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People'sRepublicofChina),简称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度约1.8万千米。中国是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长度约2.2万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截至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度约1.8万千米。中国是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边界长度约2.2万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截至2023年12月,中国总人口为140967万人,首都为北京市,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名称由来

编辑

“中华”的“华”源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在舜建立国家政权后,人们开始用舜的名字“华”来称呼人民。在“华”的族称形成之后,历史上一些朝代名称也曾经作为华人的别称流传,如秦人、唐人,甚至于契丹在北方声名远播后,也成为华人的别称。“中华”一词,始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后于唐代法律中正式出现。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由长孙无忌领衔撰文的《律疏》,其中,对其卷三《名例》的“中华”一词释文为:“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为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

中国一名最早起源于西周武王时期。相传,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使用土晷测量日影,发现夏至当天的午时,日影没有出现在八尺之表周围的任何物体上。周公认为此地为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出现“中国”这一名称。中国二字既有“京都、京师”之意,又指古时华夏族、汉族聚居的区域。最初,“中国”仅指的是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随着华夏族和汉族的活动范围扩大,其他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区也被称为中国。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指代国家的全部领土,首次在外交文献中出现的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简称中国,中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为国家名称,“中华”代表中华民族,“人民”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和国”代表国体。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

根据对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古地磁方法研究结果,元谋人的生活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70万年,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乃至亚洲大陆上已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化石。伴随元谋人牙齿化石出土的,还有一些石制品,属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代表元谋人已开始使用石器捕猎。距今约2万年前,华南和长江流域交界地带进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后于约公元前9000年新石器文化拓展至中国中东部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长江流域、华北地区的人群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和黍类作物,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农业、陶器(陶容器)和磨制石器的地区,三者以组合的方式同时出现。

约公元前7000年,中国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文化得到很大发展。约公元前62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中段后,各文化区交流频繁,中原裴李岗文化强势扩张,使各文化区边缘都开始互相接触融合。中原裴李岗文化的扩张也推动了中国大部出现普遍的认同观念和以中原为核心的历史趋势。这一时期,已经形成南稻北粟二元谷物农业体系,兼养家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文化圈。

约公元前5000年,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融合进一步加强。黄河下游和淮河中游地区文化整合为北辛文化,后在北辛文化影响推动下产生初期仰韶文化,至此黄河流域和淮河上中游地区文化出现较为统一的面貌。同时,两大农业体系进一步壮大,农业在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地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仰韶文化的北向扩展,华北地区已经成了瓶(壶)-钵(盆)-罐-鼎文化系统的天下,筒形罐文化系统北向退缩形成东北文化区。长江中下游-华南文化区的釜-圈足盘-豆文化系统在古老传统的基础上继续交融发展。

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庙底沟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仰韶文化东庄-庙底沟类型从晋南豫西核心区向外强力扩张影响,中国大部地区文化交融联系成相对的文化共同体,南稻北粟两大农业体系走向成熟。这一时期已具家族凸现、男权军权凸现等趋势,开启了早期中国文明起源的先河。

约公元前3500年前,中国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早期,即仰韶后期。中原核心区实力减弱,难以对周围文化产生强力影响和辐射,周围文化各自向更外缘的大幅度扩展,早期中国的范围也得到更大扩展。在传说中,黄帝是这一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部落联盟逐步强大,并击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此后,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共同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出现尧、舜、禹等杰出首领。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由众人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任者。舜在年老时,也采取同样的办法将联盟首领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统治者更迭的方式,史称“禅让”。

夏商西周时期

中国的奴隶制社会从公元前约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在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传统推举首领的“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代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王朝——夏。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为主,是夏朝历史面貌的主要遗存。

约在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在位时,成汤率领商族趁夏战乱起兵,灭夏后,建立商朝。商代初年,建都于亳,后又经数次迁徙,约在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盘庚迁殷之后,商朝的发展进入了强盛。商朝后期,居住在陕西岐山之南周原一带的周人逐渐强大。至公元前11世纪,商纣王统治时,周武王兴兵伐纣,大败商军于牧野,商朝灭亡后,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周武王死后,由周公摄政,他平定了管叔、蔡叔与商纣王子武庚联合发动的叛乱,并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至周厉王统治时,引起“国人暴动”,政权由周、召二公执掌。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灭亡。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约公元前770年-约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逐步瓦解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促使以奴隶制国有土地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

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出现,生产力提高,以奴隶制国有土地为基础的土地形式,必然会触及拥有大量私田的奴隶主集团的利益,因此奴隶制势必走向崩溃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开始逐渐进入封建社会。在这一时间,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汉时期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攻灭其他六个诸侯国,一统中原。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秦统一后,为了防御匈奴南侵,在连接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又向东、西两段延伸,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被称为“万里长城”。秦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了农民战争的爆发。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广发动起义,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史称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为之后刘邦和项羽灭秦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抵达关中,杀死秦王子婴,焚烧咸阳宫,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击败项羽,受诸侯拥戴为皇帝,建立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力达到空前强盛,汉武帝在平定“七国之乱”后,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加强了思想统治;通过对匈奴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使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拓通,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了新的发展。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农民战争爆发。公元8年,外戚王莽代汉称帝,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托古改制,把私田改为“王田”,土地和奴婢均不得买卖,又多次改革币制,使社会经济更加混乱。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刘玄登基,称更始帝,同年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公元25年,西汉远房皇族的刘秀脱离更始帝宣布登基,建立东汉,称光武帝。同年,赤眉军攻入长安,杀更始帝,拥立刘盆子称帝。刘秀击溃赤眉军后,于36年重新一统天下。东汉初期的光武帝调整了统治政策,使社会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社会黑暗,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建立曹魏,东汉灭亡。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学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589年隋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地区战乱频发,南方地区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大量人口因战乱南迁,南方劳动力明显增加,一些地区得到开发,北方生产方式、农作物也向南传播,南方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赤壁一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孙权、刘备的地位得到巩固。220年,曹丕称帝建魏国,魏吏部尚书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替代了之前的“察举制”。221年,刘备称帝建蜀国;222年,孙权称王建吴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时期,各国经济都得到了发展。

