思齐进行海商贸易时,移居台北的垦荒者;有随郑成功东征收复台湾时到台开发的垦殖者;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政府开放台湾鹿港与泉州江港后,有兄弟相率、夫妻同往,甚至举家迁徙到台的移民。民国34年(1945)台湾重归祖国以后的几年间,南安人又有一批相继东渡台湾,至1945年,计有2000多人前往台湾,形成了近代的又一次移居台湾的高潮。在台湾 有南安籍的台胞100多万人,有百所南安分炉去的寺院、神庙,台北、台南两处有南安会馆,他们与故乡南安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关系。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南安概况-走进南安.南安市人民政府. [2021-07-22].
[2]人口源流资料来源.www.fjsq.gov.cn. [2019-07-30].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7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