三国后期,魏国的力量日益强大。263年,魏灭蜀。265年,炎夺取魏政权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的统一是短期的,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内迁的少数民族和各地流民不断起义、反抗。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致西晋国力大损,各游牧民族纷纷起兵入侵,并建立政权,史称“五胡乱华”。313年,前赵皇帝刘聪攻入洛阳,晋怀帝被弑,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即位。316年,前赵出兵进攻长安,晋愍帝被杀,西晋灭亡。

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称十六国。383年,东晋与前秦之间爆发统一黄河流域的淝水之战,东晋取得胜利。淝水之战后,原先归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纷纷乘机独立,前秦迅速瓦解并分裂为多个国家,与东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正式开启北朝时代。420年起,南方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公元439年,拓跋鲜卑建政的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中国北方地区从公元4世纪开始持续达百余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北方历经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史称北朝。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了开发,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隋唐时期

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保持较长时期安定,人口迅速增长,统治集团采取了鼓励生产的政策,因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蓬勃发展,出现高度繁荣局面。

在民族大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隋朝实现了统一。全国统一后,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封建经济开始呈现了繁荣局面。隋炀帝计划北上攻打高句丽,需从南方获取资源补给,因此以洛阳为中心,召集数百万民工开凿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运河,即隋唐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隋朝大业二年(606年),设置以考试文辞来选官的“进士科”,科举制度出现。隋朝官制的改革和科举制的创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隋朝“三省六部-州县-乡里”的行政体制形成,三省包括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为隋朝在国家政治体制构建上的重要贡献。

然而,隋炀帝的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导致民怨沸腾,隋末各地农民起义频发。公元618年,李渊起兵攻占长安,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前期政治比较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得到新的发展。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空前频繁。强盛的国力与发达的交通使唐朝与当时世界上70多个国家建立了通使友好关系,并对周边的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后的新罗王朝与唐朝贸易十分活跃,唐朝许多地方设有新罗馆、新罗坊、新罗村供新罗人居住。日本与唐朝的交往空前繁荣,日本多次派遣使团,人数众多,极力吸收唐朝文化。唐朝与东南亚、南亚的林邑、真腊以及今印尼苏门答腊均有海路往来。此外,唐代的书法、雕塑、绘画也全面影响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的艺术。西域传入的百戏经过唐朝艺人的提炼加工,大量涌入日本,其中《钵头》《剑气浑脱》等散乐戏目传到日本后非常盛行,长演不衰。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晚唐时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导致了农民战争爆发,其中黄巢之乱严重破坏江南经济,极大地动摇了王朝的统治基础,致使唐朝迅速瓦解。907年,藩镇霸主朱温废唐哀帝后称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至宋元时期

从907年后梁建立,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979年),中原经济遭到破坏,但长江流域经济迅猛发展,江南渐成富庶的鱼米之乡,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趋势成为定局。五代十国后期,后周逐渐强大,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宋元时期,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较前繁荣,中国同亚、欧、非各国联系加强,文化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

公元960年,辽与北汉合兵南侵,赵匡胤统军北上,行至陈桥驿,赵光义、赵普策动兵变,陶谷将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为帝,史称“陈桥兵变”。此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王朝。北宋建立后,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封建经济得到继续发展。宋朝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外贸的增长加上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指南针导航的应用,使宋朝商船的远航能力大大增强,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阶段,除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传统贸易伙伴,宋朝的贸易对象还包括了其它亚洲国家以及一部分非洲、欧洲国家。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困难等危机,为了克服统治危机,王安石实行了变法。北宋末年,政治腐朽,防备空虚,金兵南下,结束了北宋的统治。1127年,金军攻破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赵氏皇族南迁,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南宋。南宋与金对峙,南北经济都有新的发展。

北宋时,与其并立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公元907年-1125年),有取代辽的女真族建立的金(公元1115年-1234年),还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各民族政权间不断进行战争,同时也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

1206年,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后被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分别在1205年、1207年及1209年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臣服。1210年,西夏向蒙古称臣。1211年,成吉思汗率军征伐金朝,开启了蒙古与金朝24年的战争。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同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军队顺利灭金。至此,蒙古统一了中国北方,为元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了全国。元朝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了全国。

明清时期

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止,是中国封建社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时期。

1368年,朱元璋命大将徐达率25万大军直逼元朝京师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回蒙古草原,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前期,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力量,明政府营建并迁都北京。为巩固北部边防,明政府修筑了北边的长城。为了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派遣郑和出使西洋。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反动腐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后,明朝的统治被推翻。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思宗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女真族的政权——后金。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于1636年称帝,并改金为清。1644年,清朝的统治开始。清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除设立内阁、六部外,还增设了军机处;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清政府一再兴起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

明清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清政府粉碎噶尔丹的分裂活动,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奉行妥协方针,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得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

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1853年,捻子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发动大规模起义,称捻军。至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但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代表农民战争的一些领导者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与此同时,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几乎在同一时期,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以慈禧太后等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发动政变,使维新变法归于失败。这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客观上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兴起于十九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1900年夏,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894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0世纪初,出现了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相继建立起来。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革命派通过与保皇派的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萍浏醴、广州黄花岗等一系列起义,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清朝宣告灭亡。

中华民国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临时政府正式迁京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袁世凯对内镇压国民党,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二次革命”发生了。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力量强大,“二次革命”很快失败。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孙中山再次组织武力讨袁,护国运动爆发,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徐州军阀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进北京拥戴溥仪复辟,但复辟只持续了短短的12天。段祺瑞再次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倡导了护法运动,但不久也失败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短暂的发展。欧洲列强忙于军火生产,加上运输车船短缺,减少了对中国的出口,为填补进口商品的不足,纺织、面粉、丝绸、火柴、水泥、烟草等华资民族工厂开始繁荣起来,烟草、面粉和纺织业的增长率,在1914-1920年分别达到37%、23%及17%,工业生产以年平均15%的速度高速增长,发展显著,被认为是中国工业史上的黄金时代。

五四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在中国第一次引入了社会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持续半年之久的巴黎和会。会上美英法日等列强不顾中国提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5月初,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愤慨。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6月初,运动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并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创立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一批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相继建立,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北伐战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为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初,国民政府正式北伐。北伐战争得到了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援,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间,上海工人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

国共对峙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这期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国民革命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吉安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三湾改编有三项主要内容:一是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缩编为1个团;二是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连设立党代表制度,排设党小组,班有党员;三是团、营、连三级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开。三湾改编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各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1927年11月,海丰县、陆丰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加强党组织建设,支援工农革命军作战,苏维埃政权不断巩固。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

从1930年12月开始,至1933年4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先后发动了四次“围剿”。工农红军最终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秋,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路上举行的遵义会议,及时纠正了“左”倾军事错误。最终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在中国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由于国民党政府和东北军政当局奉行“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三省全境沦陷。此后,日本侵略者不断在中国华北、华东等地制造事端,扩张势力。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制造事端,挑起冲突,威逼平津。1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12月24日,中共代表与张学良、杨虎城等各方人士达成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中国驻屯军一部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全国抗日战争爆发。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制造“虹桥机场事变”,蓄意扩大侵华战争规模,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9月下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开始。1937年9月,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八路军第115师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9月25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向敌发起攻击,最终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1937年11月,日军进攻南京。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南京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市内发生近两万起强奸、轮奸的暴行,大量公私财物被掠夺,死难者总数根据战后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决达30万以上。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无数暴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严重的法西斯反人类罪行之一。

1938年3月,日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4月6日,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日军。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伤亡失踪7500人,共歼日军1万余人。台儿庄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参战部队达105个团,称为“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日军的南进步伐,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领新四军军部以及所属皖南部队九千余人,由泾县的云岭向茂林前进。7日,新四军到达茂林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七个师(约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指战员在军长叶挺的指挥下,经七昼夜血战,但最终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等率领3千余人突围外,大部皆壮烈牺牲。在皖南新四军北移的过程中,军长叶挺下山交涉时被国民党108师无理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皆遇难。1月17日,蒋介石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反咬一口,宣布新四军“叛变”,取消其番号,将军长叶挺“革职”,“交军法审判”,并令汤恩伯、李品仙等率领20余万军队进攻江北新四军,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达顶点。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大规模战役,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抗击日军侵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胜利结束。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但是,在谈判期间,国民党派军队向解放区发起进攻,被解放区军民打退,国共双方代表签订停战协定。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从1946年夏到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性的反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23日解放南京,正式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新中国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截至1950年10月,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28万余人,实现了除西藏、台湾和少数岛屿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的解放。1950年4月16日晚,解放军渡海作战兵团主力对南岛发起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4月30日至5月1日,解放军先后占领重要港口北黎、八所,全歼守敌,海南岛全境解放。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订,西藏宣告和平解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军队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至朝鲜北部鸭绿江畔。10月,中国政府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开始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署。

同时,新中国成立之初,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土匪活动猖獗,他们残害人民群众和地方干部,破坏交通,给生产恢复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1950年3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布《剿灭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示。1950年至1953年间,人民解放军先后投入39个军140多个师150万人的兵力,共歼灭匪特武装240多万人,结束了中国“匪患久远、为害甚烈”的历史。

随着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被肃清,各新解放地区迅即建立临时的过渡性政权——军事管制委员会,镇压反革命的破坏活动,接管国民党的一切公共机关,维护社会秩序,帮助各地召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地方人民政府。至1951年9月底,全国的大行政区、省、直辖市、省辖市和县,以及直到基层的政权机构基本建立起来。各级行政机关的有效运转,使新中国成立初期纷繁复杂的政府工作迅速打开局面。

在接管城市过程中,新中国的国营经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企业逐步建立起来。至1950年初,合计接管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2800余家,金融企业2400余家,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部分。与此同时,人民政府还废除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收回长期被帝国主义盘踞的中国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经济等方面的利益。此外,党中央从1951年12月起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至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947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广大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因此继续推进土地改革,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按照规定,农村划分出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几个阶级和阶层。没收来的土地和财产,被重新分配。至1952年秋,全国土地改革基本结束,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也极大的激发了中国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1951年12月8日,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开展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文盲率高达80%。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确定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从1949年至1960年,中国先后四次开展扫盲运动,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为新中国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2年,中国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领导全国军民开展以消灭病媒虫害,预防控制传染病为主的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开启。爱国卫生运动是群众性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称“五四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为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宪法原则基本上有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

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在1956年基本完成,自1956年-1966年间,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在思想文化上,确认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反对用行政的方法对科学和艺术实行强制和专断。1958年,受冒进思想影响,“二五计划”中出现严重冒进倾向,出现“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1960年,为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

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从1965年起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全国农业用拖拉机和化肥施用量都增长6倍以上,农村用电量增长70倍。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前7年的4.9倍。经过整顿,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

“文革”十年(1966年-1976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但在一些领域仍旧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会议表决并通过了联大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改革开放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亿万中国农民进行了新的实践。并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和发展乡镇企业。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和启动。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式提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后被称为通航、通邮、通商“三通”)。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同意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

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针。大会通过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出分两步走,在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经全面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行宪法。

198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相继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渐提上日程。在全面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立体式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正式发表关于大陆和台湾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深刻内涵,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十五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

迈入21世纪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发射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行。2011年,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201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习近平为中央军委主席。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布,中国正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顺利举办。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国土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3°33');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3°51');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东经135°5');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乌兹别里山口(东经73°40'),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地边界长度约2.2万千米,在陆地上,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从东北开始,按逆时针顺序,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在海上,中国与8个国家相邻,分别是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其中,朝鲜、越南同时是中国的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其余6个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中国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度约1.8万千米,近海有五大海区,分别是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主要海峡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中国国土横跨东五区(UTC+5)至东九区(UTC+9)5个时区,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时间(UTC+8)作为标准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气候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貌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差别很大,形成了各地多种多样的气候。可划分为多个温度带、气候类型、干湿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纵跨温度带最多的国家之一。北起黑龙江省北部的寒温带,向南依次为中温带、暖温带、北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和中热带以及赤道带。青藏高原因其地势高峻,面积广大,具有明显的垂直带性,又可划分为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三个特殊类型。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狭长的山地热带、亚热带地区。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从气候类型上看,中国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中国的气候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中国南北纬度跨度较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差别显著,导致南北地区的太阳天文辐射差异,使中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夏季差异小,是气候具有纬度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地形和下垫面的影响,大陆地区的升温和降温速度比海洋快,导致中国内陆地区常年无法得到海洋气流的调节,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此外,青藏高原对周围大气的直接加热和冷却作用影响明显,形成独特的高原寒冷气候,破坏了气候呈纬度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还通过与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形成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到周边地区的气候特征。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湿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三省东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半湿润区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半干旱区分布在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草原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小于400毫米。干旱区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小于200毫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气温

中国南北方向跨纬度较大,南北气温有一定的差异。冬季,中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与纬度平行,0℃等温线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0℃等温线以北(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及青藏高原)的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冬季平均气温接近-30℃;0℃等温线以南的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冬季平均气温为20℃以上。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中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区在28℃以上;新疆吐鲁番盆地7月平均气温可高达32℃以上,是中国夏季的炎热中心。中国历史最高气温记录为49.6℃,发生于1975年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地表最高温度达82.3℃。历史最低气温记录为-53℃,发生于2023年1月22日的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漠河市阿木尔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

降水

中国各地降水差别很大,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沿海降雨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的暖湿空气迎风坡多于背风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淮河北—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中国的“旱极”。中国东南部一些地区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湾东部山地可达3000毫米以上,其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为8408毫米,是中国的“雨极”。

受季风活动影响,中国的降水量存在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在季节变化上,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集中在5月至10月;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集中在7、8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在年际变化上,中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通常是多雨区年际变化较小,少雨区年际变化较大;沿海地区年际变化较小,内陆地区年际变化较大,且以内陆盆地年际变化最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年降雨量分布图

日照

202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偏少,且冬春季日照时数偏多,夏秋季偏少。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和西部、西北地区中西部及内蒙古、四川中西部、云南中北部、西藏中西部等地年日照时数超过2500小时;黄淮西部、江淮、江汉北部和东部、江南东北部、华南东部及甘肃南部等地年日照时数为1500~2000小时,江南大部及贵州、四川东部、重庆、广西等地年日照时数不足1500小时。

地质

大地构造演化史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首先是太古宙—前南华纪(约8.2亿年前)。太古宙陆核形成于28亿年前,新太古代原板块结构启动,洋陆分化。在28亿年前至25亿年前,华北各陆块开始发育古弧盆系统,广泛生成TTG片麻岩古元古代(25亿年前至18亿年前)期间,集宁、南辽河荆山等弧盆系以及嵩山裂谷、滹沱裂谷形成,构成了华北基底。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8.20亿年前),华北陆区发育了燕辽裂谷、熊耳—西洋河裂谷、渣尔泰—白云鄂博陆缘裂谷。扬子陆块和塔里木陆块在中元古代发育了陆缘裂谷盆地,新元古代早期其周缘形成了一系列弧盆系,同时扬子和塔里木基底形成,并参与了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过程。

第二阶段为南华纪—中三叠世(8.2亿~2.27亿年前),可划分为五个构造期。首先是南华纪—震旦纪(8.2亿至5.41亿年前)构造期,这一时期罗迪尼超大陆开始裂解,古亚洲洋、原特提斯大洋以及震旦大洋扩张,形成了扬子、塔里木陆缘裂谷和裂陷盆地,同时华南洋逐渐缩小成残余大洋。寒武纪—中奥陶世(5.41亿~4.58亿年前)构造期,古亚洲洋、原特提斯洋持续扩张,中国西部一系列地块从扬子和塔里木大陆裂离,相应的陆块形成了被动大陆边缘,形成了秦祁昆多岛弧盆系。晚奥陶世—志留纪(4.58亿~4.19亿年前)构造期,志留纪震旦洋和华南洋消亡,塔里木、扬子与华北构成统一的泛华夏大陆,其西南缘形成秦祁昆造山系,在南东缘形成了华夏造山系。泥盆纪—中二叠世(4.19亿~2.59亿年前)构造期,古亚洲洋、南天山洋萎缩消亡,天山准噶尔北山和阿尔泰兴蒙造山系形成。华北陆块整体隆升,陆表海盆地得以发育,而扬子陆块则形成陆缘裂陷盆地。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59亿~227亿年前)构造期,中国西北盆山格局已经形成,那丹哈达洋向西俯冲形成鹤岗陆缘弧。澜沧江弧后洋盆向东俯冲,金沙江哀牢山弧后洋盆向西俯冲,昌都思茅地块两侧形成陆缘弧。特提斯大洋向南俯冲导致冈底斯弧盆系形成。同时,扬子区攀西裂谷形成,峨眉山玄武岩大规模喷溢。

第三阶段为晚三叠世—新近纪演化阶段(2.27亿年前~260万年前)。在中生代时期,东部陆缘弧盆系形成,同时西北地区经历盆山构造的发育。西南部形成喜马拉雅冈底斯多岛弧盆系。在新生代,中国东部沿海逐渐形成了弧后裂陷及断陷盆地,印度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喜马拉雅冈底斯造山系形成。从中新世开始,青藏高原经历了强烈的隆升过程。

地质构造

在中国三大主流大地构造观的经典划分理念中,中国的大地构造环境主要由陆块区和造山系组成为9个一级构造单元,以及相应的56个二级构造单元。全国共划分为5个造山系,天山一兴蒙造山系、秦祁昆造山系、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西藏—三江造山系、菲律宾造山系;4个陆块区,华北陆块区、塔里木陆块区、扬子陆块区、印度陆块区。造山系的二级分区包括结合带、弧盆系、地块。

华北陆块区,由5个规模较小的陆块及其之间的洋壳消减、碰撞汇聚而成统一的华北古大陆,由前新太古代地质体构成陆核。扬子陆块区属于前新元古代,其克拉通基底太古宙及占元古代地层出露很少,以湖北崆岭岩群保存范围较大。塔里木陆块区主体是由前南华纪变质基底和南华纪及其以后的沉积盖层组成。前新元古代的地质记录,由于中、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沉降,主要出露于周边的基底逆冲推覆带及敦煌陆块。印度陆块区在中国境内表现为锡伐利克后碰撞冲断型压陷盆地。天山一兴蒙造山系位于塔里木一华北陆块群之北,亲西伯利亚大陆块群之南,由古生代多岛弧盆系及一系列结合带和前南华—震旦纪裂解地块镶嵌组成的复杂的构造区域。武夷一云开一台湾造山系的主体由罗霄一云开弧盆系、华夏地块东南沿海岩浆弧等单元组成。秦祁昆造山系位于康西瓦一木孜塔格一玛沁一勉县一略阳结合带以北,塔里木陆块、华北陆块以南的带状区域。该区北以康西瓦一木孜塔格一玛沁一勉县一略阳结合带为界,南抵锡伐利克后碰撞压陷盆地带。西藏—三江造山系北以康西瓦一木孜塔格一玛沁一勉县一略阳结合带为界,南抵锡伐利克后碰撞压陷盆地带。菲律宾造山系由台东海岸山脉新近纪的奇美火成杂岩,近海的绿岛及兰屿火山弧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地质构造分布图

地形地貌

地形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阶梯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海拔500米至1000米以下。

各类地形面积依序为高原(33.30%)、山地(26.04%)、平原(18.75%)、盆地(11.98%)、丘陵(9.90%)。中国有四大高原,即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中国山脉通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按其走向可分为5类。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北列为天山-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主要山脉有两条,分别是阿尔泰山和祁连山。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中偏西部,分别是横断山脉贺兰山脉等。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边界上,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86米,是国境的最高点,也是世界第1高峰。中国有三大平原,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中国有四大盆地,即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中国陆地最低点为新疆吐鲁番艾丁湖洼地,海拔为-154.31米。中国丘陵众多,分布广泛。在东部地区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

地貌

中国境内除常见的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外,还有冰川地貌、冻土和冰缘地貌、风沙地貌以及反映特殊岩性的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等。

  • 喀斯特地貌

中国境内碳酸盐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在西南地区发育最为明显,如广西、贵州、云南和川东、鄂西、湘西一带,这些地区在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处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之中。在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可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热带喀斯特以峰林-洼地为典型特征,主要分布于桂、粤西、滇东、黔南等地;亚热带喀斯特以缓丘-洼地为代表,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温带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在地下洞穴中有发育,通常为较小的裂隙性洞穴。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西喀斯特峰林地貌

  • 黄土地貌

中国境内的黄土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多集中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面积约63万平方千米。黄土堆积的原始地面经水流侵蚀后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沟谷地貌,残留部分为黄土塬、墚、峁。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黄土地貌

  • 雅丹地貌

中国境内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哈密盆地、疏勒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等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哈密大海道是位于敦煌-哈密-吐鲁番之间的一条丝绸之路古道,拥有中国乃至全球类型最齐全的雅丹地貌。哈密大海道的雅丹地貌呈现了从早期、中期、再到晚期的形成阶段,以及这些阶段中不同的外力作用和地貌单元的演化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

雅丹地貌

  •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在中国命名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地貌类型,在中国分布比较广泛,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都有分布。截至2018年,中国的丹霞地貌点有1000余处。赤壁丹崖是丹霞地貌最基本景观特征,崖壁高达百米,在各种外界作用下,山块离散,以丹霞石林、峰林、峰丛、崖壁以及各种类型的造型石为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丹霞地貌

水文水利

中国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中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为,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的东南部属于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其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其河流总水量不足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中国共有湖泊24800多个,地区分布不均,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和冰川积雪融水较为集中,多为内陆咸水湖。中国近海有五大海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其中渤海为中国内海。

河流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大小河流总长度约42万千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约5万多条,河川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中国河流可分为外流河和内陆河两类。其中,内陆河均发源于封闭盆地内,大致可分为内蒙古、甘新、柴达木、藏北等4地区。

中国的外流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三大海洋。太平洋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7%,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该流域内的主要大河有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印度洋流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南部和西南一角,该流域内的主要大河有怒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这些河流均为国际性河流,下游流出中国国境,流经南亚各国并分别注入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北冰洋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0.5%,偏处于中国西北一隅,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河流,为鄂毕河源流之一,流经俄罗斯而注入喀拉海。

中国的外流河多发源于3大地带,分别为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发源于该地带的河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兴安岭一冀晋山地一豫西山地一云贵高原连线地区,发源于该地带的河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西江等;长白山地一山东丘陵一东南沿海山地连线地区,发源于该地带的河流有图们江、鸭绿江、沂河、沭河、钱塘江、闽江、韩江等。此外,中国的内陆河均发源于封闭盆地内,大致可分为内蒙古、甘新、柴达木、藏北等4地区,主要内陆河有塔里木河、黑河等。

长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63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30441立方米/秒,年入海水量9513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3以上。长江流经奉节白帝城至宜昌南津关,江水横穿背斜山地,形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三峡。

中华人民共和国

瞿塘峡

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黄河的输沙量和含沙量均居世界各大江河首位,年均输沙量16亿吨,年均含沙量37.7千克/立方米。黄河上游段水多沙少,为黄河主要清水来源区;中游流经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为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区,该河段河谷两岸崖壁陡立,多急流险滩,有著名的壶口瀑布;下游段河道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成为世界著名的“悬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黄河壶口瀑布

珠江

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全长2214千米,中国境内流域面积为45.37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0654立方米/秒,流域年均径流量为3412亿立方米。珠江由东、北、西三大江汇流而成,其中西、北江在广东地区形成河网交错的西北江三角洲,东江形成东江三角洲,两处三角洲构成复合三角洲,总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占珠江总流域面积2%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

珠江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第一大河,发源于西藏南部西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杰马央宗冰川末端。雅鲁藏布江为国际性河流,在印度名为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孟加拉国河段名为栗木纳河,与恒河汇合后注入印度洋。中国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全长2057千米,流域面积24.05万平方千米,支流众多,有14条集水面积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支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

雅鲁藏布江

额尔齐斯河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阿尔泰山南坡,是一条流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国际河流,在俄罗斯与鄂毕河汇合,最终注入北冰洋,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流域河流。额尔齐斯河在中国境内长600千米,流域面积10.7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高达119亿立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

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全长2179千米,由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田河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千米,自西向东绕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最后注入台特马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塔里木河

湖泊

中国湖泊众多,共有湖泊24800多个,其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759个。湖泊地区分布不均,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主要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较为集中,多为内陆咸水湖,主要湖泊有青海湖、纳木错湖等。

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面积4635平方千米,流域面积3.495万平方千米,蓄水量854.45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9.15米,最大水深28.70米,湖面海拔3196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

青海湖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最大淡水湖,为长江中、下游大型吞吐湖。面积为396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千米,容积26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5.1米,最大水深23.7米,湖面海拔21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

鄱阳湖

海洋

中国近海有五大海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中国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领海的宽度为12海里,专属经济区宽度为200海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的渤海、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中国的内海,全部属于中国的领海。

南海

南海位于中国最南端,东接太平洋,西南通印度洋,是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总面积350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12米,主要海湾有中越两国接壤的北部湾泰国南部的泰国湾等。南海其他主要沿岸国家为越南、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钛铁矿、钨、锡、金、锆石等矿产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海

渤海

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也是中国最浅的半封闭性内海。三面环陆,与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相邻,东有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总面积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主要入海河流为黄河、辽河、滦河、海河,主要海湾有辽东湾、渤海湾、莱洲湾。渤海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盐资源、滩涂资源、港口与滨海旅游资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渤海

冰川

在中国西部地区,冰川分布广泛。在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大多形成以高峰、岭脊为中心的山谷冰川和山麓冰川。在中国东部地区,冰川主要分布于秦岭太白山、东北长白山等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藏的措嘉冰川

水利

中国是世界上水库大坝数量最多、农田灌溉面积最大、水电总装机容量最大、调水工程里程最长的国家。截至2018年末,中国有水库9.9万座,水库总库容890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736座,中型水库3954座。已建成5级以上江河堤防31.2万千米,流量5立方米/秒以上水闸10.4万座,其中分洪闸8000座,排水闸1.8万座,挡潮闸5000座,引水闸1.5万座,节制闸5.8万座。大型水利工程有三峡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利枢纽、南水北调等。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2022年,中国34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成,20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这些工程发挥了显著防洪效益。其中,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2022年成功抵御多场次西江洪水,有效减轻了西江中下游乃至珠江三角洲防洪压力。除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雄安新区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一期)等堤防工程,山东省南四湖湖东滞洪区建设等蓄滞洪区工程,均为区域防洪安全保障作出重要贡献。

三峡水利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于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三峡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最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该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多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峡大坝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的一处战略性工程,主要解决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覆盖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全长1802千米,纵贯中国南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已有2000多年历史,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邗沟,至隋朝年间,隋炀帝征调民工数百万,开挖通济渠,使之南接邗沟。从洛阳附近开凿永济渠,通达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达蓟县(北京附近),又拓宽浚深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直达余杭(今杭州)。610年,南北大运河全部开凿完成。现京杭大运河属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被用作长江水源北上的输水渠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杭大运河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该大型水利工程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洪涝隐患。

中华人民共和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

黄河大堤

黄河大堤是黄河防洪工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总长1497.9千米,分为右岸大堤和左岸大堤。右岸大堤有两段共长604.8千米,左岸大堤有三段共长718.8千米。黄河下游现行河道,在河南兰考东坝头以上两岸大堤,为明清时代的老堤,约有500年的历史。东坝头以下至山东省垦利河口两岸大堤,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改道后,在民埝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已有130余年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黄河大堤

灵渠

灵渠位于广西桂林东北的兴安县,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项工程主体包括大小天平、铧嘴、南渠、北渠、秦堤、陡门等。灵渠“通三江、贯五岭”,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实现了南北水路交通运输,是一条展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人工运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

灵渠

土壤

中国境内主要的土壤类型有12个系列,分别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

红壤系列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自南而北有砖红壤、燥红土、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等类型。红壤系列的土壤适合种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土壤生产潜力很大。 

棕壤系列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湿润地区的森林,由南至北包括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漂灰土等土类。棕壤系列土壤为重要的森林土壤资源,分布在丘陵平原上的黄棕壤和棕壤具有极高的农用价值,多数已垦为农地和果园。

褐土系列包括褐土、土娄土、黑垆土和灰褐土,这类土壤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腐殖质的累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较明显。灰褐土是重要的林用地,其他土壤多为中国北方的旱作地。

黑土系列为中国温带森林草原和草原区的地带性土壤,以东北地区分布的面积最广,包括灰黑土、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等类型。黑土系列的土壤适于发展农、牧业和林业,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栗钙土系列是中国北方分布范围极广的草原土壤,包括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栗钙土系列土壤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也是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漠土系列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荒漠地区,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和龟裂土等,具有多孔状的荒漠结皮层,腐殖质含量低,石灰含量高的特点。漠土系列受制于细土物质含量和灌溉水源,大部分用作牧地,仅有小部分垦为农田。

潮土、灌淤土系列包括潮土、灌淤土、绿洲土,潮土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辽河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灌淤土是中国半干旱地区平原中的主要土壤,主要分布于银川、内蒙古河套及辽西平原。潮土、灌淤土系列是中国重要的农耕土壤资源。

草甸土广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在内蒙古、新疆等地河流两岸的泛滥平原、湖滨阶地上也有分布。沼泽土广布于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及川西松潘草地,土壤结持力很低,大都未充分利用。

水稻土系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最为集中。水稻土是中国很重要的农业土壤资源。

盐碱土系列分为盐土、碱土,盐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以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为多,华北平原和汾、渭谷地也有零星分布。碱土分布面积较小,大都零星分布于盐土地区。盐碱土需采用灌排、施用石膏和磷石膏等改良措施后才能进行利用。

岩性土包括紫色土、石灰土、磷质石灰土、黄绵土(黄土性土)和风沙土,紫色土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在南方诸省盆地中有零星分布;石灰土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黄绵土广布于黄河中游丘陵地区;风沙土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其中紫色土矿质养分丰富,农业利用价值很高;黄绵土可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低,矿质养分丰富。

高山土壤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与之类似海拔,高山垂直带在林线以上或无林高山带地区,包括黑毡土、草毡土、巴嘎土、莎嘎土、高山漠土和高山寒漠土等类型。其中,黑毡土是高原优良牧场,也是小麦等作物的高产土壤;草毡土大都用作夏季牧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土壤类型分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有4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截至2023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拥有耕地12786.19万公顷,其中64%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5个省份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耕地的40%;园地2017.1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占全国园地的66%;林地28412.59万公顷,其中87%分布在年降水量400毫米及以上地区,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等4个省份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国林地的34%;草地26453.01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6个省份,占全国草地的94%;湿地2346.9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四川、甘肃等7个省份,占全国湿地的8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30.64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55.31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8.79万公顷,西藏、新疆、青海、江苏等4个省份水域面积较大,占全国水域的45%。

矿产资源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相对集中,如钨矿,虽然在19个省区均有分布,但储量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桂中等地。

中国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塔里木、珠江口、吐哈、柴达木等大型含油气盆地中。主要含油气盆地多为海、陆相叠合盆地,石油多蕴藏在中、新生界中,天然气则以古生界为主。截至2019年,中国石油储量35.5亿吨,天然气储量59665.8亿立方米,煤层气储量3040.7亿立方米,页岩气储量3841.8亿立方米。中国海洋的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千米,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 东胜-神府煤田

东胜-神府煤田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是中国已探明的最大煤田,世界大型煤田。该矿区是一个连续的煤田,面积22860平方千米,预测储量6690亿吨,探明储量2300亿吨。矿区以长焰煤和不黏煤为主,煤质优良,为世界少见的优质动力煤。截至2008年,神府矿区在籍煤矿总数297处,产量9703.95万吨。截至2009年,东胜矿区大型矿井55个,年生产规模16951万吨。

  •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发现于1959年9月26日,为中国最大油田,世界特大砂岩油田之一。原油为石蜡基,具有含蜡量高、凝固点高、黏度高、含硫低的特点。截至2022年,大庆油田的原油累计产量达到25亿吨,全年生产原油3003万吨,天然气55.4亿立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庆油田

水资源

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淡水资源仅为22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淡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之一,属于淡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受气候和地形影响,淡水资源在中国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而北方的淡水资源仅有南方的四分之一。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在各大河流的流域中,珠江流域拥有最多的人均水资源,长江流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河和滦河流域是中国淡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耕地分布则是南少北多。小麦和棉花的主要生产区域集中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平原,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左右,但该地区的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6%左右。

中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7亿千瓦,其中经济可开发容量近4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7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全国7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此外,中国近岸海域潮汐能资源丰富,蕴藏量约为1.1亿千瓦,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2179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24亿千瓦时,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的站点共191处,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2158万千瓦,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沿海地区。

生物资源

中国还有丰富的栽培植物。从用途来说,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80多种,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北方以棉粮油种植为主,南方以经济作物为主。

中国有33种家养畜禽,其中传统畜禽17种,分别为猪、普通牛、瘤牛、水牛、牦牛、大额牛、绵羊、山羊、马、驴、骆驼、兔、鸡、鸭、鹅、鸽、鹌鹑;特种畜禽16种,分别为梅花鹿、马鹿、驯鹿、羊驼、火鸡、珍珠鸡、雉鸡、鹧鸪、番鸭、绿头鸭、鸵鸟、鸸鹋、水貂(非食用)、银狐(非食用)、北极狐(非食用)、貉(非食用)。中国淡水养殖鱼类有800余种,青鱼、草鱼、鲢鱼、鳊鱼是中国的四大淡水鱼,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包括鲤、鲫、团头鲂、鳊、沼虾、绒螯蟹、河蚌等。海洋水产资源中,海洋鱼类有1700多种,经济鱼类约300种,沿海藻类约2000种,东海、黄海、渤海的虾蟹类共有近300种,经济软体动物有200多种。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中国植被种类丰富,分布错综复杂。在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据统计,中国拥有约300个科、2980个属、24600个种的种子植物,涵盖寒带、温带和热带的植物。其中被子植物有2946属,占全球被子植物总属的23.6%。中国还保有许多较古老的植物种属,约占全球种属总数的62%。

中国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达3.6万余种,其中特有种高达1.5万至1.8万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近50%。银杉、珙桐、百山祖冷杉、华盖木等均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根据2021年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包括455种和整科、整属或整组列入的40类,物种总数达到110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54种和4类,共约12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和36类,共约976种。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5339/

(108)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原始社会
  5. 夏商西周时期
  6. 春秋战国时期 
  7. 秦汉时期
  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9. 隋唐时期
  10. 五代十国至宋元时期
  11. 明清时期
  12. 中华民国
  13.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4. 五四运动
  15. 中国共产党创立
  16. 北伐战争
  17. 国共对峙
  18. 抗日战争
  19. 解放战争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
  21.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2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
  23. “文革”十年(1966年-1976年)
  24. 改革开放
  25. 迈入21世纪
  26. 自然地理
  27. 位置境域
  28. 气候
  29. 气温
  30. 降水
  31. 日照
  32. 地质
  33. 大地构造演化史
  34. 地质构造
  35. 地形地貌
  36. 地形
  37. 地貌
  38. 水文水利
  39. 河流
  40. 长江
  41. 黄河
  42. 珠江
  43. 雅鲁藏布江
  44. 额尔齐斯河
  45. 塔里木河
  46. 湖泊
  47. 青海湖
  48. 鄱阳湖
  49. 海洋
  50. 南海
  51. 渤海
  52. 冰川
  53. 水利
  54. 三峡水利工程
  55. 南水北调工程
  56. 京杭大运河
  57. 都江堰水利工程
  58. 黄河大堤
  59. 灵渠
  60. 土壤
  61. 自然资源
  62. 土地资源
  63. 矿产资源
  64. 水资源
  65. 生物资源
  66. 生物多样性
  67. 植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